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北師大版政治史第三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全國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北師大版政治史第三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全國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北師大版政治史第三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全國一等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從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鑒于歷史的經驗和臺灣的現實,我們提出了祖國統一之后可以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由此可以看出,“一國兩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為了解決()A.香港問題 B.臺灣問題C.澳門問題 D.國際問題解析:本題考查“一國兩制”國策。“一國兩制”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但由于其創造性與智慧性,成功地用在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上。故排除A、C兩項;D項“國際問題”,明顯屬于無關項。答案:B2.(2023·吉林省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二下統考)2023年12月20日,澳門舉行了慶祝回歸祖國16周年的隆重慶典。港澳回歸,是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運用。關于“一國兩制”,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的B.回歸后的港澳保持原有社會制度C.其核心是一個中國D.回歸后港澳與少數民族自治區相同解析: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根據“一國兩制”的規定,回歸后港澳與少數民族自治區是不相同的。這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由此可見牢記教材的基本知識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D3.2023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7周年。它的發表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并被看成是海峽兩岸由對立走向對話的第一步。這主要是因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 B.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C.重申“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 D.倡議兩黨之間進行對等談判解析: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有助于兩岸關系緩和,與材料“是海峽兩岸由對立走向對話的第一步”相一致,故A項正確;“一國兩制”的構想提出于80年代,與題干“2023年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7周年”信息不吻合,故B項錯誤;重申“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與題干中“是海峽兩岸由對立走向對話的第一步”的信息無關,故C項錯誤;《告臺灣同胞書》沒有涉及兩黨對等談判問題,故D項錯誤。答案:A4.1986年5月,香港《廣角鏡》雜志曾記載一位臺灣老兵的一段話:“在長達30多年的歲月中,凜于嚴厲的禁制,我們將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壓在心靈深處,只在深夜夢回之時,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見到家人,客死臺灣,飲恨終身。”此呼聲()A.有利于打破兩岸交往的堅冰B.表明臺灣民眾支持和平統一C.說明了“一國兩制”深入民心D.直接促成兩岸三通的實現解析:題干講的是一位老兵,不能代表臺灣民眾,排除B項;本題是1986年,還不能說“一國兩制”深入民心,排除C項;D項是1979年以后才開始的。答案:A5.(2023·青島高一檢測)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2023年金門島上每4戶家庭,就有1戶在廈門購地置產,每10個金門的居民,就有1個擁有人民幣賬戶。這表明()A.臺灣當局放棄對兩岸經濟交流的限制B.海峽兩岸民間交流進一步加強C.兩岸同胞普遍認同“一國兩制”構想D.臺商投資促進廈門房地產繁榮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兩岸關系。分析選項,A項表述明顯錯誤;B項符合題意;C項與史實不符;D項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表述不全面。所以應選B項。答案:B6.“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在20世紀90年代末,這恐怕是中華兒女最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夠順利回歸,其因素包括()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③英國的積極配合④回歸是人心所向,符合歷史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本題完全可以使用排除法,因為“③英國的積極配合”是不符合事實的,所以本題凡是含③均是錯誤的,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C項。答案:C7.(2023·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2023年3月,習近平主席為兩岸關系定調,強調“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和“堅定不移攜手民族復興”。這些大政方針實現的基礎和前提是()A.必須堅持“九二共識” B.海協、海基會的溝通C.兩岸三通的擴大 D.政黨之間的交流合作解析: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識”的實現,是發展兩岸關系的基礎,故A項正確;海協、海基會的溝通是“九二共識”的前提,故B項錯誤;兩岸三通的擴大是2023年,故C項錯誤;政黨之間的交流合作不是材料反映主要信息,故D項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8.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黃埔軍校,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征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徐向前(共和國開國元帥之一)聽說廣州的國民政府要辦軍官學校,就去了廣州。有一天,徐向前跑去聽孫中山的演說,他回憶道:“記得大意是講三民主義……孫中山明確表示以俄為師,使我更堅定了報考黃埔軍校的決心。……后來,蔣介石嫡系部隊里的許多將領,都是黃埔生。……共產黨員蔣先云同志北伐戰爭時當團長,負了傷,坐著擔架指揮沖鋒,犧牲時年僅28歲。”——據《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歷史口述實錄(1921—1949)》材料二徐向前、許光達等百余名黃埔同學召開大會,宣布成立延安黃埔同學分會,葉劍英(曾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時任八路軍參謀長)和重慶會友陳宏模蒞臨大會。……大會致電校長蔣介石,表示要加強黃埔同學團結,促進全國團結抗戰的通電。——陳伙成、王建強《中國共產黨與黃埔軍校》材料三1984年,黃埔軍校同學會在北京成立,黃埔軍校一期學生、徐向前元帥擔任會長……在臺灣,1991年,鄧文儀等在臺黃埔同學成立了“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兩岸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二十多年來,發揚黃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峽兩岸及海內外黃埔同學溝通聯系的橋梁,成為黃埔同學的精神家園。——王國舉《論黃埔精神對祖國統一的貢獻和意義》(1)據材料一、材料二判斷,徐向前報考黃埔軍校和組建延安黃埔同學分會時的時代背景分別是什么?據材料概括黃埔軍校對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2)據材料三,“兩岸黃埔軍校同學會”為什么能成為黃埔同學的精神家園?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它們成立的政策因素。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提示的地點“廣州”“延安”,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得出答案。第(2)問依據材料信息歸納出答案。答案:(1)背景:國共合作形成,國民革命運動興起;民族危機嚴重,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