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實詞判斷 知識講解_第1頁
文言文 實詞判斷 知識講解_第2頁
文言文 實詞判斷 知識講解_第3頁
文言文 實詞判斷 知識講解_第4頁
文言文 實詞判斷 知識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解決方案文言文■實詞判定文言文■實詞判定◎今年高考考什么文言文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與文言虛詞相比,文言實詞數量多,表意性強。《考試大綱》要求:理解常見文言文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常見”規定了考查范圍;“在文中”規定了考查的方向,即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對該考點的考查形式:一是選擇題,分值為3分;二是在翻譯題中考查文言實詞。A滿分必備攻略實詞詞義判定方法雙音詞推斷法古漢語多單音節詞,現代漢語多雙音節詞,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衍變而來,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推斷某個文言實詞的含義時可以將其擴充為雙音詞,再依據語境取舍。如:朝一一早晨、朝廷、朝見、朝代,辭一一言辭、文辭、推辭、辭讓、告辭,等等。而命題者又常常利用這一點設置迷局?!纠?】自新少讀書,敏慧絕出。古經中疑義,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隨口而應,若素了者?!c其兄耕田度日,帶笠荷鋤,面色黧黑。夜歸,則正襟危坐,嘯歌古人,飄飄然若在世外,不知貧賤之為戚也。兄為里長,里多逃亡,輸納無所出。每歲終,官府催科,搒掠無完膚。自新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h吏怪其意氣。方授杖,輒止之……試之文,立就,慰而免之。……歸子曰:余與自新游最久,見其面斥人過,使人無所容。侍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新隨口而應,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B.不知貧賤之為戚也?戚:憂傷C.縣吏怪其意氣?怪:責怪D.見其面斥人過面:當面【解析】A項,了:明白,了解。D項,面:當面,名詞作狀語°A.D兩項都可以用雙音詞推斷法。B項,戚:憂傷。但C項“怪”解釋為“責怪”錯誤,文中縣吏沒有“責怪”自新,而是善意地“止杖”(阻止施行杖刑),另外,“怪”是形容詞,作謂語時不能帶賓語,句中應是活用,因此,“怪”是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敬鸢浮緾【參考譯文】自新年少讀書,聰明絕倫。古代經書中有疑惑難解之處,學友們勤奮不懈而無所獲,自新隨口而答,仿佛平常時就已經很清楚的樣子?!托珠L耕田度日,戴著斗笠扛著鋤頭,臉色曬得很黑。夜間歸來,就正襟危坐,吟詠古人的詩文,飄飄然仿佛在塵世之外,不知道為貧賤事而憂傷了。他的哥哥是里長,鄉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稅沒地方來。每到年終,官府催交租稅,把他的兄長拷打得體無完膚。自新就前往縣衙代替哥哥(受責罰),而把他的哥哥藏在別的地方??h吏對他的神情氣概感到奇怪。剛要施與杖刑,縣吏就阻止了……讓他試寫一篇文章,他馬上就寫成了,縣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對他的刑罰。……歸子說: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見他當面斥責別人過錯,使對方下不來臺。大庭廣眾之下,他說話從不看人家的臉色。詞性推斷法根據實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義。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與“小”對應,從“足”即推斷為小步、半步;再如“追亡逐北”“亡”“北”對應,均為“潰敗”之意;再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用”對應,均為“被任用”之意;又如“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腰”與“戴”對應,都是“腰中戴著”的意思?!纠?】郭原平字長泰,稟至行,養親必己力。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性謙虛,每為人作匠,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肴味,唯餐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要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于里中買糴,然后舉爨。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稟至行,養親必己力.稟:賜予B.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閑:熟習C-日暮作畢,受直歸家直:報酬D.于里中頭糴,然后舉爨[cuan]爨:做飯【解析】根據加點詞的詞性來推斷,A項“稟至行”是主謂結構,“稟”作主語,應是名詞,解釋為動詞“賜予”錯誤,應理解為“生性”“稟性”。B項“性閑木功”是“主語+謂語+賓語”的形式,“閑”在句中作謂語,應為動詞,通“嫻”,解釋為“熟習”正確。C項“受直”是動賓結構,“受”,動詞,意為“接受”,“直”解釋為名詞“報酬”正確。D項為主語省略的主謂句,“買糴”“舉爨”為順承的兩件事,“爨”解釋為“做飯”正確。其實,這道題如能準確判別“稟”在句中的詞性,就可以輕松解答?!敬鸢浮緼【參考譯文】郭原平,字長泰,他生性孝順,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侍養父母。他熟悉木工技藝,常靠給人做工來供養雙親。他生性謙虛,常給人做工,收取短工的工錢。雇主招待他吃飯時,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貧窮,父母不曾吃葷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飯就算了。家里有時沒飯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餓,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錢回家,到市場買點米,然后燒火做飯。主語(名詞、代詞)+狀語(副詞、介賓短語)+謂語(動詞、形容詞)+定語(形容詞、名詞、代詞)+賓語(名詞、代詞)小練習:解釋加點詞。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兵車行》).句“信”處在謂語動詞“知”之前,作狀語;既作狀語,那么一定是副詞,進而推斷它為“確實”之意。今以蔣氏觀之,猶信(《捕蛇者說》)句“猶”是副詞,作狀語,“信”處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形容詞,為“真實”之意。信義著于四海(《赤壁之戰》).句“著”為謂語動詞,“信義”處在主語的位置上,為名詞,故“信''為“信譽”之意。解釋句子中的“信”。a煙濤微茫信難求?!靶拧睘闋钫Z,副詞,可推斷為“實在”的意思。b楚王貪而信張儀。“信”為謂語,帶賓語,應是“相信”的意思。c信義著于四海?!靶帕x”為主語,肯定是名詞,可推為“信用”的意思。d欲信大義于天下?!靶拧?,謂語不能是名詞只能判斷為通假字,通“伸”,“伸張”的意思。結構推斷法古人為文講究對稱,常常使用一些結構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對的句子,這樣的句子形式整齊,節奏和諧。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在兩兩、二三的對舉句中,位詈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這樣誦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例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逾遠而彌存也 彌:更加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振:振作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取:擇取客有任目而惡鏡者 任:放縱【解析】A項,“逾遠”和“彌存”是對稱結構,“逾”是越過(經歷)的意思,“逾遠”就是經歷久遠的年代,“彌存”就應該理解為“長久存在”的意思,“彌”是長久的意思。把“彌”理解為“更加”錯誤,可能是錯把“逾,,當作“愈,,來理解而致錯。B項,“周窮振乏”是“家無余財”的原因?!爸芨F”與“振乏”是對稱結構,意思相同(近)?!爸芨F”即周濟窮人,由此可知,“振乏”為救濟窮人。振,通“賑,'救濟。理解為“振作”錯誤。D項,“任目”和“惡鏡”是對稱結構,“惡鏡”就是討厭鏡子,可以推測,“任”和“惡”是反義詞,把“任”解釋為“放縱”錯,應該是“相信、信任”的意思?!敬鸢浮緾A同義對應例1.“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保ā哆^秦論》)席卷、包舉、囊括一一并吞宇內、四海、八荒一一天下例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察一一考察推舉例3.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一一滅亡練習: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任用.通五經,貫六藝 通曉.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流血漂櫓,追亡逐北。 敗逃的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戰勝B反義對應例1.前倨后恭恭:恭敬…倨:不敬、傲慢例2.黨同伐異伐:攻擊…黨:袒護例3.革故鼎新革:除去f鼎:建立練習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詩經》) 谷: ?;钪静迹骸氨菹乱砸蝗酥u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的人)之有以窺陛下也?!??譽:;毀:贊美/詆毀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為直言,則佞化為忠。佞:;為:。巧言奉承所4.聯想推斷法(舊知識幫助)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它在文中的含義。其次,成語中保留了古代漢語中的眾多語言現象,可以通過聯想建立聯系,解決文言實詞?!纠?】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益:漸漸度:估量鄙:品德低下竟:直至……終了益:漸漸度:估量鄙:品德低下竟:直至……終了度吾所能行為之若真鄙儒也竟朝置酒【解析】C項“鄙''是個古今異義詞,在文言文中常見的含義是“見識淺陋”如《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曹劌論戰》“肉食者鄙”。此處結合上下文,“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岵蝗虨楣鶠?,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和“叔孫通笑曰”,可知“鄙”解釋為“品德低下”有誤,理解為“見識淺陋”才對。A項“益”作副詞,除了有“更加”之義外,也有“漸漸”義,如柳宗元的《黔之驢》“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B項“度”在句中的含義是“估量、估計'。如《鴻門宴》“度我至軍中,公乃入”。【答案】C借助成語推斷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相如因持璧卻立。望而卻步,(后退). .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望風披靡/所向披靡(倒下.后退)???斯言雖小,可以喻大。家喻戶曉/不言而喻(明白,通曉)???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求全責備(“索求”之意)??若貸而不誅,則天下大義不明,大法不立矣。嚴懲不貸(饒?。??“治平至百余年,可謂久矣?!薄爸巍奔础伴L治久安”中的“治”(太平)??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号u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大語境代入法。“拔”解釋為“拔除”明顯不通。聯系成語“出類拔萃”,此處“拔”應是“超出”之義。借助課文內容推斷聯系所學內容解釋畫線詞:(疏)廣兄子受,好禮恭謹,敏而有辭。聰明、機智。課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李)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事。廣訥口少言,專以射為戲,竟死。一直到死。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剛剛。《觸龍說趙太后》:趙太后新用事(李)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指剛成年的時候《孔雀東南飛》:“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5) 語境脈絡推斷法文言實詞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要把握一個實詞的含義,絕不能離開它存在的語境,仔細分析上下文的內容或根據上下文的提示,可為實詞義項的斷定提供幫助。如“尋知代州,移深州,領涼州觀察使”這句話中的“知”字的理解有難度。從句子內容看,“知代州…‘移深州”“領涼州觀察使”表明康保裔從代州到深州再到涼州的三個為官過程,而代州為第一站??梢姟爸苯^不是“知道”之意,應為“管理”“擔任”之意。小練:解釋加點字意思。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欺騙.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褒義,頑皮??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吧睢庇小吧詈瘛敝猓撓迪挛摹案改缸谧褰詾槁緵]”是“秦之遇將軍”的具體表現,可見“深”為貶義,應釋為“刻毒”。齊武成帝子瑯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描述正確的一項是()武成帝常常當面稱述他說:“這是一個狡猾的孩子,必將有所成就。”武成帝常常當面稱贊他說:“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必將有所成就?!薄敬鸢浮緽從“生而聰慧”“篤愛之”等詞語可見“黠兒”為褒義(6) 字形分析推斷法漢字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且形聲字占80%以上,“形旁”給我們推斷詞義帶來有利的條件。常見形旁的詞義指向:形旁從“車(金)、木、¥(水)、(火)、土”者詞義與五行有關;從“叭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與兵器有關;從“馬、牛、羊、豕、才、鳥、蟲”者與動物有關;從“(言)、L(走)、中(心)、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其他還有:禾一一五谷、貝一一金錢、皿一一器具、^——絲麻、月一一肉、頁一一首、自一一鼻、目一一眼、尸一一身體。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因此觀察形聲字的形旁成了我們判斷詞義的重要手段。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豐則貴糴di,歉則賤糶ttido。糴:買進糧食 糶:賣出糧食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疇:田地.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組:繩蓋.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和氏璧》刖:—砍“儻窀穸zhunxi不為盜所發”,選出句中的加點詞意義正確的一項:()墓穴B.棺材C.財物D.山洞分析:根據“穴”部多與洞穴有關,就可排除BC兩項,再根據語境可推出A項正確。(7)代入檢驗法(借助題干所給的義項推斷詞義)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莫過于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通暢,符合事理者即為正確答案。用代入檢驗法判斷正誤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孫于越(國),比之簡公,僅全其身爾。判斷正誤:孫一一孫子。.解釋:“孫”通“遜”,流亡。啟示:推斷時,常用詞義如果不切合語境,考慮是否有通假現象?,樞巴?,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判斷正誤:黠——狡猾。.解釋:黠一一聰慧啟示:推斷要防止褒貶失當。翻譯語段(高宗):“……為國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則人殘,法寬則失罪,務令折中,稱朕意焉?!狈g:治國的關鍵,在于刑法,刑法嚴酷,百姓就會受到傷害,刑法寬松,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寬嚴適度,符合我的心意啊。(語法分析法、對應推斷法)總之,要做好文言閱讀里的實詞題,積累是基礎,在有一定量積累的情況下,又要懂得運用一些方法,以解決疑難。這其中,不脫離語境是原則。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推斷詞義,都必須結合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結合相關的語句以及有關的背景知識、文化知識,靜心思考,反復驗證。如此,才能確保你對詞義的推斷準確無誤。練習根據下上文語境,推斷加點詞語的意思。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 . ..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于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奔锐Y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于是忌進孫子于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⑴事()能()陰()使()⑵疾()黥()見()如()⑶說()弟()再()卒()【答案】⑴事:侍奉。能:才能。陰:暗中。使:派。(2)疾:妒忌。黥:在臉上刻字再涂上墨水。見:同“現''。如:到。(3)說:游說。弟:只管。再:兩次。卒:最終?!咀g文】孫臏曾經和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已經為魏國效力,被惠王封為將軍,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就叫人把孫臏叫來。孫臏來了后,龐涓擔心他的賢能高于自己,嫉妒孫臏,就用刑法將孫臏的膝蓋割掉,并在臉上刻字,想把他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不同凡響,就偷偷地用車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賞識他并像對待客人一樣禮待他。田忌常與齊國的貴族們賽馬,并下很大的賭注。孫臏看見他們的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同時馬的腳力相差不遠。于是孫臏對田忌說:“你若要和他們賽賭重金,我有辦法可以使你取勝?!碧锛陕犘艑O臏的意見,和齊威王及貴族們下了千金的賭注進行比賽。等到臨場比賽的時候,孫臏對田忌說:“現在用你的下等馬和他們的上等馬比,用你的上等馬和他們的中等馬比,用你的中等馬和他們的下等馬比?!比齻€等級的馬比賽結束,田忌以一敗兩勝,終于拿到了齊威王的千金賭注。由此孫臏也出了名,于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請教兵法,并拜他為軍師。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動筒①嘗于國學②中看博士論難③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眲油惨騿栐唬骸斑_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幾人未著冠④?”博士曰:“經傳無文。”動筒曰:“先生讀書,豈合⑤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注】①動筒:人名。②國學:京師官學的通稱。③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辯論。④著冠:成年。⑤豈合:怎么能。(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嘗于國學中看博士論難嘗:一一達者七十二人 達:一-.經傳無文 文:一-博士無以對 對:——(2)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為現代漢語。據何文,以知之?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敬鸢浮竣僭洟陲@達③文字記載④應對、回答①根據什么文章知道的? ②成年者五六個人,孩童六七個?!咀g文】動筒曾經在國學中聽見博士辯論說:“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個人?!眲油灿谑蔷蛦枺骸坝忻钠呤€人,幾個是成年的,幾個是未成年的?”博士說:“書上沒有記載。”動筒說:“先生讀書,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個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個人呢?”博士問:“你是根據哪篇文章知道的?”動筒說:“《論語》中說:‘成年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未成年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來不是七十二個人嗎?”在座的人都大笑起來。博士無話可說。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乃裝為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誡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賓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勸公子歸。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咀g文】公子聽說趙國有個名叫毛公的處士隱藏在賭徒當中,有個叫薛公的隱藏在賣酒的人家。公子想見這兩個人,這兩個人卻躲藏起來不肯見公子。公子打聽到他倆躲藏的地方,就私下里前往和這兩個人交往,相處得很融洽。平原君聽說這件事,便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論的人才,現在我聽說他竟和賭徒、賣酒的胡亂交往,公子不過是個行為隨意的人罷了?!逼皆姆蛉税堰@些話告訴了公子。公子便辭別了平原君的夫人,準備離開趙國,說:“當初我聽說平原君很賢明,所以背棄了魏王來援救趙國,以滿足平原君的心愿??磥砥皆煌笥?,只是氣魄很大(裝門面)的舉動罷了,不是真正地尋求賢士。我在大梁的時候,就經常聽說這兩個人賢能,來到了趙國,唯恐見不到他們。以我這樣的人和他們交往,尚且擔心他們不愿理我,現在平原君卻認為和他們交往是羞恥的。像平原君這樣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啊!”于是整理行李,準備離開趙國。夫人又把(公子的這番話)全部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便摘去帽子前去謝罪,堅決挽留公子,天下的賢士也都紛紛來到公子的門下。公子門下的賓客大大超過了平原君。公子留在趙國十年,沒回魏國。秦國聽說公子在趙國,日夜向東出兵攻打魏國。魏國為此事十分擔心,于是派使者去請公子回國。公子害怕魏王還生他的氣,就告誡門下的賓客說:“有敢為魏王使者通報的,處以死罪?!辟e客都是(跟隨公子)背棄魏國來到趙國的,沒有人敢去勸公子回國的。毛公、薛公二人前去會見公子,說:“公子所以受到趙國的尊重,聞名于各諸侯國,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現在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危急,公子卻不體諒,如果秦國攻破了大梁,平毀先王的宗廟,公子將以什么樣的面目立足于天下呢?”話還沒有講完,公子的臉色立刻變了顏色,吩咐管車的人趕快駕起馬車回去救魏。魏王見到公子,兩人相對哭泣,(魏王)把上將軍的印信交給公子,公子便作了統帥。公子率領五國軍隊在河外地區擊敗了秦軍,秦軍不敢出兵。(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從此兩人游 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 狂妄的人??平原君乃免冠謝 脫下帽子??D?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 臉色、面貌??(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TOC\o"1-5"\h\z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 )?公子乃謝夫人去()?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 )?魏王患之( )?【答案】C.A項跟隨這(兩個人)。B項無知妄為的人。D項面子、顏面。A.秘密地B-告別c。滿足、符合D.憂慮、擔心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晉爭為天下勁敵。晉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然晉畏彥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時,晉已盡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亂,小人趙巖、張漢杰等用事,大臣宿將多被讒間。龍德三年夏,晉取鄆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問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彥章不可!”末帝乃召彥章為招討使,以段凝為副。時莊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夾寨,聞彥章為招討使,驚曰:“彥章驍勇,吾嘗避其鋒,非守殷敵也?!奔瘩Y騎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時段凝已有異志。凝與趙巖、張漢杰交通。彥章憤梁日削,而嫉巖等所為,嘗謂人曰:“俟吾破賊還,誅奸臣以謝天下?!睅r等聞之懼,與凝協力傾之,乃罷彥章。唐兵攻兗州,末帝召彥章使守捉[注]東路,彥章以兵少戰敗,被擒。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鼻f宗愛其驍勇,欲全活之,彥章謝曰:“臣與陛下血戰十余年,今兵敗力窮,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報,豈有朝事梁而暮事晉,生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遂見殺,年六十一。注:守捉:兵之戍邊者,大日軍,小日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日道,軍、城、鎮、守捉皆有使。【譯文】王彥章,字子明,是鄆州壽張人。年輕時當過兵士,侍奉梁太祖。末帝即位,升為濮州刺史。梁、晉爭奪天下成為強敵。晉軍攻破澶州,虜獲彥章妻子兒女,把他們送歸太原,賜給他們房宅,供給的物質非常齊備,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彥章,彥章斬殺晉軍使者來斷絕自己的后路。這時候,晉軍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鐵鎖鎖斷德勝河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