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_第1頁
第二章 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_第2頁
第二章 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_第3頁
第二章 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_第4頁
第二章 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世界居民、國家類型和國際關系第一節世界居民一、世界人口的增長近代人口快速增長:從1650年到1987年,世界人口增長9倍多,從5億多增長到50億。2000年,全世界人口已達到61億。人口增長的不平衡:據統計,1980-1985年間,全世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為1.67%、0.64%、2.01%。人口老齡化: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高,發展中國家人口年齡結構年輕,但人口大國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已出現老齡化趨勢。世界人口年齡結構的發展趨勢是趨向老齡化。城市化與大城市人口膨脹: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50%以上,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70%以上;世界上人口超過1000千萬的大城市有十余個,其中東京、墨西哥城、圣保羅的人口已超過2000千萬。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6個大洲。其中亞洲和歐洲的人口最多,約占75%。世界人口的50%集中在東亞、南亞、東南亞一帶,總人口數已達30多億。歐洲是第二個人口密集區,本區其中了六億多人口,倫敦人口超過1000萬,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北美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地區是世界上第三個人口密集區。北極圈地區、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沙漠等地區人口稀少。三、種族與民族種族:主要有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黃色人種分布:東亞、東南亞、美洲印地安人及南太平洋島嶼;白色人種分布:歐洲、北非、西亞、南亞、美洲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非洲中、南部,美洲黑人、歐洲黑人移民;棕色人種分布: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個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民族有漢族、印度斯坦族、美利堅族、俄羅斯族、孟加拉族、大和族、巴西族等七個民族。第二節國家類型和國際關系一、國家類型超級大國:美國是經濟超級大國,領土遼闊,人口達3億(2006.10.17)。美國經濟、軍事實力雄厚,科技水平高,GDP占世界第一位。發達國家:即工業化國家,歐洲大部分國家、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北美洲加拿大等國家。世界銀行1998年公布的數據,發達國家人均收入為25000美元。發展中國家:除上述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分布在亞、非、拉和大洋洲廣大地區。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60%,人口占73%。1998年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所有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為1250美元。此類國家按經濟收入水平、經濟發展程度可分為以下三類。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面積-----------人口----------人均GDP

01----美國--------132216.85億美元--面積--982.66萬Km2--人口--30053萬--人均-43995美元

02----日本---------49113.62億美元--面積---37.78萬Km2--人口--12746萬--人均-38533美元

03----德國---------28582.34億美元--面積---35.70萬Km2--人口---8242萬--人均-34679美元

04----中國---------26847.05億美元--面積--959.70萬Km2--人口-131457萬--人均--2042美元

05----英國---------23413.71億美元--面積---24.48萬Km2--人口---6060萬--人均-38636美元

06----法國---------21537.46億美元--面積---54.70萬Km2--人口---6088萬--人均-35377美元

07---意大利--------17839.59億美元--面積---30.12萬Km2--人口---5813萬--人均-30689美元

08---加拿大--------10889.37億美元--面積--998.47萬Km2--人口---3310萬--人均-32898美元

09---西班牙--------10812.29億美元--面積---50.48萬Km2--人口---4040萬--人均-26763美元

10----印度----------8000.00億美元--面積--328.76萬Km2--人口-109535萬--人均---723美元

11----韓國----------7684.58億美元--面積----9.85萬Km2--人口---4885萬--人均-15731美元

12---墨西哥---------7415.20億美元--面積--197.26萬Km2--人口--10745萬--人均--6901美元

13---俄羅斯---------7328.92億美元--面積-1707.52萬Km2--人口--14289萬--人均--5129美元14--澳大利亞--------6453.06億美元--面積--768.69萬Km2--人口---2026萬--人均-31851美元

15----巴西----------6207.41億美元--面積--851.20萬Km2--人口--18808萬--人均--3300美元

16----荷蘭----------6127.13億美元--面積----4.15萬Km2--人口---1649萬--人均-31757美元

17----瑞士----------3868.35億美元--面積---4.129萬Km2--人口----752萬--人均-51441美元

18----瑞典----------3715.21億美元--面積---45.00萬Km2--人口----907萬--人均-40962美元

19---比利時---------3678.24億美元--面積---3.053萬Km2--人口---1038萬--人均-3543620….中國臺灣--------3539.17億美元--面積---3.598萬Km2--人口---2304萬--人均-15361美元

21---土耳其---------3581.67億美元--面積---78.06萬Km2--人口---7041萬--人均--5087美元

22---奧地利---------3093.46億美元--面積---8.387萬Km2--人口----819萬--人均-37771美元

23-沙特阿拉伯-------2862.05億美元--面積--196.06萬Km2--人口---2702萬--人均-10592美元

24----波蘭----------2654.12億美元--面積---31.27萬Km2--人口---3854萬--人均--6887美元

25-印度尼西亞-------2643.57億美元--面積--191.94萬Km2--人口--24545萬--人均--1077美元

26----挪威----------2616.94億美元--面積---32.38萬Km2--人口----461萬--人均-56767美元

27----丹麥----------2563.18億美元--面積----4.31萬Km2--人口----545萬--人均-47031美元

28----希臘----------2224.86億美元--面積---13.19萬Km2--人口---1069萬--人均-20813美元

29---阿根廷---------2103.60億美元--面積--276.69萬Km2--人口---3992萬--人均--5270美元

30---愛爾蘭---------2029.35億美元--面積----7.03萬Km2--人口----406萬--人均-49984美元

31----南非----------2004.58億美元--面積--122.00萬Km2--人口---4419萬--人均--4536美元

32----泰國----------1965.78億美元--面積---51.40萬Km2--人口---6463萬--人均--3042美元

33----伊朗----------1948.29億美元--面積--164.80萬Km2--人口---6869萬--人均--2836美元

34--中國香港--------1871.12億美元--面積----0.11萬Km2--人口----694萬--人均-26961美元

35---葡萄牙---------1766.29億美元--面積----9.24萬Km2--人口---1061萬--人均-16647美元

36----芬蘭----------1717.33億美元--面積---33.81萬Km2--人口----523萬--人均-32836美元

(1)石油輸出國家:總共不到20個國家,人口約占發展中國家20%,人均GDP1萬美元以上。(2)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東歐轉型國家。1998年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新興工業化國家人均收入為2999美元。(3)低收入國家:1998年低收入貧窮國家為63個人口占世界的57%,除中國和印度之外,人均收入在370-520美元之間。它們大部分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南亞和加勒比海地區。以下表格為OPEC成員國、墨西哥、挪威、俄羅斯近年原油產量數據,單位為百萬桶.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OPEC

阿爾及利亞0.760.810.840.851.111.201.34

印度尼西亞1.271.201.211.121.010.970.94

伊朗3.503.693.703.423.783.933.88

伊拉克2.522.572.362.011.321.991.81

科威特1.651.771.721.601.872.052.13

利比亞1.381.411.371.321.421.551.64

尼日利亞1.952.042.081.952.152.322.40

卡塔爾0.630.690.670.640.720.770.80

沙特阿拉伯7.528.007.707.388.488.759.15

阿聯酋2.072.242.161.992.292.352.45

委內瑞拉2.792.892.682.292.012.172.10

OPEC總計26.6127.9227.0425.0926.7728.6429.23

墨西哥2.913.013.133.183.373.383.33

挪威2.913.113.122.992.852.802.56

俄羅斯6.166.507.027.668.499.239.48

全球供應74.0976.8776.7876.5279.6783.0884.13

注:

-OPEC數據來自國際能源署(IEA)

二、國際關系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系是南北關系和東西關系。南北關系: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南北關系的主線是經濟關系。發展中國家要求改善貿易條件,消除國際經濟不平等待遇,削減債務,打破技術壟斷,增加發展援助,縮小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東西關系: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集團與原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東西關系既有政治意識形態的因素,又有經濟文化的因素。原蘇聯解體之后,但冷戰思維仍然存在。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干涉,激起了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南南關系:即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為了擺脫發達國家在經濟、貿易等方面的控制而建立起來的新型合作關系。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將從根本上改變以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多級關系:嚴格的講,一強多級的世界格局還未形成。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歐洲的進一步融合統一,將會形成美、歐、中、餓、日等多級世界。第三節國際經濟組織一、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于商品貨物貿易。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并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占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總干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法國人),2005年9月任職。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并于2001年11月加入該組織。成為該組織第143個成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英國都已開始著手籌劃戰后國際經濟秩序。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又稱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后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等兩個附件(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12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29國代表在美國國務務院舉行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簽字儀式。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BankForRestructionandDevelop-ment)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正式宣布成立。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還打算成立一個國際貿易組織,但未能如愿。隨后于1947年10月,美、英等23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作為在國際貿易組織建立之前的一種臨時性安排。這三大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標志著戰后國際經濟秩序的形成。

1964年3月23日至6月16日,首屆貿發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同年12月,第19屆聯大根據首屆貿發會議的建議,通過了1995號決議,決定正式成立貿發會議,并將其作為聯大的常設機構之一。決議還決定成立貿易和發展理事會,作為貿發會議的執行機構,總部設在日內瓦。目前,貿發會議共有192個成員。現任秘書長素帕猜,2005年9月1日任職,任期4年。現有成員188個。

貿發會議的宗旨是:為加速經濟發展而促進國際貿易,特別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制訂有關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原則和政策;推進和開展有關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協作活動,商訂多邊貿易協定;協調各國政府和區域性經濟集團的有關貿易和發展政策。2.區域經濟組織歐洲聯盟(EU)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根據1992年簽署的《歐洲聯盟條約》(也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建立的國際組織,現擁有27個會員國。歐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國際組織,在貿易、農業、金融等方面趨近于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而在內政、國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則類似一個獨立國家所組成的同盟。有法律學者認為不應把歐盟看做國際組織,應看成獨特的實體(suigenerisentity)。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歐盟已經漸漸地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同時,歐共體和后來的歐盟在1971年至2007年期間進行了六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7個。根據《歐洲聯盟條約》,歐盟共由三大支柱組成:1.歐洲共同體,其中包括關稅同盟、單一市場、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策、單一貨幣、申根條約等諸多部分;2.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3.刑事事件之警政與司法合作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①1994,1,1,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②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集團。北美自由貿易協議(The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即NAFTA)是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了關于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與歐盟性質不一樣,NAFTA不是凌駕于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在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基礎上的衍生。

根據規章,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最惠國待遇及透明化原則,藉以消除貿易障礙。

在權利方面,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并減免關稅,但對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障礙。

有關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後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經濟貿易的影響,依據美國對外貿易統計資料顯示:北美自由貿易區自1994年成立後,不但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至2000年,美國與墨西哥兩國進口貿易總額每年均呈顯著的成長,惟美國輸往加拿大的成長,在四年前大幅增加,自1998年開始呈遞減的趨勢,美國、墨西哥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首屆會議于1989年11月6-7日在堪培拉舉行,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6國的外交、經濟部長參加了會議。1991年11月在漢城舉行的APEC第三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漢城宣言》,正式確定APEC的宗旨和目標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APEC成員APEC現有成員21個,包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