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與環境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與環境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與環境_第3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一章人口與環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達標]2023年7月1日是第27個“世界人口日”。近100年來,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人所需時間越來越短。據此完成1~2題。1.世界人口急劇膨脹,這說明了()A.世界人口增長過快,地球上將會出現“人口爆炸”B.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C.人口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是相適應的D.人口快速增長對于發展中國家是必要的2.世界人口增長的曲線呈()A.“J”形 B.“S”形C.“V”形 D.“N”形解析:第1題,人口增長過快會對地球形成巨大的壓力。第2題,“J”形反映人口增長快。答案:讀圖,回答3~4題。3.與人口的合理容量呈正相關的有()①地區開放程度②資源數量③科技發展水平④文化消費水平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4.制約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發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C.資源狀況 D.人口生活消費水平解析:第3題,仔細讀圖中信息,地區開放程度越高,人口的合理容量越大。資源數量越多,人口的合理容量越大。科技發展水平越高,人口的合理容量越大。文化消費水平越高,人口的合理容量越小。第4題,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因此,制約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是資源狀況。答案:下圖是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完成5~6題。5.下列各項中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A.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B.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但是人口數量不能超越環境容量C.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環境容量在不斷加大D.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6.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A.Ⅱ、I、Ⅲ B.I、Ⅱ、ⅢC.Ⅲ、Ⅱ、I D.I、Ⅲ、Ⅱ解析:第5題,綜合三個圖可知,人口數量總是低于環境容量,即使暫時高于環境容量(圖Ⅱ、Ⅲ),最終還是要降下來的。由此可見,環境容量就是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受能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開發利用資源的程度和范圍可不斷提高,環境容量會不斷加大;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但人口數量不能超越環境容量,人口數量一旦超越環境容量,生態環境就會遭到破壞,從而使環境容量減?。蝗祟惢顒右陨鷳B系統的穩定為基礎,否則就會遭到自然環境的報復。第6題,人地關系最理想的情況,莫過于人口數量永不超過環境容量,使人與環境永遠和諧地發展下去,即Ⅰ模式最佳;最不理想的是人類破壞了環境,使環境人口容量變小,即Ⅲ模式最差。答案:[能力提升]讀木桶效應(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圖,回答7~9題。7.以某地的四類要素測得的各自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8000、10000、6000、4500,則該地的環境人口容量為()A.8000 B.10000C.6000 D.45008.21世紀初中國的人口數量(用a表示)、中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國的環境承載力(用c表示)三者的關系正確的是()A.a<b<c B.c<b<aC.b<a<c D.a<c<b9.對于影響我國不同省區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當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資源 B.山東——氣候資源C.黑龍江——礦產資源 D.內蒙古——水資源解析:第7題,根據“木桶效應”,環境承載力取決于供養人口數量最少的要素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故該地的環境承載力為4500。第8題,21世紀初中國的人口數量還未達到中國的環境承載力,但是已經超過了中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9題,內蒙古地處我國內陸,水資源短缺是其限制性因素,成為木桶短板。答案:讀區域(流域)量化水資源承載力的系統關系示意圖,完成10~11題。10.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合理措施是()A.跨流域調水B.關閉水資源消耗量大的企業C.減少森林的數量D.大規模開采利用深層地下水11.我國區域水資源壓力最大的區域是()A.珠江三角洲 B.華北平原C.東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第10題,減少森林的數量會降低流域水資源承載力;人類目前開采的地下水主要是淺層地下水,大規模開采利用深層地下水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不能實現;水資源消耗量大的企業宜采取節水技術,循環用水,不宜關閉;跨流域調水能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提高水資源承載力。第11題,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需水量大,但降水總量少且季節分配不均,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答案: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據某報報道,由于大量外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尋求借其繁榮經濟的光,中國正在考慮制定其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將潛在移民分成若干類別,如熟練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資移民等。材料二2023年1月1日,美國總人口數達億,比上年增加256萬人,人口增長率為%。人口普查局人口估算部表示,美國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長,同時也有國際移民的因素,2023年大約有近86萬移民流入美國,大約每37秒鐘就有一位外國移民流入美國。材料三美國人口及資源消費量與世界的比較。(1)環境承載力主要受資源、科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響。(2)結合我國國情說明移民法將潛在移民分類的原因。(3)美國資源豐富,國土遼闊,但媒體稱“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顯然不是什么好事”。試運用環境承載力的相關理論進行闡述。解析:本題以圖文材料為背景,考查了有關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增長的相關知識。針對我國目前嚴重的人口、環境問題,從環境承載力方面考慮人口容量問題。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會進一步加大對世界能源、糧食、工業產品的消耗,從而向全球轉嫁其人口壓力。答案:(1)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2)有利于我國合理引進人才,降低國內環境承載壓力。(3)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美國人均資源消耗量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這種高消費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口的增加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也將使其環境人口容量減少,從而向全球轉嫁其人口壓力。13.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中國新聞網報道,2033年前后,中國總人口的總量高峰將保持在15億左右;在較長一段時期,保持人口總和生育率在%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那么中國人均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現在的人均擁有量降低20%以上。(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倍壳拔覈目側丝谑?3億多,形成該增長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析材料,談談我國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徑。解析:第(1)題,自20世紀70年代,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第(2)題,環境人口容量簡單地說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制約因素有資源、科技發展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