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抒情方式_第1頁
詩歌鑒賞之抒情方式_第2頁
詩歌鑒賞之抒情方式_第3頁
詩歌鑒賞之抒情方式_第4頁
詩歌鑒賞之抒情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之

抒情方式鏈接高考(2018年全國卷I)(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野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15.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參考最后兩句運用以景結情的手法。①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②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首詩最后兩句怎樣抒情的,請加以鑒賞。答案參考最后兩句直抒胸臆。既表現了作者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強盛國勢下,舉國上下尚武好戰的一往無前的民族心態,讀來令人豪情滿懷。復習目標一、回顧詩歌抒情方式的分類二、正確鑒別詩歌所用抒情方式三、借助具體抒情方式鑒賞詩歌情感抒情方式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詩創作中運用最多、也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它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杜甫《旅夜書懷》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林景熙《溪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云》情感詞:悲、喜、愁、閑、獨、苦、憂、恨等。一、直接抒情1、表現心情。情感詞:悲、喜、愁、閑、苦、憂、恨等。2、表達觀點、看法、意愿等。如:寧為、安能、安得、猶、不、未、必等。直接抒情詩句回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文天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屈原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五首其四》元稹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a.前者用于寫景詩中,后者多用于詠物詩中。b.前者的“景”一般由多個物象構成,后者一般只有一個物象c.前者的近義語是“情景交融”,后者的近義語是“借物詠懷”,甚至是“象征”。

(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它們并無本質的區分,差別極為細微,所以有些答案,常將“寓(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并列。在實際考試中“借景抒情”與“融情于景”是等同的,為保險起見,考生可將“借景抒情”與“融情于景”一塊點出。借景抒情詩句回顧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天凈沙秋思》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借景抒情之典型意象含義月對月思親,思鄉之愁,人生的圓滿、缺憾。水時光易逝,漂泊愁情。雨喜樂、祥和、幸福、希望。柳“柳”、“留”諧音,以折柳表惜別。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芳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松柏用松柏象征孤直、頑強、高潔的品格。笛聲游子、征人思鄉。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紅豆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烏鴉在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杜鵑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鴻雁思鄉懷親、羈旅傷感、書信消息。燕子惜春之情、美好愛情、羈旅情愁。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張炎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賣餳③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④也皺眉。【注】①勞勞:遙遠。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濱設祭。③賣餳:清明前后賣糖粥。④蘇堤:作者家鄉杭州的名勝,以柳聞名。作者在詞的上片是怎樣抒情的?答案參考借景抒情。詞的開頭,玉笛聲喚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變得黯淡。看到遠飛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飄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過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無依。

(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如景物、器物、動物或植物等為描寫對象,以抒發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懷抱負等為主要內容的詩歌。它將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寫中。所托之物:詩人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節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載體。所言之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墨梅》

元?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明?于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卜算子·詠梅

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試分析一下這首詞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解析這首詞雖是詠梅,但目的并不在此,而是借梅花來表達自己的節操。因此解答此題時,一方面要先答出手法,另一方面要具體分析。答案參考托物言志。詞人借不與群芳爭春,雖然“成泥”“作塵”而芳香如故的梅花來表達自己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三)用典抒情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詩文歌賦,也是用典的一種,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孫權年輕時就敗曹操于赤壁,造成三國鼎立之勢。2、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寓所已成“尋常巷陌”,他的業績,氣概仍然令人向往。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師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4、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者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屎)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鏈接高考(2016年全國卷I)(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金陵望漢江李白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