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教學設計及反思(4篇)_第1頁
《唐詩》教學設計及反思(4篇)_第2頁
《唐詩》教學設計及反思(4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詩》教學設計及反思(4篇)《唐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了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在唐詩中的地位。

2、深入領悟《春江花月夜》一詩所寓含的哲理。

3、理解和感受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寬闊博大和情感的深摯。

《春江花月夜》一詩的構造;詩作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一詩傳達出來永恒的情和理。

一、導入新課

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主題,千百年來始終成為文人墨客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予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現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意義非常豐富。她是漂亮的象征,制造了很多美麗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予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家鄉和親人朋友的思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了很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索,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眺望夜空,觀察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也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李白《靜夜思》)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在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由于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人們稱“孤篇橫絕,竟成大家”,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很多人為之沉迷、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日,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簡介張若虛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抱負的高遠意境。他的《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三、研討詩作。

1、通讀全詩,思索p7其次題

明確:答案詳見教參p2。強調月是主體,春、江、花、夜都是月的陪襯。詩作從簡潔里說就是寫了月下之景和月下之人。

2、學生默讀詩歌,找出集中寫月下之景局部。

明確: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輪”。

3、學生反復朗讀本段。

意在體會月下美景的寬闊與空靈。“江上月,照海明”多么闊大的境地。

4、面對如此美景,詩人設問并作答。思索答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