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第三章第二節立體構成_第1頁
《藝術設計》第三章第二節立體構成_第2頁
《藝術設計》第三章第二節立體構成_第3頁
《藝術設計》第三章第二節立體構成_第4頁
《藝術設計》第三章第二節立體構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藝術設計計第三章

藝術設計的造型與構圖教學目標:1、了解平面構成的概念,平面構成的產生和應用,理解平面構成的形式美的原理,掌握平面構成的形式規律。2、加強對抽象形的認識,領會構成的靈活思維方式。逐步掌握構成的設計語言,大膽創造新的形態和新的組合形式。3、通過立體構成的學習和訓練去了解和掌握立體造型的構成方法,認識到立體設計中形式美的規律,從而提高其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4、按照視覺效果力學或精神力學原理進行組合,進行立體創造的設計構想。是立體構成要素點、線、面、體的移動、旋轉、擺動、擴大及扭曲、彎曲、切割、展開、折疊、穿透、膨脹、混合等運動形式之空間構成。一、立體構成的概念與特征

立體構成是一門研究在三維空間中如何將點、線、面、體的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則組臺成新的、美的立體形態的學科。立體構成也是用各種較為簡單的材科來訓練造型能力和構成能力的一門學科。它是對立體形態進行科學的解剖,以便重新組合、排列創造出新的造型。立體構成還是包括技術、材料、加工、設計在內的綜臺能力訓練可以為將來的專業設計積累大量的基礎素材。第二節

立體構成二、平面構成與立體構成的區別1、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平面構成中的點、線、面表現的是二維空間。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表現的是三維空間。2、方向性平面構成只有一個方向來表現和觀察。立體構成有六個方向加以表現和觀察,即前、后、上、下、左、右。第二節

立體構成3、幻覺感與真實感平面構成中的體積感是二維空間上的一種幻覺,它的重心、位置、方向、形體和空間也是虛幻的。立體構成表現的卻是真實存在的重心、位置、方向、形體和空間等4、可觸感平面構成中的點、線、面只有視覺感,無觸覺感。立體構成中的點、線、面、體除了視覺感以外,還有觸覺感。三、立體構成的造型要素1、、三個主要方向

三個主要方向即三維空間內的長度、寬度和高度。2、三個基本視圖一個平面視圖——從頂部看到的三度體形狀的視圖。

一個正面視圖——從正面看到的三度體形狀的視圖。

一個側面視圖——從側面看到的三度體形狀的視圖。

3、立體物的構成要素點——線——面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1、統一與變化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2、對比與調和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3、節奏與韻律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4、穩定與輕巧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5、對稱與均衡第二節

立體構成四、立體構成的形式美法則6、比例與尺度第二節

立體構成五、立體構成的情感感知立體構成中的抽象美感涉及體量感、運動感、空間感、肌理感等。一.體量感量感或稱體量感,物理量感和心理量感。物理量感是指輕重、大小、多少等實際重量。心理量感是建立在物理量感基礎之上所形成的內在心理感受。第二節

立體構成五、立體構成的情感感知二.運動感運動傾向使人產生動態的心理感受,稱之為動感。無論物體的運動傾向是快還是慢,它們都是各種力的平衡結果,所以運動和力的表達是一致的。人工造物就是以“靜止”的形態去表現潛在的內力變化關系,達到“以靜觀動”的效果。第二節

立體構成五、立體構成的情感感知三.空間感空間包括實空間、虛空間和心理空間三個方面。

1.實空間:

是指實體本身占有的長、寬、高的具體尺寸。2.虛空間:

是指被實體分割后形成的虛空部分。3.心理空間:是指實空間或虛空間所構成的一個視覺心理范圍,又稱“心理知覺場”,一般高大的物體知覺場范圍大,矮小的物體知覺場范圍小。第二節

立體構成五、立體構成的情感感知四.肌理感肌理是指物體內在質地構造的表面紋理特征,它能體現出物質的質感和屬

性,給人以視覺的、觸覺的和心理的不同感受。按照人們對物體的認知和感知經驗,可分為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按照肌理的來源,可分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1、材料及加工工具根據不同材質采取不同的加工手段,材料的分類大致有以下幾種:(1)以材質分:紙張、木材、石材、金屬、塑料等。(2)以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可分為泥土、石塊與毛線、玻璃等。(3)以材料形態分:點材、線材、面材、塊材。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2、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點材

金屬顆粒:堅硬、耐壓,有光澤感和華麗感。

塑料顆粒:晶瑩、透明、質脆,有輕松活潑的感覺。

植物顆粒:質樸、飽滿,往往給人溫馨的感覺。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2、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線材

木條:

樸實,有溫暖感。

尼龍絲:

透明,有彈性,有強度感。

塑料管:

有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多種效果,有彈性,易加工。

金屬絲:

易彎曲、易成形,有強度,有光澤感。

玻璃棒:

透明,難加工、易碎,有光澤感。

紡織纖維:有溫暖、柔軟之感,色彩豐富。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2、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面材

金屬板:

強度好,有光澤,有生硬、寒冷的感覺。

木板:

色彩紋理豐富,易于加工,有自然樸素之感。

紙板:

質地輕、可彎可折,易加工,易變形,有一定彈性和強度。

吹塑板:

質量輕而軟,強度差,不可折,易加工。

玻璃板:

質地細膩、易碎,有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多種效果,色彩豐富。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2、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塊材

不銹鋼塊:表面光潔度好,反射性能強,具有現代感。

木塊:

質地軟,容易加工,有樸素、溫暖感。

膏:

質地細白,加水溶解后凝固成形,可以翻制成各種體塊。泡沫塊:

質地輕,表面粗糙,容易切削。

粘土:

比油泥質地粗,宜做有機形的塑造,但不宜加工。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3、立體構成材料的加工⑴、減形加工

減形加工是將一個整體材料切割,使之成為各個單獨部分的材料造型。⑵、增形加工

增形加工是將已加工好的各部分材料接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⑶、變形加工

變形加工是將材料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段,使之形態發生很大的變化。⑷、美化加工

美化加工是將已加工好的材料再進行加工,使之成為具有獨特表面效果的作品。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4、紙材的加工常用的紙張:銅版紙、水粉紙,水彩紙、素描紙、白卡紙、彩色紙等。

常用的工具:鉛筆、尺子、美工刀、剪刀、圓規等。

常用的連接材料:白乳膠、雙面膠帶、膠水等。紙材加工的具體技法如下:①、增量加工

粘接:用粘合劑把形粘接在一起。插接:利用縫隙將形與形連接起來。拴接:利用紙本身的特性來連接

編織:將形與形按特定的構想編織。第二節

立體構成六、立體構成的材料加工技法4、紙材的加工②、減量加工劃法:用尖物把紙表面劃出細微的痕跡。切法:用刀或剪刀切剪出口子。撕法:用手撕出紙的裂痕或揭層。刮法:用硬物把紙表面刮出痕跡。磨法:用粗糙物把紙表面磨毛。第二節

立體構成第二節

立體構成課題訓練1,半立體構成(做9個100mmx100mm,統一貼在黑色卡紙上)2,綜合立體構成,以點、線、面為要素做200x200x300mm左右的立體構成,做底座,材料不限可多種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