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_第1頁
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_第2頁
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_第3頁
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_第4頁
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地理之南方地區位置和范圍秦嶺淮河1.海陸位置: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面臨東海和南海。2.經緯度位置:在34°N以南,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大部分位于98°E~123°E之間(注意100°E、110°E、120°E三條經線穿過的地區)。南方地區概括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省份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陜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臺灣、甘肅南端與河南的最南部。面積約占全國陸域面積的25%,人口約占全國的55%,漢族占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云、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1]

與南方地區陸上相鄰的國家(自西向東)依次是:緬甸、老撾。越南。南方地區主要的島嶼是臺灣島(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我國第二大島)、崇明島(我國第三大島)和南海諸島等。地形地貌地勢:該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山地丘陵區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蔥蔥,景色秀麗。地形:南方地區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河汊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大多有東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間分布;南嶺地區巖漿巖分布廣泛;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又被稱為聚寶盆)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云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區,山間“壩子”是當地主要的耕作區;橫斷山脈和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主要地形區有: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洞庭湖、鄱陽湖、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橫斷山脈、南嶺、武夷山脈、秦巴山地、臺灣中央山脈、兩廣丘陵、大別山脈。氣候特點基本特征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臺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受臺風影響大。冬季氣溫在0度以上。雷州半島,云南和臺灣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云南,廣東,海南,臺灣受寒潮影響小。夏季風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大,雨季長。每年5月份夏季風從華南沿海登陸,雨季開始。6、7月份夏季風勢力增強北抬,形成江淮準靜止鋒,陰雨連綿,主要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淮河流域。7、8月易形成伏旱。9月,降雨鋒面南移至該區域,10月以后冷空氣勢力進一步增強,夏季風移出該區域,雨季結束。此外,西南地區常受西南季風影響。昆明準靜止風北方地區的冷空氣及西南氣流受地形阻擋而形成,常出現連綿陰雨天氣。出現在冬半年,位置介于昆明和貴陽之間。氣候的具體類型1)赤道季風氣候。位于北緯10度以南的南海島嶼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6℃以上,年積溫達9000℃,氣溫變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較均勻。(2)(小部分)熱帶季風氣候。包括臺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于16℃,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于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于5℃,終年無霜。(3)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左右;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較多,但無明顯干季。同溫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溫相對較高,年降水量增多。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8~0℃,是熱帶與溫帶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候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候,即30天)。

水文狀況河流自然區劃下,主要河流有長江干支流、西江干支流、淮河、錢塘江、閩江等。其主要特點為水量大,汛期長,含沙量低,無結冰期,水力資源豐富,航運價值高。湖泊南方地區湖泊眾多,長江中下游地區分布最為集中。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以南,中國第三大湖和第二大淡水湖(原為第一大淡水湖,因為持續萎縮,退居淡水湖第二)。太湖:位于江蘇浙江兩省交界處。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植被、土壤與農業植被:南方地區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對應的氣候分別為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橫斷山區為我國西南林區,武夷山區為我國東南林區。土壤:南方地區以紅壤為主,此外,四川盆地有紫色土,農耕區有水稻土。農業: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甘蔗、油菜、棉花、茶葉等。南方地區的農作物:水稻為主。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甘蔗。南方地區的油料作物:油茶、油桐、油菜。南方地區的土地利用:水田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有利條件:(1)水熱資源豐富,雨熱同期。(2)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縱橫既便利灌溉,也利于發展淡水養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橫斷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人類影響小,利于發展林業生產;(3)長江流域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生產水平高。不利條件:(1)夏初梅雨時期,若時間過長,雨量過多,易造成澇災;若時間過短、雨量過少,易造成旱災,均對早稻種植不利;(2)江淮地區盛夏時節,氣溫高、降水減少、蒸發旺盛,易對水稻生產產生不利影響;南部沿海地區夏秋季臺風影響很大;(3)長江以南地區為紅壤分布區,土壤酸性強,土質粘重,肥力差,須進行改良;(4)云貴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平原面積小,土層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農業發展。問題:長江以南的廣大丘陵分布著什么土壤?紅壤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點?怎樣治理紅壤?答案廣大的江南丘陵地區分布著一種在高溫多雨環境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叫紅壤。它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是我國南方主要的低產土壤。改善紅壤,可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如增施有機肥,補充適量熟石灰等;也可以種植一些茶樹、油茶、杉木、馬尾松等耐酸性的經濟林木。熱帶水果礦產分布圖

根據上圖說出該地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因素有哪些長江沿岸地區水運發達;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區海運便利;西南地區資源豐富;農產品豐富;工業基礎好;僑鄉優勢,有利于引進外資。兩個工業基地各自發展條件有哪些?長江三角洲:交通便利,農產品豐富,工業基礎好,勞動力充足,科技發達。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農產品豐富,僑鄉有利于引進外資,臨近香港和澳門,便與經貿往來。南方低山丘陵優勢問題氣候資源雨熱同期,光、熱、水資源豐富,且配合較好季風氣候不穩定,多氣象災害,盛夏秋初伏旱,冬春季有寒潮生物資源品種多、生長快、更新能力強、產出大(茶葉、竹、油菜、松香)開發利用品種單一,沒有發揮潛力,效益低下土地資源多山丘,垂直差異明顯,土地類型多樣,可發展立體農業植被破壞,易產生水土流失,旱澇頻繁,紅壤貧瘠,酸性強,粘重,為低產土壤

水資源河湖眾多,水能(力)資源、水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水電、灌溉流水侵蝕作用強,地形復雜,類型多樣,開發利用難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豐富而廉價,靠近商品性農產品基地,工業城市發展,市場廣闊,海陸交通便利綜合開發走立體農業的道路(丘陵、山地面積大,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生態系統脆弱);優勢資源開發;生態建設(封山育林,推廣生活用煤,爐灶技術革新,大辦沼氣和營造速生薪炭林)。南方地區的國土整治與可持續發展1、區位優勢:海南島的開發1)地理區位海陸區位:華南、西南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的結合部內陸地區出海前沿;開發南海資源。經濟區位:近傍香港、東南亞,內靠珠三角。交通區位:靠近東亞與東南亞之間的國際深水航道。便于發展外向型經濟2)熱帶資源:從位置、地形、氣候、植被、熱帶農作物等方面分析3)海洋資源:從海洋生物、漁業、旅游、油氣等方面分析。2、開發:環帶開發產業布局:(三)西南交通建設1、西南概況西南區包括川、滇、黔、渝、貴三省一區一市,地處內陸邊疆,少數民族分布集中,腹地廣闊,資源豐富,但交通一直制約著經濟發展,使資源優勢不能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2、區位條件1)地處西南邊疆、鄰國經濟落后;2)位于我國內陸腹地,經濟落后,開發程度低

;3)具有國防區位優勢

;4)對外開放深入,可以利用邊疆進行國際貿易;利用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發展;三峽工程建設;重慶直轄市成立。3、自然條件1)地形崎嶇多山,跨三級階梯,地質災害頻發;2)氣候多樣,有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的暴雨容易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3)山高谷深,水能資源豐富,但是河流的航運條件差;4、資源優勢明顯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分布集中且地域組合好;2)能源豐富:水能、天然氣、煤炭、北部灣油氣;3)水熱資源豐富,但耕地短缺;5、社會經濟條件1)區內經濟聯系和協作薄弱,外運能力不足,影響生產;2)地形崎嶇、氣候多變、山高谷深也限制了交通建設,因此,加強交通運輸建設是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3)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本區對外開放的深入及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西南地區的交通運輸需求將持續增長。6、西南交通建設方案:泛亞鐵路南昆鐵路(四)三峽水利工程建設(1)位置特點:三峽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峽三斗坪,為河流峽谷地帶,蓄水條件好,處在全國地勢二、三級階梯過渡帶上,落差大,水能蘊藏量大,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結冰,庫區地質條件穩定安全。2、意義和作用:防洪、發電、航運3、三峽移民安置:就地后靠、就近安置和開發性移民4、三峽工程可能產生的影響:1)有利:①減輕洪水危害;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區血吸蟲病防治;③減輕洞庭湖的萎縮;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質和航運條件;⑤減輕環境污染及酸雨危害。2)不利:①水庫淹沒土地和珍貴文物古跡;②移民和城市遷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③水庫可能誘發地震;④庫區、庫尾泥沙淤積加重;⑤自然景觀的影響;⑥對珍稀水生物種生存的影響;⑦可能加劇蚊蟲滋生。(五)上海市的發展1、區位條件1)交通便利(鐵路、內河、海運);2)經濟腹地廣闊:沿海、沿江兩大經濟帶的交匯處,滬寧杭城市帶的核心城市;3)長三角地區,農副產品供應充足;4)地形平坦,氣候暖濕、水源充足;5)勞動力素質高。3、“城市病”問題道路狹窄、交通擁堵;居住擁擠;綠地面積小,環境質量差;用地緊張地形平坦,氣候暖濕、水源充足;如何解決上海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城市病問題?4、浦東新區建設1)大城市建設的新區的必然性解決城市病問題的需要我國在大力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城市化的發展也很迅速。其中,大城市尤其是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特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的急劇膨脹,產生了一系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