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高三歷史材料二:1932年,美國國民總產值從1929年的1040億元下降到410億元。當年有27.3萬戶人家被房東攆走。農民每收一英畝小麥,就要虧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當燃料,比賣玉米買煤燒還合算。肉價慘跌,一只羊送到市場,運費一元一角,售價不足一元。——(美)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
(2)依據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國的物價變化情況。(2分)面對這一物價變化,美國政府是如何應對的?(6分)(2)1929—1932年美國物價大幅下跌。(2分)應對措施:羅斯福新政通過國家干預來調整物價。具體舉措有:①整頓金融,利用貨幣手
段穩定物價;②減少(縮減)耕地和農產品的產量,恢復農產品的價格;③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增加民眾收入,提升民眾購買力。(共6分。僅答具體措施而未涉及與物價的關系,每點得1分;完整答對3點即得6分;答“國家干預”可得2分,僅答“羅斯福新政”得1分,)練一練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現代金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先導力量,主導經濟發展的變遷和格局。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29—1932年美國進出口總額統計表(單位:億美元)時間1929
1930
1931
1932出口
52.4138.4324.24
16.11進口
43.9930.6120.91
13.23根據材料,指出1929—1932年美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趨勢。針對這一趨勢,羅斯福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趨勢:進出口貿易連續下降。(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給分)
措施:整頓銀行,恢復銀行信用;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擴大聯邦儲備委員
會的權力;管制證券業等。
(4分,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給分)(三)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總體特征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采用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在20世紀50~60年代出現經濟的高速發展,進入到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府對社會保障的支出增多,出現了福利國家。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后,西方各國開始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削減政府開支,減少福利開支。
1、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這里的“安全網”是指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B.“以工代賑”措施C.“混合經濟”模式D.“福利國家”制度2、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談到福利國家制度時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撒切爾夫人所說的“安全網”是指()A.強化國家干預經濟的職能B.拓展經濟活動的領域C.建立社會保障的福利項目D.強化安全生產的責任練一練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以美國為例)1、20世紀50~60年代,采用凱恩斯主義,經濟進“黃金時代”。2、20世紀70年代:3、20世紀80年代:4、20世紀90年代:凱恩斯主義失靈,經濟滯脹里根采用供給學派、貨幣學派的理論,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出現“四高”克林頓“宏觀調控,微觀自主”,出現“新經濟”。1、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國政府總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結論符合史實的是
法國
英國
美國
1913年
8.9%
13.3%
8.0%1938年
23.2%
28.8%
19.8%1973年
38.8%
41.5%
31.1%
A.西方各國徹底放棄了自由貿易政策B.西方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C.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經濟的復蘇D.資本主義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B【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所學美國羅斯福新政國家加大對經濟的干預緩解了經濟危機。二戰后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方式有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企業制定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擴大政府開支、政府直接采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等。聯系本表本題選B項由于各國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使各國財政支出大幅增加。A項明顯錯誤,西方加強國家干預的同時并未放棄自由貿易政策;C項錯誤,馬歇爾計劃是在二戰之后初期實行的政策,旨在恢復發展經濟;D項是20世紀60、70年代出現的情況。考點: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2、style意指風格、時尚,它是一種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現象。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時尚元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1926年,美國經濟學家喬治·泰勒提出“裙邊理論”:“經濟增長時,女人會穿短裙,因為她們要炫耀里面的長絲襪;當經濟不景氣時,女人買不起絲襪,只好把裙邊放長,來掩飾沒有穿長絲襪的窘迫。”女裙的長短與經濟景氣的函數關系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就屢屢展現威力。
(3)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最流行色彩灰暗的長裙;“二戰”后,超短裙卻成為引領全球的時髦裝束。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上述時尚出現的原因。(6分)(3)20世紀末30年代初:1929—193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2分)“二戰”后:戰后美國經濟繁榮(或戰后美國確立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戰后資本主義國家調整生產關系,使經濟得到快速恢復與發展;經濟區域集團化和全球化,各國交往加快;審美觀的變化等。(4分,答對2點即可)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西歐、日本)(1)英國:混合市場經濟。(計劃與市場結合)1979年撒切爾夫人放棄凱恩斯主義,采用貨幣政策。
20世紀90年代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多市場,少政府”,(2)法國:計劃指導型。(80年代后私有化浪潮)(3)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發揮市場的作用)(4)日本:政府主導型經濟(政府干預大于市場調節)(5)總體特征:前期加強國家干預,出現福利國家。七八十年代后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削減政府開支,減少福利國家的支出。
材料三1951年以后,英國先后頒布了國民救助法、國民衛生服務法等,進一步完善包括農民在內的社會福利體系。德國于1957年頒布《農民老年救濟法》,開始建立農民養老保險制度,1972年建立農民醫療保險體系。法國1952年為農民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1960年將醫療保險覆蓋到農業從業人員。
——摘自劉家慶《現代西方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與思考》(3)材料三中的內容反映了西方國家二戰后資本主義出現了什么新變化?(2分)其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有哪些特點?(8分)(3)新變化:建立“福利國家”。(2分)特點: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范,以養老和醫療保障為主要內容,以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共8分,答到1點給2分,2點給5分,3點給8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同等給分)三、階段特征(1929——二戰)(1)政治:十月革命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為人類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端。(2)經濟:蘇俄(聯)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誤;面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模式進行了調整,開始實行國家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政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產生。(3)文化:現代主義藝術興起,突出表現了在生產力高度發達背景下人類的精神空虛和迷茫,著力描述人類非理性的一面。(4)科學: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科技誕生,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二、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羅斯福新政與蘇聯新經濟政策比較(1)羅斯福新政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不改變資本主義的社會性質。(在資本主義的內容中加入計劃經濟手段)(2)蘇聯新經濟政策部分恢復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不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在社會主義的內容中加入市場經濟手段)(3)結論: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都是社會經濟管理的手段。資本主義不等同與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不等同于計劃經濟。1、德國經濟學家路德維希·艾哈德指出:“在現有條件下,國家必須有計劃和有調節地為經濟確定目標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經濟政策原則。……想把企業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隸和單純的執行機器,那就必然毀滅一切人格價值并剝奪經濟界最寶貴的動力。”這表明他主張A.實行大規模國有化改革B.取消市場調節作用C.放棄對經濟的干預D.市場與計劃相結合2、直接引發1929-1993年美國經濟危機的是A.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B.大批銀行倒閉C.農產品價格下跌
D.失業人數激增3、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只要國家仍處在危急存亡關頭,我就要求國會授予我應付危機的那種唯一最后手段——廣泛的行政權,使我可以向緊急狀態宣戰,就像真正有外敵入侵時一樣,把那種大權授予我。”這主要說明A.羅斯福準備實行專制獨裁B.羅斯福崇尚計劃經濟C.美國受危機打擊特別嚴重D.羅斯福欲加強政府職能4、羅斯福新政對資本主義發展最重要的影響是A.促成壟斷組織出現B.促成世界貨幣體系建立C.促成世界貿易體系建立D.開創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5、20世紀70年代,美英等國逐漸形成的經濟模式為A.計劃經濟
B.市場經濟C.國家干預經濟
D.混合經濟6、1933年,美國成立農業調查署,購買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類儲備應急救濟B.減少農業津貼開支C.提高并穩定農副產品價格D.緩和農場主間的競爭7、下列關于羅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確的A.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B.全面干預經濟是新政影響中最為深遠的一項C.新政使美國避免了走上法西斯專政的道路D.新政的目的是為了阻止日益高漲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8.(2010年高考上海單科24題)1945年英國工黨上臺執政后,大力推行社會福利等政策,目的是為了A.強化自由放任主義B.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減輕政府財政負擔D.改變資本主義性質材料題39.(26分)危機一詞,含有險境和機會并存的意思。某種意義上,改革就是倒逼促進的,危機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而改革的成功與否,除改革自身的因素外,與相應的社會環境等客觀條件也有密切的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國股票市場出現大崩潰,開始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危機,羅斯福上臺后大刀闊斧地實施“三R”,即復興、救濟、改革。材料二中國今日根本之危機,全在經濟之殘破。以致國民生活日益困窮……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紀之今日。(一)振興農業悉以合作社為基礎……(五)促進工業……由政府分別保護并獎勵之。(八)調整金融……健全貨幣政策與匯兌政策。——蔣中正《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之意義及實施》(1935年)(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經濟危機給美國帶來了哪些問題?(4分)針對這些問題,羅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問題:
銀行倒閉;企業破產;農產品滯銷;失業劇增;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社會矛盾尖銳。(4分。任意一點1分,不超過4分。)措施:
整頓財政金融;調整工業生產;調節農業生產;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等。(6分。任意一點2分,不超過6分。)(2)據材料二,概括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背景并分析影響。(8分)它和羅斯福新政在本質上有何相似之處。(2分)背景:國家經濟“殘破”;“國民生活日益困窮”;中國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4分。任意一點2分,不超過4分。)
影響:促進了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分。表述為具體的工商業、農業、金融業的恢復和發展,同等給分。;為抗戰勝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2分)相似: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2分)(3)概括指出二戰后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方面進行了怎樣的改革和調整?(4分)它對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2分)改革和調整:國家大力干預經濟(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人民資本主義;經營者革命;建立福利國家;發展第三產業等。(4分。任意一點2分,不超過4分。)影響:戰后資本主義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2分)
3、材料二: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的進程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主要經歷了被動開放、經濟起步、政體變革、思想解放四個時期。這是一種社會質變,即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發生了整體性的變革。
——陳國慶《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研究》緒論(3)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黃金時代”,而中國卻與世界現代化發展大潮失之交臂,中外差距加大,請分析原因。(8分)(3)中: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日益顯現(或照搬斯大林模式);“左”傾錯誤的干擾,如“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革”;“八大”路線沒有得到堅持;兩極格局的影響(或中國倒向蘇聯,遭到西方國家的敵視,中國與世界潮流脫離)等。(4分,答對2點即可)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或國家干預經濟);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成果的利用;美國的援助,如馬歇爾計劃;經濟區域集團化,如歐共體成立;資本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鋼加工承包合同書
- 法律文書贊助合同
- 居民生活供用水合同協議書
- 軟件企業管理系統答辯
- 學校學期師生交流計劃
- 前臺接待崗位的職業道德計劃
- 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計劃
- 浙江省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2.2 地形多樣 教學設計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10課 遨游因特網 便捷訪問網站教學設計 (新版)蘇科版
- 履約保函反擔保合同
- 第七章總體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
- 我最喜歡的電影綠皮書課件
- 技師承諾不涉黃協議書
- 刑事證據課件
-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西方經濟學(上下冊)PPT全套教學課件
- 新型(花籃螺栓)工字鋼懸挑梁腳手架講解
- 雨季及防汛施工安全教育
- 函數的極值與最大(小)值(第二課時)【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二數學 課件(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考點精研+知識架構+提分專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
- GB/T 34855-2017洗手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