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三 網絡支付_第1頁
項目三 網絡支付_第2頁
項目三 網絡支付_第3頁
項目三 網絡支付_第4頁
項目三 網絡支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三電子商務網絡支付任務一網上銀行任務二銀行卡任務四新型網上支付任務三智能卡項目三電子商務網絡支付掌握銀行卡和智能卡的種類和使用掌握網上銀行的定義了解新型網上支付以及發展知識目標項目三電子商務網絡支付熟練掌握銀行卡和智能卡的使用熟練新型網上支付的操作技能目標一、網上銀行介紹網上銀行又稱網絡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向客戶提供開戶、查詢、對賬、行內轉賬、跨行轉賬、信貸、網上證劵、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項目,使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投資等。任務一網上銀行一、網上銀行介紹(一)網上銀行的特點

全面實現無紙化交易簡單易用

服務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經營成本低廉2.無時空限制,有利于擴大客戶群體1.大大降低銀行經營成本,有效提高銀行盈利能力3.有利于服務創新,向客戶提供多種類、個性化服務(二)網上銀行業務的優勢一、網上銀行介紹2.用戶的安全控制1.銀行交易系統的安全控制3.網絡通信的安全控制(一)網上銀行交易安全控制類型二、網上銀行的交易安全控制1.4.1.現狀:網上銀行生意火,發展勢頭猛

-我國網絡銀行業務雖然起步較晚,但具有較高的普及率。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網上銀行業務已高達72.6萬億元2.問題:6大問題困擾,發展風險大

(1)法規滯后。(2)安全隱患。(3)技術風險。(4)產品匱乏。(5)支付不力。(6)顧客面窄。3.措施:手段單一,監管尚存諸多真空(1)銀行競爭力與監管抑制。(2)銀行創新與標準統一。(3)社會監管成本與監管效率。(4)國內銀行保護與社會福利損失。2.3.4.對策:網上銀行應建立準入制度

-(1)我國應建立專門的網上銀行準入制度。

-

(2)加大銀行信息系統基礎建設投入。

-(3)大力興建央行監管信息網絡。(二)網絡銀行交易安全的現狀、

問題、措施及對策一、銀行卡的發展

中國銀行卡產業20年的發展歷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85年至90年代初期,為起步階段。第二階段:90年代初期至1996年初,為各行在大中城市的分行獨立發展銀行卡業務階段。這一階段,金卡工程啟動。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2001年年底,為我國銀行卡逐步實現聯網通用階段。第四階段:2001年至今,為我國銀行卡聯網通用深入發展階段。任務二銀行卡其他分法普通分法(一)(二)二、銀行卡的種類1.信用卡:一般情況下,銀行卡分為信用卡和借記卡兩種。2.借記卡:借記卡按功能不同分為轉賬卡、專用卡、儲值卡。按信息載體不同分為磁條卡和芯片卡。按發行主體是否在境內分為境內卡和境外卡。按是否給予持卡人授信額度分為信用卡和借記卡。按發行對象不同分為個人卡和單位卡。信用卡借記卡(一)(二)三、銀行卡的使用借記卡可以在網絡或POS消費或者通過ATM轉賬和提款,不能透支,卡內的金額按活期存款計付利息。1.貸記卡:常稱為信用卡,是指發卡銀行給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后還款的信用卡。2.準貸記卡:是一種存款有息、刷卡消費以人民幣結算的單幣種單賬戶信用卡,具有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消費、網上銀行交易等功能。四、借記卡與信用卡的申請與掛失

申請信用卡和借記卡的過程是不一樣的。申請信用卡時,需要填寫申請表,其中填寫信息要求真實,有3項信息缺一不可。即個人身份證明、居住地證明、個人收入證明。填寫好申請表之后,要到開戶行總行備案,由開戶行總行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核后,大約經過20個工作日才能將卡下發到客戶手中。申請借記卡相對簡單,只需要攜帶自己有效證件,主要是身份證,到開戶行填寫申請表,當時就可以將卡發給申請人。各大銀行的掛失手續不完全相同,如果丟失了可以先使用電話或者網上銀行進行臨時掛失,隨后帶上本人身份證等證明材料去銀行柜臺掛失。任務二銀行卡任務三智能卡二、智能卡的分類三、智能卡的使用

一、智能卡概述(三)智能卡的用途(一)智能卡的含義(五)智能卡的歷史4.高效性(二)智能卡的操作系統(四)智能卡的發展前景一、智能卡概述(一)智能卡的含義智能卡(SmartCard或ICCard),又稱智慧卡、聰明卡、集成電路卡及IC卡,是指粘貼或嵌有集成電路芯片的一種便攜式卡片塑料。智能卡操作系統通常稱為芯片操作系統COS。COS功能包括:傳輸管理、文件管理、安全體系、命令解釋等。①身份識別;②支付工具;③加密/解密;④信息存儲。2011年,中國IC卡實現銷售收入約90億元,比2010年增長11.1%,銷售數量達24.3億張,比上年增長13.6%,創歷史新高。預計未來三年,中國IC卡行業有望以14%左右速度增長。(二)智能卡的操作系統(三)智能卡的用途(四)智能卡的發展前景一、智能卡概述(五)智能卡的歷史

IC卡的最初設想是由日本人提出來的。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國孝提出一種制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并于1970年獲得專利,那時叫ID卡。1974年,法國的羅蘭?莫雷諾發明了帶集成電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并取得了專利權,這就是早期的IC卡。1976年法國布爾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張IC卡。1984年,法國的PTT將IC卡用于電話卡,由于IC卡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四)根據鑲嵌的芯片的不同劃分

1.存儲卡

2.邏輯加密卡

3.CPU卡

4.超級智能卡根據卡與外界數據交換的界面不同劃分

1.接觸式IC卡

2.非接觸式IC卡

3.雙界面卡

根據卡與外界進行交換時的數據傳輸方式不同劃分

1.串行IC卡

2.并行IC卡

(二)(三)根據卡的應用領域不同劃分

1.金融卡

2.非金融卡

3.交通卡

4.政府應用卡二、智能卡的分類(1)在金融領域中,用智能卡代替磁卡,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能在一張智能卡上追加各種業務。(2)在通信領域,主要應用于移動電話和公用電話。(3)在醫療保險領域中,可以利用智能卡大容量存儲的優勢,對個人健康信息、治療記錄、保險信息等進行管理。(4)在交通領域中,以智能卡為票證代替紙質車票及磁卡應用于公共交通自動售票、過橋收費、汽車加油等。(5)在企業內,智能卡可以作為考勤卡、機器操作卡、工資卡、就餐卡等,提高企業內部的信息處理效率和管理水平。(6)在教育、娛樂行業,智能卡也可以用于管理,如會員卡、優惠卡等。三、智能卡的使用一、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是一種便捷、快速的支付手段,能夠克服地域、距離、網點、時間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交易效率,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方便。(一)目前移動支付還只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業務(二)行業主要參與者的跨行業合作需加強(三)監管不到位和行業標準不統一(四)商家缺乏推廣移動支付的積極性(五)應用范圍較窄和用戶體驗不佳(六)移動支付大發展需要解決三方面的問題

1.應用范圍2.使用的便捷性3.安全性任務四新型網上支付(一)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優勢(1)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銀行的合作。(2)第三方支付服務系統有助于打破銀行卡壁壘。(3)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提供增值服務,幫助商家網站解決實時交易查詢和交易系統分析,提供方便及時的退款和止付服務。(4)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可以對交易雙方的交易進行詳細的記錄,從而防止交易雙方對交易行為可能的抵賴以及為在后續交易中可能出現的糾紛問題提供相應的證據,雖沒有使用較先進的SET協議卻起到了同樣的效果。二、第三方電子支付1.PayPal支付的基本原理(1)只要有一個電子郵件地址,付款人就可以登錄開設PayPal賬戶,通過驗證成為其用戶,并提供信用卡或者相關銀行資料,增加賬戶金額,將一定數額的款項從其開戶時登記的賬戶(例如信用卡)轉移至PayPal賬戶下。(2)當付款人啟動向第三方付款程序時,必須先進入PayPal賬戶,指定特定的匯出金額,并提供收款人的電子郵件賬號給PayPal。(3)接著PayPal向商家或者收款人發出電子郵件,通知其有等待領取或轉賬的款項。(4)如商家或者收款人也是PayPal用戶,其決定接受后,付款人所指定之款項即移轉予收款人。(5)若商家或者收款人沒有PayPal賬戶,收款人得依PayPal電子郵件內容指示連線站進入網頁注冊取得一個PayPal賬戶,收款人可以選擇將取得的款項轉換成支票寄到指定的處所、轉入其個人的信用卡賬戶或者轉入另一個銀行賬戶。(二)PayPal模式及淺析2.PayPal、用戶、銀行及其法律關系(1)PayPal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在PayPal作為用戶的代理人處理網絡支付相關事宜的時候,PayPal的責任就基于其在用戶協議中的陳述和允諾,以郵件形式履行經用戶合法授權的付款通知和收款通知義務。(2)PayPal和銀行(信用卡)之間的關系。

PayPal需要和銀行(信用卡)之間有個服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對消費者信用卡或者銀行賬號的認證;②信用卡組織或者銀行按照PayPal的(用戶的指令)要求做出的資金劃撥;③對可能出現的欺詐和退款要求的確認。(3)PayPal的支付安全

措施一:驗證賬戶。措施二:交易保護。(二)PayPal模式及淺析1.支付寶流程第一種方式:買賣雙方達成付款的意向后,由買方將款項劃至其在支付寶賬戶,支付寶發電子郵件通知賣家發貨,賣家發貨給買家,買家收貨后通知支付寶,支付寶將買方先前劃來的款項從買家的虛擬賬戶中劃至賣家的支付寶賬戶。另一種方式:支付寶的即時支付功能,交易雙方可以不經過確認收貨和發貨的流程,買家通過支付寶立即發起付款給賣家。支付寶發給賣家電子郵件,在郵件中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