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介紹RCC_第1頁
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介紹RCC_第2頁
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介紹RCC_第3頁
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介紹RCC_第4頁
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ECGB介紹RC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Eco-cityandGreenBuilding《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2雜志簡介《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是RCC攜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和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一部力作;該雜志立足于中國國情,依托由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組成的編委團隊,同時積極借鑒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的成熟經驗,宣傳中國在推進低碳經濟、節能減排和綠色建筑方面的各項方針政策,報道生態城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方面的先進理念,同時通過實際案例推廣綠色建筑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雜志為季刊,每期發行量為20,000冊。雜志開設綠色論壇、專家訪談、項目案例、綠色建材及應用、資訊中心等欄目,通過嚴謹和科學的內容為讀者展現國內外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竭力打造一個建筑行業廣大從業人員在生態規劃和綠色建筑方面的重要國際交流平臺。3雜志優勢擁有國際知名的專家編委雜志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和清華大學知名學者秦佑國分別擔任顧問委員會主任和編委會主任;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等知名人士擔任雜志的顧委會副主任。雜志的編委會由三十多位綠色建筑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和知名建筑師組成,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建筑系博士導師袁鑌博士和宋曄皓博士、英國劍橋大學馬丁中心主任KoenSteemers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LeonR.Glicksman教授、日本建筑技術研究院院長兼日本可持續建筑協會會長村上周三先生、臺灣成功大學建筑系林憲德教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朱文一教授、清華大學城市規劃研究院院長尹稚先生、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總裁張樺先生、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朱小地先生、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崔愷先生、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莊惟敏先生、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少斌先生、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張紀文先生和中國當代集團總工程師陳音先生等。強大的專家團隊保證了雜志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指導性和專業性。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RCC瑞達恒建筑咨詢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出版《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雜志,三方相關負責人合影留念: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任吳剛(后排左二)、RCC總經理姚一(后排左三)、RCC副總經理王淑戈(后排右三)、RCC副總經理張臻(后排右二);前排為清華大學各位知名綠色建筑專家,左起分別是林波榮(副教授)、栗德祥(博士導師、生態設計工作室主持人)、秦佑國(博士導師、前任建筑學院院長)、袁鑌(博士導師、清華大學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中心副主任)、宋曄皓(副教授、博士導師)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客座教授并兼任《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雜志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時與清華大學專家合影(左起:清華大學綠色建筑專家袁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朱文一、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江億、清華大學綠色建筑專家朱穎心)雜志優勢與讀者良好的互動

雜志不但定期組織小型的讀者交流會,還會與RCC共同組織大型的綠色建筑論壇,為雜志讀者創造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同時,RCC也會在大型的建材展會和技術交流會上向設計師積極推廣雜志。精準的發行渠道雜志的發行渠道包括傳統的書店銷售和雜志征訂以及RCC特有的免費定向投遞。RCC通過在工程領域的多年積累,已經擁有超過二十五萬個項目負責人的聯系方式,RCC可以通過精確的篩選向最近6個月內負責具體項目的開發商、建筑師、專業工程師、室內設計師、總承建商和室內裝修公司的負責人進行雜志的定向投遞,確保雜志受眾群體的有效性和雜志投放的最大價值。雜志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專家。1922年生于江蘇南京。1944年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畢業,獲工學士學位。1946年開始協助梁思成創辦清華大學建筑系。1948年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筑與城市設計系學習,1949年獲碩士學位。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國際建協教育/評論獎。1950年獲美國羅馬獎金競賽榮譽獎,兩次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亞洲建協金質獎章。主持編寫城市規劃設計報告多種。1951年回國后歷任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系主任等職。雜志編委介紹--顧問委員會主任:吳良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杭州大學物理專業畢業、復旦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工學博士學位,高級城市規劃師。雜志編委介紹--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仇保興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建筑技術科學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政府顧問團顧問,全國暖通空調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建筑物理委員會委員,建設部智能建筑專家委員會委員,ASHRAE學會會員,英國CISB學報海外編委,《暖通空調》雜志編委,英國通風學報編委。雜志編委介紹--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江億1981年9月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習,1986年7月畢業,獲學士學位。1986年9月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10月赴英國布魯耐爾大學生物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7月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11月獲博士學位。1992年12月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助理研究員。1998年3月回清華大學任教,任環境工程系副主任。1999年7月任環境工程系主任。2006年2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07年11月兼任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目前擔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環保基金會理事、國家環保總局戰略環境評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建設部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理事、國際水協委員等職。2007年12月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雜志編委介紹--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陳吉寧中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國人居最佳范例獎評委、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雜志編委介紹--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聶梅生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建筑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建筑促進會主任,中國聲學學會環境聲學委員會副主任。雜志編委介紹--編委會主任:秦佑國1985年、1988年和1993年分別獲得清華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年至2001年在哈佛大學學者訪問;現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兼職有中國建筑學會資深會員、常務理事,建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雜志編委介紹--編委會副主任:朱文一自1992年8月始,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與城市研究所、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執教并從事科研、生產工作。1998年5月聘為清華大學教授。1997年10月起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1999年10月起兼任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系主任。2000年4月聘為清華大學博士導師。雜志編委介紹--編委會副主任:尹稚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科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土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土木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部高等教育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雜志編委介紹--編委會副主任:朱穎心1965年清華大學建筑系本科畢業。1968年清華大學建筑系研究生畢業。現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中心副主任,并兼任清華安地設計公司總建筑師及建設部住宅建設與產業現代化專家委員會專家。近年來,主要從事城市生態和生態建筑的理論及建筑實踐研究,先后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包括“對中國建筑業綠色道路的思考”、“中國生態建筑的建設現狀及發展趨勢”、“注重技術、講究實效、崇尚自然—德國生態住區建設經驗的啟迪”、“發展與思考—簡評中國現代高層建筑”等。先后參與研究編寫“中國生態住宅評估手冊”、“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及“建筑設計的生態策略”。主持完成數十項建筑設計與建筑規劃,其中“上海天目廣場”設計獲全國中青年設計優秀獎。近年來,結合我國國情研究生態建筑在我國發展中的問題,先后主持了“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山東交通學院藝術教育中心”、“菏澤牡丹區政務大樓”、“濟源一中體育館”等生態型公共建筑的設計與建設。雜志編委介紹--主編:袁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主持的科研課題包括:中英聯合科研課題中的子課題:“張家港生態農宅設計研究”,獨立完成最終中英文報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學科建設:“生態建筑學研究(清華大學“985”課題)”。清華大學骨干人才支持計劃:“注重生態的建筑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1998-2005,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核心刊物上已發表論文20余篇;譯著《世界建筑大師優秀作品集錦:T.R.哈姆扎和楊經文建筑師事務所》、《生態建筑》、《可持續性建筑》、《世界建筑大師優秀作品集錦:菲利普·考克斯事務所》等。2001年作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寫小組成員編著《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培訓教材:建筑與生態環境》;2000年出版專著《結合自然整體設計:注重生態的建筑設計研究》。雜志編委介紹--副主編:宋曄皓副教授,工學博士,北京市綠色建筑促進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可持續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產品認證中心專家,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專家,中德唐山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德國技術公司(GTZ)特聘專家,現已發表文章50余篇。雜志編委介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