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業分層測評10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業分層測評10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業分層測評10_第3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業分層測評10_第4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區域可持續發展 學業分層測評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十)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推進城市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促進廣東率先實現現代化,是現階段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大課題。據此回答1~3題。1.下列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條件的是()A.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B.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C.原有工業基礎較好D.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2.一個地區城市化發展到高級階段時表現的特點有()①城鎮人口的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②城鄉差別很小③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④非農業人口向農業人口轉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珠江三角洲酸雨問題嚴重,不是由下列哪種因素造成的()A.工業生產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氣體B.生活用煤過多C.多陰雨天氣D.大規模地圍湖造田,濫伐森林【解析】第1題,改革開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基礎并不好。第2題,城市化發展到高級階段時,城鎮人口的比重增長將趨于緩慢,城鄉差別很小,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第3題,酸雨問題嚴重的前提是雨水多,主要原因是排放的酸性氣體多。【答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所面臨的緊迫任務。據此完成4~5題。4.下列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共同帶來的問題的是()【導學號:12720231】A.大量占用耕地 B.城鎮和工業過度密集C.環境污染嚴重 D.產業結構層次高5.珠江三角洲地區要想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應重點發展()①勞動密集型工業②資金密集型產業③技術密集型工業④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務基地的轉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4題,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工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產業結構層次較低。第5題,珠江三角洲地區應建立高效合理的產業結構模式,一是輕加工向高加工發展,二是從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務基地轉變,發展資金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答案】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回答6~7題。6.圖中所示地區的城市化發展模式是()A.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B.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C.小商品經營→個體私營企業→工業化→城市化D.森林、礦產資源開發→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7.黃河三角洲與圖中所示地區相比,經濟社會發展突出的區位優勢是()【導學號:12720232】A.資源 B.交通C.政策 D.技術【解析】第6題,圖中地區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其城市化發展模式是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工業化從而帶動城市化。第7題,黃河三角洲地區有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如石油等,而長三角地區能源短缺,因此該題選擇A項。【答案】8.目前,珠三角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其部分產業由珠三角地區轉移到長三角地區,這是因為與珠三角相比,長三角地區()A.礦產資源豐富B.吸引海外華僑投資的幾率高C.科技水平高D.氣候條件好【解析】長江三角洲地區吸引部分產業由珠三角遷移此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高,適應產業升級的技術需求。【答案】C9.閱讀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社會政治穩定、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成本低、產業配套能力強和現代物流發展快等優勢,成為接受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陣地。而珠江三角洲又處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到目前,它已經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演變圖(1)簡要分析說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的有利區位因素。(2)圖中A代表的產業是什么?在第一次產業升級與轉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區A產業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制約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珠江三角洲地區應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做好第二次產業升級工作?【解析】第(1)題,屬基礎題目,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即可作答,也可按工業區位因素分析思路去總結。第(2)題,對A產業的判斷,應弄清珠江三角洲相對于香港的優勢。分析得出,當時珠江三角洲勞動力豐富且相對廉價,故A產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另外,第一次產業轉移珠江三角洲還有土地廉價、政策優惠等優勢。第(3)題,經過第一次產業轉移,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迅速發展,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土地緊張、地價上漲、環境污染加劇,礦產、能源短缺等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第(4)題,結合圖示,珠江三角洲產業應向欠發達的相鄰地區轉移,同時要大力發展技術型產業和第三產業。【答案】(1)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市場機制比較完善;工業基礎和自然條件好;僑鄉。(2)勞動密集型產業。原因:大量廉價勞動力,廉價的土地,優惠的政策。(3)用地緊張,地價上漲;環境污染加劇;礦產、能源短缺。(4)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制造業要逐步向優勢明顯的周邊地區轉移;“珠三角”地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能力提升]臺灣企業富士康集團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等產品的企業。1988年投資祖國大陸,富士康迅速壯大,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制造商。2023年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排名第60位,其營業額億美元。到2023年底,在中國已擁有80家大陸子公司,分布于四大片區,讀圖回答下題。10.在不久的將來,富士康在全國集中四大分布區中,最有可能專注于研發和電子商務的地區為()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長三角地區具有技術、市場優勢,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最適合發展研發和電子商務類產業。【答案】B“中國燈都”古鎮,燈飾是絕對的支柱產業。全鎮3000多家燈飾企業,產品占了全國市場份額的六成以上,產品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謂“一燈照亮全球”。古鎮是中山市區域特色經濟的一個典型。在中山大地上,還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特色產業和產品:如小欖五金、沙溪休閑服裝、黃圃食品、南頭家電、東鳳小家電、大涌江木家具和牛仔服裝……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1~12題。11.材料描述的中山市經濟模式的優越性是()A.在分散專業化經營的情況下,實現規模生產B.不需要投資和購置機器設備C.用生產的產品償還外商提供的設備、技術等的貸款D.只需要提供土地、勞動力和簡易加工場所12.在“中國燈都”形成的過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區()①城市工業化加速了農村城市化②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經商③外向型經濟穩步發展④居民的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轉變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第11題,材料描述的是“一鎮一品”經濟模式,B、C、D三項均是“三來一補”開放模式的特點。第12題,“中國燈都”形成的過程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是農村工業化加速了農村城市化。【答案】13.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12720233】材料一202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望城縣,設立長沙市望城區,職能、體制和區劃不改,實行“城鄉一體”的管理體制,享有縣級管理權限。望城撤縣設區后,長沙市所轄六城區總面積將達到1km2,是原城區面積的兩倍。材料二城市化是望城撤縣改區后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從望城農村區域面積、人口、農業產業仍占有相當比例這一基本區情出發,將立足“城鄉一體”的管理體制,著力打造服務省會長沙的都市生活配套區。材料三下圖為望城區和長沙市的位置示意圖。(1)簡述長沙市在這一過程中城市化的表現。(2)根據材料判斷望城區應優先發展哪些產業部門。(3)根據上述材料,分析望城區經濟發展的優勢。(4)在這一過程中,望城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是怎樣相互促進的?【解析】第(1)題,城市化發展的特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增加。第(2)題,根據材料中“著力打造服務省會長沙的都市生活配套區”分析即可。第(3)題,結合望城區與老城區的位置,分析望城區發展的優勢。第(4)題,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答案】(1)望城撤縣設區使長沙市城市人口增加,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