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教學設計宋代經濟的發展學科初一歷史班級班授課教師張鴻玨1、教材主內容《宋代經濟的發展一課主要講述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農業的發展主要敘述了南方農業發展的條件、農作物品種的增加和農業產量的提高;手工業的興盛主要敘述了宋朝南方絲織業水平的提高、棉織業的興起、制瓷業的成就和造教船業的發展商業的繁榮主要敘述了商業城市的興起海外貿易的發展及紙幣的出現。材最后敘述宋代經濟的顯著特點是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分2、教材地位析《宋代經濟的發展》一課所揭示的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特征是“經濟重心南移”,它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亦是迄今為止經濟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經濟重心南移”具有階段性,據教材內容,它開始于唐朝中期,完成于南宋,此后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呈現南方優于北方的狀態。因此,就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歷程而言,本課起著呈上啟下的作用。本課對宋代經濟做了專門介紹,有助于師生更全面地了解宋朝的發展。1、認知基礎: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度階,對于直觀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對于抽象的事物卻較難理解本課屬于經濟史專題抽象的東西較多,因此應該做到情境創設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通過現實生活方式的引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
2、能力基礎:七年級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加之七級學生自主習能力不強。教材是七年級學生獲得知識的直接媒介,七年級學生很少有利用外在媒介,諸如網絡、多媒體等來獲取歷史知識的習慣,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改適當設置疑問,用問題帶動學生課前自主查閱資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補充教學資源。3、知識基礎:對于已經學過一學期歷史課的七年級學生而言,歷課已經不再是一門陌生的學科了。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基本的歷史基礎,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基本掌握分析歷史史實、歷史事件的技能,因此,在學習抽象的經濟史時,心理壓力會有所減小。1、知識目標:了解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海外貿易的發,歸納兩宋經濟發展成就;知道農業的發展是重中之重,農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商業和海外貿易的繁榮;知道宋朝經濟重心南移的史實及其原因;2、能力目標:通過歸納整合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生能夠提升自己的綜合歸納能力;通過思考和總結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了解兩宋經濟的發展,感受宋朝的繁榮,激發民族豪感;分析促進經濟發展的原因,懂得科學技術的提高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1、重點:括、歸納宋代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成就2、突破方法:通過閱讀課本、地圖冊,小組相互討論,讓學生帶“考證”的心態去看書、討論、求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最后做出總結。1
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過程
1、難點:濟重心的含義;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2、突破方法:教師明確經濟重心的含義,指導學生理解經濟重心移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補充教學史料,通過史料論證經濟重心的南移是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教法:創設情境法。教師準備相關歷史材料、歷史故事、歷史片、歷史影像等資料,為學生創設一個與宋朝人對話、親臨歷史場景的環境,以此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歷史,以直觀的印象加深對歷史知識的把握;2、學法:合作探究法、歸納整理法。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與小組員討論探究,歸納整理相關知識。新課導入:談及宋朝同學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宋朝的文學成就——詞詞作為宋代的最典型的文學形式,擁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令人心醉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賞析北宋著名詞人柳詠寫的《望海潮·東南形勝》: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提問:這首詞描繪的是我國什么時候哪一地區的什么景象?回答這首詞描繪了北宋時期我國江南地區的繁華盛景上片描寫了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描寫杭州人民游玩西湖生活祥和寧靜的景象。提問江南地區為什能夠出現這樣一片繁華景象?杭州人民的生活為什么能夠過得如此美好?回答:北宋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很好。教師補充:北宋時期江南地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決于北宋時期江南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今天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經濟繁盛的宋朝。講授新課:教材上將宋代的經濟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農業的發展第二部分講手工業的興盛,第三部分講商業貿易的繁榮。一、農的發展1、農業發的原因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頁至第頁第一子目的全部內容思考朝時期農業發展的主要地區及其原因。回答:宋朝時農業發展的主要地區為江南一帶。原因是:①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的戰亂較少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②人口增加,墾天面積擴大,耕2
教學內容與過程
作技術提高,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長。③由越南引進成熟早、抗旱力強的占城稻,提高水稻產量。④宋朝朝廷大力提倡水稻種植。教師過渡:同學們提煉得很好,基本上已經找出了所有答案。接下來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促進宋朝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請同學們看教42的兩則“相關史事”。學生閱讀材料,歸納整理答案。相關史事一:復種技術的推廣(生產技術方式的改變)相關史事二: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變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而且植被覆蓋率高,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農作物生長。教師補充歸納:經過同學們的分析討論,影響宋朝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已經顯而易見,現在我們把它進行系統地歸納和整理,主要有三個方面;(1)政治因素:南方戰亂少,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政府對農業的重視和大力支持;(2經濟因素為躲避戰禍北方人民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3)自然因素方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抗御災害條件強。2、南方農發展的表現提問:請同學們觀察教材第頁的《農耕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畫內容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猜一猜當時田地里主要種植哪些農作物?圖畫中有插秧和揚場的場景同時出現,這說明了什么?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在宋朝時農作物能夠由一年一熟變為一年兩熟甚至是兩年三熟?回答:這幅圖反映宋代南方地區田莊里的農民繁忙勞動的景象。圖畫中有農民,他們在從事犁地、挑送、插秧、揚場、舂米等生產活動當時田地里種植的主要農業作物是水稻。同時出現插秧和揚場的場景說明宋代已經種植雙季稻。出現作物的早熟說明宋代已經引進優良的品種——占城稻,復種技術的推廣以及南方氣候溫暖。教師補充代除了種植作物生活主食來源的農作物同時也種植經濟作物,比如茶樹和棉花。我們一起來總結宋代農業發展的表現①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②農作物品種增加,引進越南的占城稻;③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產量大幅提高;④推廣種植棉花、茶葉等經濟作物。教師過渡:農業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宋代南方的手工業也非常的繁榮。接下來我們進入宋代南方手工業的學習。二、手業的興盛1、工業發的概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頁至第43頁第二子目的全部內容,從教材內容的敘述中,歸納宋朝南方地區手工業發展的概況。回答:(1)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著名的絲綢代表“蜀錦”號為“冠天下”。江浙一帶的絲綢產量高,朝廷使用的絲綢,絕大部分來自江浙地區。南宋后期。棉紡織業在興起,海南島已經有了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很多。(2)南宋時期,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出現了多個著名的陶瓷制造地,如河北定窯、河南汝窯、江西錦德鎮。(3)宋代的造船業水平很高,居當時世界之首,能夠制造規模宏大、承載量大、配備各種裝置的航船。廣州、泉州、明州是造船業發達的典型地區。2、況歸納宋代手工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①紡織業②制瓷業;③造船業。3
教師補充:宋代手工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紡織業、制瓷業和造船業三個方面。宋朝的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官營的手工業規模大,組織嚴密,生產工序化。比如官營絲織業,擁有蘇州、杭州和成都三個官營織錦院,各有織機數百臺,工匠數千人。民營手工業與官營手工業相比,其規模小,但是分布范圍廣,靈活性強,自由度高。以民營絲織業為例,它遍布江南城鄉,江浙地區出現了很多專門以織布謀生的“織家”和“機戶”,“織家”和“機戶”的出現有利于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和紡織技術的提高。絲織業主要以麻紡織和棉紡織為主,隨著棉花種植的大力推廣和紡織技術的進步,棉紡織在紡織業中占據很大比重。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輝煌時代。制瓷業也有官營和私營之分。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憑借著其精良的制瓷工藝以及驚人的陶瓷產量,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河北定窯、河南汝窯等地也以燒制精美瓷器而聞名于世。制瓷工坊數量多,內部分工細致,有土工、陶工、匣工等,生產流水化,可以做到“秩序規制,各不相紊”。除了紡織業和制瓷業,宋代的造船業也十分發達。我們來看教材43的“相關史事”以及“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插圖。教師介紹插圖信息(多美體出示材料)這是一艘南宋遠洋貨船年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甲板以上已經消失,僅存殘留底部。船身殘長24.2,寬9.15,平面近于橢圓形,尖底,底部為龍骨。船側板為三層木板疊合,底板以二層木板疊合為13隔艙與艙之間的木隔板,厚10—20厘米,隔板與船殼用扁鐵和鉤釘緊緊相連,縫隙處用桐油灰和麻絲糊嚴,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據宋代船舶文獻記載與造船傳統經驗復原,該船長度應為34米寬11米深4米左右,載重量超過噸海出土時,船艙內有香料、藥材、木牌、銅錢、陶瓷器等。它可證明南宋造船事業的成就及海外交通、貿易的發達。此船殘存部分現展出在泉州市古船陳列館提問:結合剛剛給大家介紹的宋代海船的結構特點,想一想宋代海船有什么優點?回答:抵抗大海風浪的性能比較強,適合在較深水域航行,載重量很大。教師過渡: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興盛。宋朝在商業經濟方面取得了更為突出的成就。想必同學們知道一幅反映北宋經濟繁盛的名為《清明上河圖》的名畫,它在書本上是以靜態的形式展現,現在,我們一起來看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播放電子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完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之后,同學們不難發現宋代商業的繁盛是表現在各個方面的,熙熙攘攘的鬧市、人來人往的店鋪、貨船并行的碼頭等。三、商貿易的繁榮1、內商業易發展的概看完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之后再組織學生觀察教材第44頁清明上河圖》插圖,想象圖畫中都描繪了哪些店鋪?這些店鋪里都賣哪些東西?回答:街道兩側店鋪林立,有客棧、酒樓、茶樓、香鋪、小吃攤等,車水馬龍,十分熱鬧。教師補充:從《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場景可以發現,當時北宋的都城汴京,衣食住行用一應俱全,經濟十分發達。市場上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客商往來不絕,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第4的內容,以及教材46頁的課后活動,歸納出這一時期商業貿易發展的具體表現。展示教材46的課后活動材料,指導學生閱讀并分析商業貿易繁榮的表現。4
回答:商業貿易繁榮的表現有:①商業城市的興起;②商業集市的繁榮(早市、夜市、草市);③商業活動日益繁盛。2、業貿易盛的作用(材第44頁“題思考)提問:同學們想一想,宋朝商業貿易如此繁榮,這對當時宋朝的社會生產以及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好處?對社會生產方面:商業貿易活動是商品交往的表現形式,是聯系手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橋梁。商業貿易的興盛有利于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換,推動國內市場和海外貿易的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方面:商業貿易是社會上的產品種類更多,生活方式更加豐富,經濟收入得到調高,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教師過渡:社會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全面繁榮為海外貿易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宋代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3、外貿易發展提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頁的全部內容(出示教材第特的“宋代海外貿易圖”插圖),分析歸納宋代海外貿易的發展狀況。回答:①港口眾多;②貿易范圍廣提問:同學們思考一下,除了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促進宋朝海外貿易的興盛,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請大家參看教材第45的“相關史事”分析。回答: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現:①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②政府采取獎勵通商的政策,給予外國商人優惠待遇。)4、幣的出、“商標廣”的出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在進行商品貿易的時候主要采取“物物交換”的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連通商品貿易的媒介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貨幣。長期以來,市場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比如貝殼(幣)、圓形方孔錢幣、刀幣、鏟幣等。同學們想一下,這些金屬貨幣在使用過程有哪些不方便之處?回答:沉重,不便于攜帶,運輸過程存在磨損。提問:由于金屬貨幣使用起來這么不方便,就有必要重新發明一種更加便利的媒介來連接商業貿易。如果把這個任務交給同學們,同學們會發明什么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銷售推廣合同協議
- 電動輪椅購銷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管道不停輸帶壓開孔封堵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液動刀形閘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子平臺秤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刷機器人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潤滑油脂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膠辨逆止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旋葉式壓縮機專用葉片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擦鏡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新媒體運營》課件(完整版)
- Q∕GDW 11698-2017 水電站金屬結構無損檢測技術規范
- 6G項目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高清正版)T-CAGHP 031—2018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咨詢評估預算標準(試行)
- 產品平臺與CBB_技術管理PPT課件
- 裝配式疊合板樓板安裝施工方案
- 肌筋膜鏈與脊柱穩定簡述板
- 北京市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復習題庫
- GJB300797靜電標準doc
- SPC_8種判異準則
- 輸電線路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