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物學-緒論匯總_第1頁
動物生物學-緒論匯總_第2頁
動物生物學-緒論匯總_第3頁
動物生物學-緒論匯總_第4頁
動物生物學-緒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生物學AnimalBiology,Zoology任課教師:王金星辦公室:生命科學院南樓405室電話:(883)64620E-mail:jxwang@課程安排:上課時間:周二1-2節,周五1-2節(單周);實驗從第2或3周開始做。課堂紀律: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上課時關掉手機。課前隨機點名,3次無故缺席平時成績(30%)記為零。考試成績:平時成績30%(出勤、科研報告或小論文和作業),期末成績70%。動物生物學

0.緒論

1.動物的細胞和組織

2.多細胞動物的胚胎發育3.動物的類群及其多樣性4.動物的生命活動

5.進化理論與動物演化

6.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多樣性保護緒論Introduction什么是動物?What'sanimal?It'sasimpleenoughquestion!原生動物Protozoa無脊椎動物水螅渦蟲蚯蚓秀麗線蟲節肢動物脊椎動物類群哺乳動物黑熊動物與植物的區別1.形態結構特點不同:形態方面:植物是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動物是頭、頸、軀干、四肢和尾。結構方面:植物有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4個層次;動物有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動物體5個層次。2.生殖方式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有營養生殖、孢子生殖和種子生殖,動物有無性生殖、分裂生殖、卵生、卵胎生和胎生。3.細胞結構的構成不同:植物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動物有中心體(只有低等植物有)。4.新陳代謝類型不同:植物是自養型(光合作用);動物為異養型:從其他活的有機體或死亡的有機殘骸獲得營養。5.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不同: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6.排出廢物的方式不同:動物是通過排泄和排遺方式,而植物的枯枝和落葉可以帶著部分廢物7.應激性的靈敏度不同:動物可以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反應,而植物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反應機理復雜。8.生長方式:植物從小到大,各種器官一直在發生不同的增減變化,例如在幼小時期只有根、莖、葉,成年之后長出了花朵,花朵凋謝后再結出果實種子;而大多數動物(低等動物除外)不論老幼,各種器官系統不增不減,僅僅是體積大小的不同。9.活動性:這是動物最顯著的特征。除了個別固著生活的種類,大部分動物都可以滑動、爬行、游泳、行走、奔跑甚至飛翔。什么是動物?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群,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可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動物還具有各種復雜的行為。動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AnimalBiology)是研究動物生命規律的科學,是內容十分廣博的基礎學科。它研究動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命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發生發展規律。不僅要揭示動物生命的奧秘,還在于開發動物生命的潛力,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動物資源,為人類造福。動物生物學的發展動物生物學作為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分支科學也向縱深發展;另一方面,各分支也不斷地互相融合、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動物生物學借助于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生態學、遺傳學等研究成果,不斷地充實和豐富自己。二、動物生物學及其分支學科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動物生物學可以分為不同的分支學科:動物形態學

動物體形態結構及在個體發育和系統發展過程中的變化規律。動物分類學動物類群間的異同、闡明動物間的親緣關系、進化過程和發展規律。動物生理學動物的機能、機能的變化以及對環境條件所起的反應。動物胚胎學動物胚胎形成、發育的過程及其規律——發育生物學。動物生態學動物之間及其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動物地理學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動物分布的方式和規律。動物遺傳學動物遺傳變異的規律。二、動物學及其分支學科

按其研究對象劃分,可分為原生動物學寄生動物學軟體動物學甲殼動物學蛛形學昆蟲學無脊椎動物學脊椎動物學魚類學兩爬動物學鳥類學哺乳動物學三.動物生物學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動物生物學的指導思想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最基本的觀點:1.生物進化的觀點2.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3.局部與整體統一的觀點4.動態發展的觀點5.動物體與生活環境對立統一的觀點6.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統一的觀點。個體發育(ontogeny):每一個體都有發生、生長、發育,以至成熟的過程,這一過程便稱為個體發育。系統發育(phylogeny)它是指某一個類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如果研究整個動物界的發生與發展,便稱之為動物界的系統發育。同樣,也可以研究某個門、綱、目、科、屬的系統發育,甚至在一個包含較多種下單位(亞種,變種)的種中,也存在種的系統發育問題

(二)具體的研究方法:1.描述法觀察(Observation)與描述(Description)

是動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傳統的描述主要是通過觀察將動物的外部特征、內部結構、生活習性及經濟意義等用文字或圖表如實地、系統地記述下來。盡管隨著科技的進步,實驗技術已有了巨大發展,仍然離不開在不同水平上的觀察和描述。例如,光學顯微鏡使觀察深入到組織、細胞水平,而電子顯微鏡以及分子生物學技術進一步深入到細胞及其細胞器的亞微或超微結構、直到分子水平。

整體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2.比較法(Comparison):通過對不同動物的系統比較來探究其異同,從中找出各類群之間的關系,揭示動物生存和進化規律。動物學中各分類階元的特征概括,就是通過比較而獲得的。從動物體宏觀形態結構深入到細胞、亞細胞和分子水平的比較,是當今研究的熱點之一。通過比較找出類群關系,揭示動物生存和進化規律3.實驗法(Experiment):在一定的人為控制條件下,對動物的生命活動或結構機能進行觀察和研究。實驗法經常與比較法同時使用,并與方法學及實驗手段的進步密切相關。例如用超薄切片透射電鏡術與掃描電鏡術研究動物的組織、細胞和細胞器的亞微或超微結構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等方法,均已應用于各有關實驗工作的不同方面,從而推動著動物學科的發展。四、學習動物生物學的目的意義動物生物學是一門具有多種分支學科的基礎科學。不僅學科本身的理論研究內容廣博,還與農、林、牧、漁、醫、工等多方面的實踐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1.動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持續利用:2.農業和畜牧水產業發展:3.醫藥衛生:4.工業工程:動物界不僅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寶貴資源,也為美化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了豐富內容。后續生物學課程的基礎動物生物學是許多后續生物學課程的基礎。形態學是是微觀生物學的基礎,沒有宏觀的知識,就不可能有進行微觀生物學研究的idea。因此,學習和研究動物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五、動物科學發展動態1克隆技術1.從一只6歲芬蘭多塞特白面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2.從一只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并立即將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3.利用電脈沖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融合,最后形成“融合細胞”。融合細胞也能像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4.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只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后形成小綿羊--多莉。多莉有3個母親:它的“基因母親”是芬蘭多塞特白面母綿羊(A);將這只綿羊的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第二個母親(借卵母親)--一個剔除細胞核的蘇格蘭黑臉羊(B)的卵子中,使之融合、分裂、發育成胚胎;然后移植到第三頭羊(C)--“代孕母親”子宮內發育形成多莉。從理論上講,多莉繼承了提供體細胞的那只綿羊(A)的遺傳特征,它是一只白臉羊,而不是黑臉羊。分子生物學的測定也表明,它與提供細胞核的那頭羊,有完全相同的遺傳物質(確切地說,是完全相同的細胞核遺傳物質。還有極少量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質的線粒體中,遺傳自提供卵母細胞的受體),它們就像是一對隔了6年的雙胞胎。1996年7月出生。2003年2月14日,多莉的克隆羊,因患嚴重肺病而接受“安樂死”。2003年2月14日,經獸醫診斷,多莉患有嚴重的進行性肺病。所謂“進行性”疾病是指患者病情不斷發展惡化,生命危在旦夕。研究所決定為多莉實施“安樂死”,希望這只曾經享受過生命的快樂、并且為全世界帶來過無數驚喜的可愛的小綿羊平靜安詳地離開人世。一般說來,一只綿羊平均可以活11-12年,而多莉今年只有6歲,壽命僅相當于普通羊的一半。意義克隆技術已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1)培育優良畜種和生產實驗動物;(2)生產轉基因動物;(3)生產人胚胎干細胞用于細胞和組織替代療法;(4)復制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JohnB.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Yamanaka)獲獎,獲獎理由為“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克隆技術的爭論一方面,它能給人類帶來許多益處;另一方面,它將對生物多樣性提出挑戰,而生物多樣性是自然進化的結果,也是進化的動力;有性繁殖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礎,“克隆動物”則會導致生物品系減少,個體生存能力下降;更讓人不寒而栗的是,克隆技術一旦被濫用于克隆人類自身,將不可避免地失去控制,帶來空前的生態混亂,并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倫理道德沖突。多莉去世無疑向人類發出信息:克隆生物克隆動物早衰現象2.轉基因生物反應器

□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體內形成轉基因生物,由于基因表達,可以從轉基因動物的特定組織或器官(乳汁、血液等)獲得目的基因產物。使轉基因動物象一個活的發酵罐一樣來生產目的基因的產物。□采用上述方法獲得的轉基因羊中,可從羊奶中提取出治療心臟病的藥物tPA(組織型血纖維溶解酶原激活劑)。3.基因組研究也促進了動物學的發展

Illumina公司正式對外推出低成本,產業化規模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裝置,該測序系統,取名為HiSeqXTen,由10臺儀器一起工作構成,每年可測序2萬個人份的基因組序列.測序成本為1000美元/基因組.這套測序系統售價1000萬美元。3.基因組研究也促進了動物學的發展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人類是從腔腸動物進化來的,但是新的基因研究顯示,櫛水母狀動物可能才是為人類進化過程開啟第一扇門的生物體。櫛水母是一種類似于水母的凝膠狀海洋動物。對這種水母基因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在其他動物物種中的廣泛存在,說明它可能是這些動物的進化起點。。櫛水母可能才是“動物進化樹上最早的一枝,并且可能是其他所有動物祖先的近親”。RyanJ.F,etal.TheGenomeoftheCtenophoreMnemiopsisleidyiandItsImplicationsforCellTypeEvolution.Science,13December2013;/science.342:1242592Fig.4Treeproducedbymaximum-likelihoodanalysisofgenecontent.Thetreewasproducedfromamatrixconsistingof23,910binarycharactersindicatingthepresenceorabsenceofaparticularspecieswithinaclusterofgenes.淡水蝸牛體內的單細胞變形蟲領鞭毛蟲扁盤動物門扁形動物門4.還有很多動物學的問題值得研究月亮水母Aureliaaurita

月亮水母變態發育

第一階段:受精卵到水螅體;第二階段:水螅體—疊生體—蝶狀體—水母

發育受兩種化學物質控制

第一階段受視黃酸信號調節第二階段的變態發育變化較大,受單一分泌的蛋白質控制。這種蛋白質的作用有點像“生物鐘”,可以感受海水的溫度,蛋白質在發育中的月亮水母體內不斷積聚,當溫度大幅降低之后(降幅達8℃),蛋白分泌達到一個閾值,便可促發水母變態,發育成下一個形態。科學家成功分離鑒定出控制其發育的蛋白質,并能夠人工合成此蛋白,讓海月水母在48小時內完成第二階段的變態發育過程。不僅可用于觀賞業,而且有助于海洋管理CurrentBiology,24(3):263-273,2014參考書劉凌云、鄭光美主編:普通動物學高教出版社陳品健主編:動物生物學科學出版社江靜波:無脊椎動物學華中師院等:動物學(上下冊)楊安峰:脊椎動物學(上下冊)北大出版社賽道建:普通動物學科學出版社MillerSA,HarleyJP,Zoology(5thEd)高教“人造生命”?

2010年5月20日,歷時10多年,耗資超過4000萬美元,克雷格·文特CraigVenter領導的研究團隊創造出完全由人工合成基因組合成的“人造生命”—人造蕈狀支原體。Venter博士表示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CraigVenter創造了一種最簡單的細菌——蕈狀支原體的基因組大約由108萬個核苷酸組成。按照這種細菌的基因組序列,用化學方法合成這個基因組。但按現在的合成技術,要一口氣合成含有108萬個核苷酸的序列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們首先要化整為零,把基因組序列分成一千多個片段,每個片段含1000個核苷酸,分別合成。然后把這些片段放進酵母菌中,由酵母菌把它們組合成完整的細菌基因組。再把基因組從酵母菌中提取出來,放進一種和蕈狀支原體很接近的去掉染色體的山羊支原體中。蕈狀支原體基因組利用山羊支原體的蛋白質、細胞器等復制自己,形成了新的蕈狀支原體。評價:1.這是第一個人造細胞,是地球上第一個父母是計算機,卻可以自我復制的物種。有人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可與伽利略、哥白尼、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發現媲美。

2.生物學家們的反應相對冷淡,認為這只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不是科學上的突破。如果不僅基因組是人工合成的,細胞的其他部分也都是人工合成的,那才算得上是人造細胞。但是這一天仍然遙遙無期,因為細胞的組成極其復雜。動物與植物的區別1.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2.植物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動物則沒有;3.成熟的植物細胞一般含有液泡,而動物細胞沒有;4.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有機物一般是糖類,如淀粉,纖維素等,動物細胞是蛋白質;

5.植物不能迅速移動,而動物可以;6.植物是自養生物,動物全部是異養生物;7.植物沒有血液,動物有;8.植物從小到大,各種器官一直在發生不同的增減變化,例如在幼小時期只有根、莖、葉,成年之后長出了花朵,花朵凋謝后再結出果實種子。而大多數動物(低等動物除外)不論老幼,\各種器官系統不增不減,僅僅是體積大小的不同。第一章動物的細胞與組織自學部分1動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2動物細胞的周期與細胞分化3多細胞動物的組織、器官和系統3.1動物的組織組織:是由一些形態相同或類似、機能相同的細胞群構成的。在組織內不僅有細胞,也有非細胞形態的物質,稱為為細胞間質。每種組織各完成一定的機能。高等動物體具有很多不同形態和不同機能的組織。通常歸納為四大類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3.1.1上皮組織epithelialtissue上皮組織的特點: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細胞有極性;無血管,神經末梢多。分布特點:體表或襯于體內各種有腔器官的內表面。功能:保護、吸收、分泌、排泄、感覺。分類及分布被覆上皮:被覆體表、襯于管、腔、囊的內表面,占上皮組織絕大部分。腺上皮:構成腺體或分布于上皮細胞之間,具有分泌功能。

特化上皮:感覺上皮、生殖上皮。(1)被覆上皮的結構和類型

單層上皮

復層上皮單層扁平(鱗狀)上皮單層立方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內皮間皮其它復層扁平(鱗狀)上皮復層柱狀上皮變移上皮未角化角化被覆上皮常見種類單層扁平上皮單層立方上皮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復層扁平上皮變移上皮單層扁平上皮薄而表面光滑,表面觀呈多邊形,邊緣呈鋸齒狀,核扁圓,位于細胞中央。腸系膜鋪片硝酸銀染色單層立方上皮單層立方上皮表面觀呈多邊形,側面為立方形,核圓形,位于細胞中央。分布于甲狀腺、腎小管等處。具有分泌、吸收排泄的功能。單層柱狀上皮表面觀細胞呈多邊形,垂直切面觀呈柱狀;核橢圓,位居細胞基底部。分布于胃、腸、子宮、輸卵管的內表面等部位。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纖毛柱狀細胞梭形細胞杯狀細胞基細胞主要分別在呼吸道內表面。細胞高矮不等,細胞核的位置參差不齊,好似有多層,但每個細胞的基底部都附于基膜上,所以稱假復層。

復層扁平上皮扁平細胞多邊形細胞基底層細胞基底膜細胞層次較多,僅表層的細胞為扁平狀,最深層的基底細胞為矮柱狀或立方形,位于中間的數層細胞為多角形。(2)腺上皮腺上皮:又稱泌上皮,是一種具有分泌功能且構成腺體的上皮組織。

腺體:是以腺上皮組織為主構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一類器官。腺體發生模式圖腺體的分類根據有無導管:將分泌物排放到腺體之外,可將腺體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根據構成腺體之腺上皮細胞的數目:將腺體分為單細胞腺和多細胞腺;根據腺細胞的分泌方式:將腺體分為全漿分泌腺、頂漿分泌腺和局漿分泌腺;根據分泌物的性質:將腺體分為蛋白分泌腺(又稱漿液性腺)、糖蛋白分泌腺(又稱粘液性腺)、混合腺、固醇類分泌腺。根據腺體分泌部的形態結構:單胞腺囊狀腺管狀腺復泡腺(3)特化上皮感覺上皮:由上皮細胞特化而成具有感覺機能。生殖上皮:卵巢和精巢中形成生殖細胞的上皮。3.1.2結締組織Connectivetissue特點:由細胞和大量細胞間質構成;細胞數量少,種類多;細胞間質由纖維和基質構成。分布:分布在細胞間、組織間及器官之間。功能:連接、支持、營養和保護。(連接身體各種組織和器官、保護、支撐身體、提供營養并具有修復功能)。分類廣義的結締組織可分為固有結締組織、軟骨、硬骨和血組織(血液和淋巴)。固有結締組織是構成器官的基本成分,又可分為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彈性結締組織、網狀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結締組織分類疏松結締組織looseCT致密結締組織denseCT彈性結締組織elasticCT網狀結締組織reticularCT脂肪組織adiposetissue固有結締組織Connectivetissueproper血組織Haemaltissue軟骨Cartilage硬骨Bone結締組織的起源及間充質所有的結締組織都是由胚胎時期的間充質演變而來。間充質是胚胎時期填充在外胚層和內胚層之間的散在的中胚層組織,由間充質細胞及基質組成,無纖維成分。(1)疏松結締組織LooseCT

由排列疏松的纖維與分散在纖維間的多種細胞構成,纖維和細胞埋在基質中,充滿在器官內部的間隙中。

細胞細胞間質基質纖維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脂肪細胞各種血細胞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網狀纖維疏松結締組織模式圖(2)致密結締組織DenseCT分類:是一種以纖維成分為主的固有結締組織,可區分為不規則的和規則的兩種致密結締組織。不規則致密CT:膠原纖維較粗大,縱橫交織,排列緊密,纖維間間隙很小,細胞成分較少。主要分布于皮膚的真皮、硬腦膜、鞏膜及一些器官的被膜等處,具有很強的抗拉力。規則的致密CT:以膠原纖維為主,順著受力的方向平行排列成束,基質和細胞很少,構成肌腱和腱膜。

不規則致密結締組織規則致密結締組織肌腱—膠原纖維骨膜由平行的彈性纖維組成的結締組織。特點是有很強的膨脹和縮小的能力。韌帶、大動脈、肺壁(3)彈性結締組織elasticCT由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構成。網狀細胞呈星狀多突起,相鄰細胞的突起互相連接成網;由網狀細胞產生的網狀纖維,沿網狀細胞的胞體和突起分布,交織成網。肝臟、脾臟、淋巴結等的基質網架(4)網狀結締組織reticularCT網狀組織脂肪組織由大量的脂肪細胞聚集而成,由于細胞內聚集了大量脂肪,細胞核與細胞器被擠到細胞一側。網狀纖維發達,將細胞分割成脂肪小葉。支持、保護、保溫,參與能量代謝(5)脂肪組織adiposetissue脂肪組織(6)血組織haemaltissue包括血液和淋巴液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漿是液體的細胞間質,內含纖維蛋白原,出血管后在空氣中形成纖維蛋白,使血液凝結,除去纖維后,剩下的淺黃透明的液體為血清。功能:運輸營養和內分泌物,并在排泄中起作用。淋巴液一般不含有紅細胞而含有淋巴漿,在血液和組織間起傳遞物質的作用。血液組成血漿:55%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血細胞55%45%<1%水血漿蛋白血細胞erythrocyte

紅細胞

350萬--550萬/mm3

白細胞

4000-10000/mm3

血小板

10萬--40萬/mm3中性粒C

有粒白細胞嗜酸性粒C

嗜堿性粒C

無粒白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白細胞leucocyte白細胞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正常值為4×109-10×109/L。在光鏡下,根據細胞質內有無特殊顆粒,可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有粒細胞又可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N、嗜酸性粒細胞E和嗜堿性粒細胞B。無粒細胞可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各種白細胞均有一定的防衛功能。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granulocyte

絕大部分的粒細胞屬中性粒細胞。每微升血液中約有4500個中性粒細胞。

直徑:10--12μm細胞核:桿狀核或分葉核,一般為

2--5葉。胞質:呈粉紅色,含許多細小顆粒:淡紫色嗜天青顆粒(溶酶體)淡紅色特殊顆粒。功能: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中性粒細胞光鏡結構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granulocytes

嗜酸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0.5~3%。球形,直徑10~15μm;核呈分葉狀,多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的,大小均勻的嗜酸性顆粒。顆粒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功能:嗜酸性粒細胞可進行變形運動,并具有趨化性,可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滅活組織胺,從而減輕過敏反應;此外還有抗寄生蟲作用。

嗜酸性粒細胞光鏡結構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granulocyte嗜堿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0%~1%。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型,染色淺。胞質內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勻的嗜堿性顆粒,可覆蓋在核上。顆粒含組胺,肝素。胞質中還含有過敏性慢反應物質。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組織胺可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過敏性慢反應物質是一種脂類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縮。嗜堿性粒細胞光鏡圖嗜堿性粒細胞光鏡圖單核細胞monocyte

占白細胞總數的3%~8%。細胞呈圓球形,直徑14~20μm。胞核呈腎形或馬蹄形,核染色質呈細網狀,染色淺。胞質豐富呈灰藍色,含有許多嗜天青顆粒。顆粒是溶酶體。單核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明顯的趨化性。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分化為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均能吞噬異物和病原微生物,清除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參與調節免疫反應,并分泌多種活性物質。單核細胞光鏡結構淋巴細胞lymphocytes

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20~30%。分大、中、小三種,外周血以小淋巴細胞為主,直徑6~8m;中淋巴細胞直徑9~12m;大淋巴細胞直徑15-18m。細胞核圓形,一側常有一小凹陷,染色質濃密成塊狀,染色深。胞質很少,在核周形成一窄緣,染成天藍色,含少量嗜天青顆粒。電鏡下可見豐富的核糖體。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分類T細胞(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

占75%。參與細胞免疫。B細胞(bongmarrowdependentlymphocyte)

占10--15%,參與體液免疫。自然殺傷細胞(nutruekillercell

NK)

占10%,為中淋巴細胞。血小板platelet

直徑2--4μm,雙凸扁盤狀,無核。

顆粒區:位于中央,有紫藍色顆粒,特殊顆粒:血小板因子Ⅳ,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凝血酶敏感蛋白致密顆粒:5-羥色胺、ADP、ATP、鈣離子腎上腺素

透明區:位于周邊,淺藍色。功能:包括粘附、聚集、釋放等。血小板光鏡結構血小板電鏡結構紅細胞紅細胞直徑7.5-8.5μm,女性大約為4~5百萬/毫升血液,男性為5~6百萬/毫升血液呈雙面凹的圓盤狀。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細胞質內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能結合氧氣和二氧化碳。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左右,衰老的紅細胞在肝、脾、骨髓中被巨噬細胞吞噬。(7)軟骨Cartilage組成:特化的致密CT。由軟骨組織及周圍的軟骨膜構成。軟骨組織由軟骨基質、纖維和軟骨細胞構成。分類:根據軟骨組織中所含纖維的不同,可將軟骨分為透明軟骨、纖維軟骨和彈性軟骨三種。功能:支持,保護等。透明軟骨Hyalinecartilage分布較廣,成體的關節軟骨、肋軟骨及呼吸道的一些軟骨均屬這種軟骨。軟骨基質呈固態,含有少量的膠原原纖維。基質內的小腔為軟骨陷窩,軟骨細胞即位于此陷窩內。軟骨組織內無血管。軟骨細胞呈扁圓形或橢圓形,常成群分布,稱同源細胞群。軟骨膜軟骨細胞基質纖維軟骨Fibrouscartilage膠原纖維束軟骨細胞軟骨基質纖維軟骨:分布于關節盤、椎間盤和恥骨聯合等處。其結構特點是含有大量由Ⅰ型膠原蛋白構成的膠原纖維束,呈平行排列。基質較少,軟骨細胞較小,成行分布于纖維束之間。彈性軟骨Elasticcartilage軟骨細胞彈性纖維軟骨基質彈性軟骨:分布于耳廓和會厭等處。彈性軟骨的結構與透明軟骨相似,主要特點是軟骨基質中膠原原纖維較少,而含大量交織成網的彈性纖維,使軟骨具有很強的彈性。(8)骨組織(硬骨)堅硬的結締組織,由細胞間質(骨基質)、纖維和細胞構成。鈣化的細胞間質稱骨質。未鈣化的細胞間質稱類骨質。細胞包括骨原細胞、成骨細胞、骨細胞和破骨細胞4種。骨細胞最多,位于骨基質的骨陷窩內,其它三種細胞均位于骨組織的邊緣。骨膠纖維屬膠原纖維,在同一層骨板中呈平行排列,相鄰骨板中的纖維呈垂直或交叉走行。根據骨細胞和基質結構的的區別,可分為:疏質骨、密質骨骨組織的各種細胞由骨細胞、骨膠纖維和骨基質形成骨板,若干層骨板疊加成骨小梁,針狀或片狀的骨小梁相互交織成小梁網,網孔內盛有紅骨髓,這樣的骨組織形似海綿狀,故又稱海綿狀骨。疏質骨cancellousbone,spongybone存在于長骨的骺端、短骨和不規則骨的內部,由骨板形成很大的空隙,稱骨髓腔。骨髓腔充滿骨髓組織。由很多排列緊密的骨板和哈佛氏管組成的哈佛氏系統(骨單位)構成。在兩骨板之間有一系列排列整齊的胞窩,胞窩有具多突起的骨細胞,彼此借細管相連。哈佛氏管內有血管和神經。環繞哈佛氏管的是由無機鹽鈣化物組成的同心圓骨板以及排列其間的一環一環的骨細胞。分布于長骨的骨干和骨骺的外側面。骨板的排列很有規律,按其排列方式可分為環骨板、和間骨板。密質骨Compactbone

哈佛氏系統長骨的結構關節軟骨骨髓骨密質骨松質骨膜長骨骨干結構模式圖3.1.3

肌肉組織Musculartissue由肌細胞組成。肌細胞一般呈纖維狀,又稱肌纖維。主要功能是將化學能轉變為機械能,使肌纖維收縮,機體進行各種運動。根據肌細胞的形態結構,肌肉組織可分為:橫紋肌、平滑肌和心肌

構成肌細胞(肌纖維)

細胞膜—

肌膜細胞質—肌漿

少量結締組織+血管、神經

分類骨骼肌軀體神經隨意肌心肌自主節律

植物神經不隨意肌平滑肌植物神經不隨意肌(橫紋肌)功能—收縮,舒張肌肉組織:橫紋肌Striatedmuscle也稱骨骼肌(skeletalmuscle),大多數骨骼肌借肌健附著在骨骼上。分布于軀干和四肢的每塊肌肉均由許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纖維組成,它們的周圍包裹著結締組織。骨骼肌纖維骨骼肌(橫紋肌)纖維呈長圓柱狀,由肌膜、肌漿和肌細胞核3部分構成。(1)肌膜:即肌細胞膜。很薄,在電鏡下可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單位膜,與其他細胞的細胞膜相似,外層為基膜,由粘多糖蛋白質和網狀纖維網構成。(2)肌漿:即肌細胞質。其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纖維、還有肌質網、肌紅蛋白、線粒體、脂滴、糖原等重要物質。(3)骨骼肌纖維屬于多核細胞,有的核可多達100個以上,位于肌纖維的邊緣靠近肌膜部位。橫紋肌striatedmuscle細胞質內有大量縱向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其上有明帶和暗帶交替排列,整個肌細胞顯示出橫紋。橫紋肌收縮受意志支配,也稱隨意肌。肌原纖維由粗肌絲和細肌絲組成的肌小節(肌原纖維節)構成,肌小節是肌肉收縮的機能單位。粗肌絲由肌球蛋白組成,位于肌小節的中部,整齊平行排列,形成暗帶(A帶)。細肌絲60%由肌動蛋白構成,一端固定在肌小節兩端Z線上,另一端伸向肌小節中

肌肉收縮是肌動蛋白絲在肌球蛋白絲之間主動地相對滑行的結果。平滑肌Smoothmuscle分布在各種內臟器官。肌細胞呈梭形,只有1個核。細胞中的肌原纖維一般不見橫紋.平滑肌反應較慢,但能持久地收縮,一般不受意志支配,又稱不隨意肌。心肌Cardiacmuscle為心臟特有的肌肉組織,由心肌細胞組成。心肌細胞為短柱狀或有分枝,一般有1個細胞核,位于細胞的中心。肌原纖維的結構與橫紋肌相似,但橫紋不明顯。心肌細胞之間有閏盤結構。是心肌細胞之間的界限。該處細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橋粒,彼此緊密連接。3.1.4神經組織nervoustissue由神經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神經細胞具有高度發達的接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能力。神經細胞胞體胞突樹突,多個,傳入刺激軸突,1個,傳出刺激(1)神經元的胞體神經元的胞體(soma)存在于腦和脊髓的灰質及神經節內,形態各異:星形、錐體形、梨形和圓球形狀等。胞體是神經元的代謝和營養中心。胞體的結構與一般細胞相似,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指胞體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具有感受刺激、產生和傳導沖動的功能。(1)神經元的胞體細胞核多為單核,位于細胞體中央;細胞質內含有一般細胞所具有的細胞器,如線粒體、高爾基體、中心體等,還含有神經細胞所特有的豐富的尼氏小體和神經原纖維。尼氏小體是存在于細胞質內的粒狀或塊狀物質,由發達的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蛋白體構成,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結構。神經原纖維是直徑約為2~3μm的絲狀纖維結構,在核周體內交織成網,并向樹突和軸突延伸,可達到突起的末梢部位。(2)胞突是細胞體的細胞膜連同細胞質向外突出形成的突起,其數目和長短各不相同,按其形狀和功能分為樹突和軸突兩種。(1)樹突:從細胞體發出,每個神經元有一至多個不等,每一樹突反復分支如樹枝狀,借以擴大接受刺激的面積。樹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從另一個神經元傳來的神經沖動,并傳向神經細胞體。

(2)軸突:從細胞體發出,每個神經元只有一個,細長而均勻,表面光滑,常有側支從軸突垂直發出,軸突未端分支較多,形成軸突終末。軸突的主要功能是將來自細胞體的神經沖動傳給其他神經元或效應器。有髓神經纖維髓鞘及神經膜呈鞘狀包裹在軸突的周圍。髓鞘呈節段包卷軸突,形似藕節,其間斷部位,突起膜裸露,此部位稱為神經纖維節(郎飛結)。兩個相鄰結之間的一段,稱結間體,它是由一個施萬細胞所形成的髓鞘及其周圍的神經膜構成。施萬細胞的核位于髓鞘邊緣的少量胞質內。髓鞘主要是由類脂質和蛋白質所組成。髓鞘有保護和絕緣作用,可防止神經沖動的擴散。無髓神經纖維無髓神經纖維(nonmyelinatednervefiber)由較細的軸突及施萬細胞構成,無髓鞘、無郎飛氏結。無髓神經纖維的神經沖動傳導是沿著軸突進行連續性傳導,其傳導速度比有髓神經纖維慢得多。植物神經的節后纖維和部分感覺神經纖維屬無髓神經纖維。神經元的分類神經元分類按突起數目分類按功能分類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聯合神經元神經元假按細胞突起數目分:(1)假單極神經元:從胞體只生出一個胞突,經短距離即分為兩支,一支伸向周圍與感受器相連,稱周圍突;另一支伸向中樞,稱中樞突。這類神經元在胚胎早期為雙極神經元,在以后發育過程中,兩極在突起根部合并成為一個,故稱假單極神經元。(2)雙極神經元:從胞體兩極各發出一個胞突,一個為周圍突,與感受器官相連;另一個為中樞突,伸向中樞。(3)多極神經元:從胞體發出一個軸突和多個樹突。按功能特點分(1)感覺神經元:又稱傳入神經元,胞體位于腦神經節或脊神經節內,周圍突末端終止于感受器,中樞突伸入中樞內,與聯絡神經元聯系。感覺神經元接受感受器傳來的神經沖動,并將神經沖動傳給聯絡神經元。(2)運動神經元:又稱傳出神經元,胞體和樹突位于中樞內,軸突伸向周圍,其末梢連接效應器。運動神經元將神經沖動傳給效應器,引起肌肉收縮或腺體分泌。(3)聯絡神經元:又稱中間神經元,都是多極神經元。胞體和胞突均位于中樞內,多個聯絡神經元之間互相聯系,并在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之間起著聯絡作用。神經細胞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突觸突觸是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接觸并進行信息傳遞的接觸點。通過突觸,一個神經元的功能活動能影響與之接觸的另一個神經元的功能活動。大多數突觸,是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胞體形成的,即軸-樹突觸或軸-胞體突觸。此外,還有軸-軸突觸、樹-樹突觸、體-體突觸等。

神經膠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廣泛分布于神經系統中,圍繞在神經元周圍,數量比神經細胞多十倍以上。神經膠質細胞也是由細胞體和細胞突兩部分組成,但細胞突無樹突和軸突之分,細胞質內沒有尼氏體,不具有傳導神經沖動的功能。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神經膠質細胞在中神經系統中,胞突彼此互相連接構成網狀支架,支持神經細胞體與神經纖維。當中樞受損時,可轉變為巨噬細胞,吞噬潰變碎片,并大量分裂增殖填補于損傷處。膠質細胞以突起連接毛細血管與神經元,協助神經元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在周圍神經系統中,膠質細胞生成有髓鞘神經纖維的髓鞘,有絕緣作用。可見,神經膠質細胞對神經元有著支持、營養、絕緣和保護等功能。3.2動物的器官和系統器官

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聯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態特征和一定生理機能的結構。例如:小腸是由上皮組織、疏松結締組織、平滑肌、神經、血管等形成的,外形呈管狀,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機能。系統由機能上密切聯系的器官共同聯合起來完成一定的生理機能即成為系統。

構成高等動物體的十一個系統:1皮膚系統、2骨骼系統、3肌肉系統、4消化系統、5呼吸系統、6循環系統、7排泄系統、8生殖系統、9內分泌系統、10神經系統和11感覺器官。Gotonextchapter動物的特征1Allanimalsareeukaryotes.2Allanimalsareheterotrophs.3Animalsaremulticellular.Mostanimalshavebodiesthataredifferentiatedintotissues.4Mostanimalsarecapableofmovement.5Mostanimalsundergosexualreproduction

6Mostanimalsarediploid.7Animalsdonotpossessrigidcellwall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