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獸醫學習題集_第1頁
2023年中獸醫學習題集_第2頁
2023年中獸醫學習題集_第3頁
2023年中獸醫學習題集_第4頁
2023年中獸醫學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獸醫學》習題緒論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1.一方面提出“治未病”的以防為主的醫療思想,見于:()A.《傷寒雜病論》B.《內經》C.《神農本草經》D.《本草綱目》2.設有專職獸醫診治“獸病”和“獸瘍”是在:()A.宋代B.唐代C.西周D.秦漢之際3.我國最早的畜牧獸醫法規的書籍名為:()A.《內經》B.《傷寒雜病論》C.《廄苑律》D.《新修本草》4.《元亨療馬集》獸醫教科書是:()A.《元亨療馬集》B.《新修本草》C.《司牧安驥集》D.《肘后備急方》5.國內外流傳最廣的一部中獸醫古典著作是:()A.《肘后備急方》B.《齊民要術》C.《痊驥通玄論》D.《元亨療馬集》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30分)1.中獸醫的基本理論導源于《》一書。2.我國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藥學專著是《》該書收載藥物種。3.我國在代由朝廷頒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藥典。4.中獸醫的基本特點是和。5.奠定中醫和中獸醫辨證施治的基礎,重要見于編著的《》一書。6.我國最早的官辦獸醫教育的開端是在。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1.什么是癥、證、病?三者之間關系如何?2.什么是整體觀念?其重要內容和意義是什么?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為什么說中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2.如何理解辨證論治?第1章陰陽五行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事物陰陽兩個方面的互相轉化是:()A.絕對的B.有條件的C.單方面的D.量變的2.“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說明了:()A.陰陽對立B.陰陽依存C.陰陽消長D.陰陽轉化3.心病傳變到肺屬于五行的:()A.相乘關系B.母病及子關系C.子病及母關系D.相侮關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規律,以下哪項是錯誤的?()A.水為火之所不勝B.金為土之子C.木為水之子D.土為水之所勝5.以下哪種治法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制定的?()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30分)1.五行相生關系又叫____關系。以晝夜分陰陽,前半夜為_____。2.陰陽互相依存的關系又叫____。在五行肝病傳脾是屬_____。3.“重陰必陽,重陽必陰”,說明了陰陽之間的_______關系。4.陰陽的基本規重要是指陰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5.“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說明了陰陽之間的_______關系。6.在相克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系。《皇帝內經》稱之為“______”與“______”的關系。7.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壞后出現的不正常相生現象。涉及______和______兩方面。8.疾病的發生是由于,而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1.如何擬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2.陰陽失調的基本病理變化是什么?3.何謂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規律如何?4.何謂五行的制化?其規律是什么?5.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有那些?6.如何理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述陰陽學說在中獸醫中的應用。2.試用五行學說說明五臟之間的生理關系和病理影響。第2章臟腑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臟與腑構成表里關系的重要依據是:()A.生理功能相似B.病理變化一致C.經脈互相絡屬D.臟器臨近相連2.肺主一身之氣,重要是由于肺與以下那種氣的生成密切相關?()A.心氣B.清氣C.宗氣D.營氣3.肝主疏泄總的含義是說肝能:()A.調暢氣機B.運營氣血C.調節情志活動D.協助消化4.脾有升清的功能,所謂“升清”是指:()A.飲食物的上升與輸布B.營氣的上升與輸布C.宗氣的上升與輸布D.水谷精微的上升與輸布5.心與脾的關系重要表現在以下那一方面:()A.宗氣和心血互相依存B.血液的生成和運營的方面C.心主神志和脾主運化功能之間互相影響方面D.血液的生成、貯藏及運營方面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30分)1.臟腑的病變,一般認為臟病多_____證,腑病多_____證。2.藏象學的重要特點,是以_____為中心的整體觀。3.爪甲輕薄,枯而色夭,多因_____虛。4.胃的特點是_____,脾的特點是_____。5.前人有“腑病以_____為補”的見解。6.“水火既濟”說明了_____兩藏的關系;“精血同源”則說明了_____兩臟的關系。7.后天的主線之氣是指_____。8.“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說明了________兩者的關系。9.氣運動的基本形式是_____。血液的組成包含_____氣。_____氣積聚與胸中。10.性質較清稀,布散與體表皮膚、肌肉、孔竅起滋潤作用的是本形式是_____。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1.何謂臟象?五臟六腑之間的有何區別?2.宗氣是如何生成的?其分布何生理作用如何?3.為什么說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4.如何理解肺主氣?為什么說肺主以身之氣?5.什么叫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有哪些生理作用?6.如何理解小腸的分別清濁功能?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1.試述津液的輸布與排泄過程。2.五臟六腑各有何生理功能?其共同特點是什么?3.為什么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有何意義?第3章經絡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從蹄走腹并上行至胸部的經脈是:()A.后肢三陽經B.后肢三陰經C.前肢三陽經D.前肢三陰經2.奇經八脈中“一源三歧”的是指:()A.沖、任、帶B.任、督、帶C.督、任、沖D.督、沖、帶3.分布與后三肢內側前緣的經脈是:()A.后肢太陰脾經B.后肢厥陰肝經C.后肢陽明胃經D.后肢少陰腎經4.有調節十二經脈氣血作用的是:()A.帶經B.任經C.督經D.沖經5.有約束骨骼維經周身,主司關節屈伸運動作用的是:()A.十二經脈B.十二經別C.十二經筋D.十二皮部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30分)1._____行于背正中線,總督一身之陽脈,故有“_____”之稱。2._____是總領一身氣血的要沖,故又稱“_____”之稱。3._____行于腹正中線,總任一身之陰脈,故又稱“_____”。4._____為“諸陽之會”,_____為“諸陰之會”5.經絡系統重要是由_____、_____及其連屬部分構成的。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1.什么叫經絡?經絡系統涉及哪些內容?2.何謂奇經八脈?其特點如何?四、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1.經絡的生理功能如何?在生理、病理、治療上有何作用?2.試述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第4章病因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六淫是指:()A.六氣B.癘氣、疫氣、異氣、毒氣B.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內熱D.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2.《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于風者,____先受之”()A.肺B.肝C.上D.下3.濕邪侵犯機體,常先影響:()A.心B.肺C.脾D.肝4.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之一是:()A.凝滯B.為百病之長C.易耗氣傷津D.重濁粘滯5.下列那點不屬于火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A.易傷陰津B.易于動血C.易于生風D.其性干澀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30分)1.風為_____季的主氣;風為百病之長,是指風邪常為_____病變的重要致病因素。2.寒為_____的主氣,濕為_____的主氣,《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于濕者,_____先受之”。3._____邪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迅速,臨診病狀變幻無常的致病因素是_____邪。4.燥為_____季的主氣,燥性干澀,最易傷_____。5.前人有“_____為生痰之源”的說法。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1.何謂病因?涉及哪些內容?2.什么叫疫癘?3.六氣和六淫之間有何區別?4.內傷致病因素有何臨診意義?5.寒邪致病重要與哪些臟腑有關?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述六淫的性質及致病特點。2.如何理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第5章針灸的基本知識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針灸的優點是()A.操作簡便B.適應癥廣C.療效顯著D.經濟安全2.現代重要的俞穴定位與重要的取穴方法有()A.骨度分寸B.解剖標志C.手指同身寸D.簡便取穴法3.畫烙時烙鐵燒為()A.黃白色B.杏黃色C.黑紅色D.紅色4.給動物扎針,術者用刀部位是()A.手指B.手腕C.手掌D.前臂5.針刺的深度是根據什么而定()A.體質B.部位C.體行D.病情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5分)1.針和灸是方法不同作用_____的兩種治療技術,重要通過刺激動物體的_____,達成治療的目的。2.施針前重要作_____的準備,_____的準備及_____的準備。3.進針方法通常有_____和_____兩種。4.進針的角度斜刺為_____度,平刺為_____度。5.艾卷灸法有_____灸,_____灸,_____灸三種。三、辨析題(辨析正誤,簡要分析,每題10分,共20分)1.現代醫學認為,針灸的作用在于激發與調節神經機能,因此動物機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受神經系統支配與調節。2.通過針灸,產生止痛作用,防為作用,雙向調節作用。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1.常用的針具有哪幾種?2.毫針療法的特點是什么?3.電針療法的優點有哪幾種?4.激光針療法對哪些病癥療效顯著?5.簡述醋酒灸的操作方法。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1.什么叫穴位?常用的取穴方法有哪幾種?何謂得氣?2.試述選穴得規律及施針手法。第6章常用穴位及針治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1.針具得消毒通常用()A.煮沸B.75%得酒精浸泡C.高壓消毒D.來蘇兒溶液浸泡2.艾為施針原料,其優點是()A.易于點燃B.火力溫和C.溫通血脈D.便于搓捏3.豬血針療法,選的最多的穴位是()A.尾尖,耳尖B.蹄頭,百會C.涌泉,鎖口D.山根,纏腕4.治療前肢疾病的主穴是()A.肩井B.搶風C.肘俞D.胸堂5.牛前胃疾病的主選穴是()A.六脈,反芻B.關元俞C.順氣,脾俞D.滴明,后海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0分)1.水針療法重要分_____注射,_____注射等。2.恒磁吸引器重要用于防止和治療牛的__________。3.找火罐方法一般用_____法,_____法,_____法。4.TDP具有促進_____,調整_____,增強_____,提高_____燈作用。5.治療豬尿血,便血,閹割等出血的主穴是_____,共有_____個穴位。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1.什么叫補瀉?補瀉方法有哪些?2.簡述治療仔豬下痢的主、配穴?3.牛通關穴的別名、位置、針法、主治各是什么?4.簡述牛順氣穴的針法。5.治療腎經腰夸疾病,選配什么穴位?用什么針法?6.馬混腈蟲病選什么穴位?如何巧治?四、論述題(30分,不少于20個穴位)選出比較豬、牛、馬,白針、火針、血針的常用穴位,進針的常用穴位,進針的深度及適應癥。第7章診法一、填空題(每題3分,共18分)1.不同的有病口色主證不同。一般說,白色主_____,紅色主_____,青色主_____,黃色主_____,黑色主_____。2.臟腑在口色上各有相相應的部位,舌尖相應_____,舌中相應_____,舌根相應_____,舌左側相應_____,舌右側相應_____。3.前肢有病時,動物行走常呈_____,前肢有病時,其運步多表現為__________。4.各種動物切脈的部位分別是:馬切_____,牛切_____脈,豬,羊切_____,切診時間應為_____。5.浮脈的特點為_____,臨診上多見于__________證候,治療時多采用__________方法。6.苔色由白變黃,由黃轉黑,表達病情__________;由灰變黃,由黃轉白,責表達病情__________苔由厚變薄,表達病邪_____;舌苔忽然增厚,則表達__________。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18分)1.尿的顏色稍黃,較渾濁,但不屬病態的動物是()A.馬B.牛C.豬D.羊2.尿短赤,其意是指()A.尿量少,尿澀紅B.尿少,尿色深黃或赤黃C.排尿時見少量尿液出現深紅色D.以上都是3.口色發青,其主證多為()A.寒證B.虛證C.濕證D.熱證4.按脈時,浮取即得,脈幅粗大有力,來盛去衰,其脈象為()A.浮脈B.數脈C.洪脈D.弦脈5.口舌糜爛,生瘡,最有也許是()A.心經內熱B.肝火上炎C.脾胃虛寒D.脾陰虛6.動物出現自汗,多屬于()A.氣虛B.血虛C.陰虛D.陽虛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苔為胃之鏡”,舌苔愈厚,說明胃氣愈強。()2.牛得鼻鏡少汗或無汗為病態。()3.病情重而食欲尚好者,一般預后較好。()4.呼吸時,吸氣短而呼氣長者,說明元氣尚存,預后良好。()5.尿頻數而清白,多見于腎陽虛。()6.察口色時,舌邊偏紅,多表達肝膽有熱。()7.苔質疏松且厚,容易刮去,稱為膩苔。()8.口色呈紅黃或青紫者,為絕色。()9.按脈時,應反復運用浮,中,沉三種指力以感覺脈象。()10.觸溫時,牛,羊常采用觸摸的方法。()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1.如何理解“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含意?2.癥候于癥狀有何區別?3.如何理解“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4.精神沉郁與興奮如何區別?5.檢查口色的部位和內容涉及哪些?操作時應注意哪些事項?6.如何對的地進行各種動物地切診?五、論述題(14)分試說明“四診合參”地意義。第8章辨證論治一、填空題(每題3分,共18分)1.表證的病因多為_____,病邪通常在__________等部位,脈象為__________;引起表熱證的病由于_____,其臨診表現特點為_____,脈象_____,治療當選方劑__________。2.在寒熱辨證中,由陰盛引起的稱_____,由陽虛所致稱_____。虛實辨證中,由于機體正氣局限性致病者稱_____,邪氣亢盛而致病者稱__________。3.病程短,發汗惡寒并見,苔薄黃者,多屬于__________證;惡寒重,發熱輕,無汗,皮溫補整,口色淡白者,為______證,治療時,可選方劑____________。4.痰飲的形成,多與脾,腎,肺三臟功能失調有關,痰阻塞經絡時,可見______,痰停于肺,則見______,痰阻心竅,可見______,飲停于胃腸,可見______,飲停于肌膚,則發生____________。5.氣分病證的三種類型是____________等。營氣病證涉及____________,血分病證可分為___________。6.實熱證時,患畜表現為口色______,舌苔_____,糞便______。尿液_____,脈象___________。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1.癥見發熱,惡風,自汗,舌淡紅,脈浮等,多為()A.表寒證B.表若證C.表虛證D.表實證2.若見身熱喜飲,口紅苔黃,糞干尿赤,脈洪數,其證多為()A.表虛熱證B.里虛熱證C.表實熱證D.里實熱證3.癥見消瘦氣短,口干舌紅,潮熱盜汗,最也許的是()A.陰虛B.陽虛C.氣虛D.血虛4.心火上炎者,最易引起()A.舌紅生瘡B.目赤腫痛C.謾燥唇焦D.口眼歪斜5.引起大腸寒瀉最有也許的病因是()A.脾陽局限性B.寒邪客肺C.心陽虛D.肺氣虛6.四肢麻木,拘攣抽搐,口眼歪斜者,很也許是()A.痰火擾心B.心火亢盛C.肝陽化風D.熱動肝風7.下列不屬于脾氣虛的是()A.久瀉不止B.慢性便血C.脫肛D.四肢不溫8.導致久咳久喘,動則喘盛,最也許的因素是()A.腎不納氣B.燥邪傷肺C.肺陰虛D.心血虛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1.在溫熱病中,病在氣分時,應以理氣為主。()2.對于腎臟病的治療,只能補其局限性,不能瀉其有余。()3.脾喜潤惡燥,治療時,應多配以潤通之藥。()4.寒凝肝經時,可見睪丸硬腫,如冰如石。()5.對于因肺氣虛而致的便秘,可用補肺法治療。()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1.表證,里證的特點和區別有哪些?2.如何辨別寒熱真假?3.何謂真虛假實證?如何鑒別?4.肝與膽病的重要癥候和特點?5.脾與胃病的重要病證和特點?6.肺與大腸的重要病證和特點?五、論述題(每題9分,共18分)1.臟腑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的特點,區別有哪些?2.分析實咳與虛咳的辨證施治特點。緒論思考題答案1.中獸醫學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是什么?答: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2.為什么說辨證論治是指導中獸醫臨床工作的基本法則?答:辨證論治是中獸醫結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獸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解決方法,辨證論治可以辨證地看待病和證的關系。同一種病,由于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畜機體的反映性不同,或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出現許多不同的證候,所以一病可涉及幾種不同的證;而不同的病,在其各自的發展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同一種證。因此,在臨床上中獸醫就表現出了它獨特的而又豐富多采的治療方法及手段。如“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獸醫治病重要不是著眼于“病”的異同,而是著眼于證的區別,由于證是機體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病變的部位、因素、性質以及正邪關系,它反映出的是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中獸醫治病之所以采用“治亦同”、“證異治亦異”的原則,實質上就是由于“證”的概念中包含著病機在內的緣故。這種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去解決的法則,是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這樣辨證論治就有別于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見熱退熱,見血止血的局部對癥療法,又區別于那種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一方一要的治病方法,可見中獸醫有其偉大、高明之處。辨證論治也就成為指導中獸醫臨床工作的基本法則。陰陽五行思考題答案1.為什么說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答:一是條件的改變,在一定的條件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固定的,但是假如條件發生了變化,事物的陰陽屬性也將隨之改變;二是事物自身的無限可分性,一個事物一分為二地分下來,會產生無窮無盡個陰陽,因此,說某一個事物一定屬陽或屬陰是不科學的。2.陰陽學說是如何說明機體的病理變化的?答:假如陰陽相對協調,機體就可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假如某種因素致使陰陽失衡,則疾病隨之產生,但無論疾病的病理變化如何復雜,總不外乎陰陽的偏衰與偏盛。(1).陰陽偏盛即陰偏盛和陽偏盛,是屬于陰或陽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2).陰陽偏衰即陰偏衰和陽偏衰,是屬于陰或陽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變。《素問?調經論》指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根據陰陽動態平衡的原理,陰或陽任何一方的局限性,必然導致另一方的相對亢盛。這里要強調一點的是,陰陽偏盛與偏衰所引起的寒象和熱象有著本質的區別,陰陽偏盛所表現出的寒象和熱象初期均為實熱(寒)證,中后期則轉變為虛實夾雜證;而陰陽偏衰所表現出的寒象、熱象均為虛熱(寒)證。(3).陽損及陰、陰損及陽、陰陽俱損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機體的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限度,必然導致另一方的局限性。陽虛至一定限度時,因陽虛不能化生陰液,而同時出現陰虛的現象,稱“陽損及陰”;同樣,陰虛到一定限度時,因陰虛不能化生陽氣,而同時出現陽虛的現象,稱“陰損及陽”。“陽損及陰”、“陰損及陽”,最終導致“陰陽兩虛”,陰陽兩虛并不是陰陽的對立處在低水平的平衡狀態,同樣存在著偏于陽虛或陰虛的不同。(4).陰陽轉化機體陰陽失調而出現的病理現象,還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即陽證可以轉化為陰證,陰證可以轉化為陽證。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就是這個意思。如外感風寒表實證會轉化為肺熱咳喘證;而急性熱病當發展到嚴重限度時就會產生陽氣暴脫的虛寒證。3、五行生克乘侮的內容?答: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說明事物之間有互相協同的一面。(生)(生)(生)(生)(生)木──→火──→土──→金──→水──→木。相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制約和克制的作用,說明事物之間有互相拮抗的一面。(克)(克)(克)(克)(克)木──→土──→水──→火──→金──→木。乘,是以強凌弱、乘虛侵襲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異常相克反映,是事物間的關系失去了相對平衡的一種表現。順序五行之間的相乘關系與相克關系是一致的。即(乘)(乘)(乘)(乘)(乘)木-——>土——->水-─→火──→金──→木。侮,有欺負、反克之意。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過于強盛,對本來“克我”的一行進行反侮,所以相侮亦稱反克,是事物間的關系失去相對平衡的另一種表現。順序相侮的關系(侮)(侮)(侮)(侮)(侮)木──→金──→火──→水──→土──→木。臟腑思考題答案1.為什么說膽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答:由于膽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貯存和排泄膽汁,而膽汁又直接參與了對飲食物的消化,所以膽為六腑之一(由于六腑自身就是專司傳化飲食物)。但是膽自身并無和飲食物直接接觸,且有藏精的作用,故與其他六腑有別,所以其又屬奇恒之腑。2.“汗為心之液”的根據?答:汗,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從汗毛孔排出的液體。由于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說。而血又為心所主,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3.心脾兩虛的機理?答:心主血脈,藏神;脾主運化,統血;心與脾的關系十分密切。脾為心血的生化之源,心氣有賴于脾所傳輸的水谷精微的化生。血行于脈中,雖靠心氣的推動,但有賴于脾氣的統攝才不致溢出脈外。脾的運化功能也有賴于心血的滋養和心神的統轄。若心血局限性或心神失常,就會引起脾的運化失健,出現食欲減退,肢體倦怠等癥;相反,若脾氣虛弱,運化失職,也可導致心血局限性或脾不統血,出現心悸、易驚,或出血等癥。氣血津液思考題答案1.氣的生理功能重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答: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2.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表現?答:氣和血之間,存在著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和血為氣母四個方面的關系。(1)氣能生血氣能生血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從血液的組成來看,營氣是血液的重要成份,即營氣能化生血液。二是從血液的生成過程來看,血液的生成依賴于某些臟腑的氣化作用。(2)氣能行血血屬陰而主靜,血不能自行。血液的運營,有賴于氣的推動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所以說氣能行血。血液的運營,依賴于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發布散、肝氣的疏泄條達。由此可見,血液是在心、肺、肝三臟之氣協同作用下而運營不息、流布全身的。(3)氣能攝血攝血,是氣固攝功能的具體體現。血在脈中循行而不溢出脈外,重要依賴于氣對血的固攝作用。假如氣虛而固攝血液的作用減弱,可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癥,治療時必須用補氣攝血的方法才干達成止血的目的。以上三個方面氣對血的作用,可概括為“氣為血之帥”。(4)血為氣之母血為氣之母,是指血是氣的載體,并給氣以充足的營養。血液具有運載水谷之精氣,自然之清氣的功能,故血載氣。臟腑經絡之氣的生成以及維持其經常充足和調和,除與先天之氣有關外,重要依賴于后天之氣的不斷充養,而后天之氣流布于臟腑經絡,重要靠血液的運送作用,當血液大量喪失時,經常引起氣脫,故臨床治療大出血的氣隨血脫證時,須用益氣固脫來急救,同時還需配合止血補血的方法。經絡思考題答案1.“奇經”與“正經”的區別在于?答:奇經的分布不象正經那樣規則,同臟腑沒有直接的互相絡屬,互相之間也沒有表里關系,與正經不同,故稱“奇經”。2.為什么說“頭為諸陽之會”?答:前肢三陽經止于頭,后肢三陽經起于頭,前肢三陽經與后肢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3.“一源三歧”是指什么?答:由于督、任、沖三脈皆起于胞中,同出于會陰,然后才別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處,所以此三脈有“一源三歧”之說。病因與病理思考題答案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表現在幾個方面?答:六淫致病常帶有一定的季節性,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這并不是絕對的,例如,夏季也可出現風病、寒病、濕病。六淫邪氣既可單獨侵襲機體,又可兩種以上同時侵犯機體而致病發,如外感風寒、濕熱泄瀉、風寒濕痹。六淫在發病過程中,不僅可以互相影響,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如久雨生寒、熱極生風、燥極化火。六淫為病,其受邪途徑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2.風寒暑濕燥火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答:風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2)風性善行而數變(3)風性積極。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2)寒性凝滯,易致疼痛(3)寒性收引。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2)暑性升發,耗氣傷津(3)暑多挾濕。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濕性重濁,其性趨下(2)濕為陰邪,易阻氣機(3)濕性粘滯,纏綿難退。燥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1)燥性干澀,易傷津液(2)燥易傷肺。火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1)火為陽邪,其性炎上(2)火易耗氣傷津(3)火易生風動血。3.陰陽調整與疾病治療的關系?答:中獸醫學認為,動物體內部陰陽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保持相對平衡狀態,維持動物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假如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導致陰陽的偏盛或偏衰而引發疾病。在陰陽的偏勝方面,陽勝者必傷陰,故陽勝則陰病而見熱證;陰勝者必傷陽,故陰勝則陽病而見寒證。在陰陽的偏衰方面,陽虛則陰相對偏勝,表現為虛寒證;陰虛則陽相對偏勝,表現為虛熱證。由于陰陽互根互用,一方的局限性必然會影響到另一方,故陰陽偏衰的最終結果是陰陽俱衰。陰陽失調反映在具體病癥上,有氣血不和、營衛失調、臟腑經絡陰陽失調等各種不同的情況。一般來說,功能亢進的、能量代謝增高的、體溫上升的、局部組織血流量多的、病勢向上的均屬于陽;反之,功能下降的、能量代謝減少的、體溫下降的、局部組織血流少的、病勢向下的均屬于陰。整個疾病過程,都處在陰陽的矛盾變化之中,因此經常可以見到陰陽轉化及陰陽錯雜的現象。這就規定我們必須分辨陰陽,并采用相應的治療措施以調整陰陽。假如通過調整,陰陽逐漸恢復相對平衡,則疾病便趨于好轉或痊愈;若陰陽不僅沒有趨向平衡,反而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則疾病趨向惡化或表達預后不良。診法思考題答案1.為什么要“四診合參”?答:望、聞、問、切四診,在診察疾病過程中雖方法不同,但又互相聯系不可分割,必須有機地結合,才干全面系統地掌握病情,作出對的的判斷。2.各種病色及證候表現?答:青色:主寒,主痛、主風,多為感受寒邪、疼痛和抽搐的征象。色青帶黃者,稱為青黃,為內寒挾濕的反映,多見于寒濕困脾、冷腸泄瀉等病程中。色青而白者,稱為青白,為臟腑虛寒,多見于胃寒、睥寒、外感風寒、冷痛、肺寒吐沫等病程中。青而發紫,稱為青紫,為寒極、肝風內動或氣血淤滯的表現。青紫滑潤者為陰寒極盛的表現,多見于陰寒腹痛,青紫干燥者為肝風內動或氣滯血淤,見于肺熱氣喘、結癥或熱性病后期。赤色(紅色):主熱證或實證,為氣血趨向于外的反映,一般有微紅、鮮紅、深紅、紫之分。微紅是比正常口色稍紅,見于輕度熱證,如外感風熱,鮮紅(赤紅)較微紅色稍深,色澤鮮明,見于里實熱證,如心肺熱盛、胃腸積熱等,深紅又稱絳紅,一般認為絳色為赤紅舌進一步發展所致,色紅而暗,口干舌燥,見于熱入營陰,熱盛傷津等癥;紫紅為色紅而紫,見于重癥熱病,如腸黃,中毒等。黃色:主濕,主黃疸,多因肝、膽、脾胃的功能失調所致。可分為淡黃、黃和深黃。淡黃為正常口色中稍帶黃,多見于肝脾不和,過勞等;黃或深黃多見于肝膽濕熱、膽道阻塞或血液寄生蟲病(馬焦蟲,豬的鉤端螺旋體病)、溶血病等,色黃明亮如桔乃陽黃,為濕熱;色黃晦暗如煙熏乃陰黃,為寒濕。白色:土虛證,為氣血局限性之征兆,可分為淡白、蒼白、黃白、枯骨白等。淡白較正常口色稍淡,見于氣血虛弱證,如長期脾胃虛弱、各種貧血、蟲積等;蒼白為色白而灰暗,缺少光澤,舌體軟綿,為氣血極度虛弱的表現,見于嚴重貧血或內出血;黃白為色淡帶黃,見于氣血虛弱兼有黃疸,如慢性脾胃病、勞傷等;枯骨白為灰白無光澤而干枯,為氣血衰退的危象,多見于內臟破裂的瀕死期。黑色:指青黑色或紫黑色,為危重癥或瀕死期的絕色。黑而有津者為寒極,黑而無津者為熱極。臨床上黑舌很少見,偶見于某種中毒,如中毒性腸炎等。3.浮、沉、遲、數脈象的特點?答:浮脈:輕按即得,重按反覺脈減,如觸水中浮木。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如觸水中沉石。遲脈:脈來遲慢,馬、騾一息局限性三至,牛一息局限性四至,豬、羊一息局限性五六至。數脈:脈來急促,馬,騾一息四至以上,牛一息五至以上,豬、羊一息七八至以上。八綱辯證思考題答案1.八綱如何概括疾病的證候?答:盡管疾病的臨床表現錯綜復雜,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綱加以歸納。疾病的類別,不外陰證、陽證;疾病部位的深淺,不外表證、里證;疾病的性質,不外熱證、寒證;邪正的盛衰,不外實證、虛證。因此,八綱就是把疾病的證候,分為四個對立面,成為四對大綱,用以指導臨床治療。其中,陰陽兩綱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綱,即表、熱、實證為陽;里、寒、虛證為陰,所以陰陽又是八綱的總綱。2.表證的重要證候是什么?答:表證的一般癥狀表現是舌苔薄白,脈浮,惡風寒(被毛逆立、寒顫)。因肺合皮毛,故證又常有鼻流清涕、咳嗽、氣喘等癥狀。臟腑辯證思考題答案1.心氣虛的證候是什么?答:心悸,氣短乏力,自汗,運動后尤甚,舌淡苔白,脈虛或結代。2.脾不健運的主證、分析及如何治療?答:主證:草料遲細,體瘦毛焦,倦怠肯臥,肚腹虛脹,肢體浮腫,尿短,糞稀,口色淡黃,舌苔白,脈緩弱。分析:脾胃氣虛,受納運化失職,故見草料遲細;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不運,日久則氣血虧虛,肌膚、心神失去其濡養、溫煦,故見體瘦毛焦,倦怠肯臥;脾胃虛弱,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故肚腹虛脹;脾氣局限性,運化失健,水濕不運,流注肌膚則見浮腫,流注腸中則大便稀溏;稀舌苔白,口色淡,脈緩弱,是虛的表現;口色黃是濕的表現。治則:益氣健脾。方例:參苓白術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3.心脾兩虛的病因、主證及如何治療?答:多由于勞役過度或飲喂失調,內傷脾氣,脾氣虛弱,血的生化之源局限性,而致心血虛;或由于使役過重,勞傷心血,脾失去心血的滋養和心氣的推動,而脾的運化功能減弱,以致心脾氣血兩傷所引起。主證:病畜既有心悸動,易驚恐,頻換前肢等心虛的癥狀,同時又有草料遲細,肚腹虛脹,大便稀薄,倦怠肯臥等脾虛的癥狀。口色淡黃,舌質淡嫩,脈細弱。分析:心血局限性,心神失養,神不守舍,故心悸動,心神不寧,易驚;脾與胃相表里,脾胃虛弱,胃失受納,脾失運化,故草料遲細,肚腹虛脹,大便稀薄;脾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局限性,氣血生化乏源,肌肉四肢失其所養,故倦怠肯臥,口色淡,脈細弱;口色黃,舌質胖嫩是脾虛濕生的表現。治則:補益心脾。方例:歸脾湯加減六經及衛氣營血思考題答案1.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各自的癥狀是什么?答:太陽傷寒:惡寒發熱,無汗而喘,咳嗽,脈浮緊。太陽中風:惡風發熱,汗自出,脈浮緩。多見于老、幼、體弱之家畜。2.熱入陽明的主證、治則及方藥?答:主證:身熱,大汗,口渴喜飲,口津干燥,口色鮮紅,舌苔黃燥,脈洪大。治則:清熱生津。方藥:白虎湯。防治法則思考題答案1.什么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答:“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畜機體的反映性不同,或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表現出的證候就不盡相同,因而采用的治法也就不同。“異病同治”就是不同的疾病,在其各自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相同的癥候,因而采用相同的治法。2.使用汗法的注意事項?答:(1)體質虛弱、下痢、失血、自汗、盜汗、熱病后期等有津虧情況時,原則上禁用汗法。若確有表證存在,必須用汗法時,也應妥善配以益氣、養陰等藥物。(2)發汗應以汗出邪去為度,不可發汗太過,以防耗散津液,損傷正氣。(3)夏季或平素表虛多汗者,應慎用辛溫發汗之劑。(4)發汗后,應忌受寒涼。3.下法和消法的不同之處?答:消法用于食積時,其作用與下法相似,都能驅除有形之實邪,但在臨床運用上又有所不同。下法著重解除糞便燥結,目的在于猛攻逐下,作用較強,適應急性病證;而消法則具有消積運化的功能,目的在于漸消緩散,作用緩和,適應慢性病證。中草藥思考題答案1.炮制的目的?答:增強或改變藥物的性能,減弱或消除藥物的毒、烈性和副作用,便于制劑和貯藏,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分。2.為什么“升降在物,亦可在人”?答:在物:(1)和性味的關系: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多為升浮藥:味屬酸、苦、咸、澀,性屬寒涼的藥物,大多為沉降藥。(2)和藥物質地輕重的關系:花、葉及質地輕的藥物,大多能升浮,子、實、礦石及質地重的藥物,大多能沉降。但“旋復花獨降,牛蒡子獨升”。在人:(1)和炮制關系: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能升,姜汁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2)和配伍關系:少量升浮藥物在一隊的沉降藥物中,隨之下降,反之亦然。少數藥物可引導其他藥物上升或下降。3.瀉下藥的功能及分類?答:功能:(1)清除腸道內的宿物、燥類以及其他有害物質,使其從糞便排出。(2)清熱瀉火,使實熱壅滯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