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轉移性支出_第1頁
第六章、轉移性支出_第2頁
第六章、轉移性支出_第3頁
第六章、轉移性支出_第4頁
第六章、轉移性支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轉移性支出第一節、社會保障支出第二節、財政補貼第三節、稅收支出第一節社會保障支出一、社會保障的含義(一)社會保障的概念社會保障是國家和政府依據一定的法律和規定,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生活權利予以保障或進一步提高其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的社會分配機制或說是政府的經濟行為。

(二)如何理解社會保障的概念1、社會保障的主體是政府。保障的主體可以說具有多樣性,其可以是政府,可以是個人和家庭,還可以是企業、單位,但所謂的個人自我儲蓄積累保障、家庭保障、企業保障,都不是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主體是政府,但政府作為社會保障的主體,并不是說政府是社會保障的唯一參與者,只是表明政府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定、實施者,并在制度運作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企業、個人都要參與社會保障。2、社會保障的客體(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從整體上講,社會保障的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這是社會保障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的要求,如果有一部分社會成員被排除在保障范圍之外,那么這種社會保障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保障,但社會保障的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并不意味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得到均等化的保障服務。3、社會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并進一步提高其生活質量。4、社會保障賴以實現的手段是國民收入再分配5、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制度不是同一概念。社會保障是一種行為或說是行為過程,是一種經濟活動,本質是一種經濟關系,屬于經濟基礎的范疇,而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制定,并通過權力機關審批的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的總稱。它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二、社會保障體系的構成(一)社會救濟(社會救助):由政府向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會成員提供的資助。(最低層次)特點:(1)資金全部由財政撥款或社會捐助,不以接受者預付一定費用作為受助前提;(2)受益人的選擇性,即只有經過一定形式的經濟情況調查被證明符合救濟條件的個人或家庭才能得到救濟。(注:課本中“社會福利項目”具有社會救濟的性質。)(二)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內容。主要內容: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經營目標的非盈利性和參保的強制性。(三)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是由政府和社會面向全體社會成員,在居民住宅、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基礎教育等方面普遍提供的資金幫助和服務。(最高層次)(四)優撫安置:是指政府以提供津貼、服務和安置條件等方式對法定優撫對象給予生活優待和工作安置,使其安居樂業的社會保障項目。(特殊層次)國家財政用于撫恤和社會福利的支出

什么是優撫安置?

優撫安置制度是中國政府對以軍人及其家屬為主體的優撫安置對象進行物質照顧和精神撫慰的一種制度。目前,中國有4000多萬優撫安置對象。中國政府為保障優撫對象的權益,陸續頒布了《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法規。國家根據優撫對象的不同及其貢獻大小,參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立不同的優撫層次和標準。對于烈士遺屬、犧牲和病故軍人遺屬、傷殘軍人等對象實行國家撫恤,對老復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實行定期定量生活補助;對義務兵家屬普遍發放優待金;殘疾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享受醫療、住房、交通、教育、就業等方面的社會優待。2003年,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為465萬人,國家各級財政投入撫恤資金87.9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退役軍人的安置作出規定。政府為城鎮退役士兵安排就業崗位,對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發給一次性經濟補助,并給予優惠政策扶持;對農村退伍義務兵在生產、生活、醫療等方面的困難,視不同情況予以解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招工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城鄉退伍軍人。對報考大中專院校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退伍軍人。對退出現役的傷殘軍人,在就業、生活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對軍隊干部(含士官)退出現役,分別實行復員、轉業和退休等安置辦法。目前,各級政府普遍建立了相關工作機構。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意義(一)社會保障制度可以保障人們的生活需要(二)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充當經濟的自動穩定器(三)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公平收入分配(四)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彌補私人保險市場的缺陷四、社會保障基金來源(一)財政安排的社會保障支出1、各社會保障項目財政介入的程度(1)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優撫主要由政府財政提供資金。(2)社會保險項目財政介入的力度較弱。2、財政安排的社會保障支出的內容(1)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支出(2)社會保障基金支出(二)受保者及其雇主繳納的社會保險基金(三)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入(四)社會募捐(自愿性、針對性、不穩定性)五、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一)養老社會保險制度1997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目標: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2、覆蓋范圍:城鎮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3、籌資標準:企業負擔率不超過20%,個人負擔率1997年不低于4%,最終達到8%。4、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賬戶:工資的11%計入個人賬戶,其余計入統籌賬戶。5、養老金給付:個人繳費滿15年享受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余額除以120發放。(二)醫療社會保險制度1、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2、范圍: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個體業主及從業人員。原則上以地級以上行政區為統籌單位。3、繳費率:單位6%,個人為工資的2%。4、建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費一部分計入個人賬戶(30%,因地區、年齡而不同),其余計入統籌賬戶。5、給付:先使用個人賬戶資金,然后個人負擔約年平均工資的10%,在進入統籌賬戶支付范圍,同時個人也負擔一定比例,統籌賬戶最高支付限額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三)失業社會保險1、范圍:城鎮企、事業單位職工2、籌資標準:個人負擔1%,單位負擔2%3、開支范圍:失業保險金、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親屬撫恤金、接受培訓和職業介紹的補貼等。4、建立失業保險調劑基金(四)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項目(162頁)六、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改革(一)社會保障制度管理體制的類型1、集權管理模式:把社會保障各項目全部統一在一個管理體系內,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機構,集中對社會保障各項目基金營運、監督實施統一管理,并且權力集中于中央的模式。特征:社會保障項目的管理權統一于一個機構;社會保障決策權統一集中于中央;社會保障預算權統一,編制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預算;社會保障管理以“條條管理”為主。2、分權管理模式:不同的社會保障項目由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各自建立一套保障執行機構、資金營運機構以及監督機構,各保障項目之間相互獨立,資金不能相互融通使用,并且權力由各級政府分散行使的模式。特征: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障管理由不同的部門行使;社會保障決策權由各級政府分散行使;各級政府社會保障預算獨立;社會保障的管理以“塊塊管理”為主。(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改革的必要性1、養老保險籌資模式問題2、開征社會保險稅的問題3、城鄉差別過大,農村社會保障問題亟待解決。4、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據和監督5、基金的挪用現象嚴重、保值、增值不理想6、社會保障的資金短缺、“個人賬戶”空帳及隱性負債問題。政府向“老人”和“中人”所作的沒有儲備基金對應的支付養老金的承諾,導致年輕職工在轉軌中承受的雙重養老負擔。另外計入個人賬戶的比例偏高,使社會統籌賬戶支付壓力過大也是個人賬戶“空帳”的原因。當然,制度覆蓋面達不到規定要求,欠交、拒繳養老金也是部分原因。

(三)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⑴建立完善的覆蓋全社會的保障體系⑵現收現付的籌資模式逐步轉向部分積累模式⑶多方籌措資金來源,既要考慮企業負擔能力,又要解決個人賬戶“空帳”問題稅收增量;專項債券;出售國有資產等。⑷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預算管理;基金保值、增值;??顚S玫取"赏晟粕鐣U瞎芾眢w制:建立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體制模式。⑹注意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差別。另:參考資料中國養老保險出路何在?-搜狐財經時間:2006年09月05日10:03【來源:FT中文網】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阿諍近日里,諸家媒體相繼曝光使上海市的“祝均一受賄案”逐漸為公眾所了解。作為研究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經年的學者,由“祝案”引發了一個更大的擔心,這就是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養老保險制度出路何在?雖然,在中國,學界和政府討論養老保險問題已經有20多年。但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實施個人賬戶式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到90年代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定為“統賬結合”模式,一直以來,高層實際上始終沒有對個人賬戶中積累的資金如何運作給予一個明確的說法。在“農保”和“城?!背鮿摃r期,正值中國的銀行利息開始一路下滑。由于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所以胡亂“投資”的現象很普遍,結果壞賬多多,大概有幾百億資金打了水漂,也使不少脫不了干系的“領導”進了大獄。此后,對社?;鸬墓苤茋栏衿饋?,有了“收支兩條線”的規定,且社?;鹨宦纱驺y行或交給財政管理。但是這樣做,社?;鸬谋V翟鲋等匀粵]有著落。雖然有關部門也在“基金”、“入市”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動作,但實際效果卻不得而知。但以另一筆被稱為“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運營效果看,投資回報幾乎年年都低于當年的物價上漲。也就是說,實際上虧了。為什么要設立個人賬戶?其吸引人之處就是由個人賬戶中的錢形成的儲蓄基金可以通過投資來保值乃至增值,在投保人年老退出勞動生涯后,他可以以年金或一次性支取的方式,領取其本人投入的本金再加上非常可觀的利息來安度晚年。如果社保基金不能保值增值,個人賬戶就毫無意義了。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尷尬就在于:一方面執著地堅持要搞個人賬戶,一方面卻始終對基金的保值增值不當一回事(暫且這樣“定性”)。好在這些年個人賬戶一直是空賬,但名義上的數以萬億計的“欠賬”足可嚇暈不少人。近年來,隨著“做實賬戶”的說法一年比一年響亮,“企業年金”也開始有了點模樣,社?;鹚坪醮嫦乱稽c錢來了。于是,一些地方又悄悄地打起了“擦邊球”??峙虏荒苷f所有的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貪污受賄,但是,打“擦邊球”畢竟只能“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這樣“黑箱”、“灰箱”地操作,一不小心就出軌了或出鬼了,結果是人民的財產受到莫大損失。說實話,“祝案”給人的最大打擊是,上海市的社?;鸬牟僮?,一向以來都被視為是最規范的。一旦上海都出了問題,那么就會使人想到,還有哪個社?;鹩蟹e累的地方的資金運營是安全的呢?還有一個憂慮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會不會有些本來走出些正路子的地方也會受到無辜的打擊有人提出可以以“名義賬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其實,這種做法并沒有離開現收現付的路子,只是給了多繳費的人一種心理安慰,因為最后領取的養老金似乎與繳費多少掛上鉤了,這樣,多繳費的人就不會因此而反對現行制度乃至拒絕繳費。如前所述,要設立個人賬戶,就要解決保值增值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國家有些長線投資但篤定可以掙錢的工程,譬如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等,就可以用養老保險的資金去入股,然后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逐漸返還。但是,不知為什么做不到這一點。如果不能保證保值增值,那么寧愿現收現付,其經濟成本和機會成本都會小得多。最后以一個駭人聽聞的預言來結束本文。有記者問我,如果將來中國發生動亂,會在那個領域?我的回答是:現在可以估計到的,一般都不會發生動亂,因為早就嚴加防范了。但有一個領域例外,就是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中國的養老保險問題太大了,借“祝案”的光,希望能夠引起從上到下的足夠重視。(責任編輯:謝劍)8省市養老保險改革詳解

做實個人賬戶標準是3%

-搜狐財經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葉楓北京報道時間:2006年10月01日09:41在東北試點5年多以后,養老保險改革終于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日前記者獲悉,在東北進行了5年多的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改革試點,現在擴大到了上海、天津、山東、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新疆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9月6日,國務院已經批復了這8個省市區的做實個人基本養老賬戶方案。這次獲批的8個省市區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東部和西部的省份也兼而有之,“這更利于總結試點經驗,表明中央政府決定以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的方式,將做實個人養老賬戶工作向全國鋪開?!眲趧雍蜕鐣U喜啃侣劙l言人胡曉義對記者說。新老劃斷8個省市自治區改革方案的內容基本一致。獲得國務院批復后,下一步這8個試點地區還將圍繞改革方案出臺實施細則。這8個省、市、自治區上報的做實個人養老賬戶的改革方案,都將2006年1月1日作為“新老劃斷”的時間點。這一天以前已經退休的人員,個人賬戶不做實;這一天以前已經參保尚未退休的人員,以前沒有做實的個人賬戶不做實,以后的逐步做實;這一天之后參保的人員,個人賬戶從參保繳費開始逐步做實。以湖南為例,其改革方案規定:1996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1996年1月1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辦法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增加過渡性養老金。2006年1月1日后達到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2005年底以前已經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和省原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并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在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初期,湖南省為保證參保人員退休后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不降低,設立了新老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期。從3%起步在東北三省的做實個人養老賬戶試點過程中,遼寧是從8%做實,吉林和黑龍江從5%做實。而這次8省市區的做實個人基本養老賬戶改革方案定的起步標準是3%?!坝捎诟鞯厍闆r不同,中央只規定了不能低于3%,然后逐步提高?!焙鷷粤x說,8省市區的做實個人基本養老賬戶改革方案的比例以后會逐步提高。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多少,還要取決于個人繳費額和個人賬戶基金收益,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定期公布。對于流動人員中參保人員的養老金領取問題,改革方案中提出,參保的流動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時,個人賬戶及其儲存額可以隨同轉移。參保人員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余額可以繼承。遼寧省的8%起步標準中,中央財政對5%中的75%補助,地方財政做實5%中的25%,另外的3%靠基金的征收來彌補。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補助方式與遼寧省相同。這次對新增8省市區的做實個人基本養老賬戶的具體補助數額仍是按中央負擔75%、地方負擔25%的比例分配。與東三省試點不同的是,新增8省市區的個人基本養老賬戶做實采取動態做實、半動態補助的辦法。

“動態做實,就是個人賬戶做實的數額隨著個人繳費工資的增長而增長;半動態補助,就是中央財政對已做實的部分(存量)實行定額包干補助,不再隨個人繳費工資總額的變化重新調整?!焙鲜≌嘘P人士介紹說,這次做實個人養老賬戶,對新增做實的部分,以當年個人繳費工資總額為基數計算補助數額。每做實1個百分點,中央財政補助0.75個百分點,最高不超過3.75個百分點;每做實1個百分點,地方財政補助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