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知識體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縣制形成漢至元地方中央漢郡國并行元行省制漢中外朝唐三省六部宋二府三司發展完善明清明廢丞相設內閣;廢行省設三司清軍機處頂峰衰落中國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初具雛形
分封制分封制目的——為什么“分”?內容——“分”什么?諸侯承擔的義務——憑什么“分”?(權利?)評價對象——分給誰?鞏固統治,擴大疆域王族、功臣、先代貴族世襲統治權,定期朝貢、軍賦、力役土地、人口積極、弊端方法——怎么“分”?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目的特點核心內容主要等級維護周王朝統治和政治穩定嫡長子繼承制
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嚴格的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西周宗法制示意圖請思考: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是權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則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和在家族內的體現;②宗法制利用血緣宗族關系為紐帶維護分封制,兩者體現了家、國一體的制度。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分配國家政治權力。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務,都通過占卜進行決策;周代的最高統治者則宣稱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稱“天子”。(1)神權與王權的密切結合。
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的親疏來決定政治地位的高低。
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諸侯的權利。(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專制主義: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至行使軍權、政權、財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中央集權:指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中,全國軍政財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絕對服從中央。概念: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自秦至清這個制度的演變始終圍繞著兩個方面(即兩對基本矛盾)進行:一是地方權力與中央權力的矛盾;二是權力集中到中央由誰來專斷獨裁,即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軌跡——1、秦朝:正式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2、漢:鞏固制度(中朝制度、郡國并行)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4、北宋:加強(二府三司(樞密院、政事堂、三司))5、元:新發展(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6、明朝:空前強化(廢丞相、設內閣;廢行省,設三司)7、清朝:達到頂峰(設軍機處)歷代選官、用官制度的演變歷程:2、漢代(察舉制)
3、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隋朝(分科考試開科舉)
5、唐宋至清(1905年)-------(完善科舉制,明清時期八股取士)
選官標準--門第高低,出身貴賤選官標準--文化素質,能力高低1、秦朝(皇帝任免)
例1:
皇帝自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的印稱“璽”,任何人都要對皇帝的名字避諱。秦朝作出這些規定的目的是()①維護皇帝至尊②增加皇帝的神秘感③統一皇家用語④顯示皇權至高無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皇帝專有用語體現的是皇權的獨尊和至高無上,同時也顯示皇帝的神秘。答案:C例2: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國的監察制度確立于秦漢時期,最早發端于秦朝設置的()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諸卿解析:本題是對秦朝中央官制職權的考查,屬容易題。結合官位職權,只有御史大夫具有監察職能。答案:B例3: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認為,郡縣制建立了近兩千年,不能改變。古往今來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這種制度,這是勢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夠如此呢?下列對秦始皇廢分封、置郡縣“勢所必然”的理解錯誤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導致春秋戰國諸侯紛爭局面的教訓B.秦滅六國實現統一后的需要C.是強化地方獨立性的需要D.與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相適應解析:本題考查對郡縣制相關知識的理解。郡縣制之下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答案:C
例4: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斷的改革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容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彌合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定的基礎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趨勢中君主專制不斷加強這一特點。題干所給出的制度設置反映了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而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答案:B例5(2009·廣東高考改編題)“封建社會”的概念是在近代引入中國的。右圖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題可能是()A.王位繼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中央集權制度解析: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封建”在我國古代的內涵。題干已指出“封建”做為“封建社會”的概念是在近代,在古代“封建”即“封邦建國”,故選C。答案:C例6.(2009·蘇州模擬)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到站再到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A等級制度越加嚴格B君臣關系越加緊張C皇權不斷加強D對地方控制越加規范解析:從上述材料的君臣關系看,大臣的地位越來越低,表明了皇權的不斷加強.答案:C挑戰自己1、明太祖廢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A.加強專制皇權的需要B.六部全力擴大后,宰相已經形同虛設C.丞相胡惟庸陰謀篡權所致
D.皇帝要在臣民中樹立“勤政”的形象2、(2006·重慶)廢除丞相制度以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間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三司B.
樞密院
C.內閣
D.軍機處3、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加強了皇權,其表現有①皇帝的諭旨可以迅速傳達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②全國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③軍機大臣掌握了國家最高決策權④避免了皇帝決策的失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
D.①③4、中央集權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后期(明清時期)消極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階級矛盾B.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C.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斗爭激烈D.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5、清朝加強邊疆管理的經驗是值得借鑒,下列屬于清朝邊疆政策的是①因地制宜處理好民族關系②西藏成為理藩院的直接轄區③重視邊疆交通和軍事防衛④在西南地區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下列關于明朝內閣制度的評述,正確的是①明永樂帝設立內閣②是皇帝為加強專權而建立的政治機構③有法定的權力統率六部百司④對皇權起到了制約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7.“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是清代一位軍機大臣對工作的描述。它說明軍機大臣的職能主要是A、與皇帝“共治國事”B、根據皇帝的旨意擬發諭旨C、“事無不總”,負責執行政令D、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8.秦朝以來,直至清朝前期,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的最突出特點是
A、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激烈B、國家的統一和分裂相交替C、專制皇權的日益強化D、專制皇權與相權的斗爭日益激化9.學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學就本單元內容分別擬定四個選題準備開展研究,這四個選題的研究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組織行為學與人力資源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師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古建筑保護與修復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科技相關考試題及答案
- 斗齒綠色鑄造技術
- 阿托品考試題庫及答案
- 三人合伙協議書
- stype kit操作手冊第一步調整水平平衡儀
- 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 YS/T 22-2010銻酸鈉
- 三乙胺安全標簽
- GB/T 4490-2021織物芯輸送帶寬度和長度
- GB/T 3299-2011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測定方法
- GB/T 18867-2014電子工業用氣體六氟化硫
- FZ/T 51011-2014纖維級聚己二酰己二胺切片
- ICU常見檢查項目及課件
- 《月光下的中國》朗誦稿
-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公開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