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七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一.盟軍的反攻1.太平洋戰場(1)瓜島戰役:1942意義:美軍從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開始喪失主動權是中途島戰役)(2).馬里亞納戰役;菲律賓戰役結果:日本的海空軍主力基本被消滅完全喪失2.北非地中海戰場
(1)北非戰事結束:1942年美英聯軍“火炬”兩棲登陸,北非德意軍隊陷于兩線夾擊中(北非登陸戰役(又稱火炬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英國聯軍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間登陸法屬北非的軍事行動。)(兩棲登陸戰----就是軍隊對據守海島、海岸之敵的渡海進攻行動。又稱兩棲作戰。目的是奪取敵占島嶼、海岸等重要目標,或在敵岸建立進攻出發地域,為爾后的作戰行動創造條件。即海戰與陸戰合為兩棲)
1943年5月北非德意軍隊投降,北非戰事順利結束
(2)意大利投降:1943,7盟軍西西里島登陸;
意大利政變,新政府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黑索里尼和情人的下場3、蘇德戰場的反攻①時間:②主要戰役:③反攻的結果:1944年1月
A、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德失去蘇德戰場主動權B、在普羅霍羅夫卡地區發生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A、德軍失去蘇德戰場的主動權B、在蘇軍的幫助下,先后解放了東南歐的一些國家C、蘇軍基本收復國土(1944年)二、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開羅會議的召開(1943年11月)參加國:中、美、英。會議內容: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意義: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收復領土的神圣權利得到國際承認。1、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的召開(1943年11月)參加國:蘇、美、英內容:A決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軍隊在法國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B戰后處置德國;C成立國際組織。德黑蘭會議3、“霸王行動”——諾曼底登陸(1944,6)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由美國人艾森豪威爾指揮。(在這次歷時43天的戰役中,德軍傷亡11.7萬人,盟軍傷亡12.2萬人。)
4、意義從此法西斯處于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加速走向滅亡。2、目的為了加速戰爭進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這場戰役的主要特點是:第一,戰前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準備,兵力和物質準備充足,對登陸地區的天氣、地形等作了詳細調查;第二,登陸是在掌握了絕對的制空、制海權的條件下實施的,在登陸前和登陸過程中以強大的航空兵進行猛烈轟炸,摧毀德軍海岸防御,掩護步兵登陸;第三,有大規模空降相配合;第四,采取了嚴密的偽裝措施,在登陸前,對加來地區進行了猛烈轟炸,使德軍錯誤地作出判斷,將大量兵力配置在加來地區,從而使諾曼底地區成了防御的薄弱環節,使盟軍登陸得以成功。
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蘇軍和美英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在諾曼底登陸前巴頓發出動員令,幾乎每個官兵都記住了司令的信條:“戰爭就是殺人的買賣,你不放他的血,他就宰了你!”。▲美軍第一步兵師登陸諾曼底海灘早在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就向英國提出開辟第二戰場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為現實。對此有人認為是英美等國希望看到德國和蘇聯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開辟第二戰場,也有人認為是由于客觀條件的不具備而無法開辟。
依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諾曼底登陸對“二戰”戰局的影響。遲遲不開辟原因:1944年開辟原因:①開辟戰場的條件和實力暫時還不具備②企圖在戰爭中消耗蘇聯,謀求戰后霸權①軍事力量對比有利于同盟國,希望盡早結束戰爭(1943形勢取得根本性好轉)②限制蘇聯影響,取得戰后有利地位(不能讓蘇聯獨占勝利果實)戴高樂重返巴黎盟軍登陸成功后,對德國展開了強大的攻勢1944年8月盟軍占領了巴黎,很快,整個法國被解放1945年8月29日,盟軍進入巴黎三、德法西斯的覆亡1.雅爾塔會議①時間:1945年2月;②參與國及其首腦: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斯大林)③內容:A打敗德國后對德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B決定成立“聯合國”;C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三.德國法西斯的覆滅1.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2.盟軍的進攻,柏林戰役內容:加快戰爭進程,戰后對德處理和戰后世界事宜的安排▲.蘇軍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5日,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紅軍戰士經浴血奮戰,于4月30日把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主樓的圓頂上。三.德國法西斯的覆滅1.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2.盟軍的進攻,柏林戰役內容:加快戰爭進程,戰后對德處理和戰后世界事宜的安排3.德國無條件投降,1945年5月8日3.德國無條件投降,1945年5月8日四、日本法西斯的覆亡★①歐洲戰場戰爭結束②日本拼死掙扎④太平洋戰場美國奪回日占各島③中國戰場反攻1、背景:榜樣
四、日本法西斯的覆亡
1945年初,美軍已日益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軍攻占硫磺島和沖繩島,轟炸日本本土,日本經濟瀕于崩潰.琉磺島戰役美國飛機轟炸日本本土波茨坦會議上的英美蘇三國首腦斯大林艾德禮杜魯門2.波茲坦會議:
⑴背景在反法西斯戰爭全面勝利來臨前夕。
⑵內容①著重討論戰后世界安排問題。②《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2.波茲坦會議:(1)背景在反法西斯戰爭全面勝利來臨前夕。(2)內容①著重討論戰后世界安排問題。②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3.中、美、蘇對日本的打擊和日本投降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后一擊”1945年9月2日
《波茨坦公告》后,日本不予理會,仍然負隅頑抗。美國投放原子彈1945年8月6、9日蘇聯對日作戰1945年8月8日日本投降3.中、美、蘇對日本的打擊和日本投降腹背受敵
1945年8月9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后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云。原子彈爆炸后的日本廣島夷為平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讀投降詔書密蘇里軍艦上日本投降儀式
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向同盟國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東京灣內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宣告結束。1、戰爭的正義性。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戰爭遭到了包括本國反戰力量在內的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根因)協調了反法西斯各國行動,充分發揮了人力、物力、財力優勢,為戰爭勝利提供了可靠保障。3、同盟國的經濟力量對軸心國形成壓倒性優勢4、各國人民為贏得戰爭的勝利同仇敵愾,浴血奮戰。人民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力量。五、反法西斯戰爭取勝的主要原因小結法西斯同盟的覆亡反法西斯聯盟國際會議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波茨塔會議:1945年7月開羅會議: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第7課階段戰爭特點重大事件爆發階段
(1939、9----1941、6)由局部戰爭演變為全面戰爭;
法西斯處于戰略進攻的有利態勢德國突襲波蘭(1939年9月1日)蘇聯建立東方戰線(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德國突襲北歐西歐(1940年4、5月)敦克爾克撤退法國敗降(1940年6月)不列顛之戰(1940年7—10月)擴大階段
(1941、6—1942、6)戰爭規模空前擴大,席卷世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德國突襲蘇聯(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戰役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初)轉折階段
(1942、6—1943、2)戰爭形勢發生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進攻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阿拉曼戰役(1942年10月)勝利階段
(1943.2——1945.8)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為戰后世界作安排北非戰場勝利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開羅會議(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944年6月6日)法國光復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德國投降(1945年5月8日)波茨坦會議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二戰的幾個主要時間二戰爆發:1939.9.1;德軍突襲波蘭蘇德戰爭爆發:1941.6.22;二戰進一步擴大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12.7;二戰達最大規模反法西斯聯盟:1942.1,<聯合國家宣言>太平洋戰場轉折:1942.6,中途島海戰蘇德戰爭轉折點: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二戰轉折點: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戰役北非戰場轉折點:1942.10,阿拉曼戰役二戰知識歸納:“1、2、3、4、”⑴一個陰謀: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的頂峰(實質是以犧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欲望,并盡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頭指向社會主義蘇聯。)
⑵兩個集團:軸心國集團反法西斯同盟
⑶三個三①三個登陸:北非登陸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
②三次突襲:突襲波蘭突襲蘇聯偷襲珍珠港
③三大轉折:中途島海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阿拉曼戰役
⑷三個四①四大盟國:中國美國英國蘇聯
②四大戰場:西歐戰場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北非戰場
③四個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會議名稱召開時間參加國參加國首腦會議內容開羅會議1943.11中、美、英羅斯福(美)、丘吉爾(英)蔣介石(中)發表《開羅宣言》,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直至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并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德黑蘭會議1943.11蘇、美、英羅斯福(美)丘吉爾(英)斯大林(蘇)通過了三國對德作戰中一直行動和戰后合作宣言;會議決定1944年內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雅爾塔會議1945年蘇、美、英羅斯福(美)丘吉爾(英)斯大林(蘇)A、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德國民主化。B、準備在戰后建立聯合國。C、蘇聯在歐戰結束后三個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清版)DB33∕T 1225-2020 城鄉一體化供水延伸管網運行管理標準
- 2024吉林省國華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北京經研院“三新崗位”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下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課時《啟動幾何畫》教學設計
- 超市水產養殖培訓
- 2024云南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六年級數學上冊 7 扇形統計圖第2課時 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案件卷宗心得體會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教學設計
- 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八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二 核能教學設計 (新版)蘇科版
- 中國東盟物流行業分析
- 管理能力測試題大全
- 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滬教版)
- 房建工程安全質量觀摩會策劃匯報
- 例談非遺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教學思考 論文
- 郝萬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條《傷寒論》論原文
- 播音主持-論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 魔獸爭霸自定義改鍵CustomKeys
- 幼兒園故事課件:《畫龍點睛》
- 植被清理施工方案
- 新時代高職英語(基礎模塊)Unit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