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全省一等獎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全省一等獎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全省一等獎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全省一等獎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全省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課型新授課課時數:兩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課文的生字生詞,整體感知課文。

能力目標:領會作者圍繞人物特點選擇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準確把握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

情感目標: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教學重難點1、把握作者的感情變化,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感情。

2、領會阿長的性格特征。課前準備學生:1.查字典,掃除字詞障礙。2.預習課文,要求能復述課文內容。 3、思考課后練習一,形成書面結果。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生:喜歡

師: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都知道這個故事與中秋節有關。那么,大家知道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出自哪本古籍嗎?

生:不知道

師:那讓我來告訴大家,這個典故就是出自我國先秦古籍《山海經》。《準南子》,于“姮娥竊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十二字,今本并脫去。但在《山海經》中記載,姮娥即“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常娥。所以嫦娥奔月這個故事最早見于《山海經》。

那么,這本《山海經》對魯迅有什么作用呢?為什么他要用這本書作題目?另外題目中的阿長又是誰呢?

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了解一下。

二、介紹《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回去買本書來看看,或者上網查閱一下。

三、課文講解。

1、講解課文生字

駭()擄()悚()惶()急瘡()疤()

詰()問渴慕()疏()懶霹()靂()孤孀()

2、分段,寫段意。

第一段:(1-2)交代阿長的身份、來歷。

第二段:(3-29)回憶阿長的有關事跡。

第一層:(3-5)阿長的性格特點,喜歡切切察察,喜歡睡覺擺大字。

第二層:(6-11)懂得許多規矩,還教給我很多道理。第三層:(13-18)給我講長毛的故事。

第四層:(19-29)阿長給我買來《山海經》。

第三段:(30-31)表達對長媽媽深厚的懷念之情。

3、根據段意分析課文,學生根據段意填表。(板書設計)

姓名阿長(代名)外貌黃胖而矮

阿長的性格特點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喜歡切切察察。不許我走動。睡覺擺大字)

懂得的規矩迷信卻是真誠善良(第一句話說“恭喜”,吃福橘等)

第一次的敬意無知和淳樸(講長毛的故事)

第二次的敬意善良、熱心和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給我買來《山海經》)

作者感情的變化討厭——不耐煩——第一次敬意(敬佩)——第二次敬意(感激)——懷念

文章的基調感激,懷念,尊敬

第二課時

一、重溫上一節課的內容,進入新課時。

1、上節課我們分析了阿長這個人物形象,誰能夠口頭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

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

二、進入新課時的學習

(一)學生自己閱讀第二段第四層內容,重點講解這部分內容。(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說明我對從她那里得到《山海經》沒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感動,表現了我極度驚喜、興奮的心情。

3、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為我買來《山海經》,她確有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二)分析作者感情

1、文中哪句話抒發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課文點睛之句)

2、作者在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一種什么寫法?

先抑后揚。

3、講解“先抑后揚”寫作特色。(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講解,令學生認識這一寫作方式。

先抑后揚,也叫欲揚先抑,是一種寫作手法,指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諷的態度盡力去貶低或否定它的一種構思方法。如茅盾《白楊禮贊》,要寫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開篇先寫它的生長環境——黃土高原的的“單調”,使人懨懨欲睡,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楊,使人精神為之一振,這是揚;楊朔《荔枝蜜》先寫自己不喜愛蜜蜂都后來贊美蜜蜂,也屬于欲揚先抑。小說中寫人也可以先貶后褒,同屬于此。

三、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提問:雖然我們不是生在魯迅那個年代,但阿長的某些特點卻在我們身邊一些平凡樸實的人身上體現出來,你察覺了嗎?將你的發現告訴給大家,一定會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不信你可以試試。(提示:如她饒舌多事不拘小節;她淳樸、善良而又迷信;懂得許多當地的“規矩”;關注孩子……)

四、布置作業:

課后題第五題,寫生活中給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人。(100~200字)

五、布置作業完成《頂尖》并預習《蠟燭》五、板書設計:阿長與《山海經》1、阿長的性格特點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喜歡切切察察。不許我走動。睡覺擺大字)

懂得規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