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市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市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市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市一等獎】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市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下學期高二期末復習歷史試題第Ⅰ卷一、選擇題(共39題,每小題分,共57分)1、平王東遷后,在各封國之間逐漸形成了一種險惡的國際關系。他們都了解國王的權力和榮光已經一去不復返,唯有憑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論與其背景相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C.“舍生而取義者矣”D.“教亦多術矣”2、《隋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矯秦縣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連邑,有逾古典?!?如下圖所示)。這一體制()A.吸取前朝教訓,否定了秦的郡縣制度B.鞏固專制統治,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王國相對獨立,直接威脅了專制皇權D.管理體系多樣,發展了中央集權制度3、.在中國古代,褒揚官員德行和政績,往往稱其人為“民之父母”,官員亦以“為民父母”“愛民如子”作為執政的理想境界。這一現象反映出()A.宗族關系已成為執政的基礎B.“家天下”觀念的政治影響C.官員考核主要依據民本思想D.官民之間具有共同政治訴求4、據白壽彝《中國通史》記載:六朝時期大中型墓葬多數發現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兩廣與云南等地呈漸次下降分布,隨葬品規格也依次降低。據此我們可以推斷

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官僚統治階級內部等級森嚴

C.中原人口南遷逐步開發江南

D.長江中下游成為全國經濟重心5、下列選項不能體現宗法制及其影響的是()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譜牒不立,則傳久而失宗”C.“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D.“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6、《元史》載:“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郡縣有請則為達于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帥府,其次則止為元帥府。其在遠服,又有招討、安撫、宣撫等使,品秩員數,各有差等?!睋伺袛?/p>

A.宣慰司是管理邊疆少數民族的軍政機構

B.宣慰司是元代地方管理的重要機構

C.宣慰司的建制補充了行省制度的不足

D.宣慰司管理全國的宗教事務7、明代以后不再設置宰相的官職,實際上執行宰相之職的是殿閣大學士。而明清時期,大多皇帝對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從一般,言語粗暴。這說明()A.內閣大學十是名副其實的宰相B.明清的君主專制獨裁程度極高C.內閣權力不來源于皇帝D.明清所有君主親自批閱所有奏折8、清代早期,江蘇宜興任氏祠堂家祭的對象,一改按輩分排列祖先的慣例,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員和有錢財的人,再次則是所謂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類現象并非個例,引起了衛道之士的批評。這反映當時

A.宗法觀念崩潰

B.批判思潮產生

C.君主專制強化

D.商品經濟發展9、圖5為春秋戰國之際局部示意圖。當時,范蠡在陶、子貢在曹魯之間經商成為巨富,這一現象反映了()A.區域位置影響商貿發展B.爭霸戰爭促進經濟交往C.交通條件決定地方經濟狀況D.城市規模擴大推動商業繁榮10、“古者不傳子而傳賢,其視天子之位,去留猶夫宰相也,其后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材料意在強調

A.廢除宰相的必要性

B.設置宰相的重要作用C.君主專制的局限性

D.嫡長子繼承制的弊端11、《史記》《漢書》均為私家撰著。魏晉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負責修撰本朝或前朝歷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親自參與,這反映出官修史書()A.記載的真實性B.評價歷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釋歷史的客觀性12、在古代儒生筆下,夏商周三代是值得頂禮膜拜的黃金時代,但程頤卻說:“嘗觀白三代

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無內亂;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嘗殺大臣;至誠以待夷狄。”其中與“本朝百年無內亂”有關的是

A.設置刺史,監察地方

B.開創科舉,選拔人才

C.授田于民,安頓流民

D分化事權,收權中央13、中國古代某一時期,朝廷與地方矛盾尖銳。某節度使派人到中書省辦事,因其態度惡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東門被該節度使派人刺殺。此事發生在()A.漢長安B.唐長安

C.宋汴梁D.元大都14、張家山漢麓《二年豫令·賊律》記載:“以城邑亭障反,降諸侯,及守泵城亭障,諸侯人來攻瓷,不堅守恧彝去之若降之,及謀反者,皆腰斬?!庇纱丝芍瑵h朝設置亭的主要作用是:

A.保障邊疆安全

B.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

C.強化了皇權

D.強化了地方行政官員的軍權15、“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庇纱丝梢姡c唐代科舉相比,宋代()A.考試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D.錄取人數大大增加16、有啟蒙思想家認為:“(中國)專制君主,不持偏見,一年一度舉行親耕禮,以獎掖有用之術;只把哲學作為宗教,把文人奉為貴族。”下列最能支持該觀點的史實是

A.宗法制原則

B.九品中正制選官

C.皇位世襲原則

D.科舉制創立完善17、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

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監督皇權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18、錢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與中央集權不同,“實近似于一種變相的封建,乃是一種分權統御制也”,“此種制度在平時足以障礙地方政事之推進,而增加地方與中央之隔閡;而待一旦中央政權削弱,各行省轉易成為反抗中央,分區割據之憑藉。”他認為行省制度在元代

A.實際上是分封制的復辟

B.改善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C.導致了地方割據

D.不利于中央對地方的管理19、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边@體現了()A.地方無選官權

B.選拔官吏以品評為主C.察舉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20、1864年,普魯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麥商船作為戰利品(當時兩國是敵對國),清政府根據國際法嚴重抗議。最后,普國退還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賠償金。這在本質上說明清政府()A.領土主權意識增強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決國際爭端C.清政府的國際視野逐漸加強D.利用國際法維護本國權利21、“鎮江軍民英勇抗敵,在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史中寫下了光輝一頁,而且,震動了當時的歐洲。恩格斯曾經極其熱情地贊揚鎮江抗敵英雄們的‘勇敢和銳氣’,歌頌他們‘殊死奮戰,直到最后一人’,并且,指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痹搼鹨郯l生于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D.抗日戰爭期間22、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实弁饬送蹂姷恼埱螅⑾略t“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A.唐朝的門下省

B.宋朝的樞密院C.明朝的內閣

D.清朝的軍機處23、洪仁玕在《資政新篇》提出“主張興辦近代工礦、交通、金融、郵政事業,并允許私人經營,允許使用雇傭勞動;主張與外國平等往來通商,同時用競爭手段抑制經濟擴張?!边@些主張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這主要說明了

A.洪仁玕的主張符合農民階級的需求

B.太平天國運動具有新的時代特征

C.太平天國運動的階級性質發生質變

D.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影響農民思想的變化24、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體系

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

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25、

陳旭麓先生認為,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解放戰爭分別推翻了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國民黨政府,構成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關于這“三次高潮”的說

法,正確的是

A.領導階級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結果與指導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質和革命任務根本一致

D.革命對象與革命領導根本一致26、1935年,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必須“使我們的政策,具有明確的人民性質和深刻的民族

性質”,必須使蘇維埃本身適應目前策略變動的各種需要。中國共產黨人這一認識的時代背景是

A.國共矛盾的激化

B.紅軍長征的勝利

C.民族危機的加劇

D.國共關系的緩和27、“他們搗毀偶像及儒、釋、道三教的廟宇;他們的首條道德準則即為敬畏上帝、耶穌與天王,第二條便是‘孝順父母’。太平天國標榜平等,但其內部卻是尊卑有別、上下森然?!边@反映了太平天國:

A.缺乏反對封建禮教的決心與勇氣

B.具有了近代民主平等意識

C.是農民階層學習西方的救國探索

D.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28“介石先生惠鑒: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既?!苍趪?,無不崇仰?!m頑寇尚未戟其兇鋒,然勝利之始基,業已奠定?!珴蓶|(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封信有利于協調中共在敵后的軍事行動B.這封信是中共為挽救民族危難采取的重要舉措

C.這封信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一環D.這封信是基于蔣介石的地位及其堅定的抗日態度所寫29、“在國民革命中,‘喚醒中國’既是一個革命目標,又是一個革命策略。作為國民革命中政治活動家和知識分子所關注的基本問題,‘喚醒中國’要求政治運動的至上性和中心地位?!薄皢拘阎袊钡木唧w使命是

A.打倒帝國主義,消滅軍閥

B.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國

C.抗擊日本侵略,保家衛國

D.廣泛發動群眾,武裝割據

30、有人評價某戰役“是國共合作、共創民族抗戰偉業在戰役上配合的典范……從閻錫山接受周恩來建議,建立戰地動員會,到八路軍吸收友軍陣地戰、阻擊戰經驗,整個戰役過程中無不閃爍著民族團結精神的光輝……”此戰役應是

A.平型關戰役

B.百團大戰

C.臺兒莊戰役

D.武漢會戰31、1958年之后,全國人大會議上鼓掌逐漸代替了舉手和無記名投票的表決方式,直到1979年相關法律才再次明確規定票決方式。這表明我國

A.民主制度曲折發展

B.人大制度重新恢復C.法律制度已經健全

D.依法治國理念確立32、二戰后的某次會議拉開了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序幕。該會議的一些倡導國和積極參加國的領導人,如印尼總統蘇加諾、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理納賽爾、緬甸總理吳努和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都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和主要領導人。與會的29個參加國后來都成了不結盟的骨干成員。同時,會議倡導的和平、獨立原則是不結盟運動和平、中立、不結盟原則的先聲,不結盟運動的宗旨是該會議精神的繼續和發展。此次會議是

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布雷頓森林會議

D.不結盟會議33、1992年中國成為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國,但此后一直沒有主動申請成為正式成員國。這主要是為了

A.踐行不結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發展市場經濟

C.順應國際多極化趨勢

D.保持外交政策的靈活性34、1950年2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1972年2月,《中美聯合公報》簽署。由此可見在這二十多年間,新中國的外交

A.從實行“一邊倒”到主張“另起爐灶”B.從實行結盟政策到奉行結伴而不結盟的原則

C.從突出強調意識形態到逐步走向務實

D.從反對霸權主義到主導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35、“雅典政事的決斷不取決于法律,而是取決于群眾”。這說明蘇格拉底殉道引發人們廣泛的思考,包括法律形式上的正義先于、優于實質的正義,從死亡中獲得新生的思想的永恒,舍生取義為實現法的價值的精神值得當今社會尊崇等內容。蘇格拉底

A.敬告人們恪守道德底線

B.鼓勵人們要理性思考

C.引導人們遵法守規

D.倡導人文主義精神36、在羅馬法學家眼里,法律必須維護社會秩序。如羅馬法規定:法律承認個人有獨立的人格,承認個人為法的主體,承認個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預的,即國家在未經個人許可時也不得干預個人生活。按照材料的觀點可推斷出

A.法律至上成為近代歐洲的立法原則

B.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的壟斷

C.較好地處理了與外邦人的利益關系

D.限制了貴族對公權的濫用37、據王曉天《中西古代監察制度之比較》中記載:“陪審法庭除了是最高司法機關外還是最高監察機關,有批準或否決五百人議事會的權利。雅典公民也有相當大的監察權,官員在任職前,要對其出身、財產、人品、是否服兵役等進行審查。官員在任職期間要舉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稱職。任職期滿后,對其財產等情況進行審查,看他是否貪污受賄,如果有罪則處非法所得的十倍罰金。”下列對材料解讀錯誤的是

A.公民監督權較大

B.監督渠道多元化C.設有獨立的監察機關

D.監察制度相當發達38、古代雅典曾經出現“無論貴賤、無論財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隸制社會中的最高民主階段”。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階段”的是

A.成立四百人會議

B.公民參政有一定的物質保證

C.各級官職向全體公民開放

D.陪審法庭成為最高權力機關39、法國歷史學家德爾瑪指出:現代歐洲文明源于古希臘和羅馬的文明,因為歐洲人從希臘那里“繼承了關于任何社會的某種概念的動力線。而從羅馬那里“繼承了一種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種范疇”。”下列選項對“動力線”和“一種范疇”的概括最全面準確對應的是

()

A.個人主義理想和民主社會觀念,國家的權利和利益

B.人民主權原則和輪番而治方式,個人尊重國家利益

C.公民大會機制和陪審法庭監督,個人和團體的權利

D.人文主義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國家尊重個人權利Ⅱ卷(共46分)二、材料分析題(本題共3小題,滿分43分)40、(25分)心態史,是在20世紀西方新史學運動中因年鑒史學的首倡與卓有成效的實踐而興起,并逐漸成長為當今西方史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饒州安仁書生連少連,被一富商簫氏看中,簫家請媒人求婚,連少連不甚樂意,媒人于是勸道:“秀才終歲辛苦,所獲幾何?今簫女奩具萬計,及早成婚,即日化窮薄為富商。”

——《宋代筆記小說》(第五冊)

材料二:而倘若一個人有靠自己的職業活動賺大錢的機會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對上帝缺乏虔誠心,就是不道德。……在這種世俗、趨利、樂觀、積極的新型社會心

態下……成為自身命運與萬物的主宰……

——《心態史視野下的西歐資本主義文明的興起》

材料三:這場思潮是從比較中西之民性,反思“民族”自身存在的劣根性開始的。1895年2月,嚴復在天津《直報》上發表《論世變之亟》一文,首開中西“民”性比較之先。

——《論中國近代社會主體意識的覺醒》

材料四:(1976年,孫少安因給社員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聲長嘆以后,又邁開兩條壯實的長腿走向前去……痛苦,煩惱,迷茫,他的內心象洪水一般泛濫。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簡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壓。

——《平凡的世界》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結合所學分析其背景。(6分)

(2)

結合所學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會心態的形成。這種心態給西方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8分)

(3)

材料三中的“這場思潮”是指什么?這場思潮對中國近代“民”性起著什么作用?(4分)

(4)

材料四中孫少安痛苦的社會根源是什么?結合所學分析,中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國農民“孫少安式的重壓”?(7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臺灣中學歷史教科書1949年后的中國歷史目錄摘編。

第三節中共政權的演變

一、中共政權的建立與鞏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民國55~65年+

三、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摸索

四、創造兩岸雙蠃,華人屹立世界

1.兩岸關系的發展

A.軍事沖突時期(38——67年)

B.冷戰對峙時期(68——75年)

C.交流對談時期(76年迄今)

2.影響兩岸關系發展的內外因素

A.國際因素

B.中共對臺政策

C.臺灣內部因素

3.兩岸交流的現況

4.當前的兩岸問題

焦點:統獨之爭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該目錄提出一條修改建議,并說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議及理由需觀點正確,符合歷史事實。)(9分)42.材料:東漢的戶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個體小農大量減少,征兵制難以繼續推行,軍隊的兵源除了戰時臨時性征兵之外,主要靠募兵維持。東漢各地屯兵多來自招募。東漢政府招募士兵的費用,稱為“賞募錢”或“賞直”,實際上相當于雇傭士卒的工資。東漢對少數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的辦法。東漢少數民族兵稱“荑兵”,是軍隊中的常員,戰事結束后也不遣散,編在軍隊中領受“牢直”、“廩賜”,成為一種常備的雇傭兵?!瓥|漢末,刺史、牧、守不僅可以私自募兵,而且其募領之兵往往變成私人部曲(軍隊編制及家兵之稱),士卒父子相襲,成為世兵?!幾园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東漢兵制改革的內容并說明原因。(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東漢募兵制的影響。(7分)

高二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5DCDCC6---10BBDAB11---15DDDBB16---20DBDCD21----25ADBCC26---30DCCDB31----35ABACA36-39BAAA40、(1)現象: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商人與文人家庭的婚姻結合(任意一點2分)

背景:商品經濟發展;宋代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市民階層興起;世俗化社會觀念;(每點2分共4分)

(2)事件: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提倡現世幸福與享樂。(每點2分共4分)

影響:推動人文主義思想解放;推動資產階級革命與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