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應從模仿開始_第1頁
習作應從模仿開始_第2頁
習作應從模仿開始_第3頁
習作應從模仿開始_第4頁
習作應從模仿開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作應從模仿開始

五條路小學王紅梅2015.11.16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語文、數學、科學、思品四門學科,數學合格率最高,語文最低。有近30%學生的語文成績是處于基本合格水平。學科合格率數學78.3科學71思品68.3語文62.8

中央教科所課程教學研究中心教育督導與評估研究中心2009寫作課與閱讀課比較中國:閱讀3:作文1日本:閱讀2:表達3:語言知識2美國:寫作2:閱讀2語言知識1:

課程性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糾纏課程結構:閱讀與表達嚴重失衡課程內容:隨意、無序、經驗化教學形態:基于教師感悟的文本解讀

語文課程層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解課文內容為主要目標,異化語文課程性質;2.過度解讀文本思想內涵,超越學生認知水平;3.碎片化教學語文知識方法,違反學生學習規律;4.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極大增加語文教學的難度“講讀課文”效率低下的學理分析

轉變語文教學觀念語文能力是在實踐中獲得例證辨認規則概括實踐運用

規則辨認嘗試運用獨立運用規則總結

葉圣陶先生說,課文只是“例子”,語文課應該是用課文教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寫作。但是現代白話文教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沒有把課文當作“例子”,而是將學習課文內容當成語文課的主要目標,語文課就是“教課文”。

從“教課文”到“教(學)語文”期待語文課的美麗轉身

語文教學通訊2011.2

小學生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學階段必須將大量語言積累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

人文經驗語文知識(方法)語言材料人文經驗語言材料

課文的學習價值情義發展小學生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得意忘言語言發展得言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有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讀熟。

──清·陸世儀《論小學》我國語文教學的重心一直朝向文本內容理解和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傳授,忽視文本語言的積累。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戰略性失誤,直接導致中國國民語文水準下降。

吳忠豪《再論積累語言是學習語文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師》2015.9

文本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憑借。教學中要發掘好例子的作用。

文本教學價值內容層面:積累語言表達形式

方法層面:遷移運用舉一反三。

語文訓練的三個維度

對課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和積累

運用文本語言及表達形式進行表達訓練

語言的輸入語言學習理論認為:語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賴于大量的語言輸入,語言輸入是學習者學習的藍本,也是學習過程的起點。沒有語言輸入,根本談不上語言學習。語言輸入的內容、數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習的質量和速度。學會語言的標志是會運用理解一種語言的運作規則,與學會如何使用這種語言之間存在著重大的區別。衡量學生是否學會語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語言知識和規則,而是應該看他是否能夠熟練地“運用”這種語言為評價的主要標志。

英國語言學家帕爾莫博士促進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的轉變嘗試運用獨立運用可理解的能運用的消極語言積極語言《小學語文教學》

2002.5語言的輸出

語言輸出并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運用和表現,而且也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沒有語言輸出,而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是不可能的。朱自清論誦讀“我倒覺察到一些學生作文,過分的依照自己的那‘紛歧的個別的語言’,而不知道顧到‘統一的文字’。……他們不大用心誦讀別人的文字,沒有那‘統一的文字’的意念,只讓自己的語言支配著,所以就出了毛病”;“這些學生該讓他們多多用心誦讀各家各派的文字,獲得那“統一的文字”的調子或語脈——,叫文脈也成。這里就見得“誦讀教學”的重要了”。

模仿是兒童言語學習主要方式兒童學習語言、獲得語言能力,大部分是通過在沒有強化條件下進行的觀察和模仿中進行的。社會語言范型對兒童言語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如果沒有語言范型,兒童就不可能獲得語匯和語法結構。

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

心理語言學家對語言習得行為提出各種各樣的解釋,如“強化論”、“傳遞論”、“內在論’和“認識論”等,但基本上都承認:模仿是兒童提高語言能力的一種手段,盡管不是唯一手段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例一:例二:例三:在生成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提供動力支持。如:范文借鑒;知識遷移;實用驅使……作文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目。在座的同學

突然,我班的寫作大王站起身來,

地說:“讓我來試試吧!”只見他

,不一會兒就寫完了。老師讀后竟忍不住地

:“!”

學生填寫:

大家聽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鎮定。有的說:“

”。有的說:“

”。還有的說:“

”。

模仿,是激活習作思路的“引擎”西方有句名言:“模仿是最深的愛慕。”這句話講得通透。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說:“因為深深的愛慕才去模仿它。”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顧炎武的名句,到了《大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