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一冊學案: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_第1頁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一冊學案: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_第2頁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一冊學案: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_第3頁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一冊學案: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_第4頁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一冊學案: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2020-2021學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冊學案: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綜合實踐活動含解析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①干潔空氣②水汽③二氧化碳④對流層⑤平流層⑥降低⑦升高⑧臭氧⑨電離⑩削弱?反射?大氣逆?地面冷熱不均?城市熱島環流素養突破地理實踐力-—以地球上的大氣在現實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為例1.地理實踐力概述地理實踐力是在運用地圖工具、地理模擬實驗和演示、地理觀察和測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動中,實踐能力與品質的綜合表現。學生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責任感、團結協作等品質的培養。(1)能夠在野外環境中,運用各種地理工具(地圖、羅盤、GNSS等)確定方位,描述所處的環境特征(云層變化、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等).(2)能夠在野外環境中,運用地理眼光選擇生存營地(氣候、地形、水源等),防避自然災害,具有積極自信的環境適應、獨立生活和自我認知能力。(3)能夠在野外環境中,通過觀察、描述刺激想象力和創造力,推斷環境的演變過程。具有好奇、欣賞、解釋環境變化的綜合能力。(4)能夠設計自然規律原理模擬演示實驗方案,如設計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模擬演示方案,并進一步借助實驗室環境(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完成“觀測、記錄實驗數據,推理、論證、解釋問題”等科學探究過程。具有科學研究問題的思維能力。(5)能夠在身邊生活及社會環境中,進行調查、訪談,關注社會生活以及文化現象,并能夠解釋評價現實問題,為發展出謀劃策。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關心社會發展的責任感。2.地球上的大氣在現實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地球上的大氣現實生產和生活中應用舉例大氣的組成1.氮氣是生物體的基本成分2.氧氣的氧化助燃作用3.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4.二氧化碳(干冰)具有滅火作用大氣的垂直分層1.平流層中的臭氧層空洞2.平流層利于高空飛行3.電離層利于無線電通信4.高處不勝寒5.登山戴墨鏡保護眼睛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1.南方夏季午后給大棚蓋黑色尼龍網2.西北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3.晴朗天空呈蔚藍色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1.北方冬季燃燒秸稈、柴草防霜凍2.全球氣候變暖3.北方冬季溫室大棚4.冬季冬小麥澆水過冬大氣熱力環流1.衛星城與化工廠布局在城市熱島環流圈之外2.巴山夜雨漲秋池3.孔明燈的原理4.山谷風、海陸風5.制冷的空調安裝在高處;制熱的暖氣片安裝在低處【遷移應用】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內空氣流動十分困難,因此加強對城市通風廊道規劃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城市通風系統。完成(1)~(2)題。(1)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加快城市熱島環流 B.降低城市熱島效應C.減少風沙天氣頻率 D.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答案B解析城市通風廊道可以降低城市中心溫度,減小市中心與郊區的溫差,從而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故B項正確、A項錯誤;風沙天氣出現的頻率與通風廊道無直接關系,故C項錯誤;城市通風廊道建設不會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故D項錯誤。(2)關于建設城市通風廊道的措施,合理的是()A.遠離主要道路 B.靠近下風地帶C.限制汽車通行 D.降低建筑密度答案D解析通風廊道應靠近主要道路,故A項錯誤;應接近上風地帶,故B項錯誤;限制汽車通行不可取,故C項錯誤;降低建筑密度有利于增大風速,故D項正確。綜合實踐實驗探究:“點蠟燭,切洋蔥,不流淚"是真的嗎?1.實驗物品:洋蔥兩個,蠟燭一支,水果刀兩把,打火機一個。2.實驗要求(1)分兩組,每組內選派一位同學,兩位同學隔開一段距離,同時切洋蔥。(2)第一組的同學直接切洋蔥;第二組的同學點好蠟燭以后再切洋蔥.(3)觀察兩個實驗小組的同學是否流淚?若流淚,時間上、程度上有何區別?3.實驗結論(1)“點蠟燭,切洋蔥”并不能完全不流淚,但可以減少流淚.(2)原理分析:點蠟燭處溫度升高,空氣上升;洋蔥處溫度低,空氣下沉。洋蔥的刺激性氣味不易上升到人的頭部,而是水平向蠟燭處擴散,從而減輕了對眼睛的影響.自我評價:“點蠟燭,切洋蔥,不流淚”是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這句話有其科學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教師點評:本實驗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變數,如兩個洋蔥的差異,選擇地點的差異,外界風向的影響,都可能使實驗不能正確反映實際。方向與建議1.調查學校所在城市熱島效應現狀。采用多種方法調查,如氣溫實測﹑氣象臺站調查﹑走訪當地居民等。2.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并分析原因。3.調查當地風能利用方式﹑利用現狀。展示與評價略。專題一大氣的水平運動-—風1.大氣水平運動的形成作用力方向大小對風向風速的影響風速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A)始終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地轉偏向力(B)始終與風向垂直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為零不影響風速北半球使風向右偏,南半球使風向左偏摩擦力(C)始終與風向相反大小與地面性質有關,地面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使風速減小與其他兩力共同作用,使風向斜穿等壓線(近地面)2.兩種典型風向位置作用力示意圖(北半球)風向特點近地面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斜穿等壓線高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遷移運用】讀高空風向示意圖,完成(1)~(2)題。(1)關于圖中箭頭含義的說法,錯誤的是()A.甲-水平氣壓梯度力 B.乙-地面摩擦力C.丙—風向 D.乙—地轉偏向力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甲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丙表示風向;乙與風向垂直,表示地轉偏向力。(2)此圖表示的半球是()A.東半球 B.西半球C.南半球 D.北半球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風向右偏,故此圖表示北半球。專題二氣象災害1.旱災(1)明確旱災的本質是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降水相對平均狀況少,而不是強調絕對量少;二是少到對生產、生活造成危害.(2)形成旱災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氣候異常,降水少。多發生在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年際變化大的地區。(3)形成旱災的人為原因主要是用水量大、水資源破壞等。(4)我國的旱災2.臺風災害(1)臺風及其成因(2)臺風的結構:從中心向外,依次是臺風眼、旋渦風雨區和外圍大風區。(3)臺風的影響①危害eq\b\lc\{\rc\(\a\vs4\al\co1(狂風:能掀翻巨輪,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設施遭受損壞,暴雨:造成河堤決口,水壩崩潰,洪水泛濫,風暴潮:常沖垮海堤,引起海水倒灌))②有利:緩解旱情、降溫消暑.(4)臺風的特點臺風多發的季節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7~11月最為頻繁臺風形成的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熱帶、副熱帶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臺風災害特征臺風伴隨著狂風、暴雨,來勢兇猛,在沿海地區還會產生風暴潮。臺風災害主要是由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造成的臺風影響的地區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3.寒潮(1)寒潮及其成因(2)寒潮的影響①危害eq\b\lc\{\rc\(\a\vs4\al\co1(嚴寒:強烈降溫使農作物遭受凍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暴雪、凍雨: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運輸受阻,沙塵暴:大氣污染、表土流失、交通事故、農業減產等))②益處eq\b\lc\{\rc\(\a\vs4\al\co1(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熱量交換,帶來降水,緩解冬季旱情,低溫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壤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3)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和源地示意圖項目內容發生時間主要發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兩季有兩個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強寒潮源地主要來自北方大陸和冰雪洋面寒潮路徑①西路是經新疆和內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東海北部移動;②中路是經內蒙古高原向我國南方移動;③東路是經日本海或我國東北向我國東部沿海侵入地區差異表現北方主要表現為大風、降溫、霜凍、暴風雪等,南方主要表現為降溫、凍害和雨雪等影響次數從寒潮影響的次數來看,東北地區最多,華北次之,再次為西北和長江流域,華南最少【遷移運用】干旱等效頻度指的是在一定時段內,某區域出現危害程度大體相當的干旱次數;降水相對變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與實際降水量之差)與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穩定程度的指標。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等效頻度分布示意圖,下表為我國部分城市不同時段降水相對變率表。完成(1)~(2)題。城市4~5月7~8月全年開封0。470。350。20武漢0。270.560.19(1)影響武漢和開封干旱等效頻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 B.氣溫C.降水 D.河流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開封發生旱災的次數較多.開封地處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武漢位于南方地區,降水量較大,發生旱災的次數較少.(2)開封發生旱災的最主要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A解析讀表可知,開封的降水相對變率在4~5月份最大,說明春季旱災最嚴重。(2020·浙江1月選考)下圖為2019年12月某時刻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題。此時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核心素養定位學業質量標準以等壓線圖為背景,根據等壓線的分布判斷風力大小,體現了綜合思維。根據等壓線的疏密比較風力大小,體現了學業質量標準的水平2.答案A(2019·江蘇高考)2019年1月某日三峽庫區出現云海日出奇觀,圖一為某記者拍攝的照片。圖二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三峽庫區云海形成原理與下列大氣熱力環流模式相符的有(雙選)()(2)受云海影響,三峽庫區大氣受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