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目錄(打印版)張相_________所著,這是一部研究詩詞曲中_特殊語辭_______的一部專著。題1分,共20分)2、亟請於武公,公弗許。9、師進次于陘。(臨時駐扎)(向后退)2、舉例說明古漢語判斷句有哪些活用形式?表比喻;表復雜內容;表原因(加舉例)3、介詞“于”有哪些用法?分,每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端:名詞用作動詞;穿上禮服章甫:名詞用作動詞;戴上禮帽5、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詞賓語“之”前置。八、解釋加點的虛詞的詞性、語法意義,能釋出2分,共10分)2、皮之不存,毛將安傅?4、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他的仆從,帶領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見令,殺死了仆從,得以拜見令,趁機殺死令,于是召見豪田儋于是率領軍隊向東攻取平定齊地。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詞性、意義或用法(每題1分,能準確解釋出詞語的意義即可)1、成熟2、屢次3、安撫4、放松警惕5、外交使節6、咨詢,征求意見7、勞苦8、拜訪9、臨時駐扎10、向后退11、足12、犯錯誤13、通“饋”,贈送、窺探14、站起來、才干15、走向,接近16、遭受17、胸襟寬大18、言語真實五、簡答(每題3詞,數詞直接用在動詞之前(1)表比喻(無舉例則不得分)1分,扣完為止)1、端:名詞用作動詞;穿上禮服名詞用作動詞;戴上禮帽七、指出下列句子的類型并分析其特點(每題2分,指明句式類型1分,分析出特點1分)賓語前置句,用“實”復指否定句中。4、雙賓語句,“奪”帶雙賓語,“之”作間接賓語,“食”作直接賓語。5、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詞賓語“之”前置。分,標點5分,每錯3個扣1分,扣完為止;翻譯10分,意譯即可)也,地,狄,奴,廷,奴。令,令,曰:“立,齊,國‘儋,氏,王。”王,市。去,地。他的仆從,帶領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見令,殺死了仆從,得以拜見令,趁機殺死令,于是召見豪強子弟,說:“諸侯都叛秦,自立為王。齊國,是古代建的國;儋,是田姓,應當稱王。”于是卷2、下列定義是許慎為“形聲”所下的是(C)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以事為名,取譬相成D視而可識,察而見意B服C期D朔4、下面全為異體字(異體字,一個字的正體之二、1、小篆、540;2、輻射式引申、鏈條式引申、綜合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為意符或形錯1個扣1分。去。答錯1個扣1分。四、1、金文指鑄刻在各種青銅器(如鐘、鼎、分)2、四體二用:理論,它包括: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故稱之為“四體”,假借、轉注是用字法,故稱分)3、詞的引申義:在本義的基礎上發展衍化出來的其他相關意義叫作引分)4、同源詞:由同一語源直接或間分)五、1、詞義范圍的變化主要有擴大、縮小、轉2、古今字是歷時現象,是指漢字歷史上由于當分)一時期讀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問題,通假字與本字同時并存。(2分)如“辨”和1分)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泵垮e1處扣0.5分1豕2字3荊4刃5牧6閩7車8豫9本10集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誰敢不服?7、雖有甲兵,無所陣之。請以遺之。10、潁考叔為潁谷封人。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一、填空:1、結繩八卦倉頡造字2、記號圖畫3、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4、古隸5、縮小轉移感情色彩的演變6、鏈條輻射“見”“被”“見”、“為”8、“是”“之”每空1分2、會意:從從子。3、形聲:從刑聲。4、指事:刀上加一點指示此處是刃口。4、會意:從8、形聲:從象予聲。9、指事:木下加一短橫,指示此處為根部。10、會意:從雥(省)從木。每小題1分)(2)()))。7、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是用()字煞句。二、用六書分析下列漢字的結構(10%):1、行:2、潁:3、逐:4、豫:5、寸:6、集:7、益:8、本:9、好:10、魚: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寫出其今字(6%):必自斃。9、王忿然作色。10、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1l、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12、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14、北至于無棣。15、寡人有疾,寡人好貨。七、簡答題(6%):l、賓語前置的三種情況?2、探求本義的方法?4知智益溢B早蚤昏婚C莫暮反返D信伸畔叛的:A本義B引申義C假借義D比喻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是該詞的本義是:A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BCD)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屬于使動用法的有:A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BD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9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對文B異文C衍文D互文A結構助詞“的”B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C指示代詞“這”D動詞“去”1.形聲字通常由兩部分構成:一個部分叫,也叫義符,另一部分叫聲符,也可叫音符。被稱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也叫轉折點。關于禮制方面的言論。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二)翻譯下面的文章(10)頃之,燕昭王卒,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者。樂毅畏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1]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2]代樂毅。注:[1]即墨,齊邑名。[2]騎劫,燕將。四簋、盤等)上的古文字。因為古代稱銅為金,所字”即可得2六書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指事、形聲、轉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種是“四體”,反映了漢字的四大結構類型。指出“象形……”等六種類型即可得2詞的本義指義?!拔淖挚煽肌?、“有文獻資料”、“最初的意義”缺一項或兩項都扣1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包括“風”、“雅”、“頌”三部分。二者缺一項扣1由同一語源直接或間接派生出來的一組音義相1分。本指動物的尖爪和利齒,是中性詞,后引申為“衛士、得力助手”的含義,變為了褒義詞,后的變化。如:誅,本義為“用言語責備”,后來指“殺戮”,詞義加重。3、古今字是歷時現象,是指漢字歷史上由于當分)例子1分。以單音詞為主變為以多音節詞(主要是雙音節詞)為主,可以簡稱為雙音化趨勢(2六、1、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存趙。錯1處扣0.5分..8、下列幾組字中屬于異體字的有:()A跡、跡B知、智C詳、佯D沽、酤)A王者貴乎?士貴乎?B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C天下皆知美之為美。D小國寡民10、下列句子不屬于賓語前置句的是:()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D莫之夭閼者。1、我國第一部專門解釋詞義的辭典是(共分十九篇,包括: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等等。6、漢字產生的途徑有記號和(7、“為酒甚美,縣幟甚高”的“縣”與()構成古今字。涇以渭濁,湜湜其止。..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個扣1分2、窘迫或困窘3、喜歡4、離開5、賣6、水清見底的樣子7、跌到,比喻失敗8、因發情而狂奔(或狂奔)9、丑10、回旋地向上飛。答錯1個扣1分六、1、在我國歷史上關于漢字起源的傳說主要有三種:結繩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古人認方式和文字聯系在了一起,認為它是文字的源2、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現象,是“蚤”,早為本字,蚤為通假字。借用某個字出來了。如:我,原本是一種武器,被借去作為的詞性是連詞,其語法作用或意義是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1、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焉:語氣助詞2、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加:更加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于是孫“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過矣?;①畛鲇阼裕斢駳в跈持?,是誰之過與?”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12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內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6下列句子,具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的一句是(A)2、古書舊注里常見到如“尨,音?!边@樣的注用的是它的用的是它的本義。10、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貰:赦免,寬大(二)說明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詞性和意1、志乎古,必遺乎今。乎:于有圣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搆木鉆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于殷周之武、禹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是以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空自苦無人之境,信義安所見乎。D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4、古書舊注中見到“東,德紅切”的注解,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東”和“紅”兩字在語音上具有疊韻的關系。無令名。法作用或意義是介進動作行為的服務對象。的詞性是代詞。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五、古文今譯題(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帶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師從齊師于莘。六月壬申,師至于靡笄之下。齊臣請于大國,無令輿師淹于君地。能進不能退,4、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上,作為戰利品的標志可知“禽”在古代詞義范圍比今天有所擴大,意思是鳥獸的總稱。1、潁考叔,純孝也。純:敦厚9、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爨:燒飯10、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懿:深沒有實在意義,則說明其語法作用(10分)和同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