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考文獻:心肺復蘇(簡體版)2010心肺復蘇(英文版)2009中國心肺復蘇(初稿)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和AHA共同在美國達拉斯洲際酒店舉行的2010心肺復蘇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國際科學共識推薦會既要----李春盛與2005主要變化1.生存鏈: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個鏈環:(1)早期識別與呼叫;(2)早期CPR:強調胸外心臟按壓,對未經培訓的普通目擊者,鼓勵急救人員電話指導下僅做胸外按壓的CPR;(3)早期除顫:如有指征應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ALS);(5)完整的心臟驟停后處理。2.幾個數字的變化:(1)胸外按壓頻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為“至少100次/min”(2)按壓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為“至少5cm”(3)人工呼吸頻率不變、按壓與呼吸比不變(4)強烈建議普通施救者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對普通目擊者要求對ABC改變為“CAB”即胸外按壓、氣道和呼吸(5)除顫能量不變,但更強調CPR(6)腎上腺素用法用量不變,不推薦對心臟停搏或無脈電活動(PEA)者常規使用阿托品
與2005主要變化(7)維持自主循環恢復(ROSC)的血氧飽和度在94%-98%(8)血糖超過10mmol/L即應控制,但強調應避免低血糖(9)強化按壓的重要性,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s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級生命支持(ACLS)程序圖2010年AHA(美國心臟學會)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發生變化是將成人和兒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兒)BLS中“ABC”(氣道,呼吸,胸外按壓)的步驟更改為“CAB”(胸外按壓,氣道,呼吸)。其重要性是減少開始首次胸外按壓的時間,這一步驟順序變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學習心肺復蘇術。指南推薦變化的理由如下:絕大多數心跳驟停發生在成人,據報告所有年齡心臟驟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屬被目擊的室顫或無脈搏性室性心動過速(VT)患者。這些患者CPR早期最關鍵要素是胸外按壓和電除顫。與2005主要變化按ABC順序,現場急救者開放氣道、嘴對嘴呼吸、放置防護隔膜或其他通氣設備會導致胸外按壓延誤。通過改變順序,使胸外按壓開始的更快,至胸外按壓第一組完成(30次按壓約18秒即完成),因通氣延遲時間最少。不足50%的心臟驟停者能得到在場目擊者所施CPR。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順序,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對救援者開始做最為困難。開始就胸外按壓可使更多心臟驟停者得到CPR,特別對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氣者至少會實施胸外按壓。這對大多數驟停者采取急救最為合理。例如,如果單獨的急救者看到有人突然倒地,他意識到此人因突發室顫致心臟驟停,一經證實,該人無反應,無呼吸或喘息,急救者應立即求救EMS(救援醫療服務)系統,獲取和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并予CPR。但對一個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達前優先予施5組(約2分鐘)常規心肺復蘇(包括人工呼吸)。此外,新生兒心臟驟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復蘇按ABC順序,除非已知心臟病的病因。改善血液循環:多按壓、少通氣多數院前心臟驟?;颊邿o法在早期開始4分鐘內接受治療。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來產生血流,為細胞膜提供生成有效節律所需的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鐘后急救醫務人員才能到達,電擊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率。若5分鐘內開始除顫,則患者生存率無顯著差異。若呼叫救助5分鐘后救護車才能到達,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22%對4%)。復蘇時應注意多按壓、少通氣。援救者一旦為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通氣道,則應立即進行持續胸部按壓,不應中斷按壓來進行通氣。在基本生命支持(BLS)階段,為減少因通氣而中斷按壓的次數,胸部按壓/通氣比率應至少30:2。因為即使在最佳狀況下,CPR產生的心輸出量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壓通氣時的心、腦血流量立即減少。此外,盡管每分鐘通氣量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氣體交換相對充分,這是由于患者肺血流嚴重降低,而肺泡通氣/血流比值相對正常所致。最近的動物實驗證明,胸部按壓/通氣比率從15:2增至30:2,頸總動脈血流量增加1倍,心輸出量增加25%,且不影響氧合和酸堿平衡。改善血液循環:多按壓、少通氣在進一步生命支持(ALS)階段,建議不間斷胸部按壓頻率至少為100次/分鐘。負責通氣的援救者應提供的通氣率為8~10次/分鐘,但不應過度通氣,且需經常輪換(每2~3分鐘),以免過度疲勞使CPR質量降低。胸外按壓:用力快速、持續勿中斷。當胸外按壓時,由于胸內壓升高(胸泵理論),在胸骨與脊柱間擠壓心臟的機械效應(心泵理論)和心臟的瓣膜系統(使血液向一個方向流動)形成血流。在CPR中胸外按壓是使患者生存的基本步驟,胸外按壓時應該“用力快速”按壓。足夠的按壓深度至少為5cm。胸外按壓率應為100次/分鐘,因為按壓率較低會減少向前流動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壓中斷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建立足夠的主動脈和冠脈灌注壓,應盡量避免按壓過程中斷。例如,檢查脈搏不應多于10秒。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均已證明,在CPR的最初數分鐘,不間斷的單純胸部按壓是常規CPR的替代方法,其優勢在于促使不愿做口對口通氣的非醫務人員參與其中。在電擊前后即刻進行不間斷的胸部按壓非常重要。除顫前胸部按壓1.5~3分鐘,有助于將血液注入心臟泵內,從而增加除顫恢復自主循環的可能。除顫后即刻胸部按壓1~2分鐘,有助于預防除顫電擊后常見的低血壓和心搏停止。減壓:提高認識、充分減壓減壓期的重要性被強調。減壓期胸壁在彈性作用下回彈,在胸腔內形成負壓,促使靜脈血回流至心臟,從而增加下一次按壓周期的前負荷。減壓不充分(如通氣過度)較常見,致使CPR時流入心臟和腦的血流量減少。救援者疲勞、無效技術和手放置不適當可使胸部回彈不充分。最近一項隨機研究顯示,由于很多救援者的不充分減壓,導致舒張末期胸內壓持續升高。胸壁回彈不完全會明顯降低平均動脈壓,升高右房壓,從而降低冠脈灌注壓,導致顱內壓升高,進而使腦循環和體循環灌注壓明顯下降。治療性低溫:保護心腦、推薦應用研究證明,在心臟驟停的代謝期降低核心體溫能保護心肌,減輕心肌再灌注損傷。低溫對腦也有保護作用,可能通過降低顱內壓和預防腦缺血性損傷來發揮作用。2項大樣本量隨機研究顯示,復蘇后輕、中度低溫(32~34℃)可改善有目擊者的室顫后心臟驟?;颊叩牟涣忌窠浵到y預后(絕對風險降低16%~23%),低溫組患者6個月生存率顯著改善。對于接受復蘇的心臟驟?;颊撸绕涫墙邮茌^長期復蘇的患者,應考慮低溫治療。對于其他心律導致心臟驟停者,亦可考慮接受低溫治療。根據支持治療性低溫的資料,成功復蘇后的昏迷患者應充分考慮予以降低體溫,一旦低溫治療方案準備就緒應立即啟動,并保證在推薦的24小時降溫期間細心監督核心體溫和血流動力學,同時預防寒顫,以及維持足夠的灌注壓。藥物治療:證據缺乏、有待探索血管活性藥在CPR期間廣泛應用血管活性藥的證據主要來自動物實驗,尚無安慰劑對照研究證明腎上腺素或加壓素的長期益處。腎上腺素:作為CPR期間最常用的血管升壓藥,腎上腺素有強的α腎上腺素能效應,可在CPR期間產生有益的血流動力學作用。腎上腺素可顯著升高中心動脈壓,導致冠脈和腦灌注壓顯著升高,還能提高復蘇成功率。但多項臨床研究顯示,心臟驟停患者應用大劑量腎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當前建議心臟驟停的成年患者每3~5分鐘應用腎上腺素1mg。若患者無靜脈通路,氣管內或骨內給腎上腺素也有效。加壓素:被建議作為CPR期間的替代血管升壓藥,也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尚無研究證明,加壓素可升高心臟驟?;颊叱鲈郝?。最近一項研究顯示,聯合應用腎上腺素和加壓素可提高復蘇成功率,但無法改善長期生存,且神經系統預后有較強的惡化趨勢(初始心律是心搏停止者除外)。根據這些結果,可用40U加壓素替代第一劑或第二劑腎上腺素。心搏停止尚無滿意的療法。阿托品作為一種消除迷走神經作用的藥物,對于心搏停止患者無已知的不良作用,可用于治療嚴重心動過緩和心搏停止,但無動物和人類的隨機研究支持該藥可改善預后。靜脈給藥劑量為每分鐘1mg,總劑量為3mg。藥物治療:證據缺乏、有待探索抗心律失常藥與其他靜脈用藥一樣,關于CPR期間抗心律失常藥的應用缺乏足夠資料或專家共識。當前考慮胺碘酮為首選,序貫應用CPR→電擊→CPR→血管收縮藥治療卻無法取得療效的室顫或無脈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可靜脈注射150~300mg胺碘酮。上述建議依據有限的臨床研究而提出,其結果表明,胺碘酮較安慰劑或利多卡因能降低患者住院率,但出院率無明確升高。雖然缺乏明確數據,但心臟驟停患者也可靜脈應用利多卡因(初始劑量為1~1.5mg/kg)。總結治療心臟驟?;颊邥r,應強調盡早除顫,保證胸外按壓的質量和持續性,以及低通氣頻率和充分減壓。為了簡化CPR的實施,所有單個救援者應采用統一的胸外按壓/通氣比率(30:2)。一旦能迅速備齊支持患者所需要的全部基礎設施,昏迷的室顫心臟驟停患者應接受輕度治療性低溫。2010心肺復蘇方法2010心肺復蘇方法2010心肺復蘇方法2010心肺復蘇方法一手的魚際處緊貼在按壓部位上,雙手重疊握緊,雙臂繃直,雙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壓,按壓力量應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壓下后放松,但雙手不要離開胸壁。反復操作,頻率大于100次/分鐘嬰幼兒胸外心臟按壓方法
定位:雙乳連線與胸骨垂直交叉點下方1橫指。
幼兒:一手手掌下壓。
嬰兒:環抱法,雙拇指重疊下壓;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攏下壓。
下壓深度:幼兒至少2.5~3.5厘米,嬰兒至少1.5~2.5厘米。
按壓頻率:每分鐘至少100次。
心肺復蘇終止指標
心肺復蘇終止指標
①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確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復蘇進行30分鐘以上,檢查病人仍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
一防溺水安全知識一、如何預防溺水?1.池邊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傷。2.池邊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邊受傷。
3.池邊嚴禁跳水,常因水淺,造成頸椎受傷而終生癱瘓。
4.戲水時,不可將他人壓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嗆水而窒息。
5.水中活動時,已感有寒意時,或將有抽筋現象時,應登岸休息。6.若發現有人溺水時,即刻發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110請求支持,如果自己沒有學過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7.若在水中發現自己體力不足,無法游回池邊時,應立即舉手求救,或大聲喊叫「救命」等待救援二、下水施救的常識有哪些?
溺水者往往張皇失措,會死命抓住一切能夠得到的東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將溺水者拉倒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當然,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沒有受過救生訓練的施救者下水之前應該有思想準備,此時的溺水者的本能反應,可能使施救力不從心,最終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識:
下水前應準備一塊結實足夠長的長條布或毛巾,救生圈;
如果決定下水救人,盡量不要讓溺水者纏上身。如在游向溺水者時,與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須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在溺水者抓不及處,將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遞過去,讓溺水者抓住一頭,自己抓住另一頭拖著溺水者上岸;
切記,勿讓溺水者抓住你的身體或四肢。若溺水者試圖向你靠近,立刻松手游開;如必須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張皇失措,則應從背接近溺水者,從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頭近自己的頭,并用力用肘夾住溺水者的肩膀;安慰溺水者,盡量讓溺水者情緒穩定;采取仰泳的方式將溺水者拖回岸;若溺水者不省人事,可用手抓住溺水者的下巴,游回岸邊。三、怎樣進行溺水救護?
1、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2、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3、自救與救護
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會游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出水后的救護:
1、將傷員抬出水面后,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蛘弑饌麊T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蚣本日呷“牍蛭?,將傷員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并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急救者位于傷員一側,托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深吸一口氣后,往傷員嘴里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復并有節律地(每分鐘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傷員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傷員一側,面對傷員,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鐘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二電擊防護知識及急救方法
1絕緣法
用不導電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如普通電線、電纜等。
2屏護法
采用遮攔、護照、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
3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利用漏電時線路上的電壓或電流異,自動切斷故障部分的電源。
4接地、接零保護
指與大地的直接連接、電氣裝置或電氣線路帶電部分的某點與大地連接、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部分某點與大地的人為連接。
5安全電壓法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規定的接觸電壓限值(相當于安全電壓)為50V、并規定25V以下不需考慮防止電擊的安全措施。
6防雷措施
避雷針主要用來保護露天變配電設備、建筑物和構筑物;
避雷線主要用來保護電力線路;避雷網和避雷帶主要用來保護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來保護設備小知識:個人如何防雷?
不宜停留在空曠地帶、山頂、山脊或建(構)筑物頂部
不宜停留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濱或孤立的樹下
緊閉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雷侵入
不宜使用淋浴器。
7防靜電措施
A
使用防靜電地面/
防靜電鞋/
襪(靜電從腳導到大地)
B
佩戴防靜電腕帶并接地(靜電從手導到大地)二電擊急救
如何使觸電者脫離源?
2.1
低壓觸電時脫離電源的方法
A
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頭,切斷電源。
B
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隔斷電源
。C
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D
可用手抓住觸電者的衣服,拉離電源。2.2
高壓觸電時脫離電源的方法
A
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或報警。
B
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C
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拋擲金屬線前,應注意先將金屬線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被拋擲的一端切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1處理步驟
1.1
立即切斷電源,盡快使傷者脫離電源。
1.2
輕者神志清醒,但感心慌﹑乏力﹑四肢麻木者,應就地休息1-2小時,以免加重心臟負擔,招致危險。1.3
心跳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生命,并且要注意傷者可能出現的假死狀態,如無確切死亡證據不要隨便放棄積極的搶救。1.4
經過緊急搶救后迅速送醫院
心搏呼吸驟停的快速判斷三大主要指標:
突然倒地或意識喪失,自主呼吸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
判斷動作要快,三大指標檢查要求在10秒鐘完成!
心肺復蘇法步驟:胸外按壓、暢通氣道、人工呼吸三硫化氫及其中毒救治的基本知識一、硫化氫
Hydrogen
sulfide;
CAS:7783-06-4
1、硫化氫的理化性質
硫化氫為無色氣體,具強烈的臭蛋氣味。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相對密度1.19,熔點-82.9℃,沸點-61.8℃。易溶于水(2.9L/L),水中生成氫硫酸,亦溶于醇類、石油溶劑和原油中。
硫化氫可燃上限為45.5%,下限為4.3%。燃點292℃。在空氣中爆炸上限為(%
by
volume):44.0%,爆炸下限為(%
by
volume):4.0%
2、硫化氫毒理學簡介
硫化氫是一種神經毒劑。亦為窒息性和刺激性氣體。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亦可伴有心臟等多器官損害,對毒作用最敏感的組織是腦和粘膜接觸部位。
硫化氫在體內大部分經氧化代謝形成硫代硫酸鹽和硫酸鹽而解毒,在代謝過程中谷胱甘肽可能起激發作用;少部分可經甲基化代謝而形成毒性較低的甲硫醇和甲硫醚,但高濃度甲硫醇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體內代謝產物可在24小時內隨尿排出,部分隨糞排出,少部分以原形經肺呼出。在體內無蓄積。
硫化氫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機制可因其不同的濃度和接觸時間而異。濃度越高則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越明顯,濃度相對較低時粘膜刺激作用明顯。
人吸入70~150
mg/m3/1~2小時,出現呼吸道及眼刺激癥狀,吸2~5分鐘后嗅覺疲勞,不再聞到臭氣。吸入300
mg/m3/1小時,6~8分鐘出現眼急性刺激癥狀,稍長時間接觸引起肺水腫。吸入760
mg/m3/15~60分鐘,發生肺水腫、支氣管炎及肺炎,頭痛、頭昏、步態不穩、惡心、嘔吐。吸入1000
mg/m3/數秒鐘,很快出現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二、硫化氫中毒表現早期征象
接觸后出現眼刺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咽部灼熱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現,或有頭痛、頭暈、乏力等神經系統癥狀,脫離接觸后在短時間內可消失。中毒表現
1、輕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a)
明顯的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并出現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
b)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2、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a)
意識障礙表現為淺至中度昏迷;
b)
急性支氣管肺炎。
3、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a)
意識障礙程度達深昏迷或呈植物狀態;
b)
肺水腫;
c)
猝死;
d)
多臟器衰竭。三、救援、急救處理
1、救援防護
救援要嚴格按防護要求進行,現場搶救人員應有自救互救知識,以防搶救者進入現場后自身中毒。
救援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防護器,穿戴適當的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雙方企業合作合同
- 2025畜禽產品購銷結合合同范文版
- 生產設備訂購合同協議
- 電子寵物買賣合同協議
- 電表招標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生態林地出售合同協議
- 甲乙丙三方解除合同協議
- 生物質顆粒采購合同協議
- 電影投融資合同協議
- 瑜伽私教課合同協議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 級配碎石旁站監理記錄表.模板
- 管道機器人畢業設計正文
- 國電南自PSL 641U線路保護測控裝置技術說明書V1.1
- 2022年國網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1]
- 出口退運貨物追溯調查情況說明表
- 皮秒激光培訓講解PPT課件
- 49.5MW風電場變電所電氣部分設計
- 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
- 翻書效果PPT模板
- 硫代硫酸鈉滴定液配制與標定操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