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頁
必修一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頁
必修一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頁
必修一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頁
必修一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夏、商、周(BC2070年—

BC476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秦朝清朝(BC221年—

AD1912年)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你們知道這是在做什么?

蔣孝嚴抵達桂林祭祖,這是他在蔣家認祖歸宗,首次以蔣家人身份回大陸掃墓祭祖。周星馳寧波尋根問祖中國特有的族譜課標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猜猜他是誰?戴冠冕的夏禹兩個大禹有什么不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回憶:中國古代有哪些朝代?按時間線索是怎么樣的順序?想一想原始社會時期實行氏族公社制,那時候“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通過禪讓制來推選部落聯盟首領。想一想

二﹒夏朝建立后,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一·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如何選舉部落聯盟的首領?夏朝建立后,“禪讓時代”結束,“夏傳子,家天下”的時代開始,這說明原始社會后期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朝的王位世襲制(1)開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中國出現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啟奪得王位,并傳位給自己的后代,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肮煜隆弊優椤凹姨煜隆?這樣傳賢變成傳子。(2)特點: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3)方式:王位繼承采用世襲制,有時父子相傳;有時兄終弟及。(4)影響:對后世影響深遠,在以后的約三千年的時間里成為君主承傳的正統定規。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1)王權:最高統治者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的方式來決定,王權具有了神秘色彩。(占卜)(2)中央:設相、卿士等,掌管政務。(3)地方:封侯、伯,有向商王納貢和奉命征伐的義務。

大家是否看過《封神榜》?這部小說講述的是周滅商的故事。一個疆域遼闊的周王朝建立起來以后,該如何進行治理?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統治方式?

在當時尚無先進的通訊和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它是如何進行管理的?

1、目的:2、主要內容:

(1)分封對象:

(2)分封內容:

(2)諸侯權力:

(3)諸侯義務:

3、特點:鞏固周朝統治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世襲統治權;實行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①服從命令②鎮守疆土③隨從作戰④交納貢賦⑤朝覲述職層層分封,等級森嚴;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重點)土地、人民4.評價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②使西周貴族統治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③形成諸侯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積極影響:消極影響:諸侯王有很大的獨立性,為諸侯分裂西周埋下隱患。6.瓦解: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1)原因:周王室的衰落;諸侯權利大。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瓦解)(2)表現:楚王問鼎;春秋戰國時戰爭。

西周后期,王權衰落,分封制破壞.洛陽市區去老城區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龍石柱,名曰:九龍鼎。鼎是王者權力的象征。楚王問鼎

楚強盛后,莊王曾率軍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詢問鼎之大小輕重,

史稱“楚王問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說明楚莊王有替代

周王號令天下的野心。成語“問鼎之心”(也作“問鼎中原”)的典故: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繼承人。周天子有四個兒女:大兒子——二夫人所生,二兒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兒——大夫人所生,四兒子——大夫人所生。大兒子:我是長子,年紀最長,你們都應該聽我的。二兒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兒子,當然應該由我來繼承王位。三女兒:我最聰明伶俐,學識淵博,所謂巾幗不讓須眉,當然由我來統治周朝。四兒子:你們都別爭了!我是父王最疼愛的兒子,父王一定會挑我的。王位應該由誰來繼承呢?你的依據是什么呢?議一議讓你來做包青天三、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重點)1.目的:2.核心特點: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嫡長子繼承制親,你知道什么是嫡長子嗎?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繼承人。周天子有四個兒女:大兒子——二夫人所生,二兒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兒——大夫人所生,四兒子——大夫人所生。大兒子:我是長子,年紀最長,你們都應該聽我的。二兒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兒子,當然應該由我來繼承王位。三女兒:我最聰明伶俐,學識淵博,所謂巾幗不讓須眉,當然由我來統治周朝。四兒子:你們都別爭了!我是父王最疼愛的兒子,父王一定會挑我的。王位應該由誰來繼承呢?你的依據是什么呢?議一議讓你來做包青天二兒子是嫡長子,繼承王位(1)形成宗法關系的條件是血緣關系(2)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3)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表現為上下級、君臣,形成“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制度。(家國一體)(4)與分封制的關系三、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重點)3、宗法制下的關系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兩者是互為表里的關系。分封制是權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則

周天子諸侯

卿大夫士貧民奴隸宗法制評價的材料4.宗法制的影響積極影響:①在當時,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②對后世影響深遠: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落葉歸根、認祖歸宗、祠堂、家譜);成為行為準則(宗族內強調仁義、誠信、忠孝、尊老愛幼)。問題探究消極影響:重男輕女的傳宗接代思想、任人唯親、家長制的不良風氣。禮樂制度

為了鞏固統治,西周統治者實行了分封制,為了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實行了宗法制,為了維護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禮樂制度。西周時規定了貴族飲宴列鼎的數量和鼎內的肉食種類:王九鼎、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這說明了什么?拓展知識本課小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重點內容行政管理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襲制的形成內容特點目的評價特點影響嫡長子繼承制積極;消極宗法制下的關系王權具有神秘色彩課堂練習1.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A.宗法制 B.郡縣制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1.A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它保證貴族的特權地位,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有利于凝聚宗族,“國”“家”結合起來,強化王權。2.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2.C知道各省簡稱,熟悉西周封國,即可解答。選項中各省的簡稱依次是:(豫、冀)(湘、鄂)(魯、晉)(粵、桂)。3.漢代以來,某地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青銅重器,青銅銘文多涉及諸侯戰爭、土地交換等內容。學者推斷此地應是()A.夏人的活動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宮遺址 D.漢初同姓王的封國3.B此題考察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社會動蕩,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發生了急劇的變革。最深刻的變革來自于經濟領域。各國之間不斷開辟農耕熟地,耕地不能轉讓買賣的規定也逐漸失效。所以根據材料敘述,應該是B。周朝,尤其是東周時期,正是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4.“封建社會”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國的。右圖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題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繼承制度C.郡縣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解析:A從題目材料看,“封建社會”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國的,而生活在唐代的柳宗元所說的“封建”,應該是指古代的含義,古代封建的含義,來自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蕃屏周”。5.下列史實符合西周確立的宗法制繼承原則的是()A.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繼位B.宋太宗繼承兄長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長孫繼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繼位解析:C宗法制的繼承原則是嫡長子繼承制,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在這一制度下明太子亡就應該由明太子的嫡長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長孫繼承王位。6.“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逼渲兴f的“九鼎”之所以被廣泛重視并在夏商周流轉,主要因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憑據 B.國王祭祀的重要禮器網C.青銅工藝水平高的標志 D.王朝統治權力的象征解析:D此題考查歷史常識“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作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歷商至周,故D項正確。7.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這反映出賈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傳統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禮俗解析:C從材料中的“黛玉是外人”“寶玉是自己人”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以血緣親疏為基礎的宗法觀念。8.(2009年北京文綜12)下圖是北京廣安門橋北的薊城柱。《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