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第一講_第1頁
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第一講_第2頁
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第一講_第3頁
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第一講_第4頁
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第一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1建筑中水工程的任務與組成

一、中水的概念中水是由上水(給水)和下水(排水)派生出來的,是指各種排水經過物理化學處理或生物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如用來沖洗便器、沖洗汽車、綠化和澆灑道路等。因其標準低于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所以稱為中水。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1建筑中水工程的任務與組成

中水系統框圖沖廁用水中水處理系統中水供水系統

澆灑綠化用水生活用水生活廢水等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1建筑中水工程的任務與組成1.原水收集系統2.中水處理系統3.中水供水系統二、中水系統組成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2中水水源一、中水水源及其水質水量冷卻水淋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廁所排水廚房排水中水原水的選擇:應優先選擇水質較佳的原水作為中水水源。2.中水水質

中水水質根據用途不同有所不同,但都要達到衛生上安全可靠,無有害物質。外觀上沒有使人不快的感覺,不腐蝕設備,不結垢。3.中水水量中水用水量與給水用水量計算一致,通常取給水量的80%~90%。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2中水水源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通常包括三部分:

1.預處理

(格柵、調節池)

2.主處理(絮凝沉淀或氣浮、生物處理、膜分離、土地處理等)

3.后處理

(砂過濾、活性炭過濾、消毒等)一、中水處理流程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 一般的處理方法有物化處理或生物處理與物化處理相結合。

應根據原水水質、水量和中水的水量、水質情況來選定處理工藝。二、處理方法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一、污水的物化處理方法:1.篩濾法:2.沉淀法:

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一、污水的物化處理方法:3.氣浮法4.活性炭吸附法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二、污水的生化處理法:污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3中水處理三、污水處理膜濾法:污水處理的膜處理法即采用膜把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去,達到凈化的目的。膜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機理是:膜表面孔徑的機械篩分作用,膜孔阻塞、阻滯作用和膜表面及膜孔對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4中水管道系統1.原水集水系統2.中水供水系統一、中水管道系統組成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5建筑中水工程

2.5.4中水管道系統根據建筑物所排放污水的水質、水量和中水用途、所需水量、水質,可用不同的集流方式??晒┻x擇的有三種:全集流全回用方式部分集流部分回用方式全分流部分回用方式1.原水集水系統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4建筑中水工程

2.4.3中水管道系統2.中水供水系統組成配水干管分配管閘門井中水貯存池中水高位水箱或水塔增壓設備第2章建筑內部給水工程

2.4建筑中水工程

2.4.4中水管道系統常用的中水供水系統形式有:余壓給水系統、水泵水箱供水系統、氣壓給水系統三種型式。3.1

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3.1.1

排水系統的分類

3.1.2

排水系統的組成3.1.3

排水管道的組合類型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3.1.5污、廢水的提升與局部處理3.2

污水排放條件及排水量的確定3.2.1

污水排放條件3.2.2排水量的確定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下一頁3.3

民用建筑排水工程案例3.3.1

建筑排水系統水力計算3.3.2

建筑排水系統設計案例第3章建筑內部排水系統3.4

高層建筑排水系統3.4.1

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的特點3.4.2

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的類型3.4.3

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的管道布置3.5屋面排水系統3.5.1

屋面排水系統的特點3.5.2

屋面排水系統的水力計算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1排水系統的分類按污廢水性質分類按通氣方式分類按水力狀態分類生活污水排水系統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生活廢水排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工業廢水排水系統排水系統分類按污廢水性質分類按通氣方式分類按水力狀態分類器具通氣排水方式伸頂通氣排水方式有特制配件伸頂通氣排水方式專用通氣排水方式環形通氣排水方式排水系統分類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1排水系統的分類按污廢水性質分類按通氣方式分類按水力狀態分類重力流排水系統利用重力勢能作為排水動力,管系排水按一定充滿度設計,管系內水壓基本與大氣壓力相等的排水系統。壓力流排水系統利用重力勢能或水泵等其它機械動力滿管排水設計,管系內整體水壓大于(局部可小于)大氣壓力的排水系統。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1排水系統的分類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基本要求:

1.

系統能迅速通暢地將污廢水排到室外;

2.

排水管道系統氣壓穩定,有毒有害氣體不進入室內,保持室內環境衛生;

3.

管線布置合理,簡短順直,工程價低。

建筑內部排水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用來滿足日常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各種衛生要求,收集和排除污廢水的設備。包括: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1.便溺器具2.盥洗、沐浴器具3.洗滌器具4.

地漏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

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排水橫直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按管道設置地點、條件及污水的性質和成分建筑內部排水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鑄鐵管、鋼管和帶釉陶土管,工業廢水還可用陶瓷管、玻璃鋼管、玻璃管等。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排水管道水封裝置通氣管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a.塑料管:目前在建筑內使用的排水塑料管是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簡稱UPVC管)。b.鑄鐵管c.鋼管:主要用于洗臉盆、小便器、浴盆等衛生器具與橫支管間的連接短管,管徑一般為32、40、50mm。d.帶釉陶土管:耐酸堿腐蝕,主要用于排放腐蝕性工業廢水,室內生活污水埋地管也可用陶土管。排水管道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在地下建筑物的污廢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檢查井的時候設置提升設備。

建筑內部污廢水提升包括:污水泵的選擇,污水集水池容積確定和污水泵房設計。1.污水水泵常用設備:潛水泵、液下泵和臥式離心泵。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提升設備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2.集水池集水池容積與水泵啟動方式有關:a.

水泵自動啟動時,集水池容積

不小于最大一臺泵5min的出水量,水泵每小時啟動次數不超過6次;b.

水泵手動啟動時,生活污水集水池容積不大于6h平均小時污水量,工業廢水按工藝要求定。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提升設備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3.污水泵房污水泵房應有良好的通風裝置,并靠近集水池。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提升設備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集水坑污水提升系統清通設備作用:

疏通建筑內部排水管道,保障排水通暢。包括:檢查口,檢查井與清掃口。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清通設備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1.化糞池和生活污水局部處理

定義: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最初級處理構筑物。

優點:結構簡單、便于管理、不消耗動力和造價低。

缺點:有機物去除率低,出水呈酸性,有惡臭,臭氣污染空氣,影響環境衛生。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正在建設的一個化糞池2.隔油井

隔油井設計的控制條件:污水在隔油井內停留時間t和污水在隔油井內水平流速v,取值見下表。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含油污水種類停留時間t(min)水平流速v(m/s)含食用油污水2~10≤0.005含礦物油污水0.5~1.00.002~0.010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隔油井設計計算按下列公式進行:VQmaxt——隔油井有效容積,m3;——含油污水設計流量,m3/s;——污水在隔油井中停留時間,min;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3.

降溫池建筑物附屬的發熱設備和加熱設備排污水及工業廢水的水爆清砂排水水溫超過《城市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質標準》中不大于40OC的規定時,應進行降溫處理。

降溫方法:

a.二次蒸發;

b.水面散熱;

c.加冷水降溫。水封裝置通氣管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水封裝置通氣管1.水封的作用

水封利用一定高度的靜水壓力來抵抗排水管內氣壓變化,防止管內氣體進入室內的措施。水封的設置:水封設在衛生器具排水口下,

通常用存水彎來實施。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設備提升設備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水封裝置通氣管常用的水封設備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衛生器具和生產設備的受水器清通設備提升設備設置原因:建筑內部排水管道是水氣兩相流,為防止因氣壓波動造成的水封破壞,使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室內,需設置通氣系統。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排水管道水封裝置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2排水系統的組成通氣管道系統

(a)僅有伸頂通氣管的系統

(b)有專用通氣管的系統

(c)有環形通氣管的系統

(d)設有副通氣管的系統

(e)設有器具通氣管的系統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建筑內部污廢水排水管道系統按排水立管和通氣立管的設置情況分為:1.單立管排水系統無通氣立管的單立管排水系統有通氣立管的單立管排水系統特制配件的單立管排水系統a.無通氣立管的單立管排水系統

定義及適用條件:這種形式的立管頂部不與大氣連通,適用于立管短,衛生器具少,排水量少,立管頂端不便伸出屋面的情況。5F4F3F2F1F1B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b.有通氣立管的單立管排水系統定義及適用條件:排水立管向上延伸,穿出屋頂與大氣連通,適用于一般多層建筑。5F4F3F2F1F1B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c.特制配件單立管排水系統定義及適用條件:在橫支管與立管連接處,設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三通;在立管底部與橫干管或排出管連接處設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彎頭。適用于各類多層、高層建筑。7F3F2F1F1B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2.

雙立管排水系統定義及適用條件: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氣立管組成。適用于污廢水合流的各類多層和高層建筑。5F4F3F2F1F1B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3.三立管排水系統定義及適用條件:

由一根生活污水立管,一根生活廢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氣立管組成,屬外通氣系統,適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需分別排出室外的各類多層、高層建筑。5F4F3F2F1F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3排水管道組合類型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排水暢通水利條件好使用安全可靠不影響衛生總管線短工程造價低占地面積小施工安裝維護管理方便美觀1.

根據衛生間和公共廁所的平面尺寸、所選用的衛生器具類型和尺寸布置衛生器具。既要考慮使用方便,又要考慮

管線短,排水通暢,便于維護管理。2.

衛生器具的安裝高度應使其使用方便,功能正常發揮。3.

地漏應設在:地面最低、易于濺水的衛生器具附近。

地漏不宜設在:排水支管頂端,以防止衛生器具排放的固體雜物在衛生器具和地漏之間橫支管內沉淀。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1.

排水橫支管不宜太長,盡量少轉彎,一根支管連接的衛生器具不宜太多。橫支管不得穿過沉降縫、煙道、風道。3.

橫支管不得穿過有特殊衛生要求的生產廠房、食品及貴重商品倉庫、通風小室和變電室。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4.橫支管不得布置在遇水易引起燃燒、爆炸或損壞的原料、產品和設備上面,也不得布置在食堂、飲食業的主副食操作烹調的上方。5.橫支管與樓板和墻應有一定的距離,便于安裝和維修。6.

當橫支管懸吊在樓板下,接有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時,橫支管頂端應升至上層地面設清掃口。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4.立管應設檢查口,其間距不大于10m,但底層和最高層必須設。平頂建筑物可用通氣管頂口代替最高層的檢查口。檢查口中心至地面距離為1m,并應高于該層溢流水位最低的衛生器具上邊緣0.15m。1.立管應靠近排水量大,水中雜質多,最臟的排水點處。3.立管宜靠近外墻,以減少埋地管長度,便于清通和維修。

2.立管不得穿過臥室、病房,也不宜靠近與臥室相鄰的內墻。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1.排出管以最短的距離排出室外,盡量避免在室內轉彎。2.

建筑層數較多時,應按下表確定底部橫管是否單獨排出。最低橫支管與立管連接處至立管管底的最小距離立管連接衛生器具層數(層)≤45~67~1216~19≥20垂直距離(m)0.450.751.203.006.00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3.

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或穿越生產設備基礎。4.

埋地管穿越承重墻或基礎處,應預留洞口,且管頂上部凈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5.

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排出管應設在地溝內,并應設檢漏井。6.距離較長的直線管段上應設檢查口或清掃口,其最大間距見下頁表格。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上檢查口或清掃口之間的最大距離管徑(mm)清掃設備種類距離(m)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及與生活污水成分接近的生產污水含有大量懸浮物和沉淀物的生產污水50~57檢查口清掃口1510128106100~150檢查口清掃口20151510128200檢查口252015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7.

排出管與室外排水管連接處應設檢查井,檢查井中心到建筑物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3m。檢查井至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清掃口的距離不大于下表中的數值。管徑(mm)5075100≥100最大長度(m)10121520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1.

生活污水和散發有毒氣體的生產污水管道應設伸頂通氣管。2.

連接4個及4個以上衛生器具,且長度大于12m的橫支管和連接6個及6個以上大便器的橫支管上要設環形通氣管。3.

對衛生、安靜要求高的建筑物內,生活污水管道宜設器具通氣管。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4.

器具通氣管和環形通氣管與通氣管連接處應高于衛生器具上邊緣0.15m,按不小于0.01的上升坡度與通氣立管連接。5.

專用通氣立管每隔2層,主通氣管每隔8—10層設結合通氣管與污水立管連接。結合通氣管下端宜在污水橫支管以下與污水立管以斜三通連接,上端可在衛生器具上邊緣以上不小于0.15m處與通氣立管以斜三通連接。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6.

專用通氣立管和主通氣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層衛生器具上邊緣或檢查口以上不小于0.15m處與污水立管以斜三通連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橫支管以下與污水立管以斜三通連接。7.

通氣立管不得接納污水、廢水和雨水,通氣管不得與通風管或煙道連接。

3.1排水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3.1.4室內排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

各種污水排放,均要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一、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的一般要求水溫不高于40℃;污水pH在6-9之間;不應含有大量固體物質;不允許含有大量汽油或油脂等易燃物質;不能含有毒物;對病原體要消毒;

3.2污水排放條件及排水量的確定

3.2.1污水排放條件7.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應嚴格按規定執行;8.工業廢水還應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二、污水排入水體的要求

應根據水體用途及環保部門要求,對污水的生物性、理化性污染及有毒、害物質進行全面處理。

3.2污水排放條件及排水量的確定

3.2.1污水排放條件

一、排水量標準(定額)生活排水標準與生活用水量相同生產污水排水量應按生產工藝要求確定各種衛生器具的排水量、當量數、管徑、最小坡度見表3-5(P61)排水當量一個排水當量為排水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