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昆蟲學課程教學大綱(GeneralEntomology)(學時88)一、簡要說明近20多年來,分子生物學、發育遺傳學、行為學等學科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廣泛應用于昆蟲學領域,使普通昆蟲學各分支學科有了新的進展。教材使用、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內容體系,并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很有必要對普通昆蟲學教學大綱作一修訂。本課程由植物保護學院植物保護系負責開課,其中理論教學55學時,實驗教學33學時(5.5學分),課程實習1周(1學分)。二、課程教學目的普通昆蟲學是植保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必修課,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昆蟲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與教育。從學習昆蟲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出發,為今后本專業應用昆蟲學有關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三、教學基本要求和方法本大綱根據課程在植物保護和昆蟲學科中的地位、任務和要求來制訂;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要求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來掌握昆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學習和掌握昆蟲的基本知識及鑒定昆蟲。教學環節包括理論教學、實驗課、課程實習、普通昆蟲學知識競賽、昆蟲標本作品設計等。教學方法:啟發、探究、類比、等方法相結合。全面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授課。四、課程考核方式根據培養計劃,2011級植保專業“普通昆蟲學課程”排在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授課。第二學期考核方式:包括四大部分:昆蟲標本作品設計(占20%)、實驗操作(占20%)、期中口試或筆試(占20%)、期末筆試(占40%);第三學期考核方式:實驗操作(占20%)、標本識別(占20%)、知識競賽或期中筆試(或口試)(20%)、期末筆試(40%)。五、授課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目1、 選用教材:許再福主編.2010.十一五規劃教材《普通昆蟲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 其他參考書目:(1) 雷朝亮,榮秀蘭主編.2003.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十五規劃教材《普通昆蟲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 彩萬志等編著.2001.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昆蟲學》.中國農業出版社.(3) 忻介六等編著.1985.昆蟲形態分類學.復旦大學出版社.(4) O.W.Richards等修訂,管致和等譯,1982.依姆斯昆蟲學綱要.(5) 北京農業大學主編,1980.昆蟲學通論(上、下冊)。農業出版社。蔡邦華,1973、1985.昆蟲分類學(中、下冊)。科學出版社.(6) 王林瑤等,1983.昆蟲標本技術。科學出版社.(7) 李鴻興等,1987.昆蟲分類檢索。農業出版社.(8) 袁鋒主編,1996.昆蟲分類學。中國農業出版社.(9) 鄭樂怡主編,1997.昆蟲分類學(上、下冊).六、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普通昆蟲學概括了昆蟲形態學、昆蟲分類學、昆蟲生物學、昆蟲解剖及生理、昆蟲生態學等基本部分,由于昆蟲生理學和昆蟲生態學已獨立設立成專業選修課,所以,本課程以講授昆蟲形態、生物學、系統分類學及內部解剖為主,生理學部分僅作初步介紹。重點內容包括形態學、生物學和系統分類部分。難點是本課程名詞概念多及系統分類部分相似的目、科等易混淆;內部解剖部分和生理學部分內容較為抽象。(一)理論教學內容(55學時)第零章緒論(2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昆蟲的基本特征,昆蟲在動物界分類的地位及其與其他節肢動物的區別;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昆蟲學的內容與任務;了解世界昆蟲學簡史及我國昆蟲學科的發展成就。2、 要點第一節昆蟲學的內容與范圍昆蟲學的分支:昆蟲外部形態學、昆蟲生物學、昆蟲生理與解剖、昆蟲分類學等。學習昆蟲學及普通昆蟲學的目的和意義。昆蟲學的主要刊物。第二節昆蟲綱的特征昆蟲綱在動物與其他節肢動物門各綱的特征:甲殼綱、蛛形綱、劍尾綱(肢口綱、唇足綱、重足綱、原尾綱、彈尾綱和雙尾綱的特征,進行區別比較,為今后學習昆蟲體軀構造和掌握同源關系打下基礎。昆蟲的多樣性:掌握昆蟲綱繁盛的特點及其原因,了解保護昆蟲多樣性的意義。第三節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昆蟲的有害方面昆蟲的有益方面第四節昆蟲學簡史世界昆蟲學簡史:了解昆蟲學科的悠久歷史及發展趨勢。我國昆蟲學科的發展與成就:了解中國昆蟲學發展的歷史及認識昆蟲,利用益蟲防治害蟲的成就,新中國昆蟲學科的發展與成就。第一篇 昆蟲的外部形態(11學時實驗12學時)第一章昆蟲體軀的一般構造(1學時)1、目的要求掌握昆蟲體軀的分段、昆蟲體軀的分節方式、了解附肢及其演化過程。掌握體節、體段、背板、腹板、側板、溝、縫、內突、內脊、內骨骼、初生分節、后生分節、節間褶、附肢、翅展、體長等基本概念。2、講授要點第一節昆蟲的體軀昆蟲體軀和分段:頭、胸、腹部三個體段,分別是取食、運動和新陳代謝及生殖的中心。體節的分區和構造:4個體面體軀的分節方式:掌握初生分節、后生分節的區別及演化過程。昆蟲的附肢:掌握基本構造及其與昆蟲的足的對比。第二節昆蟲的大小、形狀與體向昆蟲的體形和大小:大小用翅展和體長來表示。昆蟲的體色昆蟲的體向:頭、尾、中、側、背、腹向。第二章昆蟲的頭部和頸部(4學時)1、 目的要求明確昆蟲頭部是昆蟲的感覺和取食的中心,頭部的構造及附器,附肢的類型與昆蟲生活方式、分類等的密切聯系。掌握基本概念:頭部分節“四節說”、“六節說”,頭部的溝與分區、蛻裂線、幕骨、幕骨陷、前口式、后口式、下口式、觸角的各種類型、背單眼、側單眼、復眼、口器的各種類型等。2、 要點第一節頭部的起源和分節頭部起源與分節的主要理論:六節說的內容。第二節頭殼的基本構造頭殼的構造:以棉蝗為例掌握昆蟲頭部分區及主要溝、縫等。頭部的內骨骼(幕骨):包括前臂、后臂與背臂、幕骨橋(簡單提及)。第三節頭部的變化及其適應。頭部的變化:主要發生在額唇基區和后頭區。頭式及其適應:三種頭式及其基本取食方式。第四節昆蟲的感覺器官昆蟲的觸角:基本構造、功能、主要類型及代表昆蟲種類。昆蟲的復眼、單眼:位置、數目。區別背單眼、側單眼。第五節昆蟲的口器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的構造及取食方式。幼蟲的口器類型:了解鱗翅目幼蟲頭部及口器構造特點,脈翅目幼蟲的捕吸式口器,蠅蛆的刮吸式口器。昆蟲口器的構造、類型與害蟲防治的關系:掌握不同口器的為害特點及口器構造在害蟲防治上的意義。第六節昆蟲的頸部簡要提及昆蟲的頸部:頸膜與側頸片(前側頸片、后側頸片)。第三章昆蟲的胸部(4學時)1、 目的要求胸部是昆蟲運動的中心,重點掌握具翅胸節的構造特點及胸部內骨骼,胸足的構造和類型及其與生活習性的適應,翅的構造,脈序及其變化,翅的類型,翅的連鎖方式,昆蟲的飛行。明確胸足和翅的特征與昆蟲分類的關系。基本概念:具翅胸節、側溝、盾片、小盾片、側內脊、側內突、腹脊溝、腹內突陷、內刺突陷、側基突、側翅突、背翅突、懸骨、前上側片、后上側片、背縱肌、背腹肌、間接翅肌、直接翅肌、翅脈、假想脈序、翅室、翅的各種連鎖方式、翅的類型、翅痣、偽脈、足的類型、爪、中墊、爪墊。2、 要點第一節胸部的基本構造胸部構造的特點。胸部各節的構造,了解背板、側板、腹板的構造特點。第二節胸部的內骨骼第三節胸足的構造與類型胸足的基本構造。胸足的類型及其適應性。第四節昆蟲的翅翅的起源翅的分區和基本構造:三緣、三角、四區及翅基關節片。翅的各種類型。翅脈:掌握假想通用脈序情況及其變化,了解脈序與昆蟲分類的關系;了解毛翅目前翅和鱗翅目前后翅的脈序。翅的連鎖方式:翅軛連鎖、翅韁連鎖、翅鉤連鎖、翅褶連鎖、貼接連鎖等方式。翅的運動:了解昆蟲翅的褶疊與飛行的動作。第四章昆蟲的腹部(2學時)1、 目的要求明確昆蟲腹部是內臟與生殖的中心,具有與頭、胸部不同的特點,掌握雌雄外生殖器官的構造、功能,對了解昆蟲分類學都具一定意義。了解無翅亞綱昆蟲腹部非生殖附肢及有翅亞綱幼蟲的腹足。基本概念:側膜、并胸腹節、生殖肢、產卵器、抱握器、尾須、中尾絲、彈器、粘管、刺突、握彈器、偽產卵器、腹足、趾鉤。2、 要點第一節腹部的基本構造腹部的分節。腹部的基本構造,明確以側膜和節間膜連接。第二節外生殖器雌性產卵器:產卵器的構造與功能;介紹直翅目、膜翅目、同翅目昆蟲產卵器的形狀、構造上的變化及產卵特點;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的偽產卵器及其產卵特點。雄性交配器:交配器的一般構造與功能,以及幾種交配器的類型。第三節昆蟲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尾須:區別尾須、中尾絲。無翅亞綱(原始無翅類)昆蟲腹部的附肢:了解腹部其他附肢及突起物,有翅亞綱(有翅類或次生無翅)昆蟲幼期腹部的附肢:氣管鰓、鱗翅目和葉蜂幼蟲的腹足。第二篇昆蟲的生物學(6學時實驗3學時)第五章昆蟲的生殖方式(0.5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昆蟲兩性生殖及其他特殊的生殖方式。理解不同的生殖方式反映了不同的適應方式。基本概念:兩性生殖、孤雌生殖、世代交替、多胚生殖、幼體生殖、卵生、胎生。2、 要點第一節昆蟲的性別第二節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兩性生殖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是昆蟲的有利適應。世代交替。多胚生殖。胎生,胎生的四種營養類型。幼體生殖。第六章昆蟲的卵和胚胎發育(0.5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昆蟲卵的基本類型和產卵方式,明確其分類上和實際中的意義;了解昆蟲卵的基本構造,了解昆蟲胚胎發育的幾個階段及器官的形成過程。2、 要點第一節卵卵的大小、基本類型及代表蟲類。昆蟲的產卵方式及其與害蟲調查、防治的關系。卵的構造。第二節精子精子的形成精子的基本結構和類型第三節胚胎發育胚胎發育的幾個階段:了解胚胎的分節和附肢發生的三個階段一原足期、寡足期、多足期,理解完成發育期與幼蟲類型的關系。(自學)昆蟲器官系統的形成過程。(自學)第七章昆蟲的胚后發育(3學時)1、 目的要求充分理解昆蟲胚后發育的含義,明確幼期的基本特征要取決于胚胎完成的發育階段。掌握昆蟲的變態類型;各蟲態的生長發育特點。基本概念:變態、變態的各種類型、孵化、脫皮、蟲齡、齡期、暫時性器官、外生翅類、內生翅類、幼蟲的類型、蛹的類型。2、 要點第一節昆蟲的變態普通昆蟲學教學大綱2011版變態的含義。變態的類型:增節變態、表變態、原變態、不全變態、(漸變態、半變態、過漸變態),全變態(復變態)及代表昆蟲類群。第二節幼蟲期孵化幼蟲生長和脫皮:蟲齡和齡期,鱗翅目幼蟲的頭殼指數;幼蟲食量、群集與防治的關系。幼蟲的類型:掌握幼蟲的類型,理解其與胚胎發育的關系,與變態類型的聯系。第三節蛹期蛹的概念。蛹的類型及代表昆蟲類群。蛹的保護。第八章成蟲的生物學(0.5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成蟲是昆蟲個體發育史最后一個蟲態,其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與生殖相關連的,掌握成蟲自羽化到生殖、死亡的生命過程;了解昆蟲的雌雄二型和多型現象;掌握昆蟲的世代和生活史,休眠與滯育,進一步了解滯育的條件和激素控制原理。基本概念:羽化、雌雄二型(性二型)、多型現象、世代、局部世代、年生活史、休眠、滯育、世代重疊、脫皮激素、腦激素、保幼激素。2、 要點成蟲羽化的概念和羽化過程。成蟲生命力與繁殖力雌雄二型和多型現象。昆蟲生命活動一交配、生殖、補充營養。第九章昆蟲生活史(0.5學時)第一節世代和生活史深刻理解世代、年生活史、世代重疊、局部世代概念。第二節休眠和滯育理解休眠和滯育的不同概念;明確引起和解除滯育的主要條件。引起和解除滯育的內在因素:激素。第十章昆蟲的習性(1學時)1、 目的要求昆蟲的習性包括昆蟲的活動和行為,明確習性是種和種群的生物學特性,理解掌握昆蟲習性對害蟲的控制具一定的實際意義。基本概念:食性、趨性、群集性、假死性、擬態、保護色、警戒色。2、 要點第一節昆蟲的主要習性與行為昆蟲活動的晝夜節律。昆蟲食性的主要類別,按食物性質分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雜食性;按食物范圍分單食性、寡食性、多食性。昆蟲的趨性及其在昆蟲采集、害蟲防治上的應用。害蟲的群集性、假死性及其在昆蟲采集上的應用。昆蟲的擬態、保護色、警戒色的概念和實例。明確這些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具有適應意義。其他行為第二節昆蟲行為產生的機制(自學)第三篇 昆蟲的內部解剖和生理(15學時實驗6學時)第十一章昆蟲內部器官的相互位置(0.5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昆蟲內部各系統和主要器官系統的相互位置和排列形式,明確其與脊椎動物的不同之處(昆蟲腹部橫切面圖、昆蟲體軀縱切面圖)。2、 要點第一節血腔一體腔第二節昆蟲內部器官的相互位置第十二章昆蟲的體壁及其生理(1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昆蟲體壁的構造,機能,明確與高等動物的區別,尤其是外骨骼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刺、距、剛毛、腺體、表皮層、皮細胞層、幾丁質。2、 要點第一節體壁的構造體壁的構造:體壁的組成層次。體壁的衍生物。昆蟲的體色。第二節脫皮表皮的形成和脫皮的過程。脫皮的激素控制。第十三章昆蟲的消化系統和生理(2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消化道的一般構造和機能;了解消化作用及吸收作用;了解消化系統與殺蟲劑的關系。基本概念:砂囊、嗉囊、胃盲囊、賁門瓣、幽門瓣、濾室、圍食膜、馬氏管。2、 要點第一節消化道的一般構造和機能前腸、中腸、后腸的組織機能,明確賁門瓣、幽門瓣、胃盲囊、圍食膜的功能。唾腺及其功能。第二節各類昆蟲消化道的變異第三節消化與吸收昆蟲的消化作用。影響消化酶活性的因素。營養物質的吸收液流循環理論。腸外消化及昆蟲腸道共生物與消化的關系。第四節消化系統與殺蟲劑的關系。第十四章昆蟲的循環系統與生理(1.5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血液循環的特點及主要功能;了解循環系統的組成及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環的途徑。基本概念:血淋巴、背血管、心門、心室、動脈、輔搏器、血細胞等。2、 要點第一節昆蟲血液循環的特點和主要功能。昆蟲血液循環的特點。昆蟲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第二節循環系統的基本構造昆蟲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背血管的構造。輔搏器及功能。造血器官。第三節昆蟲的血液及其功能血液的成分:了解血漿的主要成分、血球的主要類型及體腔內的非血細胞。血液的功能。第四節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循環昆蟲心臟的搏動。血液循環的途徑。第十五章 排泄器官及排泄機制(1.5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主要的排泄器官一馬氏管的構造及其排泄作用;了解其他排泄器官的作用。基本概念:馬氏管、尿鹽細胞、脂肪體、圍心細胞。2、 要點第一節馬氏管及其排泄機能馬氏管的構造及其類型。馬氏管的排泄作用。馬氏管的排泄物及其功能。第二節昆蟲的其它排泄器官體壁。消化道。下唇腎、尿鹽細胞、脂肪體和圍心細胞。第十六章 昆蟲的呼吸系統和生理(2學時)1、目的要求了解昆蟲呼吸系統的構造、特點和功能;掌握氣門的分布類型和構造,了解氣管的組織結構和氣管系統的分布和排列。了解氣管系統的呼吸機制和控制;了解昆蟲其他的呼吸方式;了解殺蟲劑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基本概念:氣門、氣門的各種分布類型、氣管、外閉式氣門、內閉式氣門、微氣管、擴散作用、通風作用。2、要點第一節氣管系統的基本構造的功能氣門的分布類型和構造。氣管的組織結構和氣管系統的分布和排列。第二節氣體的交換和呼吸的控制氣管系統中的氣體交換:氣體的擴散作用、通風作用。微氣管中的呼吸機制。第三節昆蟲的其他呼吸方式體壁呼吸。氣管鰓和直腸鰓呼吸。物理鰓呼吸。內寄生昆蟲的特殊呼吸方式。第四節昆蟲的呼吸代謝。(自學)第五節殺蟲劑對呼吸作用的影響。第十七章昆蟲的肌肉系統和生理(自學)要點了解昆蟲肌肉的類型和肌肉與體壁的聯接方式。肌肉的組織結構和收縮機制,了解肌絲滑行學說。昆蟲肌肉的力量。第十八章 昆蟲的神經系統和生理(2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神經系統的基本構造;掌握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機能;了解交感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系統及其功能;了解神經系統傳導神經沖動的機制,明確反射弧和反射傳導原理;了解化學殺蟲劑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基本概念:神經系統、神經原、神經節、腦、圍咽神經連鎖、腹神經索、交感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反射弧。2、 要點第一節神經系統的基本構造神經元及其類型。神經節的組織學。神經。第二節昆蟲神經系統的分類及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機能:腦、圍咽神經連鎖、圍咽神經索、腹神經索。交感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系統及其功能。周緣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其功能。第三節神經沖動的傳導機制反射弧和反射傳導。神經沖動的傳導: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神經元間的突觸傳導及昆蟲運動神經原與肌肉之間的突觸傳導。第四節殺蟲劑對神經系統的影響第十九章 昆蟲的感覺器官(1學時)1、目的要求了解昆蟲感覺器官的基本構造和感受刺激的機制;掌握感覺器官的類型。基本概念:感受器、江氏器、鼓膜聽器、重疊像眼、并列像眼。2、要點第一節昆蟲感覺器官的基本構造第二節感受刺激的機制第三節感覺器官的類型感觸器一毛狀感觸器、鐘狀感觸器與劍梢感觸器。聽覺器一聽覺毛、江氏器與鼓膜器。感化器一味覺器與嗅覺器。視覺器一復眼和單眼。昆蟲的溫、濕度感覺器第二十章 昆蟲的內分泌系統和激素(2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昆蟲主要的內分泌器官及其激素;了解昆蟲內激素及對生長發育和變態的調節作用;掌握昆蟲外激素的主要種類及其作用;了解昆蟲激素及其類似物在害蟲測報和防治上的應用。基本概念:激素、腦激素、保幼激素、蛻皮激素、滯育激素、信息素、性外激素、標跡外激素等。2、 要點第一節昆蟲的內分泌器官及其激素昆蟲主要的內分泌器官及其激素: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腦激素;咽側體及保幼激素;前胸腺及蛻皮激素。昆蟲內激素及對生長發育和變態的調節作用。生長調節劑在害蟲防治中的應用。第二節昆蟲的信息素幾種主要的昆蟲信息素。種間信息素。昆蟲信息素在害蟲測報和防治上的應用第二十一章 昆蟲的生殖系統及生理(1.5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昆蟲雌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構造;了解昆蟲卵巢的基本構造及卵巢管的三種類型;了解卵子的形成過程;掌握昆蟲雄性生殖器官的基本結構;了解昆蟲的交配與授精、排卵與受精、產卵。基本概念:卵巢、中輸卵管、側輸卵管、附性腺、受精囊、精巢、輸精管、射精管、貯精囊、授精。2、 要點第一節雌性生殖器官昆蟲卵巢的基本構造及卵巢管的三種類型:無滋式、有滋式與端滋式。卵子的形成過程(自學)。第二節昆蟲雄性生殖器官精巢的基本結構:輸精管、射精管、貯精囊和附腺。精子的形成(自學)。第三節昆蟲的交配與授精、排卵與受精、產卵。第四篇 昆蟲系統學(21學時實驗15學時)第二十二章昆蟲系統學的基本原理(2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分類的意義;分類的基本方法;命名法及命名規則;掌握檢索表的使用和編制方法;了解昆蟲分類學的發展動態。基本概念:分類階元、物種、雙名法、三名法、模式標本、正模、配模、副模標本。2、 要點第一節系統學概述什么是昆蟲系統學?昆蟲分類學的目的和任務。學習昆蟲系統學的意義。分類的階元。明確物種的概念及種下分類、種上分類。第二節分類特征第三節命名法命名法:掌握雙名法、三名法的命名法和命名的基本規則模式標本:正模、副模、配模的含義及重要性。檢索表:常見格式,使用方法;掌握簡單檢索表的編制原則和方法。第四節昆蟲系統學主要學派簡介系統學的發展階段:a、8、y、分類學分類方法和技術的新進展:超顯微化學方法、數值分類。第二十三章昆蟲綱的分類系統(6學時)1、 目的要求了解昆蟲分目的依據,分目的變遷;掌握昆蟲分亞綱及35目的分類特征、學名、俗名。2、 要點第一節原始無翅類分目原始無翅類2個目的主要特征(衣魚目、石蛃目)。生活環境和經濟意義。第二節有翅類有翅類各目的主要特征成蟲和幼蟲(若蟲或稚蟲)的生物學特征及經濟意義。第二十四章農業昆蟲中重要的目(13學時)1、 目的要求掌握與農林生產關系密切的目的特征、生物學特征及其分亞目,主要科特征。2、 要點第一節等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特征。分類及常見科概述:木白蟻科、白蟻科與鼻白蟻科。第二節直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特征。分亞目、分科依據及常見科概述一蝗科、蟋蟀科、螽斯科、螻蛄科、蚤螻等。第三節半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習性。分亞目、分科依據及常見科概述一蜻科、緣蜻科、盲蜻、網蜻、獵蜻科、長蜻科、紅蜻科、負子蜻科;蟬科、葉蟬科、蠟蟬科、沫蟬科、飛虱科、蚜科、綿蚧科、蚧科、盾蚧科、木虱科、粉虱科等。第四節纓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習性分亞目、分科:紋薊馬科、薊馬科、管薊馬科。第五節鞘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特征分亞目、分科依據及常見科概述一龍虱科、水龜科、步甲科、虎甲科、金龜子、芫菁科、叩頭蟲、吉丁蟲、瓢蟲科、葉甲科、天牛科、象甲科等。第六節脈翅目形態特征主要科特征:草蛉科、蟻蛉科、蝶角蛉科。第七節鱗翅目形態特征:成蟲、幼蟲的分類特征及蛹的形態。生物學特性。分亞目。主要科及其特征一蝙蝠蛾科、木蠹蛾科、菜蛾科、刺蛾科、螟蛾科、尺蛾科、夜蛾科、燈蛾科、天蛾科、毒蛾科、枯葉蛾科、粉蝶科、鳳蝶科、峽蝶科、弄蝶科、眼蝶科、灰蝶科等。第八節雙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掌握幼蟲分亞目依據及成蟲分亞目、分科特征。主要科及其特征:蚊科、大蚊科、虻科、盜虻科、食蚜蠅科、蠅科、果蠅科、寄蠅科、實蠅科等。第九節膜翅目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分類特征。分亞目、及主要科特征一葉蜂科、姬蜂科、繭蜂科、小蜂科、蟻科、胡蜂科、泥蜂科、切葉蜂科、蜜蜂科、木蜂科、熊蜂科。(二)實驗教學內容(33學時)實驗一昆蟲的頭部分區、復眼和觸角的構造(3學時,基礎實驗)(附:昆蟲綱特征及其近親、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1、 實驗目的了解普通昆蟲學實驗要求及實驗室規則。通過實驗,了解昆蟲綱的特征及其他節肢動物各綱的特征。初步了解體視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了解昆蟲體軀的分段,頭式的類型,頭部分區;復眼的構造。了解觸角的構造及其類型。2、 材料和儀器蝦、螃蟹、鱟、蜘蛛、紅蜘蛛、馬陸、蜈蚣、峽蝶、金龜子、椿象、家蠅、蝗蟲、蜜蜂等標本。棉蝗、步行蟲、蚱蟬的頭式類型標本。蜚蠊、蟋蟀、稻蝗等若蟲的液浸標本。棉蝗、蚱蟬、金龜子、白蟻、郭公蟲、菜粉蝶、毒蛾、叩頭蟲雌、雄)、家蠅、搖蚊(雄)、螞蟻等的標本或觸角制片。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泡沫板。3、 內容與方法昆蟲的體軀和頭式類型:體軀分為:頭、胸、腹三個體段;頭式類型有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觀察棉蝗的頭部分區。觀察掌握昆蟲觸角的構造及其類型:絲狀、剛毛狀、念珠狀、鋸齒狀、櫛齒狀、棒狀、錘狀、鰓葉狀、環毛狀、具芒狀、膝狀、牛角狀、劍狀等,并注意各代表昆蟲類別。昆蟲綱特征及其近親4、 作業繪棉蝗頭部正面觀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觀察昆蟲標本或觸角玻片標本,填寫昆蟲觸角類型表。列表比較節肢動物門各綱的主要特征。實驗二昆蟲的口器(3學時,基礎實驗)1、 實驗目的了解昆蟲口器的基本構造及其演變的主要類型。2、 材料和儀器棉蝗、中華蜜蜂、家蠶幼蟲、蚱蟬、荔枝蜻、蚊、蠅、蝶或蛾、薊馬、蟻獅、牛虻(雌)、蠅的幼蟲(蛆)。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剪刀。3、 內容與方法咀嚼式口器及其變化:解剖并觀察棉蝗口器及鱗翅目幼蟲的口器。嚼吸式口器:觀察蜜蜂的口器。刺吸式口器:觀察蟬的頭部,及荔枝蜻的口器。虹吸式口器:觀察蝶或蛾的頭部側面。(5) 舐吸式口器,觀察家蠅的口器玻片標本,了解各部分構造。(6) 示范觀察4、作業(1) 繪棉蝗口器各部分構造圖,并注明名稱。(2) 將剖下的各部分粘貼在報告紙右上角(用透明膠)。(3) 繪蟬頭部正面觀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4) 繪蝶或蛾的頭部側面觀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實驗三昆蟲的胸部及腹部(3學時,基礎實驗)1、實驗目的(1) 了解昆蟲各胸節和昆蟲腹部的基本構造。(2) 了解胸部附肢一足的基本構造及變化類型。(3) 了解翅的基本構造、脈序、連鎖器及翅的類型。(4) 了解昆蟲腹部的附肢,產卵器及交配器等的一般構造。2、材料和儀器(1) 棉蝗、螳螂、菱蝗、食蟲虻、角蟬等胸部參考標本。(2) 胸足標本一螳螂前足、螻蛄前足、龍虱后足及雄龍虱前足、棉蝗后足、蜜蜂后足、虱足等。(3) 棉蝗、蜻蜓、石蛾、蚱蟬、蜜蜂、金龜子、蛾或蝶、食蚜蠅、荔枝蜻、薊馬等昆蟲的前后翅等。(4) 棉蝗(早、&)螽斯(早)、姬蜂(早)的產卵器、蟬(早)、飛虱(&)抱握器,葉蜂幼蟲、家蠶幼蟲等標本。(5) 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剪刀。3、 內容與方法(1) 觀察棉蝗的胸部:前胸、翅胸的背板、腹板及側板的構造。(2) 不同昆蟲胸節發達程度比較,觀察盒裝標本,解與翅、足發達的關系。(3) 昆蟲的胸足:觀察足的類型和構造,注意各節的節數、大小、形狀及爪、墊、距、刺等構造。(4) 翅的分區:觀察棉蝗后翅的形狀,注意三角、三緣、和三區的位置。(5) 脈序及其變化:觀察石蛾(毛翅目)的前翅玻片標本及鱗翅目翅的玻片標本,了解翅脈變化及各脈的名稱。(6) 翅的連鎖:觀察蚱蟬、蜜蜂、蛾等的連鎖方式。(7) 翅的類型:觀察翅的標本,注意翅的質地,復被物,家蠅的后翅的平衡棒及翅痣,偽脈(食蚜蠅)等特征。(8) 昆蟲的腹部:觀察棉蝗的腹部及蟬、蟋蟀、姬蜂等產卵器構造。4、 作業(1) 填寫昆蟲胸足和翅的類型表。(2) 繪毛翅目(石蛾)前翅脈序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3) 繪棉蝗腹部末端構造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實驗四昆蟲的變態及主要蟲期與蟲態的觀察(3學時,基礎實驗)1、目的要求(1) 了解昆蟲的變態類型。(2) 了解昆蟲卵的主要性狀和類型。(3) 了解昆蟲幼蟲的主要類型。(4) 了解昆蟲蛹的基本構造和類型。(5) 了解昆蟲繭的幾種類型。(6) 了解昆蟲的性二型、多型現象、擬態和保護色。2、 材料和儀器(1) 蜉游、蜻蜓、棉蝗、三化螟、黃守瓜、薊馬、荔枝蜻等的生活史標本。(2) 蜚蠊、螳螂、棉蝗、荔枝蜻、草蛉、蚱蟬、螽斯、瓢蟲、三化螟、稻飛虱、稻葉蟬等的卵。(3) 粘蟲(雌、雄)、菜粉蝶、金龜子、胡蜂、象蟲、家蠅等的標本。(4) 天蠶蛾、蓖麻蠶、刺蛾、絨繭峰等的繭。(5) 天牛、金龜子、三化螟、尺蛾、銀蚊夜蛾、葉蜂、瓢蟲、步行蟲、金針蟲、牛虻、潛蠅等幼蟲的液浸標本。(6) 叩頭蟲(早、&)、三化螟(早、&)、刺蛾(早、&)、小菜蛾、枯葉蛾、竹節蟲等的成蟲、白蟻(職蟻、兵蟻)、褐飛虱(短翅型、長翅型)。(7) 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剪刀。3、 內容與方法(1) 昆蟲的變態:觀察表變態、原變態、漸變態、過漸變態、半變態、全變態等變態類型標本。(2) 觀察昆蟲的卵的類型,注意卵鞘、卵囊、卵塊及產卵于植物組織中的卵。(3) 觀察幼蟲的類型標本,注意代表種類。(4) 觀察蛹的類型標本,注意代表種類。(5) 觀察繭的類型標本,注意蓑蛾的絲袋并非繭。(6) 成蟲的特性性二型現象,注意代表種類。多型現象,注意代表種類。擬態與保護色,注意代表種類。4、 作業(1) 填寫昆蟲變態類型表。(2) 填寫全變態昆蟲幼蟲和蛹的類型表。實驗五昆蟲的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3學時,基礎實驗)1、實驗目的要求(1) 了解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昆蟲消化道的組成及馬氏管的位置和形式。(2) 了解昆蟲呼吸器官(氣管、氣門)的形態構造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呼吸方式。2、 實驗材料和儀器(1) 棉蝗、荔枝蜻。(2) 棉蝗、家蠶、家蠅幼蟲(蛆)、蚊(孑孑)、蚊(蛹)、搖蚊(幼蟲)、蜉蝣(稚蟲)、蜻蜓(稚蟲)、石蠅(稚蟲)、魚蛉(幼蟲)、負子蜻等。(3) 雙筒解剖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剪刀、蠟盤。3、 實驗內容與方法(1)蝗蟲的消化器官:取棉蝗一只,剪除翅和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夾注棉蝗,右手用解剖剪自肛門上方插入并沿著背中線剪開(剪刀尖朝上)。平推體壁,用大頭針固定于蠟盤上,將生殖腺至于消化道兩側,注滿清水后觀察。觀察荔枝蜻消化道:取荔枝蜻一只,去除翅足,將剪尖向外,自蟲體兩側剪開,再橫向在消化道上方剪斷前胸背板,掀開背板,固定于蠟盤,注水淹沒,去除脂肪體后觀察。昆蟲氣門構造的觀察外閉式氣門:觀察棉蝗后胸氣門,注意垂葉,唇瓣。內閉式氣門:觀察家蠶幼蟲的氣門外面觀(注意圍氣門片,氣門篩),后將蟲體側面觀固定于蠟盤上,注滿水,用昆蟲針刺破氣門四周體壁后,將表皮層剝離,觀察閉弓、閉帶、閉桿、開肌、閉肌等。觀察氣管系統在體內的分布:將家蠶幼蟲剪一裂口后,置于5%的NaOH溶液中加熱至內容物溶解,用水沖后觀察(顯微鏡下觀察螺旋絲構造)。觀察氣門類型,并填寫氣門類型表。觀察水生昆蟲的呼吸器官,并填寫水生昆蟲的呼吸器官類型表。4、作業圖示棉蝗消化道,并注明各部分名稱。簡繪荔枝蜻消化道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繪家蠶幼蟲內閉紗氣門外面觀和內面觀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實驗六昆蟲的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及感覺器官(3學時,基礎實驗)1、目的要求:明確昆蟲神經系統的一般構造和常見的感覺器官。明確昆蟲生殖器官的構造。2、 實驗材料和儀器棉蝗、家蠶幼蟲、蟋蟀、螽斯、蚜蟲、荔枝蜻、胡蜂等。棉蝗、荔枝蜻、家蠶。雙筒解剖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剪刀、蠟盤。3、 實驗內容與方法棉蝗中樞神經系統的解剖與觀察:取棉蝗一只,剪除翅、后足,沿背中線自肛門剪至頭部,推開體壁固定于蠟盤上,加水淹沒蟲體后,小心移開消化道,除去頭部肌肉,就可見頭部的腦及腹壁中央消化道下方的腹神經索(注意偏左側剪開頭部)。家蠶幼蟲腹部神經索的解剖與觀察:取家蠶幼蟲一只,沿背中線自肛門剪至頭部,推開體壁,固定,加水后移開消化道觀察。示范觀察昆蟲的感覺器官:棉蝗、蟋蟀、螽斯的聽器;家蠶、棉蝗等的單眼;蚜蟲的觸角感覺孔。觀察示范標本:荔枝蜻腹部神經節與后胸神經節合并情況;胡蜂的腦(注意心側體和咽側體與腹部的神經索。棉蝗生殖器官的解剖與觀察:取棉蝗一只,去除翅足,沿背中線剪開,平推開體壁,固定,注水后觀察消化道背側的卵巢或睪丸。剪斷后腸進一步觀察:中輸卵管受精囊或儲精囊射精管附腺等構造。荔枝蜻生殖器官的觀察:取荔枝蜻一只,除去翅及胸腹背板,固定注水后,小心去除消化道、脂肪體。觀察:早淡綠色卵巢或&紅色睪丸機附腺等構造。4、 作業繪棉蝗腹神經索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繪家蠶腹部神經索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繪棉蝗早或&生殖器官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繪荔枝蜻生殖器官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實驗七昆蟲綱的分目(3學時,綜合性實驗)1、 要求了解原始無翅類(無翅亞綱)衣魚目和石蛃目的概況和主要特征。了解有翅類(有翅亞綱)各目的概況和主要特征。學會使用和編制昆蟲分類檢索表。2、 材料和儀器鑒定用標本一白蟻、蜻蜓或豆娘、蜚蠊或地鱉、螳螂、蟋蟀、蜻、蟬、蛾或蝶、蜂、蠅、薊馬、金龜子、虱子、跳蚤、草蛉等標本。示范標本1一衣魚、石蛃、羽虱、書虱和足絲蟻等玻片標本。示范標本2一蜉蝣、石蠅、蠼螋、竹節蟲、魚蛉、蛇蛉、捻翅蟲、石蛾、蝎蛉等成蟲、幼蟲(或稚蟲)針插或液浸標本。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泡沫板。3、 內容與方法示范觀察原始無翅類(無翅亞綱)衣魚目和石蛃目的液浸標本,比較其主要的分類特征(注意腹足遺跡、刺突)。有翅亞綱分目鑒定:利用昆蟲成蟲分目檢索表鑒定所給標本至目。觀察上述各類示范標本:注意各目的特征及代表昆蟲。4、 作業比較衣魚和石蛃的異同點。將有翅類(有翅亞綱)各目鑒定結果填入鑒定表中。利用衣魚、蟬(或椿象)、金龜子、螳螂、棉蝗、白蟻、衣魚、虱子、跳蚤、草蛉等編一個昆蟲綱部分目分目檢索表。實驗八直翅目和半翅目的分科(3學時,綜合性實驗)1、 目的要求了解直翅目的概況和主要科的特征。了解并熟悉半翅目的概況和特征。2、 材料和儀器直翅目分科標本:蝗蟲、螽斯、蟋蟀、螻蛄、菱蝗、蚤螻、蟋螽。直翅目示范標本:稻蝗、蔗蝗、棉蝗、負蝗、中華蚱蜢、大蟋蟀、油葫蘆;東方螻蛄、華北螻蛄。半翅目分科標本:椿象、緣蜻、長蜻、獵蜻、盲蜻、網蜻、負子蜻科。半翅目鑒定用標本:蟬、沫蟬、葉蟬、飛虱、木虱、蚜蟲、粉虱。半翅目示范標本:水黽、盾蜻、紅蜻、平腹蜻、劃蜻、仰泳蜻、土蜻、廣肩黽蜻、黑肩綠盲蜻;角蟬、龍眼雞和幾種常見的蚧類一綿蚧、粉蚧、盾蚧以及白蠟蟲、紫膠蟲等同翅目益蟲。體視顯微鏡、培養皿、鑷子、解剖針、泡沫板。3、 內容與方法(1) 直翅目分科:觀察直翅目昆蟲主要科的標本,比較它們主要分類依據,注意觸角、跗節、聽器、產卵器等特征。(2) 觀察半翅目的分科標本,認識幾科重要害蟲,注意荔枝蜻的臭腺。(3) 利用實驗指導書中的半翅目分科檢索表鑒定所給標本至科。(4) 觀察示范標本:認識直翅目和半翅目幾個科重要害蟲。4、作業(1) 填寫直翅目主要科特征表。(2) 繪盲蜻前翅脈序圖,并注明各部分名稱。(3) 列表比較半翅目所給7個科的異同。(4) 寫出半翅目分科鑒定結果。(5) 繪簡圖比較葉蟬、沫蟬、飛虱的后足特征。實驗九鞘翅目分科(3學時,綜合性實驗)1、 目的要求(1) 了解鞘翅目的概況和主要特征。(2) 熟悉鞘翅目的主要類別和分科特征。(3) 了解鞘翅目幼蟲的主要類型和分科特征。2、 材料和儀器(1) 鑒定用標本:虎甲、步行蟲、龍虱、水龜、叩頭蟲、吉丁蟲、葉甲、天牛、瓢蟲、金龜子、象蟲、芫青、擬步行蟲等。(2) 示范用標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0350-1:2023+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electric cooking appliances - Part 1: Ranges,ovens,steam ovens and grills - Methods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 2025年職業衛生工程師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小學英語教師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社會服務與社會工作方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短視頻制作專業考生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創意寫作與編輯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考試卷及答案
- 三人協議書范本
- 萬科測評題庫及答案
- 一級消防工程師模擬試題及答案
- 《健康評估技術》課件-糖尿病評估
- 安全負責人崗位競聘
-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 冰敷在臨床工作應用
- T-GXAS 689-2024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涉及風景名勝區選址論證報告編制技術規范
- 【MOOC】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綜合教程I-內蒙古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南方航空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策略案例分析》
- 2024下半年四川省中江縣事業單位招聘30人歷年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信貸準入資格考試練習測試題附答案
- 中國農業發展史
- 2024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地理試題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