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埋暗挖法簡介(jiǎnjiè)第一頁,共71頁。2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各種用途的隧道不斷修建,隧道工程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與發展。我國地鐵修建方法已由最初單一的明挖法發展到現在的明挖、蓋挖、淺埋暗挖及盾構法等多種方法并存,極大(jídà)地推動了地下工程的快速發展。今天只是對淺埋暗挖工法作一次簡單梳理,同時暗挖施工現場經常出現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討論。前言第二頁,共71頁。3第一章淺埋暗挖法概述第二章淺埋暗挖法施工方法第三章淺埋暗挖法常用的配套技術第四章淺埋暗挖法施工中的監測目錄(mùlù)第五章淺埋暗挖法風險管理及應急措施第三頁,共71頁。4第一章淺埋暗挖法概述(ɡàishù)
地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鐵隧道宜采用明挖法,主要適合(shìhé)在人、交通和管線較少的地方應用。因埋深條件、周邊環境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在建筑物密集的繁華市區和特殊地質區段經常采用淺埋暗挖法施工。淺埋暗挖法起源于1986年北京地鐵復興門車站折返線工程,由于當時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后鐵道部等相關部門討論后確定采用“淺埋暗挖法”這個名稱,建設部把它命名為國家級工法。1、淺埋暗挖法產生(chǎnshēng)的背景第四頁,共71頁。52、淺埋暗挖法的特點(tèdiǎn)淺埋暗挖法,是指在軟弱圍巖地層中,以改造地質條件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為重點,以格柵和錨噴砼作為初期支護手段,遵循“新奧法”理論,按照“十八字”方針(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進行隧道的設計和施工。
淺埋暗挖的優點:結構形式靈活多變,對地面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線(guǎnxiàn)影響不大,拆遷占地少,擾民少,污染城市環境少等。缺點:施工速度慢,噴射混凝土粉塵多,勞動強度大,機械化程度不高,以及高水位地層結構防水比較困難等。雖然已被廣泛推廣應用,但是并非都真正地掌握了其真諦。無論在地鐵工程中,還是在市政公用管線(guǎnxiàn)施工中,或因生搬硬套、或因片面性、或因配套技術不足,僅強調“只要會噴錨支護就會淺埋暗挖”的誤導,造成坍塌、沉陷、滲漏等,經常發生嚴重的安全質量事故。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淺埋暗挖法”進行深入的研討,綜合分析,全面總結。
第五頁,共71頁。63、地鐵(dìtiě)中淺埋暗挖、明(蓋)挖及盾構的關系淺埋暗挖法既可作為獨立的施工方法(fāngfǎ),也可以與其他施工方法(fāngfǎ)結合使用,車站經常采用淺埋暗挖法與蓋挖法相結合,區間隧道用盾構法與淺埋暗挖法結合施工。淺埋暗挖法與其他工法有很強的兼容性。三者的應用情況如下圖。第六頁,共71頁。工法淺埋暗挖法盾構法明(蓋)挖法地質條件有水需處理各種地層各種地層地面拆遷小小大地下管線無需拆遷無需拆遷需拆遷斷面尺寸各種斷面不行各種斷面施工現場較小一般大進度開工快,總工期偏慢前期慢,總工期一般總工期快振動噪音小小大防水有一定難度有一定難度較易7第七頁,共71頁。8新奧法是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圍巖本身具有的自承能力,以噴射砼、錨桿為主的初期支護,使支護與圍巖聯合受力共同作用,把圍巖看作是支護結構的重要(zhòngyào)組成部分。
淺埋暗挖法又稱礦山法,基本不考慮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采用復合襯砌,初期支護承受全部基本荷載,二襯作為安全儲備,共同承擔特殊荷載。
淺埋暗挖法理論源于“新奧法”,如以錨噴作為初期支護手段;盡量減少圍巖擾動;初支與圍巖密貼;量測信息反饋指導施工等。4、淺埋暗挖法與新奧法的區別(qūbié)自承能力:圍巖開挖后在未進行任何支護(zhīhù)情況下,承載上部荷重的能力。第八頁,共71頁。9第二章淺埋暗挖法施工(shīgōng)方法
1、淺埋暗挖施工步驟(bùzhòu)及工藝流程淺埋暗挖法施工步驟:施工準備——超前小導管布設(bù shè)——注漿——土方開挖——格柵架立——鋼筋網片、連接筋——噴射混凝土——防水施工——二次襯砌。(見下圖)第九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10施工(shīgōng)準備超前導管(dǎoguǎn)超前注漿土方開挖格柵安裝網片安裝砼噴射防水施工二次襯砌第十頁,共71頁。11施工準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地層預加固及施工輔助措施開挖初期支護現場監控量測
是否符合控制標準防水層二次襯砌混凝土結構結束是(修改施工方案)(加強初期支護施工輔助措施)(改變開挖步驟,程序)(修改支護參數)否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工藝流程第十一頁,共71頁。122、淺埋暗挖施工技術(jìshù)原則淺埋暗挖法的核心技術被概括為18字方針:“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在暗挖施工作業時根據地質情況制定(zhìdìng)相應的開挖步驟和支護措施,嚴格根據量測數據確定支護參數,保證暗挖作業和周邊環境的安全。第十二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13管超前:開挖拱部土體自穩能力差,自立時間短,土體凌空后極易坍塌,采用超前支護的各種手段(shǒuduàn)主要提高土體的穩定性,控制下沉,防止圍巖松弛和坍塌。嚴注漿:導管超前支護后,立即進行壓注水泥漿或其它化學漿液,填充圍巖空隙,使隧道周圍(zhōuwéi)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強度的殼體,以增強圍巖的自穩能力,確保開挖過程中的安全。第十三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14短進尺:一次注漿,一次開挖或多次開挖,土體暴露時間越長,進尺越大,土體坍塌的危險就越大,所以一定要嚴格限制進尺的長度。在施工中可采取預留核心土,目的除減少開挖時間外,預留的土體還可以平衡掌子面的土體,防止滑塌。強支護:在松散(sōngsǎn)地層中施工,大量土體的重力會直接作用于初期支護結構上,初期支護必須十分牢固,具有較大的剛度,以控制初期結構的變形,保證結構的穩定。第十四頁,共71頁。15快封閉:在臺階(táijiē)法施工中,如上臺階(táijiē)未封閉成環,變形速度較快,為有效控制圍巖松弛,必須及時采用臨時仰拱或使支護體系成環。勤量測:結構的受力最終都表現為變形,可以說,沒有變形(微觀的),結構就沒有受力。按照規定頻率對規定部位進行監測,掌握施工動態,調整施工參數并設置各部位的變形警戒值,是淺埋暗挖法施工成敗的關鍵。第十五頁,共71頁。163、淺埋暗挖常用施工(shīgōng)方法采用淺埋暗挖法施工時,依據工程地質、水文情況、工程規模、覆土埋深及工期等因素,常用施工方法有全斷面法、臺階法、中隔墻法(CD法)、交叉中隔墻法(CRD法)、雙側壁導坑(dǎokēng)法(眼睛工法)、洞樁法(PBA法)、中洞法及側洞法等。第十六頁,共71頁。施工方法示意圖縱段示意圖重要指標比較
沉降工期支護拆除量造價全斷面法一般最短沒有拆除低臺階法
一般短沒有拆除低中隔墻法(CD)法較大短拆除少偏高交叉中隔墻法(CRD法)較小長拆除多高雙側壁導坑法(眼鏡法)大長拆除多高洞樁法(PBA法)大長拆除多高中洞法小長拆除多高側洞法大長拆除多高17第十七頁,共71頁。(1)全斷面開挖法全斷面法主要適用于較好圍巖,全斷面開挖法施工(shīgōng)操作比較簡單,為了減少對地層的擾動次數,在采取局部注漿等輔助施工(shīgōng)措施加固地層后,也可采用全斷面法施工(shīgōng)。采全斷面開挖法有較大的作業空間,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機械化作業,提高施工(shīgōng)速度,且工序少,便于施工(shīgōng)組織和管理。但由于開挖面較大,圍巖穩定性降低,且每個循環工作量較大。每次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動較大,因此要求進行精心的鉆爆設計,并嚴格控制爆破作業。*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18第十八頁,共71頁。(2)臺階法臺階法是最基本、運用最廣泛的施工方法,而且是實現其它施工方法的重要手段。當開挖斷面較高時可進行多臺階施工,每層臺階的高度常用3.5~4.5m,或以人站立方便操作選擇臺階高度。當拱部圍巖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時,可適當延長或縮短臺階長度,確保開挖、支護質量(zhìliàng)及施工安全。*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19第十九頁,共71頁。臺階法工程(gōngchéng)實例20第二十頁,共71頁。(3)CD法和CRD法中隔墻法也稱CD工法,主要適用于地層較差和不穩定巖體,且地面沉降要求嚴格的地下工程施工。當CD工法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在CD工法的基礎上加設臨時(línshí)仰拱,即所謂的交叉中隔墻法(也稱CRD工法)。CRD工法的最大特點是將大斷面施工化成小斷面施工,各個局部封閉成環的時間短,控制早期沉降好,每個步序受力體系完整。因此,結構受力均勻,形變小。另外,由于支護剛度大,施工時隧道整體下沉微弱,地層沉降量不大,而且容易控制。
21第二十一頁,共71頁。大量(dàliàng)施工實例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CRD工法優于CD工法(前者比后者減少地面沉降近50%)。但CRD工法施工工序復雜,隔墻拆除困難,成本較高,進度較慢,一般在地面沉降要求嚴格時才使用。22第二十二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23CRD工法施工(shīgōng)橫向示意圖CRD工法施工(shīgōng)縱向示意圖第二十三頁,共71頁。24暗挖CRD法施工(shīgōng)步序第二十四頁,共71頁。25CRD工法施工(shīgōng)實例第二十五頁,共71頁。26CRD法開挖(kāiwā)效果圖第二十六頁,共71頁。(4)雙側壁導坑法雙側壁導坑法也稱眼鏡法,是變大跨度為小跨度的施工方法,其實質是將大跨度分成三個小跨度進行作業,主要適用于地層較差、斷面很大、三線或多線大斷面鐵路隧道及地下工程。該法工序較復雜,導坑的支護拆除困難,有可能由于測量誤差而引起鋼架連接困難,從而加大了下沉值,而且(érqiě)成本較高,進度較慢。一般采用人工和機械混合開挖,人工和機械混合出渣。27第二十七頁,共71頁。28雙側壁導坑(dǎokēng)法實例第二十八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29實踐證明,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安全的施工隧道,并將地表沉降(chénjiàng)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因此,選擇一種合理的施工方法是工程成敗的關鍵。綜合國內外施工經驗,基于經濟性及工期考慮,其工法選擇的順序為:臺階法→CD工法→CRD工法→眼鏡工法。從安全性角度考慮,順序正好相反。在工程實踐中,應根據地質條件、斷面大小、地面環境等因素從工法的可實現性、安全性、工期、適應性、技術性和經濟性六個方面綜合考慮,選擇施工方法。第二十九頁,共71頁。30(5)大斷面暗挖法
大斷面車站開挖方法的選擇,受地表沉陷影響較大,變大跨為小跨可減小地表沉陷;開挖分塊越多,擾動地層次數增多地表沉陷就越大;一次支護及時、開挖支護封閉時間越快地表沉陷就越小。當采用正確施工方法和相應的輔助(fǔzhù)施工措施后,可以做到安全、經濟、快速施工的目的。大斷面暗挖主要集中在地鐵車站及渡線段。主要工法為:洞樁法(PBA法)、中洞法、側洞法等。在大斷面施工中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三十頁,共71頁。①大斷面劃小斷面,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據地層做調整,小斷面固然開挖安全(ānquán),但多次力的轉換,易造成累計沉降過大;②較好的方法為洞樁法,但洞樁法導洞多,洞內施工樁,作業條件差;③中洞法較為安全(ānquán),控制沉降好,但該法在完成中洞后,開挖側洞,由于側向抵抗側壓的減弱,會造成中洞過大變形,有的造成中拱二襯開裂,二襯不宜過早受力;④多層導洞開挖,一般先從上部洞室開挖,然后落底。但是整體下沉總累計沉降較大。為減少累計沉降,可采取反復注漿措施,也可以考慮先挖下部導洞,逐層上挖,但每層開挖增加超前小導管;31第三十一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321、上下導坑錯開(cuòkāi)距離開挖(包括初支);2、孔樁開挖、底縱樁、中柱邊樁、頂縱梁;3、中洞上臺階開挖(包括初支);4、左右洞上臺階開挖(包括初支);Ⅴ、中洞拱部襯砌;Ⅵ、側洞拱部襯砌;7、樓板以上土體開挖;Ⅷ、樓板澆砼;9、剩余部分土體開挖;Ⅹ、底板及底部邊墻襯砌;Ⅺ、站臺板澆筑。第三十二頁,共71頁。施工要點及技術措施①注意控制先行導洞的開挖中線和水平,確保開挖斷面圓順,鋼格柵安裝位置正確。②盡可能縮短開挖臺階和各開挖分部的施工間隔,使初期支護盡快閉合,以控制圍巖變形。③因為中隔壁法工序較多,工序轉換使得結構受力復雜,為保證拆除臨時格柵時的安全,必須保證各部格柵之間的連接質量。④中隔墻、板拆除時,一定要進行拆除實驗,根據監測數據,決定拆除長度。拆除時要有專項拆除方案,采用滑輪、繩索等措施確保安全,嚴禁采用卷揚機等機械設備連續(liánxù)拆除,一般采用跳倉或換撐拆除等方法。33第三十三頁,共71頁。第三章淺埋暗挖法常用(chánɡyònɡ)的配套技術1.淺埋暗挖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施工一般地處第四紀沖、洪積扇的中上部,地層由粘性土、粉土、砂類土、碎石類土沉積而成,土質松散,成拱條件(tiáojiàn)差;而且地下水水位高,滲透性強(一般采取降水措施,但仍有殘留水);加上大部分線路處于交通繁忙地段,車輛行駛過程中產生強烈震動,使淺埋隧道周邊土體更加松弛,開挖過程中極易坍塌。一般引起坍塌的原因或因素:34第三十四頁,共71頁。(5)雨、污水等市政管線滲漏或下穿河、湖地下管線縱橫交錯,一些雨、污水管修建年代(niándài)較早,滲漏嚴重,下穿河、湖水滲漏嚴重,周圍地層處于飽和狀態,部分地段還形成一個水囊。隨著暗挖施工擾動土體,破壞原有平衡,可能引起坍塌。(6)馬頭門及斷面變換處馬頭門和斷面變換處是工程施工的一大難點,由于受力轉換比較復雜,施工中易引起坍塌。(7)人為管理等因素施工方法不當;施工方案不當;管理上重開挖輕支護等。*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35第三十五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36坍塌事故(shìgù)照片第三十六頁,共71頁。2.常用的輔助工法
穩定地層的主要手段是用注漿加固隧道周邊(zhōubiān)地層,用管棚加固隧道拱部地層。要根據地質和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注漿的范圍、壓力和材料,達到改善地層的物理力學參數,提高地層的自穩能力。常用輔助方法:(1)大管棚支護一般開挖洞門或結構受力轉換、大斷面或通過重要管線等地方,設計普遍采用管棚方案。常用管棚為108mm~159mm,也有采用更大的管棚。管棚直徑不是越大越好,施工過程中注意沉降控制。管棚施工帶水作業時要間隔進行,同時完成一個管就要立即進行注漿,防止地層中地下水的串流。37第三十七頁,共71頁。38大管棚支護(zhīhù)實例第三十八頁,共71頁。(2)小導管超前支護在軟弱地層中沿著開挖輪廓線和加固輪廓線,按照一定的入射角度,打設一定數量的小導管,用注漿設備把配置(pèizhì)好的注漿材料,通過小導管注入到地層里,使注漿材料在軟弱地層里向四周迅速擴散和固結,并使小導管和土體固結在一起,起到棚護和加固地層的作用。常用的小導管為25mm—42mm。對較好的粘性土層,采用開挖鎬刨,小導管打入較困難,只要能夠使開挖面穩定,可不必強求打小導管;小導管仰角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15°以內。39第三十九頁,共71頁。40小導管(dǎoguǎn)不能盲目追求角度要求,防止下榀格柵因無架設空間而割斷導管(dǎoguǎn)。第四十頁,共71頁。(3)水平旋噴法開挖前進行水平旋噴加固土體,一般土柱直徑為30mm,相互咬合搭接,形成整體殼體,開挖時起到棚護作用。目前一般旋噴長度為20m左右,開挖18m,留2m搭接。旋噴壓力為不小于20MPa,覆土較薄時要減壓,且適當縮小間距。目前采用旋噴加固土體主要問題是漿液流失較大(jiàodà),另外長距離水平旋噴方向性偏差。水平旋噴施工期間會有較大(jiàodà)沉降,有時可超過10mm,但開挖時沉降較小,初支背后壓漿亦少,對于個別點棚護不好時,可補打小導管注漿處理。41第四十一頁,共71頁。(4)地表降水(jiàngshuǐ)及洞內水理方法地表井點降水(jiàngshuǐ)是常用方法,在布置井點時應控制單井抽水量,在施工時做好反濾層,并且分段抽水,以減少因降水(jiàngshuǐ)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減少地下水的流失。粘土層中夾有砂層或砂層中夾有粘土等,管井降水(jiàngshuǐ)很難全部疏干,地層中存在殘留水,這時經常采用水平排水和注漿止水等辦法。42第四十二頁,共71頁。(5)凍結法凍結法是利用人工制冷(zhìlěng)技術,使地層中的水凍結,把天然巖土變成凍土,增加其強度和穩定性,隔絕地下水與地下工程的聯系,以便在凍結壁的保護下進行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開挖與襯砌施工技術。多用在盾構隧道出發、到達端頭、聯絡通道和區間隧道局部具流塑或流沙地層的止水與加固。
另外還有一些小的輔助辦法如:開挖留核心土、噴射混凝土封閉開挖工作面、鎖腳錨管、設置臨時仰拱等。43第四十三頁,共71頁。44第四章淺埋暗挖法施工(shīgōng)中的監測1.施工監測總體要求監控量測工作必須緊接開挖、支護作業,按設計要求進行布點和監測,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或增加量測的項目和內容(nèiróng)。量測數據應及時分析處理,并將結果反饋到施工過程中。
第四十四頁,共71頁。量測結果修改設計指導施工積累資料為以后設計提供類比依據二次襯砌合理的施作時間為確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預見事故和險情掌握圍巖動態和支護結構的工作狀態監控量測452.監測(jiāncè)的作用第四十五頁,共71頁。3.監測項目的確定因素
監測項目的確定、監測斷面及測點的位置、儀器設備的選擇及組件的埋設方法等,主要考慮如下因素:(1)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2)隧道埋深、跨度、結構型式、隧道間距和施工工藝;(3)隧道施工影響范圍內現有房屋建筑的結構特點、形狀尺寸(chǐcun)及與隧道軸線的相對位置;(4)設計提供的變形及其它控制值及其安全儲備系數等46第四十六頁,共71頁。4.量測項目類型隧道監控量測的項目應根據工程特點、規模大小和設計要求(yāoqiú)綜合選定。量測項目可分為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兩大類(見下列表),必測項目在采用噴錨構筑法施工時必須進行;選測項目應根據工程規模、地質條件、隧道埋深、開挖方法及其他特殊要求(yāoqiú),有選擇地進行。淺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47第四十七頁,共71頁。監控量測(必測項目)地表下沉水準儀等拱頂下沉水準儀等凈空變化收斂儀等洞內、外觀察現場觀察、地質羅盤*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48第四十八頁,共71頁。*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49隧道拱頂(ɡǒnɡdǐnɡ)下沉、凈空收斂示意圖很重要(zhòngyào)!第四十九頁,共71頁。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表測試精度備注1地表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塔尺1mmH0>2b2隧底隆起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塔尺1mm3圍巖內部位移多點位移計0.1mm4圍巖壓力壓力盒0.001mm5二次襯砌接觸壓力壓力盒0.001mm6鋼架受力鋼筋計0.1MPa7混凝土受力混凝土應變計10με8錨桿桿體應力鋼筋計0.1MPa9二次襯砌內應力混凝土應變計0.1MPa10爆破振動觀測爆破振動記錄儀臨近建筑物11圍巖彈性波速度彈性波測試儀*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50監控(jiānkònɡ)量測選測項目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開挖(kāiwā)寬度第五十頁,共71頁。5.監測要求凈空變化、拱頂下沉量測應在每次開挖后12h內取得初讀數,最遲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環開挖前必須完成。測點應牢固可靠、易于識別,并注意保護,嚴防損壞。拱頂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測基點應與洞內、外水準基點建立聯系。地表下沉量測應在開挖工作面前方,隧道埋深與隧道開挖高度之和處開始,直到襯砌結構封閉、下沉基本停止時為止。各項量測作業均應持續到變形基本穩定后2-3周結束。對于膨脹性和擠壓性圍巖,位移(wèiyí)長期沒有減緩趨勢時,應適當延長量測時間。凈空變化速度持續大于1.0mm/d時,圍巖處于急劇變形狀態,應加強初期支護系統;凈空變化速度小于0.2mm/d時,圍巖達到基本穩定。*淺埋暗挖施工(shīgōng)技術與注意事項51第五十一頁,共71頁。第五章、施工(shīgōng)安全風險評估及應急處理要點一、淺埋暗挖法安全風險評估二、施工應急處理控制(kòngzhì)要點第五十二頁,共71頁。淺埋暗挖法安全風險(fēngxiǎn)評估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評估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yùjǐnɡ)范圍地質、環境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設計方案實施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施工方案安全性評估施工組織合理性評估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狀況監控、評估及預警(yùjǐnɡ)第五十三頁,共71頁。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fēngxiǎn)評估淺埋暗挖法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nèiróng)1淺埋暗挖法地質、環境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在認真分析巖土工程勘察與環境調查資料、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及空洞普查的基礎上對地質、環境安全風險因素和上覆松散填土等地質條件復雜、下穿地下管線等環境條件復雜的部位進行識別分析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2淺埋暗挖法設計方案實施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在認真學習設計文件的基礎上對超前支護施工工藝、支護體系施工工藝、環境保護措施及降水工藝等實施的重、難點及可能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與分析3淺埋暗挖法施工方案安全性評估在地質、環境條件核查的基礎上進行地質、環境與施工工藝及設備適應性評估4淺埋暗挖法施工組織合理性評估對淺埋暗挖法施工單位的組織管理進行評估,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準備、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第五十四頁,共71頁。淺埋暗挖法施工過程(guòchéng)的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范圍淺埋暗挖法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范圍一般為洞內隧道工作面2、3倍洞徑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淺埋暗挖法施工開挖面地質狀況監控、評估與預警對工作面的地質變化、土體穩定性進行監控、評估與預警2淺埋暗挖法支護結構體系監控、評估與預警對支護結構變形及穩定性進行監控、評估及預警3淺埋暗挖法施工周邊環境監控、評估與預警對周邊建構筑物、管線、地面開裂變形情況進行監控、評估與預警4淺埋暗挖法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狀況監控、評估與預警對淺埋暗挖法施工人員、設備、應急物資等資源到位情況安全保護措施落實情況設計文件(wénjiàn)落實情況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專項方案落實情況違章作業情況及安全風險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監控、評估與預警。5特殊情況:在臨時支撐安裝拆除、工序轉換等特殊施工工序或斷面變化、復雜大跨、聯絡通道等關鍵部位應增大巡視頻率。第五十五頁,共71頁。地質、環境(huánjìng)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淺埋暗挖法地質、環境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地質安全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主要識別不良地層、地下水、地下空洞等地質安全風險因素分析地質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及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2環境安全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主要識別地面(dìmiàn)環境、地下環境等環境安全風險因素分析工程施工、環境等相互影響及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3淺埋暗挖法易出現安全風險的部位識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地質條件復雜部位包括地下水難以控制處、土質軟弱處等②環境條件復雜部位包括緊鄰古跡或建筑物處、周邊建構筑物荷載差異較大處、緊鄰地下重要管線處、緊鄰地下污水管線處、緊鄰水源處、臨近施工等。第五十六頁,共71頁。設計方案實施安全(ānquán)風險識別與分析淺埋暗挖法設計方案實施安全風險識別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施工工藝主要對超前支護工藝、初期支護工藝、其它臨時(línshí)支護工藝、開挖工序等實施的重、難點及可能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與分析2受力復雜部位主要對特大斷面、馬頭面、變斷面、陡坡段、出入口、明暗法結合處、施工工序轉換等受力復雜部位進行識別分析工法工藝方案實施重、難點及可能的安全風險3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對地面建構筑物、橋樁、地下建構筑物、地下管線等保護措施實施的重、難點及可能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及分析4降水設計主要對降水方案、工藝參數等實施的重、難點及可能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與分析。第五十七頁,共71頁。施工方案(fāngàn)安全性評估淺埋暗挖法施工方案安全性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地質、環境因素變化對淺埋暗挖法施工工藝參數及設備適應性評估1地質因素變化對超前支護、開挖支護及設備影響評估主要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空洞等導致地層加固、超前支護施作困難、工作面開挖涌水、坍塌等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2環境因素變化對超前支護、開挖支護及其設備影響評估主要對鄰近工程、地下障礙、地下管線、地表水體等導致超前支護施作困難、效果不明顯、工作面開挖漏水、漏砂、坍塌、破壞(pòhuài)管線等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3易出現安全風險部位對超前支護、開挖支護及其設備影響評估主要對已出現安全風險部位導致超前管棚轉進困難、工作面坍塌、支護結構失穩等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2施工工藝及設備對地質、環境影響評估1地層加固及超前支護施工工藝及設備對環境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對施工工藝及設備引起地層擾動、空洞、周邊建筑物振動、施工噪音、漿液污染、地下管線破壞(pòhuài)、地下建/構筑物破壞(pòhuài)等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2開挖支護工藝及設備對地質、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對開挖方法、開挖進尺、臺階長度、臺階坡度、初期支護結構施作、臨時支撐、小導管注漿等工藝及設備引起地層擾動、地下水、空洞、地面沉降、塌陷、地下管線破損等安全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3降水施工及設備丟地質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對降水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建/構筑物沉降、降水不到位、工作面滲漏水等安全風險時間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第五十八頁,共71頁。施工組織(zǔzhī)合理性評估施工部署主要對施工場地布置、施工任務劃分、施工順序、施工總體方案、“四新”技術、組織機構(jīgòu)等的合理性進行評估1施工場地布置包括施工設施布置、臨時設置布置、臨時材料棄渣、鋼筋砂、石料堆放布置、構建及鋼筋加工場地等是否按照淺埋暗挖法施工場地布置原則在布置在施工影響區以外、不干擾其它施工等2施工總體方案包括施工工藝流程、單項工程施工方法、施工順序等3組織機構(jīgòu)包括項目經理部構成情況項目領導班子項目經理、主管生產副經理、總工等從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淺埋暗挖法施工經歷等4人員配備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安全員、及各工種配備的人員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淺埋暗挖法施工經歷等5施工準備主要對技術準備、施工現場準備及搶險物資準備等是否落實進行評估1技術準備包括地質核查、環境調查、設計文件分析、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完成質量等2施工現場準備包括項目經理部組建完成情況、施工隊伍到位、大型設備進場施工、臨時設施完成情況主要材料、設備準備、環境保護等3搶險物資準備包括搶險物資儲備、搶險物資儲備管理制度等6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對安全風險組織機構(jīgòu)、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措施、安全生產教育情況等是否責任明晰、滿足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第五十九頁,共71頁。
開挖(kāiwā)面地質狀況監控、評估及預警
淺埋暗挖法施工開挖面地質狀況主要應巡視、評估以下內容1土層性質及穩定性1土層性質及其變化情況土質密實度、濕度、顏色等性質、分布情況與地質勘查及踏勘結果和設計條件的差異情況2開挖面土體滲漏水情況滲漏水量、氣味、顏色、是否伴有砂土顆粒、發生位置、發展趨勢等3工作面坍塌坍塌位置、坍塌體大小、發展趨勢、塌落原因等。2降水效果抽降水控制效果、降水井井位、出水量及含沙量、變化情況及持續時間、附近地面(dìmiàn)沉陷情況等。第六十頁,共71頁。支護結構體系監控(jiānkònɡ)、評估及預警淺埋暗挖法施工支護結構體系主要應巡視、評估以下內容1支護體系施作及時性情況2滲漏水情況滲漏水量、水質、顏色、氣味、是否伴有砂土顆粒、發生位置、發展趨勢等。3支護體系開裂、變形變化情況1初期支護扭曲變形部位、變形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等2噴混凝土出現裂縫及剝離長度、位置、寬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等3臨時支撐(zhīchēng)脫開包括發生位置、周邊變化、可能后果等4支護體系施工質量缺陷1初期支護施工缺陷包括拱架架設缺陷、掛網、噴混凝土施工缺陷。2拱架架設缺陷觀察拱架材料、拱架間距拼裝是否在允許誤差內掛網、縱向連接鋼筋焊接是否符合要求3掛網、噴混凝土施工缺陷鋼筋網鋪設噴混凝土工藝流程、一次噴射厚度、網噴支護隧道輪廓尺寸允許偏差等4臨時支撐(zhīchēng)安裝拆除缺陷臨時支撐(zhīchēng)材料、安裝時機、螺栓連接、焊接、掛網、連接筋焊接、鋼筋結點連接、噴混凝土不符合規定拆除時機、拆除范圍、后續工序等5下臺階及仰拱施工缺陷是否緊跟工作面等6特殊斷面缺陷包括特大斷面、易出現安全風險部位支護結構出現施工缺陷的位置、發展趨勢、可能后果等。5支護體系拱背回填情況拱背是否存在空洞空洞有無回填回填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回填是否密實等。第六十一頁,共71頁。
施工工藝監控、評估(pínɡɡū)及預警
淺埋暗挖法施工工藝主要應巡視、評估以下內容1工作面暴露(bàolù)時間包括工作面暴露(bàolù)時間、初期支護施作時間等2開挖進尺要求觀察每次開挖進尺,對于多步開挖,應觀察每一步開挖進尺、各布工作面之間的距離3超挖觀察超挖位置、超挖數量等4超前支護施工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包括小導管的布設、注漿壓力、注漿材料、注漿量、施工工藝等5背后注漿施作觀察背后注漿的布設、注漿壓力、注漿材料、注漿量、施工工藝等6特殊斷面施作包括地層加固措施、超前支護、開挖方法、開挖進尺、初期支護、噴混凝土、臨時支撐等是否符合要求7施工工序施工工藝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第六十二頁,共71頁。
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狀況監控、評估(pínɡɡū)及預警
淺埋暗挖法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狀況主要應巡視、評估以下內容1人員、設備、應急物資等資源到位情況是否按照施工準備施工組織要求組織人員、設備、應急物資等資源到位2安全保護措施落實情況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設施、文明施工等情況3設計文件落實情況1超前支護施作:包括鉆孔、管棚打設、注漿等工序是否滿足設計2開挖支護施作:開挖、運輸、拱架架設、掛網、噴混凝土等是否滿足設計3交叉施工工藝是否滿足設計4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專項方案落實情況土方(tǔfāng)開挖出喳、支護結構施作、超前支護施作、注漿、降水等是否滿足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專項方案要求5違章作業情況土方(tǔfāng)開挖、支護結構施作、超前支護施作、臨時支撐安裝及拆卸、注漿、降水等工序、工藝、工種是否遵守操作規程6安全風險管理體系運作情況施工單位項目部執行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情況及效果等。第六十三頁,共71頁。二、施工(shīgōng)應急處理控制要點
常見塌方處理措施一般坍方應急(yìngjí)處理措施重大坍方應急(yìngjí)處理措施冒頂應急(yìngjí)處理措施突泥突水處理措施第六十四頁,共71頁。常見塌方處理(chǔlǐ)措施用砂袋封閉掌子面。對距離掌子面5m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距10.5m。噴射(pēnshè)混凝土封閉后在坍方段徑向打設φ32注漿小導管按0.5m間距梅花型布置小導管深入坍方土體1m以上外露長度到初期支護外0.2m便于回填注漿并根據坍方深度在深度方向按0.3m間距橫向焊接φ22鍘筋分層填充高標號輕質預制混凝土填充一層噴射(pēnshè)一層C20混凝土回填密實后填充下一層。坍方處理后分次進行回填注漿確保坍方段支護密實。同時應加強監測每天觀測頻率2次以上并及時上報量測情況指導現場施工。第六十五頁,共71頁。一般(yībān)坍方應急處理措施
當發生一般坍方后應及時噴射混凝土封閉坍腔表面土體并用方木、工字鋼支撐坍方掌子面掛網復噴C20混凝土封閉坍方土體防止坍方進一步擴大(kuòdà)。當塌方處有滲流水時埋設PV管將水引流到排水溝處以防止水軟化塌方土體引起連續塌方。用方木、工字鋼支撐掌子面及時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塌方土體噴射混凝土時在塌方段埋設φ40PVC管梅花形布置間距05m對距離掌子面5m范圍內的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和立柱臨時支撐間距0.5m。根據塌方深度在深度方向按0.3m間距安裝Φ8的鋼筋網片分層安裝分層噴射混凝土直至噴平塌方凹處。在埋設的φ40PVC管內打設長3.0mφ32的注漿小導管并進行注漿確保塌方段支護后面的土體密實打設小導管時要避開地下管線。通過對塌方處的監測當地層變形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坍方處理后分次進行回填注漿確保坍方段支護密實。并加強監測每天觀測頻率2次以上并及時上報量測情況指導現場施工。第六十六頁,共71頁。重大坍方應急(yìngjí)處理
當發生重大塌方事故后對塌方段上方道路進行交通疏散嚴禁車輛、行人從塌方地段上方通過同時組織人員(rényuán)采取應急措施防止塌方進一步擴大。涉及到地下管線、建筑物時立即向相關產權單位報告相關產權單位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盡快組織專業搶險隊伍到達出事現場進行原因分析共同組織搶險。塌方處理的全過程搶險人員(rényuán)都要隨時觀察塌方情況防止塌方傷人。必須確保通訊信息暢通并對處理情況、圍巖變化情況、人員(rényuán)及機械設備狀況等及進上報在搶險有困難或需要救援及時請求救助。向事故現場調配所備用的搶險機械設備、搶險物資及人員(rényuán)以配合專業隊伍進行搶險工作。當險情危及重大設備、車輛、建(構)筑物及人生安全時人員(rényuán)、設備盡快撤離危險區。塌方穩定后如塌方段有滲水時采用PVC管對滲水進行引流處理防止滲水軟化塌方土體引起連續塌方事故。用方木、工字鋼支撐塌方掌子面及時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塌方土體并對距離掌子面10m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廈門第一中學招聘心理教師筆試真題
- 2024年瀘州市招聘中小學教師筆試真題
- 課堂紀律管理提升策略計劃
- 2024年北京市雜技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職業生涯發展對財務的影響計劃
- 保安工作全面提升計劃
- 開展社團比賽與評比活動方案計劃
- 2025屆甘肅省嘉峪關市名校數學七下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名校2025屆數學八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數據處理工具及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東濟南先行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理發店簽入股合同協議
- 從實踐中學習醫療人文關懷的案例分享
- 2025年上半年重慶合川區招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電氣設備在智能電網虛擬電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法學博士申請個人自述范文
- 首付協議簽合同
- 銀行消保崗筆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陜旅版(三起)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歸納
- 跟著人民幣旅游
- 浮生六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