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純word解析)蘇教版_第1頁
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純word解析)蘇教版_第2頁
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純word解析)蘇教版_第3頁
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純word解析)蘇教版_第4頁
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純word解析)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4-2015學年江蘇啟東南苑中學七年級10月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在清涼的九月、優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們讀著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在文學的殿堂里cháng(

)徉,明白了青年應該“發展你自己”,“奉獻你自己”;聆聽了于漪老師的zhūnzhūn(

)教導---要多讀書,讀好書;感受了文學的潛移mò(

)化的力量……散發著馨香的十月、值得chōng(

)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答案】徜

諄諄

憧【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這道題,要根據拼音提示寫出相應漢字。書寫漢字時,除了根據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寫法,比如“諄諄”中“諄”不能寫成“淳”。

考點: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2、能夠準確地背誦詩文名句,是學好語文的基礎,試試看。(6分)

(1)

,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紙船》)

(3)東風不與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山下蘭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浣溪沙》)

(5)蘇軾在《浣溪沙》這一首詞中表達一種曠達樂觀心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日生殘夜(2)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來!(3)銅雀春深鎖二喬(4)松間沙路凈無泥(5)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解析】

試題分析:直接填寫考查了突破書寫障礙字的能力,理解填寫還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誦讀能力。填寫名句漏填和錯填均不得分,學生填寫時應重點突破“凈”等這些重點字詞的書寫。還要注意“蘇軾在《浣溪沙》這一首詞中表達一種曠達樂觀心態”等命題理解點。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3、選出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

)(3分)A.有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是我們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B.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C.我們這個班的基礎是整個年級中較好的一個班。D.為了防止酒駕事件再發生,我市交警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答案】C【解析】

試題分析:C中句式雜糅,“基礎”和“是一個班”矛盾。

考點: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4、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3分)A.無錫電視臺的編導花了不少心思,幾個民生類節目都辦得繪聲繪色。B.這篇小說的結尾別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C.現在一些黑作坊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D.無錫黿頭渚那秀美的太湖風光,真是巧奪天工啊!【答案】B【解析】

試題分析:A中“繪聲繪色”一般指聲音生動形象,這里不合語境;C中“雨后春筍”褒義詞,不能用于貶環境;D中“巧奪天工”是指人為創建的,而太湖是天然形成的,所以不恰當。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5、名著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回答問題。(9分)

(1)《湯姆?索亞歷險記》是

國作家

的作品。(2分)

(2)湯姆的姨媽讓湯姆做一件事,湯姆卻把這件事當作快樂的游戲吸引小朋友為他完成,并交換得到了小朋友的禮物,還從中發現了人類生活的—個重要的法則。這是一件什么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分)

(3)“洞中歷險”是《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精彩篇章。請借助閱讀經歷,完成下面兩小題。

①與湯姆一起經歷這次曲折、緊張的歷險過程的另一個人物是誰?其中最能體現湯姆沉著、智慧的情節是什么?(2分)

②“洞中歷險“中,湯姆見到印第安人喬的身子,他嚇得”撒腿就跑“。請說出湯姆害怕見到印第安人喬的具體原因。(2分))【答案】(1)美國馬克吐溫

(2)刷柵欄或姨媽讓湯姆刷墻

充分展示了湯姆的聰明機智以及杰出的領導才能

(3)①蓓姬;用風箏線探路的方法找到了出路。

②他在法庭上當眾指證過印第安人喬,所以害怕印第安人喬會殺了自己。【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對文學文體及作家作品的知識考查,要求學生對教材中及課后推薦的名著要點加以了解和識記,尤其是教材中文學文體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識點要記牢。這里學生應了解馬克吐溫和《湯姆索亞歷險記》。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6、閱讀盧梅坡的《雪梅》,完成后面問題。(4分)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小題1】請說說“梅雪爭春未肯降”中“爭”字的妙處。(2分)

【小題2】這首詩后兩句蘊含很深的哲理,試作簡要分析。(2分)【答案】

【小題1】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寫出了二者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的情態。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2分)

【小題2】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2分)【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品味關鍵字詞是詩歌考查的主要內容。學生應留心字詞在詩中的意思,體會該字詞在詩中創設的意境,學會分析該字詞所傳達的情感。這里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寫出了二者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的情態。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

考點: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2】

試題分析:鑒賞詩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應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內涵,體會意境特點,明確抒情方式。此處后兩句為主旨句,道出了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考點: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或作者的情感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12分)

賽跑定案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賊②。路人為逐禽之。賊反誣路人。時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見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鳳陽門④者非賊。”既而還入,融正色5謂后出者曰:“汝真賊也,何誣人乎?”賊遂服罪。蓋因賊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注釋】:①老姥(mǔ):老婦人

②唱賊:呼喊捉強盜。古代“賊”:強盜。③融:符融,晉朝人。④鳳陽門:當地的一座城門。⑤正色:神情嚴肅。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路人為逐禽之

禽:

②乃俱送之

乃:

③可二人并走

走:

④蓋因賊若善走

善:

【小題2】選出與例句“路人為逐禽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A.至之市B.是吾劍之所從墜C.故時有物外之趣D.驅之別院【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汝真賊也,何誣人乎?

(2)寧信度,無自信也。

【小題4】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符融是個

的人。(1分)

我們學過的《鄭人買履》中的鄭人是個

的人。(1分)【答案】

【小題1】(4分)同“擒”,擒獲

于是,就

善于,擅長(各1分)

【小題2】(2分)D

【小題3】(2分)(1)你是真正的強盜,為什么要誣陷別人呢?(汝、誣、各0.5分,判斷句式1分)(2)略

【小題4】(2分)聰慧或洞察力強或有很強的判斷能力;死守教條、不知變通。【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如:“禽”為通假字,同“擒”,擒獲。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D中與例句“之”都是代詞;其他都是助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所謂“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夠根據上下文的語境、領會某一個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從思想內容、表達效果等方面對這個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關鍵性詞語,弄明白句中有關詞語的指代義,把握句子間的關系,看是否有活用現象,明確使用的文言句式等。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從原文中直接摘取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還可以遵循“找原文——細分析——得結論”思維的過程。學生學會結合文本內容來進行具體分析能從原文中找出依據。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8、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問題(12分)

文具盒

司玉笙

厲勁的北風篦子似地梳刮著裸露的皮膚,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說,女孩子家能識幾個字就行了,遭那個罪咋?

英聽了,眼淚就撲塌撲塌掉下來。常沾淚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兩片干柳葉。

過年了,鄉里分給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戶。聽到吆喝聲,娘帶著英去領。

村長的家就是村里辦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張床和兩把一坐就吱吱作響的白茬椅子。

捐物只剩下一雙皮鞋、一件半舊的紅毛衣和一個塑料文具盒。村長臉上透出難色,說,大妹子,揀一樣吧,還有兩家哩……

娘就毫不猶豫地抓起那件紅毛衣,抖了幾抖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卻扎在那個文具盒上。娘說,那物件不擋寒,要它咋?

村長訕訕地笑了,說,這閨女有出息……

娘嘆了口氣,將毛衣在手里窩來窩去,說,你真憨……

英的眼淚又下來了。娘說,甭哭,依著你還不行嗎?

得到這個文具盒,英把它當作寶貝,用布包好,放在枕邊,從不往書包里裝。沒人的時候,她就打開它——就像打開了一個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綠綠的貼畫、課程表,還有一桿漂亮的自動鉛筆……拿起自動鉛筆,她就覺得自己也會在市里某個明亮、溫暖的教室里……

幾年以后,英考上了中專,去市里上學。臨上路時,她沒忘了將文具盒隨身帶上。

開學頭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擺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學一樣的,就是這一件了。

同桌叫麗,家就在市里。看到那個文具盒,麗不屑地一笑。待英掀開它,麗的眼睛就睜大了,那個課程表是她設計的……

麗說,你真愛惜……

英笑了,說,有了這個文具盒,我就不愛哭了。你小時好哭不?

麗不答,臉卻紅了。她沒敢說這個文具盒是為了讓媽再買一個更好的而捐出的。當時媽說這還能用,她就鬧,還哭鼻子……

英和麗成了好朋友。臨近寒假的一個周末,麗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說,我娘說了,不讓我到別人家去。

麗說,我媽媽主要是想見見你……

英就去了。

從麗的家回來,英給家里寫了一封信。信里說,娘,我想要一件紅毛衣……

【小題1】小說開頭一段描寫說明了什么?(2分)

【小題2】“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卻扎在那個文具盒上。”請解釋“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說說“扎”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3分)

【小題3】英說“有了這個文具盒,我就不愛哭了”,為什么?(3分)

【小題4】英原先執意選擇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紅毛衣”,你對此有何看法?(4分)【答案】

【小題1】(2分)說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貧困。

【小題2】(3分)“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緊緊地盯住”(或“專注地看”)。

“扎”字生動地表現了英對文具盒的喜愛,對讀書的渴望。

【小題3】(3分)因為文具盒為英打開了一個她所向往的現代文明的學習天地,給了她無盡的慰藉。(大意對即可)

【小題4】(4分)姑娘愛美天性的表現。但對英來說“想要一件紅毛衣”這個要求太高,超出了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中考中記敘文經常出現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內容或結構上的作用。內容上有:點明文章中心主旨、畫龍點睛等作用;而結構上通常有:總領全文、承上啟下、照應前文等作用。此處在內容上說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貧困;結構上與下文相照應。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語段的作用。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賞析詞語表達作用的一種考查形式,學生先說出詞語的含義和效果,再進行分析表達效果,具體解答方法是:(1)詞的意思或內容。(2)結合語境談表達效果。如:“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緊緊地盯住”,生動地表現了英對文具盒的喜愛,對讀書的渴望。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一般要重點進行片段研讀和探究,結合語境,聯系上下文,緊扣文章中心主題,作答時,一般能表述正確的含義即可得分。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回答此問題,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件紅毛衣”表現了姑娘愛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對美的看法,不論是理解、贊賞,還是批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9、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問題(12分)

(四)誰也不能施舍給你未來

⑴那只是一條非常普通的圍巾,可對于貧困的瑪婭和他的媽媽來說,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瑪婭望著母親的手輕輕掠過那條圍巾,有一個聲音在心底告訴她,媽媽需要這條圍巾。

⑵貨主是個滿臉慈祥的老人。歲月染白了他的頭發和胡須,也在他臉頰上刻滿了年輪的印跡。如果他穿紅色衣服,再戴頂紅色的圣誕帽一定像極了傳說里的圣誕老人。瑪婭心想,跟這樣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⑶每次進到店里,瑪婭都會情不自禁地盯著那條圍巾看一會兒,眼睛里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像是在觀摩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貨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藹地問:“小姑娘,你想買下它嗎?我可以便宜一點賣給你。”瑪婭搖搖頭窘迫地跑開了,因為她口袋里連一個硬幣也沒有啊!

⑷那年的冬天越來越冷了,暴風凜冽,雪花漫天。可瑪婭的媽媽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農活。望著媽媽肩上披著的雪花,瑪婭心疼極了。要是媽媽的脖子上有條圍巾,也許就不會那么冷了。

⑸瑪婭手里緊緊地攥著媽媽送給她的那串珍珠項鏈,在雪地里跑了很遠很遠的山路,聽媽媽說,那串項鏈是媽媽的媽媽的媽媽一輩一輩傳下來的寶貝,能值不少錢。但瑪婭只想用它換回一條圍巾給媽媽。風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⑹瑪婭顫抖著雙手把那串珍珠項鏈放到貨主老人手里,說:“我想要那條圍巾,因為我媽媽實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項鏈押在您這兒,等我有錢了再把它贖回去行嗎?”

⑺“要是讓你媽媽知道了你把這么貴重的項鏈押給我了,她會傷心的,你知道嗎?”貨主老人說。

⑻瑪婭急了:“那您賒給我一條圍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錢了一定會把錢送來的。”說完,她可憐地盯著貨主老人,等待他的憐憫。

⑼貨主老人輕輕地撫摸著她的腦袋,和藹地微笑著說:“爺爺知道你是個很有愛心的好姑娘。可是,這圍巾我還是不能賒給你。不過我答應你,這圍巾一直會為你留著,等你湊夠錢來買走它。”

⑽瑪婭走出小鋪,風暴般的憂傷充斥著她的心,眼淚一下子也就流了出來。她開始有一點恨那個貨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氣了。

⑾整個漫長的寒假,瑪婭都非常忙碌。忙著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廢塑料和舊報紙,忙著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藥材的野草。這一切,都是瞞著媽媽干的。她努力地為得到那條圍巾付出著辛勤的汗水的同時,冬天很快就過完了,可她攢的錢還是不能把它買回來。

⑿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瑪婭意外地收到了一個包裹,里面是那條讓她魂牽夢縈的美麗的圍巾,還有一封信。信是貨主老人的孫女寫來的,她在信里說:“寄這條圍巾和寫這封信給你是我爺爺臨終前的遺愿,爺爺說他不是不想賒給你一條圍巾。他只是想讓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理想,要想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應該靠自己的雙手而不是靠別人廉價的憐恤或者施舍。爺爺說希望你能原諒他的無情。”

⒀看完信,瑪婭潸然淚下。她終于明白,其實誰也不能施舍給我們未來,除了自己。

【小題1】本文的線索是

。(1分)

【小題2】第⑷段中畫線句子“那年的冬天越來越冷了,暴風凜冽,雪花漫天”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題3】閱讀第⑸段,聯系上下文思考:瑪婭為什么緊緊地“攥”著那條珍珠項鏈?(3分)

【小題4】文中第⑺-⑼段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式刻畫老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小題5】你如何理解第⑿段“爺爺說希望你能原諒他的無情”?(2分)【答案】

【小題1】(1分)圍巾

【小題2】(3分)環境描寫(1分)作用:突出天氣的寒冷(1分)瑪婭渴望得到那條圍巾送給媽媽,起到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或作鋪墊(1分)(瑪婭渴望得到那條圍巾送給媽媽1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或作鋪墊1分);

【小題3】(3分)“攥”體現了這條項鏈的貴重或對項鏈的重視。(1分),突出了瑪婭用項鏈換圍巾的決心(1分)更能體現她對媽媽的愛或瑪婭的懂事。(1分)

【小題4】(3分)動作、神態、語言描寫(1分),慈祥、和藹、有愛心(1分),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1分)

【小題5】(2分)老人希望瑪婭能明白自己不賒圍巾給她不是不近人情或不同情理或殘酷(1分),其實是他這么做只是想讓瑪婭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理想,要想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應該靠自己的雙手而不是靠別人廉價的憐恤或者施舍。或其實誰也不能施舍給我們未來,除了自己。(答到劃線中的內容即可得1分)【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中考中經常考查的敘事線索有以下幾種類型:人物線索即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2、物品線索即某一件有特殊意義的物品。3、感情線索即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變化。4、事件線索即中心事件。還有時間線索。尋找線索,要看標題及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文中的議論抒情的句子等。這里是以“圍巾”這一事物做線索的。

考點:分析文章的抒情線索。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其作用通常有:推動推動情節發展;渲染一種氣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學生能根據具體環境來進行分析。

考點: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3】

試題分析:、分析某個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答題方法:(1)了解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精辟準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鍵詞能為中心服務。(2)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雙關義。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4】

試題分析:人物描寫及作用作答方法:學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動作行為等人物描寫手段,明確每一種人物描寫手段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學生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進行分析。

考點:分析作品描寫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5】

試題分析:理解文章語句的含義,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二要聯系上下文,三要緊扣文章的中心主題,并能從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據和理由。

考點: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