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課時強化訓練- 高考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1頁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課時強化訓練- 高考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2頁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課時強化訓練- 高考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3頁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課時強化訓練- 高考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4頁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課時強化訓練- 高考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

21

頁(共

NUMPAGES

21

頁)

第22課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一.選擇題(共24小題48分)

1.(2021?廣東模擬)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執政期間,其最知名的執政口號是“MAGA”(MakeAmericaGreat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美國先后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等各種國際組織或協定,這些行為反映了()

A.美國未能切實擔負起大國責任

B.維護美國利益的逆全球化行為

C.美國的國際地位在急劇地衰退

D.多極化趨勢對美國造成的沖擊

2.(2021?北京模擬)如圖是2019年8月22日《中國日報》登載的一幅名為《停滯》的漫畫。該漫畫意在說明關稅政策()

A.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尚未形成

B.美國加大對經濟的宏觀干預

C.貿易保護妨礙了經濟全球化

D.發達國家主導地位已被動搖

3.(2021?廬陽區校級模擬)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跨國公司紛紛結盟,如美國IBM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開發電腦記憶芯片,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與歐洲第二大汽車廠商菲亞特公司相互成為對方的銷售代理,歐美跨國公司每年締結的合作協定成倍增加。這反映出()

A.歐美市場競爭趨緩 B.區域集團化發展失衡

C.南北差距繼續擴大 D.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4.(2021?甲卷模擬)20世紀末,有德國學者提出“新經濟時代的高失業率下的增長”等說法,認為“經濟增長以勞動崗位的減少為前提”,那種“以凱恩斯主義福利國家模式為基礎,提倡充分就業,擴展社會公正,謀求資本與勞動之間一種平衡”的社會民主主義的傳統范式,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據此可知()

A.知識經濟成為現代經濟重要特征

B.停止社會保障成為歷史必然

C.全球化導致國家干預能力的弱化

D.失業推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5.(2021?丙卷模擬)1998年,日本《鉆石》周刊報道稱:美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然而,全球正在形成中國、歐盟和日本等“多極結構”,俄羅斯也欲同美國分庭抗禮。《東京新聞》報道稱亞洲“由日本、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組成的四極格局正在走向成熟”。可見,這些媒體認為()

A.美國主導著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B.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經成熟穩定

C.日本政治大國地位實現

D.世界格局正孕育新趨勢

6.(2021?雁峰區校級模擬)如圖是一幅名為《束手無策》的漫畫,圖中“世界經濟”(白雪公主)誤吃“新自由主義”毒蘋果而陷入昏迷,旁邊的八國集團領導人束手無策。此漫畫說明()

A.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逆轉

B.“滯脹”背景下的嚴重危機

C.西方經濟亟待新的調整

D.“新經濟”下的全球困境

7.(2021?浙江模擬)有學者認為,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兩大陣營或多或少曾經都是內部團結的集團,邊緣圍繞著一些隨時可能被它們吞并的小蝦米,但其內部正呈現出緊張的信號。新的爭吵開始超越舊的意識形態分歧。以下史實可以用來論證該觀點的是()

①20世紀7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②改革開放后東方巨龍迅速騰飛

③不結盟運動在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興起

④歐盟成為政治經濟并重的實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021?浙江模擬)如圖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在他的《大國的興衰》一書中“第八章”(最后一章)的目錄。這一“目錄”揭示出“面對21世紀”的世界()

A.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

B.呈現出兩極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

C.多極化發展的趨勢不斷深入

D.公平合理的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

9.(2021?南開區模擬)如表為1956﹣1960年部分非洲國家的工業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統計,對該表理解正確的是()

1956﹣1960年部分非洲國家的工業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統計(單位:%)

年份

比屬剛果

法屬西非

尼日利亞

羅德西亞﹣尼亞薩蘭

1956年

8.0

2.0

2.0

11.0

1960年

14.0

5.5

4.5

16.0

A.這些國家工業發展落后且不平衡

B.工業發展資金主要依賴外國投資

C.出口貿易是其工業產品主要出路

D.這些國家之間缺少經濟交流合作

10.(2021?包河區校級模擬)全球化顛覆本土的現象已屢見不鮮,但同時不斷增長的國際間貨幣、商品、影像及信息等,已經產生了超國界的“第三種文化”,它調和著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逐漸形成了一不礙多,多不礙一,一與多互生互成的文化現象。這表明()

A.全球化使文化多樣性面臨挑戰

B.全球化必然帶來文化的同質化

C.和而不同是當今世界文化的發展方向

D.文化多樣性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11.(2021?南開區模擬)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來,促使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是()

A.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

B.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進一步發展

C.區域經濟集團化出現

D.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發展

12.(2021?湯陰縣模擬)20世紀80年代末,在世界技術貿易中,發達國家約占80%,發展中國家約占10%,蘇聯東歐國家亦占10%。這反映出()

A.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B.世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

C.技術貿易成為國際貿易主體

D.科技領域內國際分工明顯

13.(2021?日照三模)如圖為某一年份世界鐵路和電報線路分布圖。判斷該圖承載的歷史信息是()

A.19世紀中期全球聯系的建立

B.20世紀初世界市場的形成

C.20世紀50年代經濟全球化加速

D.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一體化

14.(2021?威寧縣校級模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邊機制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參與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話語權嚴重不足,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保護。這反映了()

A.全球治理體系已經同步替代更新完善

B.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矛盾沖突消失

C.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滯后于經濟全球化

D.全球治理是實現國家利益的手段

15.(2021?江西模擬)如圖為2018年美國推行的貿易政策示意圖。美國政府此舉()

A.阻滯了全球化進程 B.緩解了國內經濟危機

C.違背了時代的潮流 D.維護了美國民眾利益

16.(2021?安徽模擬)如表為1960~1970年法國、西德、意大利和美國主要經濟發展數據(單位:%)。由此可以推斷出()

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

1970年在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假設1948年為100)

法國

西德

意大利

美國

法國

西德

美國

+5.7

+4.4

+5.3

+4.3

+1.9

+6.5

﹣16.8

A.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崩潰

B.美日歐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西歐已擺脫了美國的控制

D.西歐國際話語權逐步增強

17.(2021?南通四模)如圖為2001年創作的漫畫《今夏,人人熱愛太極拳》,畫面以北京申奧標志為主體,創意獨特,既和諧生動,又動感十足。該漫畫表達的寓意是()

A.傳統武術進入奧運會比賽項目

B.對外開放加速體育運動國際化

C.北京奧運會舉辦助推全民健身

D.中國人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愛

18.(2021?青島模擬)根據中美占日本貿易額比重變化表,可以得出()

A.國家間貿易發展存在不均衡性

B.世界經濟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國綜合國力已經超過美國

D.美國對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19.(2021?鄭州模擬)由表格信息可推知()

2018年世界部分組織現狀及其數據分析表

人口總量(億)

占世界人口數量比

GDP總量(萬億美元)

占世界GDP總量比

世界貿易組織

70.7

93.12%

82.63

96.1%

歐盟

5.13

6.76%

18.77

21.84%

東盟

6.54

8.61%

2.97

3.46%

亞大貿易協定

29.87

39.34%

18.32

21.33%

A.世界貿易是以歐美國家為主導

B.世界政治多極化的加強

C.經濟全球化助推世界貿易

D.貿易保護主義逐漸退出世界貿易

20.(2021?遼寧模擬)2020年8月,一些外媒就開始抹黑新疆棉花生產和棉紡織品出口,這些勢力還給進口新疆棉織品的公司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停止進口新疆的“奴工產品”,目的自然是打擊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新疆棉產業。這反映了西方國家()

A.維護美國經濟的發展穩定

B.是經濟全球化中的必然產物

C.違背了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D.說明經濟全球化遭到嚴重破壞

21.(2021?撫順二模)如表所示為2018~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趨勢(單位:%)。據表可知,當今世界()

年份

2018

2019

2020

世界經濟

3

2.4

﹣5.2

美國

2.9

2.3

﹣6.1

歐元區

1.9

1.2

﹣9.1

日本

0.3

0.7

﹣6.1

發展中國家

4.3

3.5

﹣2.5

①世界經濟中心呈轉移的趨勢

②國際經濟新秩序基本形成

③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得到改善

④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2021?沈陽模擬)G20(二十國集團)1999年正式成立,由G7成員國、金磚5國和8個主要經濟體(韓國、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亞、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歐盟)共同組成,約占全球人口的2/3,為國際社會齊心協力應對經濟危機,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帶來了新動力和新契機。據此可知G20()

A.解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

B.是多極化趨勢在經濟領域的重要體現

C.屬于國際政治合作的主要論壇組織

D.是當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集團

23.(2021?徐州模擬)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協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建立了尊重主權和國情、國家自主決定貢獻力度的全球行動模式,采取非侵入、非對抗模式的評價機制,是一份讓所有締約國達成共識且都能參與的協定。這表明()

A.國際社會合作應對共同問題

B.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

C.締約國享有同等權利與義務

D.發達國家大國責任的凸顯

24.(2021?海淀區三模)如表為二戰后世界貿易額的相關統計,這體現出()

時間

世界貿易額

1948年﹣1966年

年均增長率6.6%

1966年﹣1977年

年均增長率9.2%

20世紀80年代

增速有所放緩

20世紀90年代

世界貿易額峰值相當于1980年的兩倍

A.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B.凱恩斯主義的指導作用

C.區域性經濟集團的出現 D.經濟全球化的曲折前行

二.材料題(共3小題52分)

25.(2021?撫順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戰后,美蘇兩極格局取代了此前由西歐列強所主導的世界格局,美蘇“冷戰”很快爆發,隨之歐洲成為“冷戰”的中心區。1947年,美國拋出“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繼而推動成立歐洲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這就是大西洋聯盟政策實施的一連串標志。至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美國和西歐國家最終建立了大西洋聯盟,戰后美歐關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確定。盡管雙方在一些國際問題上出現分歧,但美歐在共同遏制蘇聯方面仍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歐“特殊關系”迎來了第一個轉折點。法國總統戴高樂認為,北約組織應該是一個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權獨立的國家聯盟,而不能是一個含有主從關系的組織。在改組北約的要求被拒絕后,戴高樂采取了一系列激進措施,包括最終退出了北約的軍事一體化機構。法國此舉使大西洋聯盟陷入了一場嚴重危機,成為西方陣營分化的重要標志。

材料二1993年,美國微調了對歐政策,美國表示支持歐洲搞經貨聯盟,原則上也贊成歐盟發展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顯示了對歐洲一體化較為靈活的態度。同時,美國政府主張改造北約,以利于美國繼續通過北約控制歐洲。在美國的推動下,北約修改了軍事戰略,增加了政治職能,還計劃進行東擴。為緩解歐盟要求發展自身防務的壓力,克林頓政府還提議在北約內建立一支“諸兵種聯合特遣部隊”,以使西歐聯盟的部隊能在美軍不參加的情況下獨立采取行動,執行使命過程中可使用北約的設施。美歐關系出現歷史性調整,即從冷戰時期依附性質的“特殊關系”向后冷戰時代趨向平等的“正常關系”轉變。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趙懷普《從“特殊關系”走向“正常關系”﹣﹣戰后美歐關系縱論》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與西歐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后冷戰時代美歐關系走向“正常關系”的歷史條件。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歐關系發展的歷史啟示。

26.(2021?永州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益深化的經濟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逐漸遇阻,貿易保護主義的身影無處不在,各種非關稅壁壘盛行;地緣政治沖突交織著極端勢力、民粹主義思潮撲面而來。

2016年以來,隨著英國公投脫歐、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簽署并退出TPP事件交替登場,中美貿易爭端,美歐貿易爭端,讓全球經濟陷入動蕩之中。在西方,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對艱難前行的全球經濟無疑帶來極大的沖擊。在被美國經濟學家魯里埃爾?魯比尼稱為“新病態(NewAbnormal)”的現實世界,已習慣于享受全球化紅利的民族國家,正面臨著令人惶恐的不確定性。

﹣﹣摘編自張韋愷鏑、劉強《逆全球化、反全球化與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國方案》

材料二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貢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習近平再次強調中國要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面對國際社會不斷興起的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的呼聲,我們要努力推進建設新型全球化。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指出的:“要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我們要主動作為、適度管理,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我們要順應大勢、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我們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摘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當今西方世界出現“逆全球化寒流”的原因。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為推進新型全球化提出的“中國方案”與舊有的經濟全球化的不同之處。

27.(2021?重慶模擬)歷史地圖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根據材料,提取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闡釋。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4小題)

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美國先后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等各種國際組織或協定”。

【解答】美國未能切實擔負起大國責任,這里并沒有提到大國對小國承擔的責任,排除A;

題中講的是美國先后退出各種國際組織或國際協定,企圖搞單邊主義,讓美國稱霸全球,但這是不理智的,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這種做法是出于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逆全球化的行為,故選B;

美國依然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地位沒有急劇衰弱,排除C;

材料主要講的是美國搞逆全球化維護自身利益,并沒有體現多極化趨勢對于美國的沖擊,排除D。

故選:B。

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表現和影響因素的分析。

【解答】漫畫標題為《停潛》,意味著關國提高關悅的做法違背了世界大勢。也不能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所以美國的行徑妨礙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故C項正確;

隨著世貿組織的建立,世界貿易諸多領城的多邊貿易體制大柜架已經構筑起來,A項錯誤;

B項美國對經濟的干預和題干主冒不符;

當今世界中發達國家依然處于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排除D項。

故選:C。

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冷戰結合后,作為經濟全球化主體的跨國公司,為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紛紛結盟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壟斷新技術,以對付新的競爭對手,反映出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故選D項,并排除A項;

材料反映出歐美兩大經濟區域的跨國公司彼此間加強合作,而不是經濟區域化發展的失衡,排除B項;

材料沒有涉及發展中國家的信息,不能反映出南北差距擴大的問題,排除C項。

故選:D。

4.【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表現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根據材料,德國學者認為在經濟全球化下經濟增長是高失業率下的增長,凱恩斯主義和福利國家的模式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下難以發揮其作用,故C正確;

題目論述的是全球經濟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問題,與知識經濟無關,故A錯誤;

20世紀70年代后期,縮小福利國家的范圍,不意味著停止社會保障,故B錯誤;

材料經濟增長和增長模式的轉變并不是因為失業推動,而是這種增長模式下失業率會增加,故D錯誤。

故選:C。

5.【分析】本題考查多極化趨勢,解題的關鍵信息:然而,全球正在形成中國、歐盟和日本等“多極結構”,俄羅斯也欲同美國分庭抗禮。《東京新聞》報道稱亞洲“由日本、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組成的四極格局正在走向成熟”。

【解答】根據“然而,全球正在形成中國、歐盟和日本等‘多極結構’,俄羅斯也欲同美國分庭抗禮。《東京新聞》報道稱亞洲‘由日本、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組成的四極格局正在走向成熟’”可得出在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之外存在著多支新興的力量,反映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強,D項正確;

材料沒有強調美國的主導,排除A;

多極化并沒有定型,排除B;

日本并沒有實現政治大國的目標,排除C。

故選:D。

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自由主義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在經濟學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漫畫信息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使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八國集團領導人束手無策,這說明西方經濟亟待新的調整,故C正確;

世界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能逆轉,故A錯誤;

新自由主義是為了醫治“滯脹”,故B錯誤;

“新經濟”是在九十年代,故D錯誤。

故選:C。

7.【分析】本題考查多極化趨勢,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其內部正呈現出緊張的信號。新的爭吵開始超越舊的意識形態分歧”。

【解答】“其內部正呈現出緊張的信號。新的爭吵開始超越舊的意識形態分歧”說明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而①②③均是多極化趨勢出現的表現,故①②③正確;

④是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表現,排除。

故選:C。

8.【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多極化趨勢,要求學生結合二戰后世界格局發展的表現和影響因素的分析。

【解答】依據“目錄”中“面對21世紀”、“矛盾重重的蘇聯”以及中國、日本、西歐及美國發展情況的相關表述,該章節講述的應該是兩極格局下,隨著力量對比的變化,世界格局表現出的多極化趨勢。B項符合題意;

A項是二戰結束后不久就出現世界政治格局;

C項是兩極格局終極后出現的情形;

D項在“目錄”中無從體現,而且本身表述有誤。

故選:B。

9.【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區域合作,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發展的特點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通過閱讀表格,可以看出非洲這些國家和地區,工業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數據都十分低,說明其工業落后。從1956﹣1960年,數據變化也不大,且有差異,說明這些國家工業發展不平衡,A符合題意;

通過表格數據,看不出資金來源、出口貿易和經濟合作等信息,BCD排除。

故選:A。

10.【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和影響因素來分析。

【解答】材料強調的是隨全球化的發展,超國家的“第三種文化”形成,使得全球文化越來越具有統一性的同時,也保留了各民族自身的文化,故選C;

材料體現了當今世界文化發展中的和而不同,并沒有強調文化多樣性面臨挑戰和文化多樣性阻礙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排除AD;

B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故選:C。

1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在1995年,故對70年代至90年代的經濟發展沒有影響,故A選項錯誤;

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是在冷戰結束之后才出現的,但20世紀70年代仍處于冷戰中。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選項錯誤;

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一些地理相近的國家或地區間通過加強經濟合作,為謀求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或國家集團。但區域經濟集團化針對的是區域間的經濟發展,而材料闡述的經濟全球化,故C選項錯誤;

由所學可知,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通訊工具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地球村現象出現,正是它們使得跨國公司的成立和發展成為可能,正是它們使得資本全球化、生產全球化等成為可能。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故D選項正確。

故選:D。

12.【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根據材料“20世紀80年代末,在世界技術貿易中,發達國家約占80%,發展中國家約占10%,蘇聯東歐國家亦占10%”,可知,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蘇聯東歐國家在世界技術貿易中呈現出極大的不平衡,發達國家占據了絕大多數,故B項正確;

材料未體現“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故A項錯誤;

材料沒有與其他方面進行比較,所以無法得出“技術貿易成為國際貿易主體”,故C項錯誤;

材料未涉及“科技領域內國際分工明顯”,故D項錯誤。

故選:B。

13.【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和影響因素來分析。

【解答】讀材料所示世界鐵路和電報線路分布圖,分析可知,橫跨大西洋的電報電纜線路已經修通且不止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已修通;雖然鐵路、電報線路集中在歐美地區,但世界其它地區也出現了鐵路和電報線路。說明此時世界已經聯系在一起,結合所學知識,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加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故B選項正確;

首條大西洋海底電報電纜于1866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且西伯利亞鐵路竣工于1916年,與“19世紀中期”的表述不符,A選項錯誤;

20世紀50年代,中國、印度等新興獨立大國發展迅速,亞洲鐵路網逐漸密集。至20世紀90年代,亞洲與非洲的鐵路網應更加密集,顯然與材料所示世界鐵路分布圖顯然不符,C、D選項錯誤。

故選:B。

14.【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參與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話語權嚴重不足,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保護”。

【解答】根據材料“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8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參與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話語權嚴重不足,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保護”可知,全球治理體系沒有同步更新完善,嚴重滯后于現實需求,所以C正確;

“全球治理體系已經同步替代更新完善”不符合材料內容,所以A錯誤;

“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矛盾沖突消失”說法錯誤,矛盾沒有消失,所以B錯誤;

全球治理的目標是要合作共贏,實現人類共同利益,而是本國利益的最大化,所以D錯誤。

故選:C。

15.【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征收高額關稅”“征收反傾銷關稅”。

【解答】由圖片中“征收高額關稅”“征收反傾銷關稅”等信息可知,美國政府此舉屬于貿易保護主義,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故C正確;

材料不可能阻滯全球化進程,也不能緩解其國內經濟危機,更不能代表廣大美國民眾的意愿,故ABD錯誤。

故選:C。

16.【分析】本題考查二戰后世界區域經濟集團化、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1960~1970年法國、西德、意大利和美國主要經濟發展數據”。

【解答】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發生于二戰后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期間,即20世紀70年代中期,從時間上排除A項;

材料沒有涉及到日本,排除B項;

C項說法錯誤,排除;

從材料看,法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的經濟快速增長以及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戰后歐洲一體化等諸多因素,由于西歐經濟實力的上升,進而要求取得相應的國際地位,因此,西歐各國在國際舞臺上逐漸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D正確。

故選:D。

17.【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今夏,人人熱愛太極拳》,畫面以北京申奧標志為主體,創意獨特,既和諧生動,又動感十足”。

【解答】北京奧運會時將武術納入比賽項目,但漫畫是與太極拳相關,未體現傳統武術進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故A錯誤;

材料無法體現對外開放對體育運動國際化的推動作用,漫畫只能反映出人們對太極拳的熱愛,故B錯誤;

漫畫以太極拳的人性標志構成北京奧運會標志,體現出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推動了太極拳的普及,進而推動全民健身,故C正確;

奧林匹克運動項目有很多,單圖片中,只能看出太極拳的普及,不能得出人們對奧林四克的熱愛,故D錯誤。

故選:C。

18.【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中美占日本貿易額比重變化表”。

【解答】根據中美占日本貿易額比重變化表中的信息可知,中日貿易額比重不斷上升,美日貿易額比重不斷下降,體現了國家間貿易發展存在不均衡性,A項正確;

20世紀60﹣70年代,世界經濟星現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B;

中國綜合國力依然落后于美國,排除C;

材料信息無法體現美國對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排除D。

故選:A。

19.【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與區域集團化之間的關系,解題的關鍵信息是“2018年世界部分組織現狀及其數據分析表”。

【解答】A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

當今世外政治多極化并未形成,B項錯誤;

依據材料可知,2018年世界組織的發展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尤其世界貿易組織占據最大比重,說明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和對世界貿易發展的推動,所以C項正確;

D項史實錯誤,排除。

故選:C。

20.【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這些勢力還給進口新疆棉織品的公司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停止進口新疆的‘奴工產品’,目的自然是打擊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新疆棉產業”。

【解答】根據“這些勢力還給進口新疆棉織品的公司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停止進口新疆的‘奴工產品’,目的自然是打擊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新疆棉產業”可得出這種給企業施加壓力,干預正常貿易的做法違背了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C項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到美國,排除A;

全球化并不一定要打壓其他國家的發展,排除B;

D項夸大了影響,排除D。

故選:C。

21.【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2018~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趨勢”。

【解答】由圖中信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相對于其他國家,增長趨勢較好發展,中國家加速發展,使世界初步形成經濟增長中心多元化格局,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使世界初步形成經濟增長中心多元化格局,并為世界多極化進程注入新動力,故①④正確;

②由表中經濟增長趨勢不能判斷出國際經濟新秩序基本形成,排除;

③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明顯擴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表中沒有體現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信息,故排除。

故選:C。

22.【分析】本題考查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由G7成員國、金磚5國和8個主要經濟體(韓國、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亞、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歐盟)共同組成,約占全球人口的2/3,為國際社會齊心協力應對經濟危機,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帶來了新動力和新契機”。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9年以來,國際社會為應對經濟危機,組成包括七個發達國家、金磚5國和8個主要經濟體在內的二十國集團,以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說明G20是多極化趨勢在經濟領域的重要體現,B項正確;

G20的建立不是為了解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也未解決這一矛盾,A項錯誤;

屬于國際政治合作的主要論壇組織與“國際社會齊心協力應對經濟危機”不符,C項錯誤;

G20成員分布在全球各地,并非區域集團,D項錯誤。

故選:B。

23.【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建立了尊重主權和國情、國家自主決定貢獻力度的全球行動模式”。

【解答】材料“建立了尊重主權和國情、國家自主決定貢獻力度的全球行動模式”體現的是在治理全球氣候問題上,各國應該精誠團結,共同應對,貢獻本國的力量,A正確;

當今尚未建立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B排除;

締約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平等的,C排除;

材料與凸顯大國責任無關,D排除。

故選:A。

24.【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二戰后世界貿易額的相關統計”。

【解答】依據題干表格數據可知,二戰后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貿易額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二戰后到70年代后期世界貿易額年均增長率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到了80年代增速有所放緩,可見經濟全球化是二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但是其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具有曲折性,據此可知,體現出經濟全球化的曲折前行,D正確;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而且該體系是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與題干所述世界貿易并沒有直接關系,A排除;

凱恩斯主義強調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但是70年代以來面對滯脹危機,西方國家紛紛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調整經濟政策,而且與世界貿易額的變化也沒有直接關系,B排除;

區域性經濟集團開始出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但是題干還涉及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世界貿易情況,C排除。

故選:D。

二.材料題(共3小題)

2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多極化趨勢加強和美蘇冷戰。第一問結合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與西歐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作答;第二問結合冷戰時代美歐關系走向“正常關系”的歷史條件分析;第三問結合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歐關系發展的歷史啟示總結。

【解答】(1)概述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與西歐關系的變化,學生可根據材料中的“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美國和西歐國家最終建立了大西洋聯盟,戰后美歐關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確定”“法國此舉使大西洋聯盟陷入了一場嚴重危機,成為西方陣營分化的重要標志”等信息可得出“美歐關系開始破裂,美國在大西洋聯盟中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第二小問,關于其變化的原因,學生根據當時國際背景,從西歐實力增強、蘇聯威脅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趨勢等角度闡述即可。

(2)關于后冷戰時代美歐關系走向“正常關系”的歷史條件,學生可根據材料中的歐盟的信息得出,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美國本國實力變化等角度分析即可。

(3)歷史啟示,學生從國際關系變化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