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電路的等效變換2.1電阻的串、并、混聯2.1.1電阻的串聯若電路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首尾相接、中間沒有分支,在電源的作用下,通過各電阻的電流都相同,則稱這種連接方式為電阻的串聯。在關聯參考方向下,
U=U1+U2+U3
=(R1+R2+R3)·I
2.1.1電阻的串聯若用一個電阻
R=R1+R2+R3
電阻R和電阻R1、R2、R3,它們對于外電路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將這種替代稱為等效替代或等效變換,電阻R稱為R1、R2、R3串聯的等效電阻。當有n個電阻串聯時,其等效電阻等于n個電阻之和。
2.1.1電阻的串聯在串聯電路中,若總電壓U為已知,由此可得U1∶U2∶U3=R1∶R2∶R3
串聯電阻上的電壓分配與電阻大小成正比使用分壓公式時,應注意各電壓的參考極性。2.1.1電阻的串聯得:UI=U1I+U2I+U3IP=P1+P2+P3
由U=U1+U2+U3
等效電阻所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串聯電阻消耗的功率之和2.1.1電阻的串聯各電阻消耗的功率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P1=I2R1,P2=I2R2,P3=I2R3故有P1∶P2∶P3
=R1∶R2∶R3
電阻串聯時,各電阻消耗的功率與電阻大小成正比2.1.1電阻的串聯
例有一量程為100mV,內阻為1kΩ的電壓表。如欲將其改裝成量程為U1=1V和U2=10V的電壓表,試問應采用什么措施?解根據串聯電阻分壓概念,用一個電阻與電壓表相串聯,可以分去所擴大部分的電壓。由于要求擴大為兩個量程,故應串入兩個電阻(也可以說是將一個電阻一分為二)。2.1.1電阻的串聯當用U1量程時,U2端鈕斷開,此時R2相當于沒有接入,分壓電阻只有R1;而當用U2量程時,U1端鈕斷開,分壓電阻應為R1+R2。根據串聯電阻分壓關系可得:則所以R2=99-R1=90kΩ2.1.2電阻的并聯若電路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其首尾兩端分別連接于兩個節點之間,每個電阻兩端的電壓都相同,則稱這種連接方式為電阻的并聯。在關聯參考方向下,I=I1+I2+I3
2.1.2電阻的并聯又由歐姆定律,可得:G1、G2、G3分別為各電阻的電導。I=(G1+G2+G3)U
2.1.2電阻的并聯若用一個電導G=G1+G2+G3
電導G和電導G1、G2、G3,它們對于外電路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將這種替代稱為等效替代或等效變換,電導G稱為G1、G2、G3并聯的等效電導。令則為R1、R2、R3并聯后的等效電阻。當有n個電導并聯時,其等效電導等于n個電導之和。
2.1.2電阻的并聯在并聯電路中,若總電流I為已知,各電導支路的電流由下式求出:
I1∶I2∶I3=G1∶G2∶G3
并聯電導中電流的分配與電導大小成正比,即與電阻成反比2.1.2電阻的并聯UI=UI1+UI2+UI3P=P1+P2+P3等效電導中所消耗的功率等于各并聯電導消耗的功率之和2.1.2電阻的并聯各電導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寫成如下形式:P1∶P2∶P3=G1∶G2∶G3
故有各并聯電導所消耗的功率與該電導的大小成正比,即與電阻成反比2.1.2電阻的并聯通常兩個電阻并聯時記作R1∥R2,其等效電阻可用下式求出:
此時的分流公式為使用分流公式時,應注意各電流的參考方向。2.1.2電阻的并聯
例有一量程為100μA,內阻為1.6kΩ的電流表,如欲將其改裝成量程I1=500μA和I2=5mA的電流表。試問應采取什么措施?解根據并聯電阻分流的概念,用一個電阻與電流表并聯,可以分去所擴大部分的電流,而使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始終不超過100μA。由于要擴大為兩個量程,故應將并入的電阻分成兩個部分(即由兩個電阻串聯而成),2.1.2電阻的并聯先求出量程I1的分流電阻,此時,I2端鈕斷開,分流電阻為R1+R2,根據并聯電阻分流關系,所以當量程I2=5mA時,分流電阻為R2,而R1與Rg相串聯,根據并聯電阻分流關系,有2.1.2電阻的并聯故R1=400-40=360Ω。2.1.3電阻的混聯
既有電阻串聯又有電阻并聯的電路稱為電阻混聯電路。對于電阻混聯電路,可以應用等效的概念,逐次求出各串、并聯部分的等效電路,從而最終將其簡化成一個無分支的等效電路,通常稱這類電路為簡單電路;若不能用串、并聯的方法簡化的電路,則稱為復雜電路。2.1.3電阻的混聯例求圖(a)所示電路中的電流I和電壓Uab。解對此種電路的分析方法可歸納為三步:設電位點;畫直觀圖;利用串、并聯方法求等效電阻。2.1.3電阻的混聯由分流關系,有或2.1.3電阻的混聯2.1.3電阻的混聯例求圖(a)所示電路中a、b兩端的等效電阻。
Rab=2+3=5Ω
2.1.3電阻的混聯例求圖所示電路中R4上的功率P。
解ab端口的等效電阻由分流關系可知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形和Y形電路都是通過三個端鈕與外部相連,它們之間的等效變換則應滿足外部特性不變的原則,即必須使兩種電路的任意對應端加相同的電壓時,流經任一對應端的電流也相同,也就是必須使任意兩對應端鈕間的電阻相等。對上述原則具體地說,就是當第三端鈕斷開時,兩種電路中每一對相對應的端鈕間的總電阻應當相等。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當端鈕3斷開時,兩種電路中端鈕1、2間的總電阻應相等,即同理有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將△形電路變換成Y形電路,就是已知△形電路中的三個電阻R12、R23、R31,待求量為等效Y形電路中的三個電阻R1、R2、R3。將上式分別與前三式兩兩相減:將上述三式相加: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三個公式可概括為:
當△形電路的三個電阻相等時,即R12=R23=R31=R△
則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將Y形電路變換成△形電路,就是已知Y形電路中的三個電阻R1、R2、R3,待求量為等效△形電路中的三個電阻R12、R23、R31。再依次除以前面得到的R1、R2、R3的表達式:將前面得到的R1、R2、R3的表達式兩兩相乘再相加: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三個公式可概括為:
當Y形電路的三個電阻相等時,即R1=R2=R3=RY則R12=R23=R31=3RY。應當指出,上述等效變換公式僅適用于無源三端電路。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例在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10Ω,R2=30Ω,R3=22Ω,R4=4Ω,R5=60Ω,US=22V,求電流I。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2.2△形和Y形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例求圖(a)所示電路中a、b兩端的等效電阻。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a)電壓源模型;(b)電流源模型所謂等效互換是指在兩種電源模型的外部特性完全相同的原則下進行的相互變換。對上圖(a),有U=US-RSUI
U=RSIIS-RSII對上圖(b),即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則這兩種電源模型的外部電壓、電流關系完全相同,因此,對外電路而言,它們是等效的。若或U=US-RSUI
比較上兩式,U=RSIIS-RSII和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兩種電源模型進行等效變換時,其參考方向應滿足前面圖示電壓源模型、電流源模型的關系,即IS的參考方向由US的負極指向正極。兩種電源模型之間的相互變換只是其外部等效,而對電源的內部是不等效的。例如,在開路狀態下,電壓源既不產生功率,內阻也不消耗功率,而電流源則產生功率,并且全部被內阻所消耗。
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可以進一步理解為含源支路的等效變換,即一個電壓源與電阻相串聯的組合和一個電流源與電阻相并聯的組合也可以相互等效變換,而這個電阻不一定就是電源的內阻。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例將圖(a)所示電路簡化成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組合。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例如圖(a)所示電路,求電位φA。φA=4I=4×2.5=10V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例試求圖(a)所示電路的電流I和I1。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1.電壓源串聯(根據KVL可以實現電壓的疊加)→與標定參考相同“+”,相反“-”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2.電流源并聯(根據KCL可以實現電流的疊加)→與標定參考相同“+”,相反“-”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3.電壓源并聯(電壓同值、同極性)→等效為一個同值的電壓源4.電流源串聯(電流同值、同方向)→等效為一個同值的電流源注意:不同值的電壓源作并聯、不同值的電流源作串聯違背KVL和KCL。
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5.作等效電路時,與電流源串聯的元件()可以不考慮。。
上述等效為端鈕a、b的等效,而其內部明顯不等效。(1)圖由兩個元件串聯而成,(2)圖只有一個元件,雖然(1)、(2)兩圖電流均標為,但(2)圖中的電流源已不是(1)圖中的電流源,因為兩端電壓不同。
2.3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6.作等效電路時,與電壓源并聯的元件()可以不考慮。注意:電壓源與電流源之間不能作等效變換,因為其各自具有對方所不可能具有的伏安特性*2.4受控源及其等效變換受控源的電壓或電流不是獨立的,而是受電路中某支路的電壓或電流控制的。受控源有輸入和輸出兩對端鈕。輸出端的電壓或電流受輸入端施加的電壓或電流的控制,按照控制量和輸出量(即被控制量)的組合情況,理想受控源電路應有四種VCVSCCVSVCCSCCCS*2.4受控源及其等效變換γ=u2/i1稱為轉移電阻,具有電阻量綱;μ=u2/u1稱為電壓放大系數,無量綱;g=i2/u1稱為轉移電導,具有電導量綱;β=i2/i1稱為電流放大系數,無量綱。當這些控制系數為常數時,被控制量與控制量成正比,則稱為線性受控源。*2.4受控源及其等效變換受控源與獨立源雖然同為電源,但它們卻有著本質的不同。獨立源在電路中直接起“激勵”作用,因為有了它才能在電路中產生電壓和電流(可稱為響應);而受控源則不是直接起激勵作用,它的電壓或電流反而受電路中其它電壓或電流的控制。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救用血保障協議書
- 贈予管家別墅協議書
- 盟約婚姻協議書模板
- 遺贈撫養協議書效果
- 領養狗狗捐款協議書
- 借款執行代理協議書
- 婚姻彩禮保管協議書
- 家人欠款承擔協議書
- 兄弟房子協議書范本
- 水果種植管理協議書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食品藥品檢驗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化糞池清掏協議書范本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教科書解讀
-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標準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小升初數學試卷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課件
- 2025年元明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藝術色彩解讀
- 沖壓生產管理流程
- DB32∕T 1670-2010 小麥紋枯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