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件【知識導圖+難點突破】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件【知識導圖+難點突破】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件【知識導圖+難點突破】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件【知識導圖+難點突破】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件【知識導圖+難點突破】高考統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和中古時期的世界

第十一單元

高考一輪復習·人民版·必修二目錄第二十六講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第二十九講中古時期的亞洲第二十七講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第二十八講中古時期的歐洲第三十講古代非洲與美洲第二十七講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前6世紀的波斯帝國前4世紀末的亞歷山大帝國1-2世紀的羅馬帝國古代西亞前3500蘇美爾文明興起約前18世紀漢謨拉比時期

古巴比倫王國約前17C-前13C赫梯帝國時期前8C-前7C亞述帝國時期前6C-前4C晚期波斯帝國時期前4C晚期馬其頓帝國前1C晚期羅馬帝國古代世界的帝國——教材中出現過的重要文明或政權前3500年埃及文明興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前3千紀印度文明興起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

南亞次大陸前4C孔雀帝國BC2000年左右

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古希臘、羅馬古埃及古印度4世紀埃及新王國時期時空定位主干梳理1世紀2世紀3世紀4世紀5世紀后期佛教產生亞歷山大帝國(前4世紀末)基督教產生

羅馬帝國空前繁榮佛教廣泛傳播395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

陷入危機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前6世紀前4世紀末前3世紀末前2世紀初前1世紀末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

波斯帝國(前6-前4世紀)羅馬共和國考情分析課程標準考題備考分析①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②通過了解中古時期歐亞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狀況,認識這一時期世界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2020.海南卷.142020.1月浙江卷.15

——羅馬法對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產生的影響2020.7月浙江卷.16

羅馬法的內容2021.海南卷.14

羅馬法的發展2021.福建卷.11羅馬貨幣的作用

文化交流:希臘文化對羅馬文化的影響2021.天津卷.9

2021.6.浙江卷.16

羅馬建筑2022.6.浙江卷.16

羅馬法的作用題型:高頻考點:

羅馬備考策略:古代文明的擴展壹人類最初的文明僅限于亞非歐大陸的若干地區,猶如茫茫大海中的幾座孤島,相互之間聯系甚少。1.早期文明之間的聯系概況?文明類型農耕文明海洋文明代表表現方式特點擴張影響古埃及文明古西亞兩河文明古巴比倫亞述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達到兩河流域向周邊地區擴張,實現兩河流域的統一,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古希臘文明武力戰爭移民(殖民)被征服地區變為本國統治地,呈面狀擴展未形成統一帝國,呈點狀擴展古代文明各自的擴展,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促進了大國的興起2.古代文明的擴展閱讀《綱要》下P,找出古代文明擴展的表現、方式,探尋其特點……古代埃及孟斐斯小亞細亞阿拉伯敘利亞巴勒斯坦利比亞努比亞幼發拉底河尼羅河第一瀑布第二瀑布第三瀑布第四瀑布第五瀑布愛琴海地中海紅海亞洲非洲下埃及上埃及公元前15世紀圖特摩斯三世時埃及疆界古代埃及孟斐斯小亞細亞阿拉伯敘利亞巴勒斯坦利比亞幼發拉底河尼羅河第一瀑布第二瀑布第三瀑布第四瀑布第五瀑布愛琴海地中海紅海亞洲非洲下埃及上埃及約公元前3100年埃及統一后的疆域約前3100年埃及統一后的疆域(1)擴展方向:古埃及文明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勢力曾達到兩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擴展(2)影響:

促進了西亞北非和整個地中海東部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埃及經濟的發展。古代西亞文明的擴展亞述帝國:前10世紀,興起于兩河流域的國家,到公元前8世紀開始大規模擴張,先后征服兩河流域、伊朗高原西南部、小亞細亞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形成一個地跨亞非兩洲的大帝國。亞述人創立了行省制度,公元前7世紀末,帝國滅亡.但它的制度被后起的國家尤其是波斯帝國繼承。古代巴比倫:公元前18世紀,在第六代王漢謨拉比采取遠交近攻的方式,實現了南部兩河流域的統一,勢力伸展地中海東岸。一個半世紀以后,古巴比倫王國迅速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亞述。①擴展方式:移民方式。②殖民范圍:

他們在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

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城邦國家。③特點:沿海地區,相互獨立古代希臘文明的擴展①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②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③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使其具備了穩步擴大范圍和影響的潛能①自身組織能力、②航海技術和武器的優勢;③自然條件的限制;④工商業的發達程度。文明得以擴展的條件:農耕文明區:海洋文明區:公元前6世紀,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在1—2世紀達到繁榮的頂峰古代世界的帝國貳前1553年—前1085年前8世紀前6世紀—前4世紀晚期前4世紀晚期前27年—1453年[概念闡釋]

帝國狹義上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形容國力強大、向外擴張、疆域遼闊的國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國家。古代世界的帝國基本上都是奴隸制大帝國。埃及新王國亞述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1.建立:公元前6世紀,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居魯士統一了波斯各部。發展:公元前5世紀,大流士征服了包括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滅亡:公元前4世紀晚期,被亞歷山大所滅。2.制度:

①中央:繼承了西亞地區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王權至上;君權神授)

②地方:實行行省制,行省總督和軍事長官相互監督和制約。

③建立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波斯人擔任最重要的職務,以統治社會發展水平和風俗都非常不同的廣大地區。思考:波斯帝國統治措施有什么特點?繼承與創新亞歷山大帝國1.興起: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滅亡波斯帝國。2.統治方式:①政治:繼承波斯制度,君權神授,君主專制;地方實行行省制。②文化: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要職,推廣希臘文化。亞歷山大大帝的名言:“山不走到我這里來,我就到它那里去”“把世界當做自己的家鄉”“把財富分給別人,把希望留給自己,他將帶給我無窮的財富”。“亞歷山大的偉大幾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西方戰略思想史》

材料二亞歷山大東征使東西方文化在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沖撞和交融,這使得富于理性和邏輯的希臘哲學與古代埃及、西亞的知識相結合。東西方的藝術也相互影響,出現了嶄新的藝術風格。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資料》根據材料指出亞歷山大東征有什么歷史影響材料一亞歷山大雖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為號召,從小亞細亞到埃及一路嬴得了當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但一旦遇到抵抗時,他是不惜大動屠刀的。城市被摧毀,幸存者被出賣為奴,財富被洗劫一空。⑤對世界: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使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影響:①征服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斷,②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③思想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胸懷希臘人從此走出狹小的城邦界限,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義的目光看待世界。④經濟上:通過遠征而形成的歐亞非三洲一體的希臘化世界,對溝通三洲的商業貿易,具的非常積極的意義。1.條件:2.擴張過程:憑借由公民組成的強大的軍隊進行對外擴張先征服了意大利,接著向地中海地區擴張,把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的內海。1—2世紀達到空前繁榮。3世紀后羅馬帝國陷入危機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395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3.發展: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羅馬帝國的擴張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BC509-BC27BC27-1453①羅馬共和國

公民大會元老院執政官②羅馬帝國職責:有權立法、宣戰、媾和與審判,地位: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受限制,難以發揮作用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產生: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任期:有兩人,一年一任職責: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主持元老院限制公民大會特點:實權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級官員手中,公民大會的權力比較小。皇帝(元首)掌握國家大權4.古羅馬的政治制度——貴族寡頭政治——君主政治《金版》P236羅馬帝國在國家治理上的特點?①建立了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制度;②行省權力大③重視法律的作用④境內民族區別對待明顯⑤未能實現文字和語言的統一《選必》1P91.雅典、斯巴達、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的相似點與不同點?相似點:①參加國家政權管理的都是公民;③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④部分官員由選舉產生,且有任期,②公民都由成年男子組成;不同點:①國家政體不同:雅典為民主制,斯巴達是寡頭制,羅馬共和國是貴族寡頭制②公民大會的權力有所不同。2.與羅馬共和國比較,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⑤少數人的民主。角度雅典斯巴達羅馬共和國國家機構構成政體公民大會議事會官員陪審法庭民主政體國王公民大會長老會議監察官寡頭政體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共和政體【深化拓展】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羅馬法羅馬建城BC8世紀BC509年王政時代BC27年共和國395年羅馬帝國BC450年習慣法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輩傳承下來的習慣規定來調整社會關系,貴族壟斷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十二銅表法目的:緩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地位:古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用以調整羅馬公民關系的法律,只適用于羅馬公民。包括部分習慣法,《十二銅表法》以及隨后制定的法律。適用范圍:適用于羅馬公民公民法萬民法適用范圍:

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476年西亡1453年東亡羅馬民法大全6世紀1.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2.標志羅馬法體例的最終形成3.近代法律制度的淵源。習慣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與貴族矛盾的一個焦點.適用范圍:羅馬帝國范圍內一切自由民。作用: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的民事關系。由公民法發展而來,比公民法更具有適應性與靈活性。《選必》1P498.文化成就領域代表文學盧克萊修、西塞羅、維吉爾史學李維的《羅馬史》塔西佗《編年史》建筑萬神殿、大競技場歷法儒略歷《選必》3P22《選必》2P56、596.古羅馬的城市城市的道路系統和供水排水系統,成為后來西方城市建設的標準7.建筑材料:木、石、磚、混凝土風格:拱券、希臘柱式、復合式公寓羅馬與中國時間對比文明的交流叁領域傳播途徑農耕技術西亞的農耕技術,向東傳到中亞(伊朗高原)——向西傳入歐洲(希臘,并進一步傳到西歐和北歐)——向南傳入北非(埃及、利比亞等)冶鐵技術冶鐵技術最初起源于西亞,從那里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人類從此進入鐵器時代神話故事西亞的神話曾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雕刻藝術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古代西亞字母古代埃及字母古代印度字母……東西總趨勢:不斷加強,相互影響不斷擴大。1.文明的多領域傳播2.漢朝與羅馬帝國的交流

羅馬人博采眾家之長,實現了對地中海地區的統一和長期統治,影響達到東南亞和中國。在此基礎上,公元前后在亞歐大陸上從東到西出現了中國漢朝、貴霜、安息和羅馬并立的局面,并通過絲綢之路連成一片。文明之間的交往及成果【深化拓展】從文明產生之日起,不同文明之間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往來和交流。交流主要是和平的,但擴張和戰爭引起的大范圍的交流更加引人注目。早在公元前4世紀末,古代埃及已基本完成對尼羅河流域的統一,有時還向西亞地區擴張,與西亞文明發生接觸。

西亞在蘇美爾文明時代僅局限于兩河流域下游,公元前2世紀初在古巴比倫王國時代初步完成統一,至公元前1世紀中前期,進一步征服埃及,建立起歷史上最初的跨洲帝國。

古代希臘文明發展受到埃及和西亞先進成果影響,后借助馬其頓的武力,擴展到今天的印度河流域。《金版》P237古代文明的區域性擴張促使帝國興起,帝國的統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古代文明區。1世紀2世紀3世紀4世紀5世紀后期亞歷山大帝國(前4世紀末)羅馬帝國空前繁榮陷入危機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前6世紀前4世紀末前3世紀末前2世紀初前1世紀末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

波斯帝國(前6-前4世紀)羅馬共和國階段特征一條線索:古代文明的擴展和交流一點認識:不同地區的文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加強交流,并相互影響。人類歷史上,各民族和國家經歷了從相互孤立隔絕到彼此交流融合的過程。通過商人、使節、游歷者和文人學者的來往,各地的文明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傳播與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類相處的唯一方式,古代戰爭和征服,也常常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通過大規模軍事征服而建立的跨洲大帝國,常常將不同地區整合為統一的政治單元,客觀上促進了人類歷史從分散到整體發展的進程。世界古代史分期

高考研析【答案】D【答案】B(2020.海南卷.14).羅馬法學說為英國《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國《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論基礎。據此推斷,羅馬法與近代歐美國家法律都A.體現三權分立的原則B.保障多黨輪流執政C.維護議會至上的權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