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蔡家組團M標準分區M5路-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及規范1.1設計依據(1)與業主簽訂的合同(2)《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年版)》(3)《重慶市市政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定》(2017年版)(4)工程范圍內的地形圖(1:500)和現狀管網探測資料(5)業主提供的其它相關資料(6)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和法規1.2主要規范及規程(1)《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年版)(3)《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4)《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143-2010)(6)《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7)《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8)《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9)《給水排水工程頂管技術規程》CECS246-2008(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11)《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重慶市地標(2018.7.1正式執行)(1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13)《給水排水工程頂進技術規程》CECS_246:2008。(14)《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15)《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試行))》(16)《重慶市海綿城市規劃與設計導則(試行)》(17)《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設計標準》(DBJ50/T-292-2018)1.3初設專家意見及執行情況初設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平縱設計:復核高挖方段雨水管道溝槽開挖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縱斷面中管道素土基礎應為砂墊層基礎;回復:經復核挖方段溝槽采用跳槽開挖形式,對邊坡穩定性無影響;縱斷面中素土基礎改為砂墊層基礎,詳見雨污水縱斷面圖。2、標橫設計:復核通信管道距路沿石間距?;貜停和鈱<乙庖姡瑢⑼ㄐ殴芫€距離路遠間距調整為2.0m,詳見“綜合管線路幅分配圖”3、技術方案:補充重慶市排水建設管理辦法關于管道選型、內窺、抽檢等相關要求;補充危險性較大分項專項設計;回復:同意專家意見,在設計說明9.7管道施工6)測試與試驗章節補充關于管道選型、內窺、抽檢等相關要求;補充7)險性較大分項專項設計章節。2片區流域分析及排水現狀(1)排水現狀規劃區現狀概況規劃區排水屬嘉陵江流域,目前,道路所在北側中環快速已建成,相交的橫五路在建,南側橫四路已建成。區外東南面在建蔡家污水處理廠,一期規模4萬立方米/日,占地面積約4.97公頃。現狀水系:本項目所在區域北側有現狀天印村泄洪通道(控制斷面7mX3m),天印村泄洪通道最終匯入嘉陵江。周邊道路排水現狀MZ2路相交橫五路已基本建成,交叉口已形成,已經預留雨污水接口,南側橫四路已建成,道路設計起點相交橫一路交叉口已經形成,已經預留雨污水接口。(2)排水規劃①用地規劃分析本項目位于蔡家M標準分區,設計道路周邊有居住用地和上也有用地為主。②排水規劃分析(1)雨水規劃根據《重慶主城區蔡家組團中部片區(G、H、L、M、R標準分區及B標準分區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本項目所在區域內的雨水按道路豎向及原始地貌劃分排水區域,各排水區域內的雨水均通過雨水管收集。本項目雨水規劃如下:MZ2路雨水規劃序號道路樁號管徑排出口1K0+000~K0+200D400于道路樁號K0+000排入橫一路雨水系統2K0+230~K0+400D400于道路樁號K0+400排入橫五路雨水系統3K0+400~K0+600D400于道路樁號K0+400排入橫五路雨水系統4K0+600~K0+865D400于道路樁號K0+600排入M5路雨水系統5K0+900~K1+320D400-D500于道路樁號K0+900排入M2路水系統(2)污水系統規劃根據《重慶主城區蔡家組團中部片區(G、H、L、M、R標準分區及B標準分區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規劃沿該片區嘉陵江敷設D1100-D1500污水截流主干管。沿區內主要馬蘭溝泄洪通道及天印村泄洪通道敷設D400-D700污水截流次干管。本項目污水規劃如下:MZ2路污水規劃序號道路樁號管徑排出口1K0+000~K0+200D400于道路樁號K0+000排入橫一路污水系統2K0+230~K0+400D400于道路樁號K0+400排入橫五路污水系統3K0+400~K0+600D400于道路樁號K0+400排入橫五路污水系統4K0+600~K0+865D400于道路樁號K0+600排入M5路污水系統5K0+900~K1+320D400于道路樁號K0+900排入M2路污水系統3設計標準設計年限:排水系統規模均按遠期規劃進行設計。排水體制:本工程排水體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設計規模:雨水量計算按重慶市暴雨強度公式和流域匯水面積計算。4雨水系統設計(1)雨水量計算雨水設計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強度公式采用重慶市主城區(沙坪壩區)暴雨強度修訂公式:L/s·Hm2·暴雨重現期:P=5年。·設計降雨歷時: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時間:t1=5(min)·管渠內雨水流行時間:t2(min)按計算確定?!ぞC合徑流系數:ψ=0.7?!R水面積(F)分地塊計算(Hm2)。(2)道路雨水系統設計本次設計MZ2路雨水管道布置于東側人行道下,詳見《綜合管網路幅分配圖》。雨水系統水力計算如下:MZ2路水力計算管段編號匯水面積hm2轉輸面積hm2設計重現期設計流量QL/s管徑D(mm)坡度i過流能力QL/s流速Vm/sY-1~Y-72.27057065400.0157383.22Y-12~Y-171.31054315400.0064662.04Y-18~Y-251.23053825400.0064662.04Y-30~Y-385.891.825228010370.00524282.9Y-39~Y-526.140518166800.0319305.3與M4路交叉口管線9.535281710370.0134334.1與M5路交叉口管線2.4557626800.0111143.1道路兩側設雨水口,雨水口連接管管徑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接入雨水檢查井。(3)雨水平面布置雨水管線布置于南側人行道上,距離道路路緣石1.5m。Y-1至Y-7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1處排入橫一路(現狀)雨水系統,管徑D540;Y-8至Y-11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11排入M4路(正在設計)雨水系統,管徑D1037;Y-12至Y-17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17排入橫五路(現狀)雨水系統,管徑D432-D540;Y-18至Y-25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18排入橫五路(現狀)雨水系統,管徑D432-D540;Y-26至Y-29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29排入M5路(正在設計)雨水系統,管徑D680;Y-30至Y-38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38排入M2路(正在設計)雨水系統,管徑D680-D1037;Y-39至Y-52管段沿道路坡向在Y-39排入M2路(正在設計)雨水系統,管徑D432-D680。5污水設計(1)設計年限本工程為新建區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設計,排水系統規模均按遠期規劃進行設計。(2)排水體制按《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07修改版),本工程排水體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網分別自成體系。(3)設計規模綜合用水量指標380L/Cap.d供水普及率100%污水排放系數0.85污水收集率98%地下水入滲率5%人口密度2萬人/平方公里(4)基本設計參數①最大設計流速:鋼筋混凝土管道Vmax=5m/s;塑料管Vmax=6m/s。②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為Vmin=0.6m/s。③污水按非滿流設計其最大設計充滿度按下表:表6-9管徑最大設計充滿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④最小管徑與最小設計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徑控制在d400,最小設計坡度控制在i=0.003。⑤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頂平接。(5)污水量計算污水管道設計流量計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設計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時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時污水流量(L/S),根據綜合污水量標準q計算Qave=q1×流域計算人口數(人)/(24×3600)(L/S)q1=城市綜合供水量標準×85%(L/Cap.d)Ks:雨水滲入量系數Kz:總變化系數,按下表取值表6-10總變化系數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總變化系數Kz2.32.01.81.71.61.51.41.3污水管道水力計算公式(非滿流)Q=vA(l/s)水力計算按滿寧公式:(m/s)過水斷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徑:(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數:塑料管取0.01;鋼筋混凝土管道取0.014 MZ2路污水水力計算表(按管道最小內徑計算)管段編號服務面積(hm2)轉輸面積(hm2)設計流量(L/s)管徑(mm)坡度過流能力(L/s)流速(m/s)充滿度W-1~W-72.2703.94320.014.340.790.07W-12~W-171.3102.254320.014.340.790.07W-18~W-241.2302.124320.014.340.790.07W-29~W-391.554.212.674320.0053.930.60.09W-40~W-516.14010.554320.0312.021.580.1(6)污水平面布置W-1至Y-7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7處排入橫一路(現狀)污水系統,管徑D432;W-8至W-11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11排入M4路(正在設計)污水系統,管徑D432;W-12至W-17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17排入橫五路(現狀)污水系統,管徑D432;W-18至W-24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18排入橫五路(現狀)污水系統,管徑D432;W-25至W-28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28排入M5路(正在設計)污水系統,管徑D432;W-29至W-39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39排入M2路(正在設計)污水系統,管徑D432;W-40至W-51管段沿道路坡向在W-40排入M2路(正在設計)污水系統,管徑D432。6排水系統主要技術措施(1)管材本工程排水管道d=300mm的雨水口連接管采用國標II級鋼筋混凝土管道。明挖段:管徑≤d1200的排水管材采用PVC-U雙層軸向中空壁管,材質采用PVC-U,管材應符合GB/T18477.3-2019《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結構壁管道系統第3部分相關要求:軸向中空壁管材》相關規定;管徑>1200及高填方區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熱態纏繞結構壁B型管,管材GB/T19472.2-2017《埋地用聚乙烯(PE)結構壁管道系統第2部分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相關規定。其物理力學性能如下表:項目指標密度/(Kg/m3)≤1550縱向回縮率/%≤5環剛度/(kN/m2)SN4≥4SN6.3≥6.3SN8≥8SN12.5≥12.5SN16≥16環柔度式樣圓滑,無反向彎曲,無破裂,兩壁無脫開烘箱實驗無分層,無開裂蠕變化率≤2.5沖擊性能(TIR)/%≤10二氯甲烷浸漬試驗表面無變化PVC-U雙層軸向中空壁管DN表示公稱外徑,管徑公稱外徑與內徑關系見下表:平均外徑dem最小平均內徑dim,min最小內外層壁厚e2,min公稱外徑(mm)允許偏差(mm)400+0.7/03401.5500+0.9/04322.1630+1.1/05402.6800+1.3/06803.01000+1.6/08643.51200+2.0/010374.7塑料管質量應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143-2010)的相關規定。本次設計塑料管環剛度≥8KN/m2,覆土超過5.0m的塑料管道根據產品參數選擇對應的環剛度。埋深≤10m的臨時排水管涵,采用國標Ⅲ級鋼筋砼管;埋深>10m的臨時排水管涵,采用非標預制鋼筋混凝土管。斜管跌落段采用球墨鑄鐵管,所使用的球墨鑄鐵管必須符合GB13295-91標準。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范的合格產品,優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范的合格產品,優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2)基礎及接口PVC-U雙層軸向中空壁管采用彈性密封圈承插或抱箍式連接,彈性密封圈應符合HG/T3091-2000的要求。產品外徑≤630mm采用密封圈承插連接,800mm≤外徑≤1000mm采用內置鋼骨架一體成型密封圈式連接,外徑≥1200采用抱箍式連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熱態纏繞結構壁B型管時,雨水管代接口形式采用采用L型承插電熱熔雙面連接方式,在高填方區及挖填交接處不均勻沉降區域管道接口考慮柔性接口,污水管道采用雙橡膠圈接口,詳細作法參照廠家使用說明。臨時用鋼筋砼排水管接口形式采用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做法詳見國標圖集06MS201-1/29。球墨鑄鐵管采用T型膠圈接口,橡膠圈應由管道供貨廠家配套供應,其物理性能應滿足有關國家規定。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范的合格產品,優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塑料管采用砂墊層基礎。臨時排水鋼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礎采用180°混凝土基礎。(3)檢查井、跌水井、雨水口1)檢查井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均采用混凝土C30混凝土現澆。檢查井井蓋、蓋座、料爬均采用球磨鑄鐵成品。雨水口采用漿砌條石雙篦雨水口,雨水篦為防盜式球墨鑄鐵成品。井蓋采用“五防”井蓋并標注建設時間,井蓋正面:蔡家組團CJZT/Y或蔡家組團CJZT/W,背面:廠家、電話、承載等級及生產日期,材質采用球墨鑄鐵,井蓋布置人行道上承載力最低選用B125,布置于車型到上承載力最低選用D400,檢查井井蓋設置在路面時,井蓋應與路面高程齊平,允許偏差為±5mm;設置在綠化帶等非通行場地時,井蓋與路面的允許偏差為±20mm。檢查井應設置防墜落設施。防墜網滿足以下要求:預埋鋼筋可預制成片,砌入井筒內,露出彎鉤頭,鋼筋涂防銹漆兩道。窨井防護網技術指標應滿足《防墜落網構造圖》中要求。安全網應定期進行維護檢修,若安全網損壞或老舊應及時更換。 2)跌水井污水管跌水高度大于1.0m、雨水管跌水高度大于1.5m時采用跌水井。3)雨水口雨水口采用混凝土砌塊雨水口和球墨鑄鐵雨水篦,球墨鑄鐵雨水篦的規格和質量應符合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執行。單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應低于15L/s,雙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應低于25L/s,四篦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要求不應低于40L/s。本次設計主要采用雙篦雨水口,局部采用四篦雨水口。若無特別注明,雨水口連接管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檢查井。雨水篦標高比四周標高低3~5cm。在道路凹曲線段布置雨水口時必須設在最低處,施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7管道施工1)管道放線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線均按檢查井坐標表嚴格放線,檢查井坐標點為主線管道軸線投影與檢查井橫軸線交點。2)現場復核本工程污、污水上下游管線必須接順。設計要求在施工放線時首先復核上下游現狀管渠、接納水體等的位置、標高、斷面尺寸等,若與設計有不符之處,必須立即通知設計單位研究處理。3)溝槽開挖及回填管槽開挖放坡坡比根據所開挖的地質巖層情況并參照地勘報告確定,同時應滿足《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的要求。管槽開挖時工作面寬度(一側)為:當d≤500時寬度為0.4米,500<d≤1000時寬度為0.5米,1000<d≤1500時寬度為0.6米,d≥1500時寬度為0.8米。管道溝槽開挖應控制超挖,在填方地段應在填方至設計管道頂1.0米以上后方能進行管槽的開挖。開挖時如發現不良地質,則需根據有關施工規范對溝槽作支撐處理。邊坡處應跳槽開挖,施工期間監測以及竣工后的長期監測,均應按照相關規范制定監測方案、布置監測點,監測項目、頻率等也應嚴格按規范執行。除儀器監測以外,施工期間及竣工后,邊坡應派人定期巡查。邊坡巖土體自開裂變形發展至整體失穩這一過程需一定時間,在此期間儀器監測會出現位移增大且不收斂、邊坡后緣土體和建構筑物等出現張拉裂隙、坡面出現鼓脹、滲水等異?,F象。無論施工期間或竣工后,邊坡一旦發生上述或其他異常情況,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并做好地災響應,防止出現安全事故。溝槽回填時,需對稱回填并分層碾壓。污水溝兩側及頂以上3米范圍內采用輕夯壓實,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0.5米。回填必須在溝(管)等結構物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可進行。排水管道的兩側和頂以上1米范圍內,回填不得含有機物及大于50毫米的磚、石等硬塊,在抹帶接口處應采用細粒土回填。具體回填要求參照大樣圖及相關國標圖集執行。排水管道管胸腔兩側及頂以上1米范圍內回填土的壓實系數不小于90%(輕擊實標準)。如溝(管)道處于路基內,則溝(管)頂以上部分回填土的壓實度按路基要求執行。排水管道的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2MPa。檢查井周圍的回填要求:1)檢查井砌體或現澆砼需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回填。2)井室及井筒周圍的回填應與溝(管)溝槽回填同時進行。3)井室及井筒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結構物下溝槽超挖部分回填,當高度大于0.3米時,采用漿砌塊石(Mu30塊石M10水泥砂漿)回填;當導讀小于或等于0.3米時采用C20素混凝土回填。管區(溝槽底至管頂以上1.0m范圍內)禁止采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回填。管頂嚴禁使用重錘夯實。其中柔性管道應滿足《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4.5.11規定。4)地基處理管道及構筑物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2Mpa。溝槽在填方地段或溝槽超挖的,管道基礎以下必須分層夯實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0%。對于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如淤泥、雜填土等,必須進行換填。換填材料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原土、砂石、漿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體采用材料及換填深由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5)管道安裝所有管道的安裝必須嚴格執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的規定。塑料管的安裝主要參考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技術要求。6)測試與試驗所有的材料、產品均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書,進場應按相關程序進行進場檢驗。管道在安裝完畢后,須進行接口的水密性試驗,試驗方法按照各自相關專業規范進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還必須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做管段閉水試驗,不合理的管道應重新安裝,否則為不合格工程。根據《重慶市城市排水設施管理辦法》渝建發【2019】10號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排水管材質量抽檢制度和排水管網內窺檢測制度,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承擔見證取樣檢測的機構除外),在排水管材安裝后,覆土前,采用隨機方式進行覆土前抽檢。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在排水管網覆土達到場地設計標高后,竣工驗收前,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有關規定,對排水管網進行內窺檢測。管道變形檢驗:(1)當回填至設計高程后,在12h至24h內須測量管道豎向直徑的初始變形量,并計算管道豎向直徑初始變形率,其值不得超過管道直徑允許變形率的2/3。(2)管道的變形量可采用圓形心軸或閉路電視等方法進行檢測,誤差不得大于1mm。(3)當管道豎向直徑初始變形率大于管道直徑允許變形率的2/3,且管道本身尚未損壞時,可按下列程序進行糾正,直至符合要求為止:挖出溝槽回填士至露出85%管道高度處,管頂以上0.5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挖掘;檢查管道,當有損傷時,應進行補修或更換:采用能達到密實度要求的回填材料,按相關規程要求的密實度重新回填密實;復測豎向管道直徑的初始變形率。塑料管道變形率不應超過3%。8驗收工程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及重慶市工程管理相關法規、規定程序進行。需要設計單位參加驗收的分部工程,應在該分部工程按設計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進行之前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驗收前施工單位應事先準備好必須的相關圖表等技術資料,并有業主代表、監理、質監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進行。9其它1)本說明及設計圖說未特別予以說明的內容,均應遵照相關施工規范及各種專業、行業技術規范、標準進行。2)排水管施工時,以管內底高程進行控制,地面高程和管道埋深僅作參考。排水檢查井井面高程以該處人行道或車行道實際高程為準。施工中發現問題,或設計資料之間、設計與現場情況之間有不符之處,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以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質監等部門共同研究處理,以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單位不得擅自進行處理。3)污水排放建議本項目管線均為上游管線,建議未形成的下游管線盡快實施,在下游管線未實施前,地塊污水禁止排入。區內污水必須達標排放。各排污單位的出水須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三級標準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排入受納水體的污水須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并應滿足相應的地面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有關要求。4)管道抗震設計根據《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第1.0.8條,本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管道結構可不進行抗震驗算,需按7度設防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為此,本次排水管道采用以下的抗震措施:
(1)排水管道優先選用承插式柔性管材,接口處采用柔性材料。
(2)管道基礎在地基土質突變處設置變形縫。
(3)在穿管的墻體上設置套管,穿管與套管間的縫隙應填充柔性材料。
(4)結構材料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規定,塊石砌體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U20,砂漿不低于M10,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30。10海綿城市10.1設計標準1)《城市道路與開放空間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海綿城市建設系列)》(15MR105)2)《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GB51222-2017)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年版4)《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5)《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164:2004)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8)《防洪標準》(GB50201-2014)9)《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10)《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11)《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試行))》12)《重慶市海綿城市規劃與設計導則(試行)》1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14)《透水路面磚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15)《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2012)16)《砂基透水磚》(JG/T376-2012)17)《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程》(CECS381:2014)1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135-2009)10.2設計資料1)我公司與業主簽訂的設計合同;2)業主提供的1:500地形圖;3)業主提供的其它資料。4)本工程道路橋涵專業提供相關圖紙。10.3上位規劃要求根據《關于印發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渝府辦發〔2018〕135號),結合蔡家及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規劃完善海綿城市設計規劃片區沒有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本次設計道路寬窄比為50%,本次設計本項目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5%,污染去除率≥50%,由于本次設計道路人行道寬度4m,寬度較窄,最大坡度7.9,%坡度較大,故僅考慮LID設施設計不進行指標考核,只在人行道設置透水鋪裝LID設施。10.4設計原則1)滿足海綿城市建設道路設計目標。2)道路LID設施的選擇應與規劃用地性質相協調,因地制宜、經濟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結合道路紅線內外綠化帶進行設計。3)道路LID設施的選擇應充分考慮設計道路及周邊的土壤、地質特征。4)人行道透水磚鋪裝負責收集透水磚鋪裝面積上的降雨,地塊內部的雨水通過地塊內部的LID設施進行綜合利用,且地塊內部外排雨水通過雨水管直接匯入市政雨水系統;5)位于泄流通道上的道路應滿足洪澇水的順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應存在低洼地點,若因地勢受限應保證低洼處設計雨水塘等雨水調蓄設施。10.5設計方案1)功能設施比選道路工程LID系統包括雨水花園、滲水路面(人行道)、生態樹池、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往往具有補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減峰值流量及凈化雨水等多個功能。低影響開發設施比選一覽表各類用地中低影響開發設施選用一覽表技術類型(按主要功能)單項設施用地類型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城市水系滲透技術透水磚鋪裝●●●◎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瀝青混凝土◎◎◎◎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儲存技術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雨水罐●○○○調節技術調節塘●◎●◎調節池◎◎◎○轉輸技術轉輸型植草溝●●●◎干式植草溝●●●◎濕式植草溝●●●◎滲管/渠●●●○截污凈化技術植被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人工土壤滲濾◎○◎◎注:●——宜選用◎——可選用○——不宜選用。本次設計道路為新建道路,由于本次設計道道路坡度較大,人行道僅4m,故僅考慮透水鋪裝這種LID設施。2)總體控制指標計算=1\*GB3①年徑流總控制率本次設計選用生物滯留帶和透水鋪裝這兩種LID設施,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如下表:項目徑流總量控制率指標分解一覽表下墊面及LID設施控制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透水磚鋪裝1077680%不可控部分112040%合計2198039.2%經計算,道路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39.2%。=3\*GB3③雨水徑流污染去除率計算本次設計選用人行道透水磚鋪裝這種LID設施,透水磚鋪裝單項污染物去除率為80%-90%,本次設計取80%,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計算如下表:根據《重慶市海綿城市規劃與設計導則(試行)》,匯水區域年徑流污染去除率P按下式計算:P=PW*PT式中:PW——匯水區域LID設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計);PT——匯水區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污染去除率一覽表下墊面及LID設施控制面積(m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項設施污染物去除率透水磚鋪裝1077680%80%不可控部分112040%0%合計2198039.2%31.36%經計算,道路范圍內雨水徑流污染物削減率為31.36%。經計算本次設計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及污染物去除率指標較低,主要是由于本次設計范圍內包含公交站,道路坡度較大、人行道較窄不易設置生物滯留帶導致道路范圍內雨水均不可控,整體指標偏低。10.6透水鋪裝1.人行道土基質量人行道路基宜采用低液限粘質土、低液限粉質土或粗粒土填筑,不得使用淤泥及有機質土等填料,路槽底面土基設計人行道回彈模量值不宜小于20MPa。土質路基采用重型擊實標準控制,壓實度:≥93%;平整度:≥20mm;橫坡:±0.3%,且不反坡2.級配碎石墊層厚15cm墊層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砂或砂礫等顆粒材料,宜采用無公害工業廢渣。其0.075mm以下顆粒含量不應大于5%。級配碎石基層應符合下列規定:(1)基層頂面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淮,應達到95%以上。(2)級配碎石集料基層壓碎值不應大于26%;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0.075mm顆粒含量不應超過3%。碎石級配可按下表采用。級配碎石基層集料級配篩孔尺寸(mm)26.519.013.29.52.360.075通過質量百分率(%)10085~9565~8055~700~2.50~23.C20透水水泥混凝土1)基層采用C20透水泥混凝土,性能指標應滿足下表要求。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指標項目計量單位性能要求耐磨性(磨坑長度)mm≤30透水系數(15℃)mm/s≥0.5抗凍性25次凍融循環后抗壓強度損失率%≤2025次凍融循環后質量損失率%≤5連續孔隙率%≥10強度等級-C20抗壓強度(28d)MPa≥20.0彎拉強度(28d)MPa≥2.52)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135的規定。(2)基層集料壓碎值不應大于26%,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2.36mm顆粒含量不應超過7%。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集料級配可按下表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集料級配篩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通過質量百分率(%)10090~10072~8917~718~160~7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的配比應通過試驗確定,滿足強度和透水性要求。4)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應設置縱橫縫,縱向接縫的間距3m~4.5m范圍內確定,橫向接縫的間距為4m~6m,縫內填嵌柔性材料。5)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完畢后,宜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等方法養護,養護時間根據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不宜小于14d。4.粗砂找平層透水磚面層與基層之間應設置透水找平層,本次設計找平層厚度為50mm,找平層透水性能不宜低于面層所采用的透水磚。透水找平層用砂應宜采用透水性能較好的粗砂。5.透水磚面層透水磚的透水系數應大于2.0×10-2cm/s,防滑性能指標BPN不小于60,耐磨性磨坑長度不大于35mm。透水磚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應符合《透水路面磚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2012的規定。透水磚強度等級道路類型抗壓強度(MPa)抗拆強度(MPa)平均值單塊最小值平均值單塊最小值人行道≥40.0≥35.0≥5.0≥4.2透水磚鋪裝允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素色彩色1平整度(mm)≤5≤4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取兩次取最大值2相鄰塊高差(mm)≤2≤2直尺靠量3與緣石頂面高差(mm)≤5≤5直尺靠量4橫坡(%)±0.3且無反坡水準儀5縱縫直順(mm)≤10≤520m水線量取量大值6橫縫直順(mm)≤10≤5沿人行道寬拉小線量取最大值7接縫寬度(mm)±2±2鋼尺量8井框與鋪面高差(mm)≤3≤3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9高程(mm)±10±10水準儀測量10各結構層厚度(mm)3030鋼尺量3點取最大值透水磚鋪筑完成后,表面敲實,應及時清除磚面上的雜物、碎屑,面磚上不得有殘留水泥砂漿。6.排水設計本次設計道路表層主要有由粘性土以及砂、泥巖塊石碎石等組成的素填土。1)透水磚路面的排水可分表面排水和內部排水。應結合市政管網、綠化景觀、生態建設及雨水綜合利用系統進行綜合設計,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誰《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的規定。2)沿路緣石縱向鋪設1根管徑D=50的PE多孔盲管;橫向在黏土分層底部設置橫向管徑D=50的PE多孔盲管,每隔5m布置一道,并與縱向盲管連通;透水磚路面內部雨水通過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雨水口后排入雨水系統,管徑D=50,每隔30m布置一處。3)透水盲管的鋪設坡度同人行道橫坡坡度。盲管周圍應包裹透水土工布,規格400g/m2,垂直滲透系數0.001~1cm/s,斷裂強力≥14KN/m,CBR頂破強力≥1.8KN,有效孔徑0.07~0.2mm。選用盲管的直徑為DN50,環剛度不應小于8kN/m2本次設計LID設施只采用人行道透水鋪裝。透水鋪裝做法詳見道路設計部分。10.7施工與驗收要求低影響開發技術、材料與設施的選擇和施工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各種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應及時以批為單位進行抽樣送檢,嚴禁將未送檢或送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施工及驗收應滿足《低影響開發設施施工及驗收標準》(DBJ50/T-290-2018)相關規定。10.8維護與管理1、運行前期,在大降雨事件后檢查其運行狀況、積水效果。穩定運行后,根據降雨強度及積水時間判斷透水鋪裝滲透狀況,及時檢查修復阻塞因素。2、每年定期清理封堵孔隙,可采用風機吹掃、高壓沖洗或真空清掃等方法。3、定期對透水鋪裝滲透能力進行檢測,保證其持續的滲透能力。4、及時進行透水區域路表面損壞情況檢測,對路面凹陷、破損進行修補或更換。當透水磚鋪砌路面出現不均勻沉降時,可調整地基,添加填充材料進行重新鋪裝。5、當降雨量大于當地設計降雨量后,對積水嚴重區域進行人工排水清除。6、定期拔除道路表面雜草,并應視需要定期清掃、吸塵以降低路面有機物含量,限制雜草的生長。在道路雜草護理中,應盡量不使用除草劑。7、禁止透水路面區域存放任何有害物質,防止地下水污染。10.9海綿城市監測設計道路海綿城市監測需在排水分區雨水排出口處進行流量監測,數據采集為每次降雨的出口流量,形成日累計降雨、月累計降雨、年累計降雨統計數據,分析方法為單場降雨徑流量控制率、全年場次降雨徑流量控制達標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單位面積控制容積=(年降雨量×區域面積-年徑流外排量)/區域面積等。具體監測設計應由業主根據實際地塊雨水排出口情況委托專業單位進行二次深化設計或由監管局統籌安排設計監測點位。11.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提示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對應部位與環節設計參數指標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見保障工程周邊環境安全的意見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Y-4至Y-7;Y-8至Y-14;Y-18至Y-24;Y-26至Y-29;Y-29至Y-38,;Y-39至Y-51;W-2至W-7;W-8至W-11;W-18至W-24;W-25至W-28;W-40至W-51溝槽開挖深度范圍:3m<h<5m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施工單位應當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專家論證前專項施工方案應當通過施工單位審核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查。并完成相關審查程序后實施。施工單位應選擇有豐富經驗的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支護體系的施工?;娱_挖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監測,實施動態設計和信息化施工。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采用坑探或觸探等各種勘探方法查明基坑內及基坑周邊的各類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討項目團隊文化建設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學習集體效應與團隊合作切實可行的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質量導向備戰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關鍵點試題及答案
- 廣東某超高層電視塔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內容詳細、附施工圖)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的學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資源的合理選擇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的運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生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應試經驗試題及答案
- 財務報表的分析框架與關鍵試題及答案
- 混凝土橋梁預應力鋼筋銹蝕的研究進展
- 傳染病培訓知識課件
- 多動癥行為治療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艾滋病知識培訓課件
- 專題07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考點清單+知識導圖+ 13個考點清單-題型解讀)(原卷版)-25學年高二數學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
- 高速公路汽車救援方案
- 《Origin的使用方法》課件
- 2024年WPS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350題(含答案)
- 2023中考道德與法治十大熱點預測-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考場速查寶典(部編版)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