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教程_第1頁
新聞攝影教程_第2頁
新聞攝影教程_第3頁
新聞攝影教程_第4頁
新聞攝影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聞攝影教程主講人張銳

課程重點章節:照相機曝光控制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人造光攝影動體攝影景深與對焦攝影構圖數碼攝影系統23

第一章新聞攝影理論新聞攝影的定義新聞攝影的概念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個層次的內涵廣義的新聞攝影泛指一切用攝影手段報道新聞的活動,包括用照相機拍攝圖片,用攝象機拍攝新聞記錄電影以及用攝影機拍攝新聞電視來報道新聞這三大類;狹義的新聞攝影則專指以相機為工具,以印刷品為媒介的新聞攝影報道活動。

上編4《辭海》對新聞攝影的解釋:攝影藝術的一個品種。運用攝影手段作現場紀實的新聞報道形式。要求在現場抓取典型瞬間進行拍攝,真實、及時地報道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以及與該事件有關的人物。攝影者不宜干預事件的進行與人物的活動,而要依靠事先深入采訪,現場觀察,迅速分析判斷,從而拍攝到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上編

第一章新聞攝影理論

攝影術誕生日——1839年8月19日。由法國科學家路易·達蓋爾發明,法國政府在該日公布于世。5135型小型相機的發明和普及(1924年由德國技師奧斯卡·巴納克研制),使攝影變得輕巧快捷,并成為新聞攝影記者的常規“武器”。1942年,美國普利策新聞獎設立。1956年,世界荷賽(世界新聞攝影荷蘭基金會)大獎設立。6了解攝影我是一名攝影家不久的一天,你就會自豪地講這句話;不久的一天,你就會掌握使這門技術與技巧融合的本領。你將用一種不同尋常的眼光去環視周圍的一切,而且,你會宣布:“我,是一名攝影家”。下編新聞攝影技術7不久的一天,有人也許會問你:“為什么你要當一名攝影家呢?”你將這樣回答:“我要當一名攝影家,是因為它把我溶進了整個世界里;我要當一名攝影家,是因為它給了我心靈的享受和提供我餐桌上的面包;我要當一名攝影家,是因為它能使我琢磨觀察人類的環境,并記錄下人類偉大事業的一切......下編新聞攝影技術8啊!這一切,從自己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我把它們都記錄了下來。”“啊,---我是一名攝影家!”發現你的眼力必須遵循三項基本原則:一幅好的照片要有一個主題。亦稱“具有普遍性”。一幅好的照片總是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能夠表現主題最重要的事物上面。亦稱“突出重點”一幅好的照片要“簡單明了”下編新聞攝影技術9下編

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一、針孔成像的原理二、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包括鏡頭、快門、取景器、測距系統、卷片裝置、暗箱和機身等。第十一章照相機10下編

第十一章照相機(一)鏡頭鏡頭的作用在于讓被攝景物在焦點平面位置結成清晰的影像。鏡頭裝于相機的前端,分可拆卸交換鏡頭和固定鏡頭兩種形式。1.鏡頭的結構鏡頭一般由多組凸、凹透鏡組合而成。目的就是為了使進入鏡頭的影像能夠更真實、更清晰。為了不受進入鏡頭的強光干擾而降低成像的質量,通常在鏡片上鍍上多層特殊的薄膜。為了降低廣角鏡頭造成的畸變,在鏡頭中都裝有幾片非球面鏡片。(見187圖)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11下編

第十一章照相機攝影鏡頭分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變焦鏡頭以及特殊用途、特殊設計的各種鏡頭等多種。2.鏡頭成像的原理利用凸透鏡聚光成像的原理。3.鏡頭的焦距來自被攝物的光線經過鏡頭的折射在鏡頭主軸上會聚成一個清晰的點,這個清晰的點,就是焦點;由焦點到鏡頭中心的距離就是焦距。用f表示,單位為:mm。焦距的長短與拍攝的范圍大小成反比,與所拍攝的影像大小成正比。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12下編

第十一章照相機4.鏡頭的口徑和光圈系數鏡頭的口徑:鏡頭前鏡片的直徑。亦稱有效口徑,是鏡頭焦距和鏡頭前鏡最大的通光直徑的比數,由f系數表示。f系數=焦距/前鏡通光直徑。即f系數與鏡頭的口徑成反比。光圈:能根據外界光線變化來調節通光孔大小的裝置。(11-6)將光圈放大一整級(檔),能納入的光線就增加一整倍。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13下編第十一章照相機f系數的全部數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最大f系數與鏡頭價值的關系。5.鏡頭的視角與焦距鏡頭的視角:通過相機的取景器所能看到的景物視野的角度。視角的大小,取決于鏡頭焦距的長短和所拍底片的尺寸的大小。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14下編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一般來說,焦距長的鏡頭視角小,焦距越短,視角越大(美47)。標準鏡頭:指鏡頭的焦距與底片對角線長度相等鏡頭,其視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視角,約為50度。廣角鏡頭:指鏡頭焦距小于標準鏡頭焦距的鏡頭。長焦距鏡頭:指鏡頭焦距大于標準鏡頭焦距的鏡頭。變焦距鏡頭:鏡頭的焦距可通過調節而改變。15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二)快門快門是相機上控制通光時間的部件。常用的快門數度值:1秒、1/2、1/4、1/8、1/16、1/30、1/60、1/120、1/250、1/500、1/1000、1/2000......B門T門下編16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快門又分機械、電子、程序快門三種1.機械快門機械快門的快門速度需要用人工調整。速度由齒輪控制。常用的是焦平快門,位于焦點平面位置,緊挨在感光片的前面,材料由簾布或金屬簾片組成。優點:可得到高的快門速度。下編17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2.電子快門電子快門利用電子線路來控制快門速度。其電子線路與測光系統相連接,根據測光系統提供的光量值,來自動調節快門速度。3.程序快門程序快門的光圈葉片與快門葉片融為一體,兩者是一個組合。現代相機常用。相機選擇程序位時則表示選擇了全自動功能。下編18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三)測距(對焦)系統用于調整距離的裝置就是測距系統,也稱測距器,或稱對焦系統。測距裝置有連動測距式、反光式、后部磨砂玻璃測距式、自動測距式等多種類型。1.連動測距式其測距系統與鏡頭的伸縮連動,以虛實二影的重合或分離來判斷測距的方法。旁軸取景式相機常用。下編19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2.反光式以一塊與鏡頭成45度角的鍍銀反光鏡來反映聚焦的效果。單反式相機常用。就單反相機來說,成像屏通常有三種聚焦方式,裂像式、微棱式和磨砂式。(如圖)3.后部磨砂玻璃測距式用于相機后部裝感光片的位置,當伸縮調整鏡頭的位置時,物像就會清晰在磨砂玻璃上表現。此方式通常用于大型相機。下編20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4.自動測距式即以電子、光學的特性來實現焦距的自動調整。當今的大部分相機均采用此方式聚焦。拍照時,只需半按快門扭相機即會啟動自動聚焦,當聚焦小綠燈點亮且處于靜止狀態后,表示已完成了聚焦。眼控式自動聚焦。下編21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四)取景器用于取景的窗口。分為旁軸式和通過鏡頭式,即單反式。旁軸式:取景窗是一個獨立的裝置,與鏡頭無關。旁軸式小型相機采用。單反式:取景窗看到的景物是通過鏡頭反射而得到。單反式相機采用。下編22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五)卷片器膠卷輸送裝置。主要有手動卷片和自動卷片方式。(六)機身機身是整個相機的支持體。各種操控裝置及電子電路等均裝載其中。單反類相機在銷售時機身常常是單獨銷售的。下編23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七)其他裝置1.閃光連動裝置作用是使閃光與快門連動。一般裝于相機的頂部。專業相機還在側面裝有閃光連動插座。2.自拍裝置用于自動定時啟動快門。作用有二,一是用于自拍,二是用于避免手動啟動快門可能造成的振動。下編24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一節照相機的原理及其結構3.測光裝置用來自動探測暴光量的裝置。今天的相機測光裝置已相當先進。有以下幾種:(1)平均測光。對所要拍攝的場景做整體平均測光。(2)中央重點測光。相當于整個畫幅的中下25﹪左右的區域測光。(3)點測光。對整個畫幅中心5﹪左右的區域測光。(4)多區矩陣測光。下編25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一、135型相機因使用135膠片而得名,又稱35毫米小型相機。是攝影記者和眾多攝影師、攝影愛好者最常用的相機。其特點:(1)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2)可置換多種焦距的鏡頭。以適應各種復雜環境的需要。(3)可用的快門速度范圍廣。(專業一般為30秒-1/8000秒)下編26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二、120單鏡頭反光相機因使用120膠片而得名。膠片有60×60毫米、60×70毫米和60×4.5毫米等。特點:因使用的膠片尺寸大,所以拍攝的圖片質量非常高,可作高倍放大,大多婚紗影樓、廣告攝影公司都使用該類型相機;鏡頭可置換;不足是體積稍大。三、大型專業相機使用更大的膠片,如4×5英寸等,主要是風景攝影師和大型廣告攝影公司使用。下編27第十一章照相機四、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影也稱數字相機。是光學與數字技術的結合產物。因影像處理和存儲均采用數字技術而得名。關鍵器件是電子偶合器件及CCD,其作用是光電轉換,即將光的影像通過CCD轉換為電子信號。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下編28第十一章照相機一、數碼相機的類型有專業形和家用型兩大類。1.專業型數碼相機具有更大的CCD或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傳感器);更短的遲滯時間;更寬的感光度范圍;更多的存儲格式;更寬的快門速度;更多的自動和手動功能等。有效象素在600萬以上。主要生產廠家:日本尼康(數碼D2x)和佳能(EOS-1DMarKⅡ)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下編29第十一章照相機2.普及型數碼相機與專業數碼相機比各項功能均要更低,尤其是缺少手動功能。有效象素在600萬以下。(二)影響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影影像質量的因素1.CCD辨析率采用的CCD體積越大辨析率越高,影像質量越好。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下編30第十一章照相機2.存儲格式記錄影像壓縮的越多,成像質量越劣。如:JPEG是常用的標準壓縮格式,成像質量好,是普及型數碼相機常用的最高格式。專業數碼相機必須具備RAW記錄格式。RAW是未經壓縮的存儲格式,可得到最好的成像質量。3.鏡頭質量是否是名廠品牌、鏡片是否經多層鍍膜、是否采用了非球面鏡片等均可體現鏡頭的質量高低。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下編31第十一章照相機(三)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存儲影像的介質不同2.圖像的呈現方式不同3.圖像質量上的差異4.在空間傳輸的速度和質量上數碼都優于傳統攝影方式。正因為此,絕大多數新聞攝影記者在今天都已使用專業的數碼相機。第二節現代照相機的基本類型及其特點下編32第十一章照相機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一、鏡頭的種類與性能(一)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魚眼鏡頭鏡頭的焦距小于標準鏡頭焦距的鏡頭稱為廣角鏡頭。下編33第十一章照相機以135型相機鏡頭為例:廣角鏡頭:鏡頭焦距在35mm至20mm之間,如:35mm、28mm、24mm、20mm等超廣角鏡頭:鏡頭焦距在18mm至10mm之間,如:17mm、14mm等。魚眼鏡頭:鏡頭焦距在10mm以下焦距的鏡頭。如:8mm。焦距越短的鏡頭其視角越大,標準鏡頭的視角相當于人眼的視角,魚眼鏡頭的視角可達180度。該類鏡頭更適合風景以及需要寬視角效果場景的拍攝。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4第十一章照相機(二)中焦鏡頭、長焦鏡頭、望遠鏡頭焦距長于標準鏡頭是這類鏡頭的主要特點。以135型相機鏡頭為例:中焦鏡頭:焦距在70至135之間,如:70、100、135等。該焦距的鏡頭通常也稱為人像鏡頭。使用中焦鏡頭拍攝的人像不會產生變形且人物顯得自然、真實。長焦鏡頭:焦距在180mm至300mm之間,如:200mm、300mm等。望遠鏡頭:焦距在400至1000之間,如:500mm、1000mm等。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5第十一章照相機(三)變焦鏡頭鏡頭的焦距可通過調節而改變。一枚寬變焦比的變焦鏡頭相當于多枚定焦鏡頭,而且價錢也遠低于分別購買數枚定焦鏡頭的費用,為什么專業攝影師仍寧愿多花錢購買定焦鏡頭?就是因為寬變焦比和相對的廉價是犧牲一定成像質量為代價的。一般來說,變焦越大,成像質量也越差一點。因此,對既追求方便又追求質量的折中選擇就是購買數枚低倍率的變焦距鏡頭。一般倍率在超過3倍左右。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6第十一章照相機常用變焦鏡頭:20mm-50mm24mm-85mm80mm-200mm100mm-300mm28mm-300mm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7第十一章照相機(四)微距鏡頭能使所拍攝的照片影像與實物大小相近,且可在很近距離拍攝得到清晰影像的鏡頭。像距比為1:1時可得到與實物相同的影像。一般是50mm的鏡頭帶微距功能。其價錢則要比單買該焦距鏡頭要貴一些。(五)TS鏡頭(位移鏡頭)鏡頭的軸距可上下左右移動的鏡頭。作用是克服低角度拍攝高大建筑物時所產生的畸變現象,得到更真實、自然且不變形的影像。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8第十一章照相機二、常用攝影附件(一)三腳架和獨腳架起穩定相機之作用。一般在相機所用的快門速度低于1/30秒時使用。但專業攝影師在拍攝靜態的景物(如:廣告攝影、風光攝影等)在任何速度下都會使用。獨腳架也是起穩定相機的作用,只是它在使用中更靈活,且可有效減輕使用大型長焦距鏡頭的分量,因此成為體育攝影記者的必備工具。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39第十一章照相機(二)遮光罩作用是降低強光進入鏡頭所產生的眩光現象,從而保證成像的質量。不同焦距的鏡頭必須配備不同的遮光罩。遮光罩有圓形和方型兩種,材質有金屬和塑料兩種。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40第十一章照相機(三)快門線其作用有:避免用手按動快門時產生的震動,廣告靜物攝影、風光攝影和室內人物攝影常用。快門線有三種類型:一是有線機械式,用金屬推桿直接推動快門啟動;二是有線電子式,由電信號控制快門啟動;三是無線電子式,由無線電子信號控制快門啟動。快門線通常配合三腳架一塊使用。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41第十一章照相機(四)近攝接圈作用是使無近攝功能的鏡頭具備近攝效果。使用方法是:將接圈接于鏡頭與相機之間。所用接圈的長短和多少不同,得到的近攝倍率不同。(五)增距鏡作用是增加鏡頭的焦距,一般是以倍數增加,有2倍、4倍等。如:2倍增距鏡用在50mm焦距鏡頭上使用,則該鏡頭的焦距就變為100mm焦距的了,但這是以損失該鏡頭的光圈系數的范圍和成像質量為代價的。第三節照相機的鏡頭和攝影附件下編42第十一章照相機第四節照相機的使用與維護一、使用照相機的基本常識(1)相機的選擇選傳統還是數碼?綜合來說,還是數碼更合適。最大優點是方便,即拍即看,初學階段,對學習相機的操控、構圖、暴光等效果顯著;最好是具備光圈和速度可手動調節功能,對學好特殊光線的控制、景深的控制等較高的攝影技術更有幫助;當然,用單反相機是最全面的。第四節照相機的使用與維護下編43第十一章照相機(2)拍攝視角的選擇看起來最自然、真切的視角是相機與被攝者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線上。當然,要表現被攝者高大形象則采用仰攝;相反的,要貶低被攝者則多采用俯攝角度。第四節照相機的使用與維護下編44第十一章照相機(3)相機的握持方法手持相機拍攝的握持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所攝影像的清晰程度。持托式握持;雙手夾持式握持(注意手勿遮擋閃光燈);善于借助支點;啟動快門前要停止呼吸,保持相機不動,只用手指啟動快門。手持拍攝保證影像清晰的最慢速度:對焦距短于標準焦距鏡頭的(含標鏡)為1/30秒,中長焦距鏡頭為該鏡頭焦距的倒數,如:100mm焦距的鏡頭為1/125秒。第四節照相機的使用與維護下編45第十一章照相機二、照相機的維護(1)做到三防:防塵;防潮;防震。(2)鏡頭的維護:給新鏡頭裝上UV鏡片;鏡頭的擦拭。(3)有電子控制的相機,在較長時間不用時要將電池取出。第四節照相機的使用與維護下編46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照相膠片1.膠片的構造膠片是由片基、結合膜、乳劑膜、保護膜和防光暈膜等組成。感光原理:膠片的乳劑膜經相機暴光后發生化學反映而形成不可見潛影,該膠片再顯影、定影藥液處理后則得到可見影象,該影象的影調與實景相反,故稱負片,該負片經與相紙暴光后則得到正象的照片了。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下編47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2.膠片的種類一般有:色盲片;全色片;紅外線片;彩色片(另章節介紹)從尺寸上分類:有我們常用的135型膠片,即單張尺寸:24mm×36mm,一般有:24張和36張裝;有120型膠片,即60mm×60mm,12張裝;下編48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3.膠片的性能(1)膠片速度(感光度):膠片對光線的感應靈敏度。ASA美國標準;DIN德國標準;ISO國際標準標注。目前有ASA8至ASA3200等多種速度的膠片,我們常用的為:ASA100、ASA200、ASA400幾種。特點:數字越小速度越慢,但成象質量越好。(2)顆粒度膠片顯影后呈現的銀粒粗細程度。特點:顆粒度隨著膠片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下編49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3)反差與色調等級就是在負片上顯示的黑、灰、白影調的相互關系。反差與色調的控制程度反映了攝影者對所攝對象的理解以及體現攝影者攝影技術的功底深淺。完成一幅照片的各個環節均可對膠片的反差與色調加以控制。特點:隨著膠片速度的增加反差與色調越來越弱。下編50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4)寬容度膠片記錄景物從最亮處到最暗處的范圍。特點:黑白負片寬容度大于彩色負片大于彩色反轉片(正片);膠片速度越快寬容度越大。(5)關于色溫色溫是表示色光中帶紅色和藍色量的一個標志。色溫的選擇:彩色膠卷的色溫;數碼相機的色溫。4.膠片的選擇下編51下編

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5.膠片的保存防高溫、防潮濕;已感光的膠片要及時沖洗。6.彩色膠片彩色膠片有日光型和燈光型兩種。還分為彩色負片和彩色反轉片。7.膠片的保護(1)膠片的使用不要超過有效期;(2)已曝光的膠片要盡快沖洗;(3)低溫貯藏。52下編

第十二章攝影感光材料一、曝光(一)光源1.光源的作用光源指的是發光體,分日光即自然光和燈光即人工光兩類。光源的作用:(1)表現出物體的輪廓和立體形象;(2)表現出物體的不同質感和色彩;(3)營造不同的氣氛和效果第十三章曝光控制53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2.光源的效果光的直射和漫射。直射的陽光和聚光燈光源屬于直射光(亦稱聚光),效果是使被攝體產生明顯的亮面、陰面和陰影;陰天和散光燈發出的光為漫射光,被攝物不會產生明顯的亮面和陰面。3.光的基本方向:(1)正面光從攝影者背后照向被攝者正面的光。正面光產生一個沒有影子的影象,亦稱平光。54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2)45度角側光光線由45度左右照向被攝體的光。是最常用、產生立體感和層次感最佳的光線。(3)90度角側光光的方向由90度照向被攝者。因這類光會產生十分明顯的亮光和陰影,對比強烈,使被攝物產生強烈的質感,亦稱“質感照明”。55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4)逆光由被攝者的后方照射的光。逆光能使被攝物產生明亮的輪廓線,并很好的與背景分離開來,因此很有表現力。是許多攝影行家都喜歡用的一種光線。56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二)曝光的掌握曝光指的是:被攝體的反光經過照相機的鏡頭投射到膠片上,使乳濟膜感光而形成影象。對數碼相機而言:被攝體的反光經過照相機的鏡頭投射到感光元件(CCD或CMOS)上,并由該元件將光的影象轉換成電子信號,再由數模轉換器轉成數字信號,并存于存儲單元中。曝光量:亦就是進入鏡頭的光線的多少。曝光量的控制是由相機的光圈和快門的設定來實現的。57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三者的關系為:曝光量=光圈×速度。亦就是說,在保持曝光量不變時,光圈的大小與快門速度的快慢成反比關系。舉例:測得某個景物的正確曝光量為光圈值f/4,快門速度值1/250秒,在保持曝光量不變的前提下,將實際光圈縮小一檔即改為f/5.6,速度則應相應放慢一級為1/125,即f/4、1/250=f/5.6、1/125,為相同的曝光量。這是個最基礎亦是很重要的概念。58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恰當的曝光:所拍攝的照片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均有可見層次,且整體層次豐富,色彩自然。所有信息都被抓住。曝光不足:對底片而言,看上去很薄、很淡,有些地方甚至完全透明;反映在照片上,光線暗的地方變成了全黑,什么層次也看不見了。59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曝光過度:對底片而言,看上去很厚、很黑,反映在照片上,光線亮的地方變成了全白,見不到任何細節。高光部分的層次完全喪失。曝光寬容度:實際上是指膠片對不恰當的曝光所能允許的程度。一般光線下曝光的控制(見美95圖)60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二、測光表的使用1.測光表分獨立和機載兩種。(1)獨立測光表有兩種測光方式,反射式和入射式。(2)機載測光表只有反射式。反射式:測試的是被攝體反射的光線。入射式:直接對著光源測試。61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以機載測光表為例講解其特點及使用技巧:測光表是個低能兒,它是以一個18%灰為標準,把所要拍攝的景物光線作平均得出的一個曝光量組合。比方說:人眼所見的雪是純白色的,但用測光表來測白雪并用測得的一個它認為正確的值來拍攝,我們看到的白雪并不是白色的了,它變成了18%的灰色。換句話說,我們要得到純白色,必須要對測光表給出的值做出調整,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純白色。62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調整的技巧:要得到純白,要在測光表給出的值的基礎上增加兩級曝光量;要得到全黑則減少兩級曝光量。2.測光表測光方式:平均測光;矩陣測光;重點測光;點測光等。(1)平均測光。對所要拍攝的場景做整體平均測光。(2)中央重點測光。相當于整個畫幅的中下25﹪左右的區域測光。(3)點測光。對整個畫幅中心5﹪左右的區域測光。(4)多區矩陣測光。將整個畫幅分成幾個至幾十個小區域分別測光。63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3.測光技巧:(1)測逆光按平均測光值增加兩級曝光量。(2)精確測光按18%灰板測光,或按手背測光。(3)對反差極大的景物,按平均值兼顧暗部調整。64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三、相機自動曝光模式現代相機的電子控制技術已經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無論是專業相機還是普及型相機,都可以看到它的運用。常用的電子控制自動曝光有以下的模式:1.光圈優先式(用“A”表示)它的涵義是:拍攝時,你只要將光圈值選定,如選f2.8,相機就會根據當時的光線自動調整快門速度到一個合適的值,以保證曝光量合適。光圈優先模式更適合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攝。65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2.快門優先式(用“V”表示)涵義是:拍攝時,你只要將快門速度選定為某個值上,如1/125秒,相機就會根據當時的光線自動選擇一個合適的光圈值。快門優先模式更適合需要控制速度的場合,如拍攝運動。66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3.程序自動式(用“P”表示)涵義是:拍攝時,光圈和速度都由相機自動控制。該方式熟稱傻瓜式。有一點要強調,就是幾乎所有的自動功能都是裝在相機的快門啟動按鈕處,在半按快門(全按下快門就拍照了)時就會工作(此時并不會照)。所有自動功能都是為了讓攝影師在拍攝時只需專注構圖和抓取瞬間。67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4.曝光補償裝置指的是相機在使用自動曝光功能時,對相機所給出的曝光量做出增加或減少的調整的裝置。它只運用在相機使用自動曝光模式時,手動曝光時不需要。在專業和普及型相機中都有裝配。一般調整范圍為-5EV至+5EV,按每檔1/3級調整。負值為減曝光量,正值為加曝光量,零值為曝光量不變。使用自動曝光功能在拍攝逆光和主體處在大片深色背景中時,曝光補償功能將能發揮有效的曝光補償作用。68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四、曝光與影調控制影調控制是表現景物的層次感、立體感的重要手段,影調也是攝影的基本“語言”表達方式。控制影調的方法貫穿于從拍攝到照片制作的整個過程之中。包括拍攝時曝光的控制、濾色鏡的選擇、膠卷的選擇與沖洗控制、相紙選擇與放大控制、運用數碼軟件的渲染等。69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照片的影調一般分高調、低調和常調。高調指的是照片畫面以淡色為主。適合表現兒童、女性等人物以及表現活潑、輕松的心境等。低調指的是照片畫面以深色為主。適合表現男人以及表現剛毅、深沉的情緒。常調指的是照片畫面色調基本平均。70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影調在色彩上的表現:冷調,指的是以白、藍、綠、紫等色彩為主的色調;暖調,指的是以紅、橙、黃等色為主的色調;中間調,指的是冷、暖調之間的基調。71下編

第十三章曝光控制彩色負片與彩色反轉片在曝光控制上的區別彩色負片的寬容度大于彩色反轉片,允許曝光過度1級和曝光不足2級。彩色反轉片的寬容度只允許曝光過度或不足半級。對彩色負片而言,控制曝光過度1級能得到更好的色彩還原。對彩色反轉片而言,控制曝光不足半級能得到更好的色彩還原。72下編

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關于光的導言光是攝影的靈魂。如果相機是攝影者的“畫筆”,光線就是他的“顏料”。攝影者是用光線來繪制照片,正如一個畫家仔細挑選他的顏料一樣,攝影者也應仔細的選擇所用的光線。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3下編

當你對光線逐漸有了認識之后,你就會逐漸地感受到光線所具有的不同情調:正午時強烈日光顯得粗暴,多云天氣時的光線則如天鵝絨般的柔軟,透過樹葉的日光帶有閃光織物微妙的圖案,部分遮擋的日光則猶如跳躍的星光,陰雨天的光線霧氣朦朧,月夜的光線可達到神秘而恐怖的戲劇效果……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4下編

(一)光的基本性質光的強度:指光的相對強弱,它隨光源的輸出及到光源的距離而變化。(二)光的基本方向1.正面光:由攝影者背后投向被攝者的光。特點:正面光產生一個沒有影子的影像。由于深度和外形是靠光和影的相間排列來表現,因此正面光往往產生平板的二維感覺,通常也稱它為平光。(美202)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5下編

2.45°側光:相當于上午九、十點鐘和下午三、四點鐘的陽光。通常被認為是人像攝影的最佳光線。特點:產生很好的光影間的排列,不存在誰壓倒誰的問題。形態中有豐富的影調,突出深度,產生了一種立體效果。(美204)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6下編

3.90°側光:是戲劇性的照明,突出明暗的強烈對比。(美206)4.逆光:由被攝者的后方照射的光。逆光能使被攝物產生明亮的輪廓線,并很好的與背景分離開來,因此很有表現力。是許多攝影行家都喜歡用的一種光線。(美208)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7下編

(三)晴天的拍攝晴天利用側光拍攝風景和建筑是很好的選擇。因為能拍攝到立體感強、色彩亮麗的畫面,是最常用的天氣。但這樣的明亮光線并不適合拍攝人物,因強烈的陽光一是使人眼感到不適,二是光線不夠柔和,最佳的人像攝影天氣應該是多云或在晴天的背陽處。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8下編

(四)雨天的朦朧和陰天的特殊天體現象也是拍攝的好題材。(五)霧天的拍攝晴天的薄霧是最佳的攝影題材,因為平常看起來有些雜亂的景物會被薄霧所隱去,霧使前景、中景、背景在霧氣中遙遙相對,有強烈的空間深度感。拍攝時注意以深色的景物為前景,可以得到更強的透視效果。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79下編

(六)日出、日落的拍攝首先我們要了解,此時的色溫是較低的,表現在彩色圖片上色彩就是偏紅色的暖色調,加上這個時段的光線也很柔和,是很好的風景攝影表現題材。當然,柔和與暖調的效果用來表現人物也是非常好的。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80下編

(七)夜間攝影1.拍攝月亮明亮的月夜是我們喜愛拍攝的題材。要拍好月亮需掌握以下幾點:使用鏡頭的焦距應該在100mm以上,這樣才可以使月亮不至于在畫面中顯得過小;曝光的控制:一般對圓月曝光量為,光圈選f8、速度選1/250秒左右,目標是得到一個有層次的月亮;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81下編

2.夜景燈光的拍攝(1)夜景燈光人眼看上去很明亮,對相機而言,實際上是很微弱的,通常都要用到長時間曝光,因此使用三腳架是必須的。(2)曝光控制:一般選用小光圈如f8以上,速度以主要的燈光為測光點測光,如光圈f8,正確曝光所需的速度測得為10秒,實際曝光時應使用40秒左右,這是因為膠卷存在倒數率失效的現象(數碼相機不存在該現象)。一般速度慢于10秒,則可在膠片上記錄下流動車燈的光跡。在使用B門長時間曝光時,最好使用快門線。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82下編

(3)多次曝光:即對同一張底片進行多次曝光。需要相機具有多次曝光裝置。在夜間攝影中主要是為了使天空在夜色下保持一定的層次。方法是在天未全黑時做第一次曝光,曝光值控制為曝光不足2至3級,然后相機保持不動,等待天色完全黑下來后,再在同一底片上曝光燈光的影像。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83下編

3.焰火的拍攝一般使用小光圈,將鏡頭對準焰火將要出現的天空,快門選擇在長時間曝光的B門并開啟,等待焰火升起直至結束后關閉B門,完成曝光。要求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八)室內自然光攝影室內自然光光線柔和、自然,在窗前柔和的光線下拍攝人像是很好的選擇,但景物離窗口距離的遠近不同,光強相差很大,因此,用好補光和綜合測光很重要。因室內光線較弱,所以三腳架的使用是必要的。第十四章各種光線條件下的攝影84下編

人造光攝影一般都在攝影室內進行,是廣告攝影、婚紗攝影和藝術人像攝影師的重要工作場地。人造光一般有兩種光源:一是能發出連續光的鹵鎢燈等;二是電子閃光燈;一、鹵鎢燈等連續發光光源,由于其色溫一般在3200K,需要專用燈光型膠片,不方便購買,且拍照時電力消耗較多,因此,已經很少在室內攝影中使用它來照明拍照了,但在專業電子閃光燈中還離不開它,還需要利用它的光的連續性來為用閃光燈正式拍照前做光線照明效果的定位。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85下編

二、電子閃光燈在今天,無論是專業領域還是民用領域電子閃光燈已經是一種最常用的人照光源。因此我們要對閃光燈作一個較全面的了解。1.首先了解閃光燈的特點:具有瞬間閃光性,閃光時間在1/1000秒以上,發出的光線極強,非一般人照光可以比擬,且光源色溫高達5500K,與日光相同,為使用常規膠卷帶來方便;一個燈管可閃光多次,也稱萬次閃光燈。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86下編

2.電子閃光燈構成:由閃光燈身、閃光管、泛光照、閃光同步連線及閃光燈與相機機身的接頭等組成。3.閃光原理:閃光管內裝有稀有氣體,當電流到達兩極時,管內發生劇烈震動,從而釋放出耀眼的強光。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87下編

4.閃光燈又分為專業大型閃光燈和小型閃光燈兩種。(1)大型閃光燈一般用于廣告、婚紗攝影場所,它與小型閃光燈不同的是它有一個大型的電源箱,可以實現連續多次閃光,不需要等待充電,另外,用于造型的連續光源燈泡與閃光燈管裝于一個燈筒中,使造型與閃光完全一致。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88下編

(2)小型閃光燈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與機身分離的,一種是與相機連為一體的。獨立的閃光燈與相機連接,一種是靠熱靴直接裝在相機上使用,另一種方法是通過連線與相機相連或靠裝在相機上的感應器無線啟動。小型閃光燈一般靠電池供電,每閃光一次需等待幾秒鐘充電后方可再次閃光。但專業小型閃光燈因具有自動感應光強功能,所以實現了按需輸出光能,故可在短時間內連續幾次閃光而不需等待充電。小型閃光燈是新聞攝影的必備裝備。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89下編

5.關于閃光同步今天的多數相機都采用焦平面快門,該類快門只有在較慢快門速度時,閃光燈的光線才能對整個底片進行感光。因此在使用閃光燈時一定要注意相機的閃光同步速度。不同的相機其閃光同步速度是不同的,該同步速度一般會在相機的速度盤刻度上用特殊的顏色標注出來,一般在1/125秒左右。我們要特別關注的是:在使用閃光燈時,一定要將快門速度設置在1/125秒或低于該快門速度的位子,一定不能高于同步速度,否則,拍出來的底片就會有一部分因得不到感光而成為黑色。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0下編

6.閃光指數閃光指數是指閃光燈在瞬間內發出的光線的強度。閃光指數越大發光能力越強。每個閃光燈都有一個固定的指數。一般固定裝在民用相機上的小閃光燈的指數為10左右,而分離式專業閃光燈的指數高的可在30左右。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1下編

7.閃光攝影的調控:我們知道,在不使用閃光燈攝影時,我們是通過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來確定曝光量,然后對被攝體聚焦(確定相機至被攝體的距離),接下來就可以拍照了;對于使用閃光燈攝影,首先我們已經知道了它的同步速度,接下來對被攝體聚焦,并確認相機鏡頭上指示的實際距離讀數,第三步在閃光燈背面的閃光指數換算表中根據距離讀數查到所需的光圈值,最后調整光圈至查到的讀數就可以拍照了。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2下編

舉例:某相機的閃光同步速度為1/125秒,對被攝體聚焦清晰后得到的距離讀數為5米,使用的閃光燈的指數為28,則在閃光燈背面的換算表中可查得光圈值為f5.6,將光圈調到f5.6拍照就可以拍攝到一張合適曝光的照片了。閃光指數與光圈大小、閃光距離的關系為:閃光指數(已知)=f系數×閃光距離從該公式可得到,光圈大小與閃光指數成正比,與閃光距離成反比。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3下編

8.室內攝影的基本用光方法:一般最少需要4盞燈,及一盞聚光燈為主光,一盞散光燈為輔光,一盞聚光燈為逆光(也稱輪廓光),一盞散光燈為背景光。一般布光方法:第一步:放置主光一般放在被攝體的側面45°角左右,高度相當于上午9至10點的太陽高度。是被攝體造型的主要用光。(美271)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4下編

第二步:添加輔光一般放在被攝體的正面,與被攝體的眼睛齊高。作用是將主光產生的陰影減淡,一般比主光的亮度低一半左右。第三步:放置逆光一般放于被攝體的背后較高的位子。作用是使被攝體產生輪廓光和頭發光,使被攝體與背景分離開。(一般亮度與主光相同或更強一些)第四步:放置背景光用于打亮背景的燈光。(美274)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5下編

9.用好反射光我們知道,在使用閃光燈攝影時,往往會在背景上產生明顯的陰影,該陰影是有損照片效果的,如果我們使用反射光照明就可有效避免上述現象。方法是將光線射向墻壁,利用白色墻壁的反光來照亮被攝體。此方法在廣告、婚紗等室內攝影也常用。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6下編

10.關于防紅眼裝置:紅眼只會在光線很暗的環境中使用閃光燈照明時產生,因在暗的環境中人眼的瞳孔放大的緣故。在今天,無論是專業還是民用相機都裝有防紅眼裝置,攝影時,當你啟動了防紅眼功能,那么在按下快門時,快門不會馬上開啟,而是會有一束光由相機射向被攝體的眼睛,使其瞳孔收縮,緊接著快門才會開啟。11.關于自動電子閃光燈:今天的專業閃光燈都具有自動功能,及閃光燈會一方面自動感應在需要時自動開啟,另外,能自動感應現場的光強,自動發射出正確曝光所需的光量。第十五章人造光攝影97下編

第一節拍攝動體的器材分析一、動體攝影對相機及器材的要求(一)快門拍攝運動的主體,為了保證影像的清晰,都需要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如:橫拍百米賽跑,一般要用到1/500秒或以上的快門速度,運動的物體速度越快,所需的快門速度就要越高。(美459)第十六章動體攝影第十六章動體攝影98下編

一般拍攝運動如何選擇快門速度,要考慮四個因素:(1)動體的速度。速度越高,所需的快門速度越高。(2)動體的方向。相機與動體成90°時,所需的快門速度越高,而角度為零及動體向著相機運動時所需的快門速度越低。(3)動體離開多遠。動體離相機越近,所需的快門速度越高。第十六章動體攝影99下編

(4)所用鏡頭的焦點距離。對同一動體,所用鏡頭的焦距越長,所需的快門速度越高。凍結運動的搖攝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也可以凍結運動,這種技術就是搖攝,即跟蹤動體搖攝。方法是: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如1/30秒左右,相機始終跟隨被攝體移動,包括啟動快門的過程。結果是:運動的被攝體得到清晰體現,而其所處的背景卻模糊不清,產生強烈的動感效果,是拍攝動體的常用技巧。第十六章動體攝影100下編

(二)自動卷片器自動卷片由馬達驅動,當膠片曝光后,相機會自動卷片,克服了手動卷片的麻煩,且大大提高了卷片的速度,目前專業相機自動卷片的速度可達每秒10張。大部分的民用自動相機都實現了自動卷片功能。數碼相機不涉及卷片問題。第十六章動體攝影101下編

(三)高感光度膠片與動體攝影我們知道,籃球等許多體育項目是在室內進行的,在比賽中是不允許用閃光燈拍攝的,在這些場合,我們需使用高感光度的膠片。用高感光度的膠片拍攝,在室內燈光下,就如同在室外光線下拍攝一樣。最高感光度的膠片可達3200°,一般為8°至3200°。數碼相機的感光度目前也達到3200°,一般為64°至3200°。第十六章動體攝影102下編

(四)有益的附件(1)獨腳架獨腳架雖沒有三腳架那么穩,但它比三腳架靈活的多,是體育攝影師的常規附件,尤其是在使用長焦距鏡頭時很有用。(2)豆袋就是裝滿小豆的長型布袋,它的作用是:在沒帶三腳架的時候,用它來承載相機以確保相機的穩定。有些攝影師把它當寶物。第十六章動體攝影103下編

一、景深景深---當對某被攝體聚焦后,該被攝體的前后會有一個清晰的范圍,該清晰范圍就稱為景深。景深大小與相機鏡頭的焦距、光圈和物距的關系焦距與景深成反比;即鏡頭焦距越長,所攝景物的景深就越短。反之亦然。實際光圈與景深成反比;即拍攝時,鏡頭的光圈開的越大,所攝景物的景深就越窄。反之亦然。第十七章景深與對焦第十七章景深與對焦104下編

物距與景深成正比。即相機離被攝體越遠,景深就越寬。反之亦然。拍攝時,景深是可查的,但只是一個大概的范圍:當你對被攝體聚焦,在鏡頭上會得到一個距離值,加上確定的光圈值,在鏡頭上就能查找到此時的大概景深。(美451)第十七章景深與對焦105下編

二、超焦距及其應用超焦距:是指當調焦在無限遠處時,從相機鏡頭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間的距離。決定超焦距的因素:一個是鏡頭焦距,一個是光圈口徑。超焦距的運用(美453)超焦距指的是當鏡頭焦距調在無限遠處時,從相機鏡頭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間的距離。決定超焦距的因素主要有:鏡頭焦距;光圈口徑。第十七章景深與對焦106下編

超焦距一般用在對被攝體不便于聚焦的場合,如:體育運動等。當設置好超焦距后,在景深范圍之內的被攝體均在清晰范圍內。設置方法:將鏡頭的無限遠(∞)標志對準所選定的光圈,然后查找到鏡頭景深表的該光圈刻度所指的距離值,該值到鏡頭的距離就是超焦距,超焦距以外的范圍就是景深的范圍,在該范圍內的景物都是清晰的。第十七章景深與對焦107下編

第一節彩色攝影原理一、原色與補色日光對攝影而言稱為白光。白光可通過紅、綠、藍三色光的混合而得到,這三色光即為攝影意義上的三原色。補色光:攝影上軌道青、品紅和黃三色光分別是三原色光紅、綠、藍的補色光。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08下編

二、色彩的特性1.色彩的冷與暖冷色:青、藍、紫及其補色;暖色:紅、橙、黃及其補色。2.色彩的輕與重輕色:淺色、冷色、白色等;重色:深色、暖色、黑色等。3.色彩的快與慢快色:紅、黃、藍、綠色等;慢色:紫、黑、白色等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09下編

4.色彩的進與退前進色:紅、橙、黃色等;后退色:綠、藍、紫色等。5.色彩的脹與縮膨脹色:紅、橙、黃色等;收縮色:青、藍、紫色等。在黑白對比中,同等面積,白色的顯大,黑色的顯小。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0下編

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別、明度、飽和度。1.色別:指不同顏色之間的差別,也就是不同顏色的表象和名稱。如:紅、綠、藍等。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反光率相同時,不同色別的明暗程度不同。如黃比紅更明亮。3.飽和度:指同一色別的純凈度和鮮明度的變化。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1下編

第二節色彩的表現一、色彩的基調指的是畫面色彩的基本色調,也即是畫面色彩的基本傾向及其所給予人的總體印象。色彩的基調包括暖色調、中間調和冷色調。每一幅好的攝影作品都應有一個統一的基調。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2下編

二、色彩的對比1.明暗對比指因明暗差別而形成的對比。明暗關系對比適度,才具有悅目的效果。2.色相對比指因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如紅配黃是“喜慶”的象征。3.互補色對比如青與紅、黃與藍等對比更加刺激,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3下編

三、色彩的和諧指整個畫面的色彩配置既統一、協調,又完美悅目。1.同類色和諧指色別相同但明度不同的顏色。如綠、淡綠或黃、淡黃等。2.類似色和諧即含有共同的色成分,如紅、橙紅、橙黃,黃中都含有紅色的成分。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4下編

3.消色和諧指彩色攝影中無色彩的顏色,如黑、白、灰色等。消色與任何色彩配置都可以收到協調的效果,而且消色會使得彩色的色質更明顯突出。4.色彩的呼應指當畫面中有一大塊某種色彩時,在其他位置有一小塊相同的色彩來相互呼應,使畫面色彩具有一致性,從而達到色彩和諧的效果。四、色彩的感情人們對色彩的感覺引起的情感上的聯想稱為色彩的感情。如谷物的金黃色是豐收的景象。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5下編

第三節影響照片色彩的因素一、被攝體本身的色彩景物之所以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是因為物體對光線具有選擇吸收、反射的特點。被攝體呈現為綠色,是因為它反射了綠色而吸收了紅、黃、橙等色的光。反射了全部光線的物體呈現白色;吸收了全部光線的物體呈現黑色。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6下編

二、光源的色彩不同波長的光線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光源的色成分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不同性質的光源照射在同一物體上,也會使物體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如日出日落時,陽光的成分以紅、橙等長波光線為主,這樣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會使物體發紅、發黃,偏向暖調。三、環境的色彩被攝體所處環境的色彩也常常表現在彩色畫面之中。如處于大量紅色包圍中的被攝體也會呈現出紅色。第十八章彩色攝影的基本理論117下編

常用濾色鏡偏光鏡又稱偏振鏡(PL),為兩片玻璃中間夾有特制的薄膜粘合而成。作用是防止偏振光,也就是非金屬物體光滑表面所反射的光線。彩色攝影常用,主要目的是降低天空中的偏振光,使藍天更藍;降低水面的偏振光,使水面更清。在太陽方向與鏡片方向成90°時,偏振鏡的作用最強。使用方法:將鏡片裝于鏡頭前,旋轉可旋轉的鏡片,以得到最好的效果。第十九章攝影濾光鏡第十九章攝影濾光鏡118下編

UV鏡也稱紫外線濾鏡。在拍攝遠景和自然風光時,它能澄清霧氣,提高遠景及整個影像的清晰度。另因它是無色鏡,常被用來保護鏡頭。中灰鏡也稱減光鏡。這種"灰色"濾光鏡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夠削弱進入照相機的光量,并且不會對某種色光削弱得多而對其他色光削弱得少。星光鏡能夠在場景中每個明亮的光點處產生星狀閃光的效果。第十九章攝影濾光鏡漸變鏡作用是改變反差,通常用來降低天空的亮度。119下編

攝影構圖離不開我們前述的那三項基本原則:一幅好的照片要有一個主題。亦稱“具有普遍性”。一幅好的照片總是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能夠表現主題最重要的事物上面。亦稱“突出重點”一幅好的照片要“簡單明了”構圖技術是我們能否拍攝到最有感染力照片的關鍵之一。第二十章攝影構圖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0下編

1、通過布局突出主題黃金分割線法(美174)一般來說放在靠近畫面中心的物體最顯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傳統的構圖規則是用垂線把畫面等分為三,把被攝主體大致放在某個分割線上。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1下編

2、通過掌握相關景物的尺寸比例強化主題讓要突出的主體尺寸比例更大。(美177)初學者常犯一個通病就是在為親友搶拍肖像的時候站得太遠,以致使被攝主體湮沒在其他景物之中。遇到這種情況時,要站得近些,使被攝主體的影像在畫幅處于支配的主導地位。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理由也可以不這樣處理。所以,當你用取景器的時候,要走近一點或者使用較長的鏡長,在身型尺寸上突出被攝主體。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2下編

3、給主題搭上框架形成注意的中心(美179)4、適當攝入前景作用:構成框架;增強立體感、距離感使主題突出。(美184)5、通過采光來突出主題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一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線,觀察光線的效果和體驗光線的性質。通過用光來突出重點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例“希望”作品世紀之光)(美187)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3下編

6、用匯聚線來強化主題廣角鏡頭產生明顯的匯聚。(美189)(例作品夜景)7、通過選擇主焦點來突出重點景深控制法(美191)8、通過運動來突出主題動靜對比法。一切都在運動之中。(美193)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4下編

常見錯誤的防止1、畫面取得太靠前(美195)2、留心背景(美196)3、前景不當(美197)4、打開鏡頭蓋5、裝膠卷的技巧,不要忘了確定。第二十章攝影構圖125下編

第一節黑白感光片的沖洗將已攝膠片的潛影轉化為牢固的負像的化學操作稱為顯影。你想最終得到一張好照片,你就必須先制作出一張好的負像底片。我們已經討論過制取一張好的負像的前半過程----膠片的準確曝光。在本課里我們將告訴你另一半----膠片的精確顯影。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26下編

顯影步驟顯影操作包括如下幾個步驟:第一、將你的已攝膠片浸入一種稱作顯影劑的化學溶液。它在膠片上有選擇地產生作用,把那些已經感光反應的鹵化銀晶體轉化為黑色金屬銀,而那些未感光的晶體則不發生反應。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27下編

讓膠片浸在顯影中一定時間,使已感光的晶體充分轉化為金屬銀,緊接著,你必須立即制止顯影作用。因為,你的底片如果在顯影液中停留時間過長,以后印出的照片,它的反差勢必過高。所以,在本課程中我們將告訴你下面的一個操作步驟,即及時把膠片從顯影浴槽中取出,并浸入停顯浴槽中,使膠片的顯影作用立即停止。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28下編

然后,將膠片從停顯液中取出再浸入定影浴槽。這種定影劑一般稱作海波。它把沒有感光的鹵化銀晶體溶解,從而清洗掉。留給你的是一張由黑白金屬銀,即拍攝時原始景物的反射光使膠片上的鹵化銀產生光化反應后轉化成的金屬銀組成的底片。最后,你必須將膠片上殘留的化學物充分洗凈。再將膠片浸入潤濕劑浴槽,以利無水跡快速干燥。然后把片子掛起來晾干。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29下編

這些步驟比較簡單,不需多大技巧和設備,但須嚴格操作,注意細節,保證潔凈。定溫定時法:是確保膠卷沖洗質量的保證。所謂定溫就是沖洗時保持溫度不變,溫度一般是18°至20°,以膠卷說明書為準;所謂定時就是沖洗時要按標準時間,不能少也不能多,一般是5至12分鐘,實際以膠卷說明書為準。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0下編

顯影化學品黑白膠卷顯影:一般使用柯達D-76;定影:一般使用柯達F-5;底片存放為妥善保護,底片可以存放在玻璃紙或塑料封套中。都應把它們放在低溫、干燥之處。為便于較快檢索,可把每一條或每一頁的底片的主題、日期、序號匯集、記載在一張張可分開的索引卡上,以此作為檢索目錄。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1下編

密度密度的實質說明一定面積的底片上沉積的金屬銀顆粒的相對數量。如果沉積較甚,形成一個光線很難通過的面。這個面就很濃密(Dense);如果這個面上銀粒沉積很少,光線很容易通過。那么這個面就叫做很薄(Thin).底片的密度范圍可以從幾乎完全透明的極低密度直至幾乎一點不透明的極高密度。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2下編

由于底片與最終的正像照片正相反:底片上低密度的較透明處成為照片上的暗黑處;底片上高密度的濃黑處成為照片上的白亮處。正常密度的底片:當你的膠片拍攝"正常"并顯影"正常",你將得到正常的底片。這里有范圍很寬的不同密度,但沒有一處過于濃密或過薄到丟失通過印相表達出來的任何細部層次。用這樣的底片來印制照片,你可以看到最明亮的強光部位和最暗黑的陰影部位的細部表達都清晰可見。一個正常底片--這是你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3下編

反差反差是指底片的密度范圍。也就是說底片最薄的陰影部分到最厚的強光部分黑白對比的范圍,一個底片具有較大密度范圍,稱為高反差。一個底片具有較小范圍稱為小反差;或叫做太軟或太平。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4下編

反差是由什么決定的?首先,反差取決于拍攝主體的反差--它自身的光值分布。第二個決定反差的因素是曝光。如果曝光的任何一方面離正常太遠,勢必招致反差降低。換言之,如果你的負片曝光太不足或太過分,則反差必然下降。第三個決定反差的因素是顯影。如果你的底片顯影不足,你將制出低反差的影像;如果顯影過分,將制出高反差影像。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5下編

第二節彩色負片的沖洗彩色負片沖洗加工的原理彩色負片沖洗加工的原理和黑白負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彩色負片沖洗多一道程序——漂白。漂白的作用是漂除銀鹽結成的影像,使彩色底片上只留下彩色染料影像。彩色負片沖洗一般是使用柯達C-41套藥。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6下編

第三節彩色反轉片的沖洗彩色反轉片的沖洗程序與彩色負片的沖洗基本相同,只是多了首次顯影和二次曝光。沖洗彩色反轉片的主要呈現由五步,一是首次顯影;二是二次曝光或反轉處理;三是彩色顯影;四是漂白;五是定影。一般使用柯達E-6套藥。彩色負片和反轉片的沖洗一般都是交給專業擴印店完成。第二十一章感光片的沖洗137下編

第一節黑白照片的制作印相印相是將底片和印相紙緊緊地疊合在一起,經曝光、顯影、停顯和定影、烘干后印制出與底片影像同樣大小的照片。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138下編

放大黑白放大是攝影師達成自我攝影作品的重要途徑。是一個典型的再創作過程。放大照片首先要有一臺較好的放大機和一枚好的放大鏡頭。放大基本過程:第一步,清潔底片。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139下編

第二步,把底片放入底片夾中。第三步,在框架內放入相紙,做定位試驗。第四步,調節放大機。第五步,調焦。第六步,在框架內放入相紙,正式曝光用。第七步,曝光。加減光法,遮擋法。第八步,沖洗相紙。第九步,給相紙上光,烘干。還有一種相紙不需要上光,只需自然晾干并自然產生光澤。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140下編

沖洗相紙的顯影液一般是使用美國柯達公司的配方D-72,屬中性顯影液,定影液和沖膠卷的定影液相同,為柯達F-5。相紙的沖洗同樣遵循定時間定溫度的原則,以相紙說明書為準,一般以秒計。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141下編

第二節彩色照片的制作彩色照片的制作與黑白照片的制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對時間和溫度的要求更精確,另外,絕大部分使用彩色膠卷拍攝的攝影師都不會自己印、放,而是交給具有專門擴印設備的公司代為完成。因此,該部分內容不作要求。第二十二章照片的制作142下編

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一、記錄影像的介質不同與傳統膠卷方式相比,CCD和CMOS具有以下特點:(1)不需沖洗膠卷、放大照片,可用來直接傳遞或印刷,提高了時效。(2)可反復使用。(3)感光度可調整,對光源和光線調節的適應性很強。(4)感光性能不同。膠卷對紫外線更敏感,而CCD和CMOS對紅外線更敏感。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143下編

CMOS的優點:能量消耗較低;獲取高像素的代價較小;能適應快速連續閃光拍攝。目前,CCD芯片在成像質量方面與傳統膠卷比,仍有差距。(1)傳統35毫米膠卷的分辨率為每英寸2500線,相當于1800萬像素CCD的分辨率。目前,CCD芯片在影像清晰度、質感、影像層次、色彩還原性等方面,還無法與傳統膠卷相比。(2)CCD芯片色彩位數還有待竲加,才能有更好的色彩還原性和表現力。(3)CCD芯片的感光寬容度還不夠高,易造成曝光過度或不足。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44下編

二、記錄影像的方式不同數碼相機采用微處理器將影像感應器得到的光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微處理器對影像的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將單色像元信息處理為多色像素。(2)對成像芯片的感光平衡性進行補償。(3)改善反差,增強圖像邊緣的銳度。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45下編

(4)進行圖像壓縮。目前常用的壓縮存儲格式多為JPEG,因為對圖像進行了壓縮,所以會降低圖像的質量。專業數碼相機一般都具備數種存儲格式,但有一種格式是必備的,就是RAW格式,該格式是一種無壓縮存儲格式。RAW是相機的CCD或CMOS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原始數據的記錄,單純地記錄了數碼相機內部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的圖像數據,將其存儲下來。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的稱為“數碼底片”。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46下編

TIFF它是一種非失真的壓縮格式(最高2-3倍的壓縮比)。這種壓縮是文件本身的壓縮,即把文件中某些重復的信息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文件可完全還原,能保持原有圖顏色和層次,優點是圖像質量好,兼容性比RAW格式高,但占用空間大。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47下編

三、存儲卡與膠卷的不同數碼相機的存儲器也叫“數字膠卷”,用來保存影像數字信號。目前,數字相機常用的存儲媒介有以下幾種:(1)SD卡:是一種基于半導體快閃記憶器的新一代記憶設備。大小猶如一張郵票的SD記憶卡,重量只有2克,但卻擁有高記憶容量、快速數據傳輸率、極大的移動靈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價格相對低廉。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148下編

(2)CF卡。是一種袖珍存儲卡,CF卡重量只有14g,僅紙板火柴般大小(43mmx36mmx3.3mm),CF卡采用閃存(flash)技術,是一種穩定的存儲解決方案,不需要電池來維持其中存儲的數據。大多數數碼相機選擇CF卡作為其首選存儲介質。(3)SM卡。SM卡的尺寸為37mm×45mm×0.76mm,由于SM卡本身沒有控制電路,而且由塑膠制成(被分成了許多薄片),因此SM卡的體積小非常輕薄,老款相機常用。第二十三章數碼攝影系統第一節數碼攝影與傳統攝影的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