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2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2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2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經濟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單元測試學業分層測評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二)(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中國古代的手工業享譽世界,最精美的手工業產品大多來自()【導學號:14330009】A.家庭手工業 B.民營手工業C.工場手工業 D.官營手工業【解析】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憑借國家權力,征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代表了當時手工業的最高技術水平。【答案】D2.《國語·晉語》中說:“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這一材料說明西周時期()A.民營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B.家庭手工業是主要經營形態C.手工業開始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D.手工業被官府壟斷【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工商食官”可知,當時的官府控制著絕大部分的手工業品的生產,手工業被官府所壟斷。【答案】D3.據記載,中國古代官營手工作坊多配有專門“技工學校”,工匠要根據不同的工種接受期限不同的技術訓練和學習。秦代《均工律》中就規定“工師善教工,故工一歲而成,新工二歲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營手工業()【導學號:14330010】A.注重新技術的研究與傳承B.強化了對技術市場的壟斷C.注重保證官營產品的質量D.具有嚴密的產品制作工序【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官營手工業注重手工技術的訓練,其目的是保證官營產品的質量,故選C項。【答案】C4.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生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中國素稱發達的是官營手工業B.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C.中國是首先發明絲織技術的國家D.中國最早冶煉的金屬是鐵【解析】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規模大、分工細、技術水平高,故A項正確;瓷器最先由中國燒制,故B項正確;蠶絲的紡織以中國為最早,故C項正確;中國最早冶煉的金屬是銅,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5.下列三種手工業形態按產品商品化程度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導學號:14330011】A.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B.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官營手工業C.家庭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官營手工也D.民營手工業—官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解析】家庭手工業生產的產品大部分自己消費,小部分進入流通領域;官營手工業專門制造官府專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產品不可能進入流通領域;民營手工業以贏利為目的,產品完全進入流通領域。按產品商品化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是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和官營手工業,故選B項。【答案】B6.蘇州碑刻博物館的《永禁機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間機戶為禁止機匠聚眾叫歇(罷工),勒加(工)銀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該碑刻包含的歷史信息有()①政府立法以管理官營手工業②我國資本主義萌芽最早興起于蘇州③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手工業中的勞資斗爭④中國早期雇傭工人為改善經濟待遇而開展斗爭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中蘇州的這一碑刻說明在清代曾有雇傭工人的罷工斗爭出現,清政府對此持鎮壓和禁止的態度,所以③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目要求;①在材料中并未體現,②說法錯誤,故選D項。【答案】D[能力提升]7.(2023·江蘇學業水平測試)位于河南安陽的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隨葬品數量巨大,種類豐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業制造水平。下列文物應該出土于該墓葬的是()ABCD【解析】文物A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它出土于河南安陽的商代婦好墓,故A項正確;文物B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文物C是東漢牛耕畫像石拓片,文物D屬于彩色瓷器,出現于明清時期,時間上均與題干不符,排除。【答案】A8.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通身度長一丈六尺,隆起花樓,中托衢盤,下垂衢腳,對花樓下堀坑二尺許,以藏衢腳,提花小廝坐立花樓架木上,機末以杠卷絲,中用疊助木兩枝,直穿二木,約四尺長,其尖插于筘兩頭。”材料中的生產工具主要用于()A.制瓷 B.冶金C.紡紗 D.織錦【解析】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根據材料中“提花小廝坐花樓架木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時織錦用的花樓機。【答案】D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導學號:14330012】材料一東漢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燒造成功,之后綿延千年,盛燒不絕……(唐五代時期,越窯生產的“秘色瓷”)玲瓏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縟的紋飾,表現了越窯鼎盛時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種類繁多,形制各異,紋飾題材眾多,裝飾技法豐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個集大成的時期。唐以后浙江生產的精美瓷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飄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館青瓷館前言材料二萬歷時王世懋在《二酉委譚摘錄》中說“天下窯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因而他戲稱之為“四時雷電鎮”。萬歷三十四年,蕭近高說:“(景德)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圖說》中也記載了當時的實況:“景德鎮袤延僅十余里……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藉此食者甚眾。”(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業發展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影響。(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時期制瓷業的發展出現了哪些特點?【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分析,可從歷史悠久、器物種類繁多、工藝先進、“遠飄世界各地”幾個方面回答,這些特征也是中國古代手工業的重要特征。第二小問從手工業對農業、商業的影響角度回答。第(2)問根據材料二回答明清時期制瓷業的特點,主要有景德鎮制瓷業繁榮發達,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產生,私營手工業者占主導地位等。【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