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蘇教版《寫作》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_第1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寫作》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_第2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寫作》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_第3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寫作》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_第4頁
高中語文蘇教版《寫作》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 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貴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材一【畫面描述】畫面是一個身體被分割為兩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體肥壯、西裝筆挺,趾高氣揚地打著手機,遠遠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寫著“生活水平”四個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艱難地追趕的下半身,破破爛爛的褲子上寫著“道德標準”四個字。【寓意點評】漫畫揭示了在當今社會,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能同步的現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標準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水平上)。素材二官東:天下英雄氣【頒獎辭】來不及思量,就一躍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長江之下,最牽動人心的地方。“別緊張,有我在”,輕聲地安撫,穩住傾覆的船艙。摘下生命軟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擔當。人們夸你帥,不僅僅指的是面龐。【人物事跡】2023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海軍工程大學搶險救援分隊。6月2日抵達救援現場后,他第一個跳入水中,面對水流湍急、能見度極低的雙重考驗,官東首先在船艙內發現朱紅美老人,他一邊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幫她穿戴好裝備,最終成功將其救出,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還者。當生命探測儀探測到又一位幸存者時,官東再次下水,在機艙部位找到了船員陳書涵。面對體力嚴重透支、陷入絕望的陳書涵,官東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裝備給了陳書涵,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僅靠輕潛裝具支撐。撤退時,他身上的信號繩被纏住,危急之下,官東割斷信號繩,與水面徹底失聯。官東在黑漆漆的艙內摸索近20分鐘,終于找到出艙口,怎料,一個暗流瞬間將他卷入深水區,而此時,裝具里的氧氣即將耗盡,官東果斷丟掉所有裝具,憋著一口氣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過快,剛出水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面對大家的贊許,這個帥氣的90后小伙兒沒有多言。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軍人應有的擔當。【速用示范】話題一:軍人的時代使命。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是軍人的時代使命。官東用他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人民解放軍不怕犧牲、舍己為人的時代精神。話題二:不拋棄、不放棄。“許三多精神”一直深刻影響著人民子弟兵,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官東在險要關頭仍堅持救人,就算犧牲自己,也要救助他人的生命。話題三:個人價值的升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品格與操守。官東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精神不僅體現了軍人的職責,人生價值也因此而升華。[走進現場]著名的“三顧茅廬”是曲折敘事的典范,其中的每一“顧”,都各有其妙,即使是“收煞”的第三“顧”,在作者的筆下,也是一波三折,變化多端。閱讀《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劉玄德三顧茅廬》及毛宗崗對三十八回的回評,然后回答問題。1.讀了《劉玄德三顧茅廬》和毛宗崗的評論,談談你對這個片段及評論的看法,你對曲折敘事有怎樣的認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劉玄德三顧茅廬”是曲折敘事的典范,毛宗崗的評點也歷來為人稱道。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反復品味,品出字法、句法、章法中的味道來。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極盡曲折之能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之所以要這樣極盡曲折之能事,首先是如實地反映生活的面貌。諸葛亮再三地不肯露面,一方面是避亂世之秋,不愿出山;另一方面也是考驗劉備的誠意和為人。其次是為了通過曲折的情節來刻畫人物的性格。諸葛亮再三地避而不見,劉玄德三顧茅廬,寫出了諸葛亮的矜持、老練、沉著、精于謀略等性格特點,刻畫了劉備求賢若渴、有誠意、有耐心的性情。同時,也寫出了張飛的粗魯、莽撞,關羽的穩重、寬厚等。第三是為了增加閱讀的趣味。小說愈是曲折多變,就愈能增加讀者閱讀的興趣。總之,這種有波瀾、有曲折的寫法,正確地反映了生活的面貌,表現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活動體驗]一、不要把什么都寫出來敘事貴曲,除了寫出事件的波瀾、曲折來,“曲”,還表現為婉轉、含蓄、不直說。閱讀《雨夜》,看看作者在短小的篇幅內是如何曲折敘事的。1.讀完全文,再讀一下開頭的第一句:“雨一直在下,下個不停,似乎想洗盡人間的雜塵。”想一想,這句話有什么深意?這個開頭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它和文中的哪些描寫是互相照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雨一直在下,下個不停,似乎想洗盡人間的雜塵。”是《雨夜》的第一句話。這個開頭,不但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渲染了“雨夜”的氛圍,也是對文章主題的一種暗示。雨,沖洗的不僅是自然世界中的“雜塵”,也是人的心靈深處的“雜塵”。這個開頭,為全文的敘事和主題的表現奠定了基調。開頭關于“雨”的描寫,與文中許多地方都是互相聯系,互相照應的。如,“我仍舊穿著雨衣,扭過身,走到窗前。雨還在下,是在哭嗎?看著雨水在窗邊濺起的水花,其實我知道,這只是一點失落、一點不平和一點嫉妒混合成的液體。”“留戀地看了一眼窗外,脫下雨衣。‘嘭’,一陣風猛地關上窗戶,又把我鎖在了雨外。”“雨還在下,卻打在了我身上,似乎又在身上蒸發。看著雨水在身上流淌,忽然覺得自己好干凈,像被大自然沖洗過。”“我打開了所有的窗子,好讓全世界的雨都淋進來淋到我身上。因為它為我而下。”這些描寫共同烘托了“雨夜”的氛圍,營造出了作品獨特的意境。2.本文的主要內容是“打不打電話”祝賀同學考得高分,但是,作者為什么要反復描寫“雨”和“雨衣”?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要表現的是人物心靈深處的波瀾,但作者沒有采用直接的心理描寫的方法,她反復描寫窗外的雨和身上的雨衣,把心靈的選擇外化成對雨的不同感受和雨衣的穿脫,以具體的藝術描寫和形象可感的畫面來寓示、象征“心靈選擇”的過程和內心深處的波瀾——是形成隔膜還是敞開自己,是包裹自己還是接受洗禮。這樣寫的好處是形象可感,含蓄蘊藉。3.“我”的心靈的歷程是如何演進的?這種演進跟“雨”和“雨衣”有什么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從外在景象來看,本文反復描寫的是窗外的“雨”和“我”進門以后是如何處理“雨衣”的,但文章的焦點卻始終凝聚在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變化上,從不平、失落、嫉妒到回想互相安慰的情景,再到逐漸平靜的反思,及至終于打出了祝賀的電話,心靈歷程的演進清晰可見。“雨”和“雨衣”實際上是心靈的外化和象征。4.請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本文的風格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婉曲。二、曲折的情節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閱讀微型小說《河豚子》,回答問題。1.你覺得《河豚子》中所表現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節,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認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說中“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節是符合生活的真實情況的。這正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災荒之年艱難生活的真實寫照。小說中河豚子“因煮燒多時,毒性消失”的情況也是有生活依據的。這樣的情節設計正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高度濃縮的反映,它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生活的深刻認識。2.曲折敘事,往往表現為多線并進,相互交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張一弛,富有節奏。在《河豚子》中,作者安排了哪幾條線索?有哪些波瀾?是如何形成一張一弛的敘述節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安排了兩條線索:一條是父親的“算盤”,他在萬般無奈之下,不得已用河豚子來了結全家的性命,這一切雖然是他的設計,他盼望著預期的結果出現,但是,他又經受著難以承受的心靈煎熬;另一條線索是家人的欣喜與等待,他們并不知道這一頓“美味”的可怕后果,只是家人之間同甘共苦的親情,使他們要等父親一起來共享“美餐”。在這篇短小的小說中,“知”與“不知”,悲與喜,奇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敘述節奏。當父親把一籃子河豚子提回家的時候,從父親方面來說,是恐怖的悲劇的開始,可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頓歡喜的美餐;父親借故避開,家人耐心地等待,這是悲劇的延宕和悲喜轉化的契機;父親歸來,一家人爭吃“美味”,家人“分外感到鮮甜”,卻正是父親預期中的悲劇的高潮;一家人吃完河豚子,預期中的死神并未降臨,照理應是轉悲為喜,然而,對這一家人來說,這卻是一曲更大的求死不得的悲劇。在這里,悲喜交織,互相轉化,悲亦是喜,喜亦是悲,波瀾起伏,蕩氣回腸。三、曲折通過章法和句法表現出來楊蔭滸先生認為:“文章的曲折不平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但是大量的、具體的變化,是體現在章法和句法的變化上。因為文章是由詞成句,由句成章,離開了句章,就無所謂文章,所以章法和句法的變化極為重要。”閱讀魯迅的《秋夜》,分析它在章法和句法上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是一篇含蓄雋永的散文,文章描寫了肅殺、寒冷的秋夜中的各種景物,傳達了作者當時孤獨、苦悶、激憤的心境,表現了作者與惡勢力永不妥協的斗爭精神。在章法上,文章以“我”的視點移動和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第一段寫棗樹,第二段寫棗樹上面的夜空;第二段末尾說夜空將繁霜灑在野花草上,于是便有了第三段對小粉紅花的描寫。寫夜游的惡鳥是從室外向室內的過渡。先寫回到室內旋亮燈火,于是有了撲燈的小飛蟲;寫小飛蟲,便有了“敬奠”之情。在觀察室外景物時,隱現出作者沉重而憤懣的心情;轉身到室內后,心情稍感松快;到最后,“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在昏暗燈光的背景中,一個孤獨的思想者形象躍然紙上。與《野草》中的其他篇章一樣,本文采用了一種“自語”、“獨語”的方式,其話語常常“赤條條地裹在這無邊際的黑絮似的大塊里”隨意道出,句法反常多變,詭異奇崛。例如:“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一開始便以奇巧、反常的句子吸引了讀者。在“我”的眼里,棗樹是印象最深的景物,“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感覺如此單調,隱隱約約反映出內心的孤獨。“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按日月輪回的規律,月亮應該東升西落,然而,在作者的感覺里,月亮竟不是這樣,居然往東邊去了,可見月亮也在走反常的退縮、妥協、倒退之路。如此看來,堅持斗爭者就愈顯孤獨,愈加難能可貴了。“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明明在此之前“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也就是說,“燈火”是明明白白的真實的存在,但是,作者為什么在這里又要強調“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在這里,作者訝異于小飛蟲為了追求那暗夜里的一絲光明,竟如此奮不顧身。其實,作者深知,小飛蟲倘若遇火,必死無疑,然而終究不希望看到這竟是事實。一個反常的句子里,深藏著難以言傳的款款心曲。“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月亮是“明知必須為而不敢為”;“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則寫小飛蟲是知道“不可為而必為之”。作者用特有的反常語句寫兩種事物不同的行為態度,褒貶自明,耐人尋味。[寫作實踐]一、“敘事貴曲”,往往表現在事件的進程要經過幾次反復,但這種反復,并不是同一層次上的重復,它是一個螺旋形上升的過程,因此,曲折敘事就特別講究“犯中見避”,也就是說,在看似重復的幾個回合中要同中見異。如,在《西游記》的“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三騙”唐僧和孫悟空“三打”妖精,就是每一“騙”、每一“打”都是各不相同的。請你選擇恰當的材料,寫一篇有波瀾、有曲折的文章。在構思時盡量注意“犯中見避”,盡可能用同中見異的情節,豐富人物的性格。【思路點撥】在指導學生寫作本題時,可引導學生從中國的古典小說中吸取營養。古典小說中的“三迭式”情節特別注意犯中見避,同中見異。如,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一騙”唐僧,是變作花容月貌的女子,用色相和齋飯誘人;孫悟空火眼金睛,一眼看穿,當頭就打。白骨精“二騙”唐僧,是變作瘦骨伶仃的老嫗,企圖用母女之情來打動人;孫悟空理性思考,看出“那女子十八九歲,這老婦有八十多歲,怎么六十多歲還能生產”,其中“斷乎有假”,于是“舉棒照頭便打”。白骨精“三騙”唐僧,變為“手拄龍頭拐”的老翁,想用宗教情感來感化人;孫悟空吃了前兩番唐僧念緊箍咒的痛苦,于是改單人獨斗為聯合作戰,他請來土地老爺作證,一棒打得白骨精現出了“粉骷髏”的原形。情節的曲折多變,不僅是為了增加作品的趣味和可讀性,它還是豐富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一變再變而三變,有力地刻畫了妖精陰險狡詐的本性;孫悟空的一打再打而三打,顯示了其善辨真假、百折不撓、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媽媽喜歡吃魚頭陳運松在我依稀記事的時候,家中很窮,一個月難得吃上一次魚肉。每次吃魚,媽媽先把魚頭夾在自己碗里,將魚肚子上的肉夾下,極仔細地撿去很少的幾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親的了。當我也吵著要吃魚頭時,她總是說:“媽媽喜歡吃魚頭。”我想,魚頭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親不在家,我趁媽媽盛飯之際,夾了一個,吃來吃去,覺得沒魚肚子上的肉好吃。那年外婆從江北到我家,媽媽買了家鄉很金貴的鮭魚。吃飯時,媽媽把本屬于我的那塊魚肚子上的肉,夾進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說:“你忘啦?媽媽最喜歡吃魚頭。”外婆瞇縫著眼,慢慢地挑去那幾根大刺,放進我的碗里,并說:“伢啦,你吃。”接著,外婆就夾起魚頭,用沒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著,不時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邊吃著沒刺的魚肉,一邊想:“怎么媽媽的媽媽也喜歡吃魚頭?”29歲時,我成了家,另立門戶。生活好了,我倆經常買些魚肉之類的好菜。每次吃魚,最后剩下的,總是幾個無人問津的魚頭。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轉眼女兒也能自己吃飯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夾了一塊魚肚子上的肉,極麻利地撿去大刺,放在女兒的碗里。自己卻夾起了魚頭。女兒見狀也吵著要吃魚頭。妻說:“乖孩子,媽媽喜歡吃魚頭。”誰知女兒說什么也不答應,非要吃不可。妻無奈,好不容易從魚鰓邊挑出點沒刺的肉來,可女兒吃了馬上吐出,連說不好吃,從此再不要吃魚頭了。打那以后,每逢吃魚,妻便將魚肚子上的肉夾給女兒,女兒總是很難地用湯匙切下魚頭,放進媽媽的碗里,很孝順地說:“媽媽,您吃魚頭。”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金指一點】為母愛子,把最好吃的魚肉夾給孩子吃,自己留下最差的魚頭,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陳運松寫出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生活經,寫出三代人四則吃魚頭的生活細節,在敘事方式上犯中見避,曲折多變。第一次寫“我”的媽媽讓“我”吃魚肚子上的肉,媽媽自己吃魚頭,先交代“媽媽喜歡吃魚頭”,再交代自己偷偷品嘗魚頭。第二次寫自己的外婆吃魚時,讓她對母親說這番話:“你忘啦?媽媽最喜歡吃魚頭。”第三次寫女兒吵著要吃魚頭時,妻子又這樣表述:“乖孩子,媽媽喜歡吃魚頭。”三句樸素的語言,三種句式,卻表達出同樣摯愛的舐犢之情。二、“有人敲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曾用這個題目寫過一組內容各異的微型小說。現在請你也用這個題目構思幾個故事,說給同學們聽一聽。把同學們認為最有意思的那個故事寫下來。【思路點撥】構思的時候可以這樣考慮:有人敲門……來者何人?為何而來?誰在屋內?在干什么?如何應對?結果怎樣?等等。可以運用“換元法”多構思幾個方案。只要變換“誰在屋內”、“來者何人”這兩個重點“元素”,就可以寫出花樣繁多、趣味各異的作品來。有人敲門早晨起床,屋外便成白茫茫的一片,原來是雪姑娘為大地新織了一件白色的毛衣,看那毛衣多干凈、多純潔,樸素的大地格外美麗。全家人都變得懶洋洋的,幼時調皮的我此時也安定下來,躲在被窩里,享受著那少許的溫暖。“該起床了!”媽媽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我沒什么反應,如沒聽到一樣繼續在被子下享受。爸媽都起來了,早餐也準備好了,就差我去把它們消滅了。我被母親狠心地拖出被窩,開始了新的一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熱騰騰的早餐溜進我的胃中,頓時全身舒暢,三人邊吃邊笑,其樂融融,雙手捧著熱的飯碗,盡量吸取些熱能。窗外的雪更大了,不知為何卻感到那雪花在剎那間變得殘酷,像是雪姑娘在向大地投訴一年以來的辛酸事,顯得凄涼,孤寂。正當我們吃得興奮時,“咚咚咚”,有人敲門,母親放下手中碗筷,驚奇地看著我和爸爸,“誰會來呢?大冷的天,還那么早?”幼稚的我急忙回答:“可能是敲錯了吧!”接著繼續向我的早餐進攻。一個勁地吃,不時說一句:“好吃!”爸爸瞪著眼睛,滿心疑惑,大腦里肯定大部分是問號;接頭說道:“快去看看,別讓人等,聽那敲門聲很沉重,好像是年長些的人。”經過那短暫的揣測后,答案終于揭曉,“外公”我驚奇地看著,他手里拎著一個包裹,另一只手還拎著一只黑袋,里面裝著一只雞,“外公,你……就這樣走來的?”“嗯。”外公還高興地看著我,說:“我給我的乖外孫女送吃的來了!”外公一身雪花,頭發上也沾滿了雪珠,臉上通紅,嘴唇有些紫,兩手也凍得通紅,看著瘦弱的外公如此狀況,心里真是有些酸楚和感動,趕忙拉他坐下,端來一杯熱牛奶,讓他趁熱喝了,他摸了摸我的頭,嘻嘻地說:“真乖!”接著,對爸爸、媽媽說:“這是今年我養的最好的雞,自家的,營養好,給孩子補補,你們工作也那么辛苦,也該吃點好的。”外公認真地說著,千叮嚀萬囑咐,我們都看著他,為他那份關心而感動。他站起來,我們都奇怪地看著,母親說:“在這吃飯吧,那么冷的天,不要走了。”父親連忙接著說:“我這就去殺雞,我們都好好吃一頓。”我看著爸媽興致那么高,連忙拍手叫道:“好啊!”外公卻推辭說:“我還要回去,家里還有活干,你媽還在等我呢!”說完,笑著看看我,又說:“多吃點,快點長大,你也可以來看外公啊!記住要好好學習啊!”“嗯。”我平靜地答道。外公出去,全家人不約而同地坐下,望著那兩袋東西,相互笑了,為了那真摯的親情,我們舒心地笑了。沒過一分鐘,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又傳來,我們仍驚奇看著對方,我一躍而起,打開門,仍是外公,他笑著說:“你外婆給你織的手套落在我兜里了,給你,要戴啊!”說完,向我們揮揮手,急忙走了。全家人望著那手套,一聲不發,我戴起它,握住那份來自另一方的祝福與關愛,深埋在心里。【金指一點】飛雪封路,有人敲門,實在奇特。開門一看,原來是外公,想念小的,貿然而來送吃的,也算情有可原。既然來了,一家人該團團圓圓吃頓飯,可是,老人卻以“家里還有活干,你媽還在等我呢”為由拒絕了。至此,一個疼愛后輩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外公走了,門又一次被敲響,使故事情節再掀波瀾,外公送回手套,讓人聯想到外公剛進門時“兩手也凍得通紅”的細節,使已經很豐滿的“外公”形象又重重地添上一筆,另外還補寫出外婆同樣可親可愛的形象,真是一舉三得。兩次敲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何在作文中做到情節曲折峰回路轉的景色,易引起人們的游興;抑揚婉轉的樂曲,能撥動聽者的心弦;曲折多變的文章,能吸引讀者一步步進入文章的境界。元代遺山說:“文章當有曲折,不可作直頭布袋。”如果平平淡淡,直來直去,必然使讀者一覽無余,倦心頓生。我國古典小說都非常注重敘事的曲折多變,如“三打祝家莊”、“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三顧茅廬”、“三氣周瑜”等故事,都極盡騰挪跌宕、回旋曲折之能事。如何在作文中成功地使情節曲折呢?1.善于轉折,能使文章反復、曲折多變所謂“轉”,就是圓轉。一轉一境,變化無窮。所謂“折”,也是轉,但轉中有回顧前意之態。在寫作中,使用轉折之法,其妙無窮。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這種境界的生動寫照,也可以看作是對轉折之意的注腳。如該單元的《雨夜》一文,從眼前寫起,一轉寫到過去,一折又回到現在,一轉又想到幾天前,一折又回到眼前。而每一次轉折,都是作者內心變化的反映,讀者的心也隨之一起轉折。不光是記敘文,任何好的文章都有轉折。如《師說》,先說老師的作用和擇師的標準,然后一轉轉到現實,運用三組對比批評“恥學于師”的惡劣風尚,而每一個比對中又有轉折。第三段再轉到古人,“圣人無常師”,第四節又一轉,轉回現實,贊揚李家的孩子李蟠。文章直指時弊,談古論今,層層疊進,說理透徹,使文章曲折多變。2.講究抑揚,也可以使文章曲折多變,搖曳多姿抑和揚是相反相成的。按下為抑,飏起為揚。一上一下,一束一放,兩相對應,相互彪炳,就會形成波瀾起伏之勢。如攝影師用光線的反差增強圖像的立體感,文章是用語言的反差來增強人物形象的立體感,因此抑揚又如“褒貶”、“擒縱”,關鍵是根據文章需要決定孰先孰后。如梁實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國文老師》(蘇教版《現代散文選讀》),先用大量篇幅寫我的老師“徐老虎”如何兇,如何不修邊幅,如何不茍言笑,如何愛罵人,特寫了他罵自己一個多小時,罵自己“你是什么東西”,這樣寫過之后才寫他學識淵博自編教材,教法獨特教風嚴謹,思想開明不拘一格,以及對自己的深刻影響。先寫老師的種種不好,是為了襯托后面的種種的“好”,這樣讓作者的感情更真實,讓人物形象更豐滿,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3.用“反類尊題”法,也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姿所謂反類尊題,就是從相反的意思寫起,然后再回到題旨上。如必修一中韓少功的《我心歸去》,先不寫自己如何思念故鄉,而是先寫自己在法國的海濱城市納塞爾的“家”如何先進,而自己又如何的孤獨寂寞。之后才寫自己的故鄉,寫自己的親人。而寫自己的故鄉又有抑揚或褒貶。“反類尊題”法是前邊所說抑揚法的另一形式,但又不盡相同。抑揚法是從一個事物的兩個相反方面去寫,而“反類尊題”法則是以彼一事物襯托此一事物。這兩種事物相反相成,讓讀者在比較對照中受到強烈感染。4.運用張弛法“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正如生活要勞逸結合,文章作者也要讓讀者在閱讀中,“兩股戰戰”與“安然兀坐”交替,“斂息屏氣”與“談笑自若”互生。此外,使文章曲折多變的筆法還有很多,如伏筆、插敘、倒敘、襯托、虛實等等。這里重點說說虛實法:虛,指抽象的寫,或側面烘托,或間接墊襯,意在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實,指具體的描寫,或正面描繪,或直接記敘。虛實結合使文章多姿多彩,變化生色。同敘一人之事,前面用實,后面最好用虛;同敘二人以上的事,有的正面寫,有的側面寫,有的具體寫,有的概括寫,如此,文筆才能經濟,變化才顯多姿,情節才會搖曳。[真題展析](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它被天邊的彩云所吸引,奮力飛騰。寒冷、饑寒、風雨都無法阻止它,它毅然決然地向上飛。飛上高山之巔,它已精疲力竭,傷痕累累。一個聲音問:“值得嗎?”天地蒼茫,彩云繚繞,它內心充實而滿足,喃喃答道:“我愿意!”父親的書桌對面有一把小椅子,兒子坐在那里,陪伴著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報的父親。父子倆沒有說話,靜靜相對。兒子望著父親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著寧靜的幸福:父親,您辛苦了,能這樣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金指一點】文題由兩則材料組成,兩則材料共同的立意:勞動創造美麗!要理解第一則材料的旨意,就要把握“它”、“天邊的彩云”、“飛”、“累累”等關鍵詞語的含意。“它”是一奮斗者的形象,“天邊的彩云”則是理想的化身,“飛”可以理解為“勞動”,“累”可以理解為“辛苦”,“我愿意”則是追求中“苦中有樂”,那么,本則材料的旨意則是為了理想而勞動最美麗。要理解第二則材料的旨意,關鍵是要整體把握材料內涵:“父親在剪報紙”即“父親在勞動”,“孩子說:我愿意這樣陪著你,感覺很幸福”即“欣賞剪報紙勞動感覺很幸福”,但“剪報紙乃簡單勞動”,孩子干嘛只說不做?這則材料反映當今家庭教育中輕視孩子勞動的旨意。如果說陪伴父親勞動是福,那么幫父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更幸福嗎?顯然,兩則材料共同立意:勞動創造美麗!推而廣之,可以寫幸福的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作文明確提示考生寫作文體是“記敘文或議論文”,如果從第一則材料入手,選擇議論文更容易把握。寫作時入題要快,觀點要明確而突出,材料要充實,論證方法要多樣化。如果從第二則材料入手,選擇記敘文更好,有真情實感是記敘文獲高分的關鍵,但情感一定要通過真實的故事和恰當的描寫來自然流露。選擇何種文體,考生需根據自己所擁有的素材和自己的特長來決定。[滿分示例]宿命我靠在昏暗、潮濕的小矮墻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只豬。我們祖輩都一樣,有著極其悲慘的宿命。宿命,宿命。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日復一日……看著同伴們漸漸膘肥的身材,我卻始終壯不起來,我有著自己的思想。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因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是我受死之時。夜幕降臨,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我被屠夫送進了屠宰場。那兒陳列著一行一行的豬頭,一列一列的豬肉,我明白,我們身上的豬頭、豬肉、豬腸通通不是我們的,除了我們自己的靈魂。我一個激靈醒了過來。夜色朦朧,我站在豬圈門口,揮灑冷汗。同伴一個一個都睡著了,我沐浴著從斷崖處吹來的山風,我的靈魂在內心躁動不安。我似乎看見了狼在斷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擺正了姿態,嗥叫了一聲,同伴們瑟瑟發抖,癡迷的眼神望著我,顯得很害怕。他們一定以為我患上了豬瘟,或者以為我是一只披著豬皮的狼。我沒有解釋什么,因為我只是順從我內心的靈魂罷了。我決定要逃跑。“什么?”同伴們瞪著眼睛驚恐地看著我,此刻的我站在豬圈門口,繼續沐浴我的清風。我知道他們不會理解我,就像人們不理解韓寒一樣,我和他一樣,都是叛逆的少年。就像汪國真說的: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我的內心似乎更堅定了。明天,明天。紅艷的晚霞如期而至,濃薄的霧氣沒忘記給大地披上一層灰色的熒幕。我趁著夜色,拱開了豬圈門,玩命似的往斷崖飛奔,迎面來的是涼爽的清風。逃跑時我回頭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親,從她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