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專項增分練(十)古詩歌閱讀(比較鑒賞強化練)(時間:40分鐘分值:56分)1.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子夜吳歌李白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冬歌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1)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4分)答: (2)兩首詩寫作角度明顯不同,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4分)答: 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汴河懷古(其二)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①事,共禹論功不較多②?汴河曲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注]①水殿龍舟:當年隋煬帝出游時所乘坐的船只。②不較多:差不多。(1)兩首詩都以“汴河”為題材,但所寫重點不同,抒發的感慨也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答: (2)這兩首詠史詩的表達方式各有側重,請分別加以分析。(4分)答: 3.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秋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江上秋夜道潛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注]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云淺處明。[注]井梧:井邊的梧桐。(1)這兩首詩中詩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4分)答: (2)兩詩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處,但在詩中表達的情感卻不相同,請做簡要分析。(4分)答: 4.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①。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注]①據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1)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答: (2)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哪一首寫法?請簡述理由。(4分)答: 5.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調笑令[唐]戴叔倫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調笑令[唐]韋應物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1)試比較這兩首詞在內容上的異同點。(4分)答: (2)戴叔倫詞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試就其中的兩種舉例說明。(4分)答: 6.閱讀晏幾道的兩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注]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注]銀:銀燈。(1)兩首詞在時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請做簡要分析。(4分)答: (2)兩首詞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請做簡要分析。(4分)答: 7.閱讀辛棄疾的兩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賦元夕立春彩勝斗華燈,平地東風吹卻。喚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樂。紅旗鐵馬響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隨著。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1)“元夕”指的是哪一個傳統節日?請從虛實角度分別分析兩首詞中的意象“東風”有什么作用。(4分)答: (2)簡要分析詞人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兩首詞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答: 答案1.(1)兩首詩都寫到了女子對遠方征夫的深情思念。(2分)《秋歌》還表達了普通百姓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批判”);《冬歌》則突出表達了女子擔憂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達的急切心理。(2分)(意思對即可)(2)《秋歌》著眼于大的場景,通過對長安城“萬戶搗衣”的描寫,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2分)《冬歌》著眼于小的畫面,通過女子“絮征袍”的具體描寫,塑造了牽掛征夫的典型形象。(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2.(1)皮詩看似為汴河洗刷“罪名”,實則巧妙地對亡國之君進行了強烈的斥責;李詩重在通過敘寫汴河春色和隋宮的荒廢,寓吊古傷今之意,抒發了對隋王朝衰亡的感慨。(2)皮詩以議論為主,欲貶先褒,角度獨特,把歷史上暴虐無道的昏君隋煬帝與傳說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大禹并提,實則表達了對隋煬帝的批判;李詩以描寫為主,觸景生情,通過描寫眼前的汴河,抒發了作者的吊古傷今之情以及歷史滄桑之感。3.(1)朱淑真的詩中詩人因孤寂傷感而無眠。道潛的詩中詩人因夜雨風急而難眠。(2)朱淑真的詩“月在梧桐缺處明”描繪了一幅梧桐蕭蕭、秋月高懸、秋夜疏朗的月色圖,襯托了詩人的孤寂落寞。道潛的詩“月在浮云淺處明”描繪了一幅風停雨住、月出浮云的清新、寧靜的秋夜月色圖,表達了作者寧靜、愉悅的心境。4.(1)辛棄疾和陸游都生活在南宋時期,山河淪陷、生靈涂炭、朝廷腐敗,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詞中寫鷓鴣與杜鵑啼鳴,巧妙地借用鳥鳴的諧音,傳達出天下百姓熱切盼望收復中原、統一國家的呼聲;表達了作者國恥未雪、壯志難酬的憂憤和有家難歸的飄零之感。(2)(示例一)喜歡辛詞的寫法。辛詞寫“山深聞鷓鴣”,背景遼闊;“愁”在先而聞鷓鴣在后,愁上加愁。(示例二)喜歡陸詞的寫法。陸詞寫“常啼杜宇”與“林鶯巢燕總無聲”對比;聞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牽惹愁思。5.(1)同:都是描寫邊塞的詞。異:戴叔倫詞反映的是士兵對長期戍邊的愁怨;韋應物詞通過對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馬形象的刻畫,表達出一種迷惘、悲壯、憂慮的復雜情緒。(2)①起興:開頭以“邊草”起興,感嘆長期戍邊的士兵如同邊草。在望草嘆老中也含有這種悲涼的感觸,思鄉之切與怨愁之深交織在一起。②烘托。通過邊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士兵靜夜思歸的心境。(或頂真、反復)6.(1)不同,《臨江仙》上闋寫“春恨”,下闋追憶當年初見小及“當時”的情景,采用的是倒敘的敘述方式;《鷓鴣天》采用的是順敘的敘述方式,上闋寫當年的盛會,下闋前三句寫別后思念,后兩句寫別后重逢。(2)《臨江仙》表現的是詞人的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同時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鷓鴣天》上闋表現的是當年歡聚時的豪情歡暢,逸興飛揚;下闋表現的是重逢后的驚喜之情。7.(1)元宵節(上元節、元夜)。(1分)前一首詞的“東風”是實寫,寫東風盛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A)(含答案)
- 上海市楊浦區上海同濟大附屬存志校2025年初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河南省襄城縣春聯考2025屆初三第二次五校聯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醫藥廣告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學院《小學教育案例研究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系統與控制中的線性代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西中醫藥大學《全媒體新聞策劃與編輯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首義學院《數據管理原理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大學《法醫物證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服務行業員工實名制管理制度
- 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介紹及評估方法分享
- 獸用生物制品企業供需現狀與發展戰略規劃
- 《靜脈輸液治療》課件
- 0-3歲嬰幼兒親子關系與互動(杭州師范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慢病管理中心工作
- 國開電大《中國法律史》形考任務1-3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層流手術室的管理
- 機電安裝安全措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