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系_第1頁
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系_第2頁
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系_第3頁
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系_第4頁
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概念間的關系普通邏輯中根據概念外延之間是否重合把概念分成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兩大類。一、相容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關系。根據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關系分為同一關系(全同關系)、真包含于關系(種屬關系)、真包含關系(屬種關系)和交叉關系四種。二、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關系。

不相容關系包括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兩種。用歐拉圖表示概念間的關系

相容關系:

babaab全同關系(同一關系)真包含于關系(種屬關系)真包含關系(屬種關系)交叉關系ba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aba

矛盾關系

反對關系b一、相容關系

(一)同一關系

所有a是b,所有b是a

a=b

例如: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逝世——死亡——完蛋——見馬克思土豆——馬鈴薯(二)真包含于關系(種屬關系)

所有a是b,有b不是a

a<b

例如:長篇小說——小說大學生——學生(三)真包含關系(屬種關系)

所有b是a,有a不是b

a>b

例如:知識分子——某一位教師鳥類——麻雀(四)交叉關系

有a是b,有a不是b,

有b是a,有b不是a。

例如:教師——青年

學生——黨員紅色——氣球二、不相容關系

不相容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

(一)矛盾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們的外延之和剛好等于其屬概念的外延。

“非此即彼,對立無中”如:“學中文的學生”、“不學中文的學生”生死牌的故事(二)反對關系(對立關系):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那么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就是對立關系。“非此即彼,對立有中”例如:大學生和小學生第四節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內涵和外延之間的反變關系一、概念的限制二、概念的概括一、概念的限制通過增加概念的內涵以縮小概念的外延,從而由屬概念過渡到種概念的方法即為概念的限制。即“+內涵-外延”屬概念概念的限制可以連續進行種概念抽象具體限制的方式增加限定成分。如:戰爭——革命戰爭——中國革命戰爭

鄭板橋游寺直接把表示屬概念的語詞換成表示種概念的語詞。如:鳥——天鵝,動物——東北虎規則——(一)限制必須是由屬概念推演到種概念。違之,犯“限制不當”的邏輯錯誤

如:韓復榘講話“七國八國的英文”

(二)單獨概念不能限制。如:哈爾濱、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馬克思----青年馬克思二、概念的概括

通過減少概念的內涵以擴大概念的外延,從而由種概念過渡到屬概念的方法即為概念的概括。即“-內涵+外延”種概念屬概念具體抽象概念的概括可以連續進行

概括的方式去掉限定成分。如:詩人——人女人——人直接把表示種概念的語詞換成表示屬概念的語詞。如:手機——通訊工具

《雨巷》——詩歌規則——(一)每次概括必須是由種概念推演到屬概念。違之,犯“概括不當”的邏輯錯誤。如:不隨地吐痰是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

(二)哲學范疇不能概括。如:天鵝--鳥--脊椎動物--動物--物宇宙、范疇等第五節定義一、什么是定義二、定義的方法三、定義的規則一、定義及其結構

定義是明確概念內涵的一種邏輯方法。

例如:邏輯學是(研究人們思維形式及其基本規律和一些簡單邏輯方法)的科學。定義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即

被定義項(DS)、定義項(DP)和定義聯項(是、就是)

。公式為:DS就是DP。二、定義的方法定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真實定義1.屬加種差定義法這是定義最常用的方法,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找出被定義項的鄰近屬概念。第二步:確定被定義項的種差。第三步:將鄰近屬概念和種差與被定義項結合,組成一完整的定義。用公式表示為:被定義項=種差+鄰近屬概念用屬加種差定義法給“文學”下定義2.性質定義

性質定義是揭示思維對象的性質。如:“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試舉幾例。3.發生定義發生定義是以事物產生或形成的情況作為種差而作出的定義。如我國《刑法》關于“故意犯罪”的定義“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試舉一例。4.關系定義

關系定義是以被定義項所反映的對象與其他對象之間的關系作種差的定義方法。如:丈夫是指男女兩人結婚后,男子便是女子的丈夫。又如:偶數就是能被2整除的數。例如:“圓”的定義。5.功用定義是以被定義項所反映的對象的用途和功能作種差的定義方法。如:筆是用來寫字和畫畫的工具。練習:船、電子計算機(二)語詞定義語詞定義是說明或規定語詞含義的定義。這是定義的輔助方法。主要有兩種形式:

1.說明性的語詞定義。如:“犢是小牛。”

2.規定性的語詞定義。如:“三個代表”的定義等。三、定義的規則

1.定義項和被定義項的外延應當完全重合(相應相稱)。違反這一規則的錯誤分別為“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試用規則分析下列兩定義:(1)形式邏輯是關于正確思維的科學。(2)中國公民就是年滿18歲并且有中國國籍的人。

2.定義項不應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項。

違反這一規則的錯誤分別為“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如:山歌就是在山上唱的歌。3.定義不應用含混的概念,不能用比喻。

違反這一規則的錯誤為“以比喻代定義”或“含混定義”。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4.定義一般不應當是否定的。

“否定定義”有兩種形式,一是定義聯項不是用“是”而是用“不是”;一是種差中包含負概念。

例如:“直線不是彎曲的線。”或“直線就是不曲的線。”

如果被定義項本身是一負概念,則可以用否定定義。

例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就是指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練習:關于新聞的定義A:新聞就是關于東西南北各地所發生事情的報道。(news)B:新聞就是關于離奇、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報道。C:新聞就是關于多數人感到興趣而帶有刺激性的事件的報道。D:新聞就是新近的聽聞,或者是聽到的新鮮事。E:新聞不是過去發生事情的報道。F:新聞就是傳播筒、開心果。第六節劃分

一、什么是劃分二、劃分的方法三、劃分的規則一、什么是劃分(一)劃分的性質1、劃分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一個屬概念分為若干個種概念的邏輯方法,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2、劃分的要素:母項、子項、劃分標準如:樹——針葉樹、闊葉樹如:脊椎動物——魚類動物、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動物、哺乳類動物劃分和分解不同

劃分:劃分母項與劃分子項是屬種關系。

分解:把一個對象肢解成許多構成部分,部分與整體不存在屬種關系,而是反對關系。如:法律——成文法、不成文法(劃分)水——氧原子、氫原子(分解)一年——春、夏、秋、冬(分解)劃分和分類不同

劃分:劃分是分類的基礎。其標準可以是事物的一般屬性,無長遠意義,符合需要即可。分類:是劃分的特殊形式。其標準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有屬性,具有長遠的科學意義。分類劃分劃分和列舉不同

劃分:劃分子項周全。

列舉:子項不周全。如:秘書業務工作一般包括文書管理、文書擬寫、文書制作、檔案管理、會議管理、調查研究、信息工作、接待工作、日程安排、事務工作、印章管理和值班工作。(劃分)二、劃分的方法

(一)

常用的劃分方法,

根據劃分的子項層次分為:1、一次劃分小說——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2、連續劃分小說——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中國長篇小說、外國長篇小說二、劃分的方法

(二)

特殊劃分方法,根據劃分的子項數量分為:

1、二分法:以對象有無某種屬性為劃分標準,將一個屬概念劃分為一個正概念和一個負概念。戰爭——正義戰爭、非正義戰爭2、復分法:根據不同標準對同一母項進行劃分。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微型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外國小說、中國小說……三、劃分的規則(一)劃分必須是相應相稱的即劃分后的子項外延之和必須與母項的外延相等。1、劃分不全(子項不全)生物——動物、植物

2、劃分過寬(多出子項)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贅生物(二)劃分的子項必須互相排斥邏輯錯誤“子項相容”1、屬概念與種概念并列使用如:本店經銷各種名酒、五糧液和青島啤酒2、劃分子項間具有交叉關系如:郵件分為國內郵件、平寄郵件、航空郵件和特快專遞郵件(三)每次劃分的根據必須同一邏輯錯誤“多標準劃分”犯有混淆標準,邏輯錯誤必然伴生子項相容邏輯錯誤如:經濟合同分為雙務合同、單務合同、有償合同、無償合同(四)劃分的層次必須清楚

劃分所得的子項必須是母項最鄰近的種概念,并應當在同一層次,否則就會犯“層次不清”或“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例如:我國的刑罰可分為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我國的刑罰包括管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