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資料匯交與驗收_第1頁
成果資料匯交與驗收_第2頁
成果資料匯交與驗收_第3頁
成果資料匯交與驗收_第4頁
成果資料匯交與驗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要求、

驗收流程及注意事項

一、匯交時間

按照中地調發【2003】186號,“關于印發《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資料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在成果報告審查意見書下發之日起180日內,向成果資料管理單位提交紙介質資料和電子文檔各一式兩套。二、成果報告匯交基本要求(外觀)1、匯交的地質成果資料要制印清晰,著墨牢固,能夠長期保存,電子文檔須可讀取與轉存;文字報告采用Word,插圖用JPG、TIFF等格式。2、文字報告的封面應在左上角打印“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報告”字樣(小三號、楷體、加粗、左對齊)。居中為地質(調查)項目名稱“成果報告”(小一號、黑體)、下方為項目工作單位(三號、仿宋、粗體)以及報告提交時間(漢字、小三號、仿宋)。3、文字報告的扉頁應包含地質項目全稱(二號、宋體)、項目編碼、任務書編號、工作起止時間、項目負責人、報告主編、報告編寫人、單位負責人、總工程師、提交單位、提交時間、計劃項目名稱、實施單位(以上12項均為四號,仿宋體),并蓋有匯交單位公章。二、成果報告匯交基本要求4、文字報告須在參考文獻后附300到500字的內容摘要(編寫按照“著錄要求P17-18”)。內容摘要按照“章”的標題定義5、文字報告裝訂為A4(21.0cmX29.7cm)大小,膠印或棉線裝訂牢固;6、正文、附圖、附表等目錄須與內容相符。目錄順序編排要求如下:(1)正文目錄:按文字報告章節順序編排,自動鏈接頁碼。(2)附圖目錄:應反映圖件的順序號、圖號、圖名、比例尺。順序號應依序一張一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編號。(3)附表目錄:單獨成冊,分冊編目目錄。(4)附件目錄:編排要求與附表相同。單獨成冊的照片(圖版)應作為“附件”編目。以上各類目錄在正文目錄后,另起單獨成頁。附圖順序號圖號附圖名稱比例尺

1

1

河北省興隆鐵礦交通位置圖1:50002-3

2河北省興隆鐵礦區域地質圖1:500004-7

3河北省興隆鐵礦礦區地形地質圖1:50008

4河北省興隆鐵礦采樣平面圖

1:500

1

河北省興隆鐵礦鉆孔綜合數據表

2

河北省興隆鐵礦儲量計算表附

1河北省興隆鐵礦工業指標

2河北省興隆鐵礦選礦試驗報告

1

河北省興隆鐵礦審查意見

2

冀儲字78第25號決議書二、成果報告匯交基本要求7、附圖折疊成手風琴式,圖簽露在外面,大小相當A4。所有圖件的右下角,必須有責任欄(圖簽),其中圖件名稱和順序號盡可能明顯突出,圖簽位置應利于折在外面。8、分配去向:在報告的最后一頁(即內容摘要后),要附上成果資料的分配說明,形式如下:

本報告共復制份分發單位:全國地質資料館份沈陽地質調查中心資料館份其他單位份制印單位:XXXXXXXXX責任編輯:XXXX校對:XX9、報告裝訂順序:封面――扉頁――各年度任務書(由新到老)――審批意見(由新到老)――目錄(正文目錄-附圖目錄-附表目錄-附件目錄等)。任務書和審批類原則上裝訂在報告中;若報告較厚,也可單獨成冊。附圖圖簽單位名稱附圖名稱擬編順序號審核圖號計算機制圖比例尺項目負責日期總工程師資料來源

三、匯交人的工作內容

在按照本《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規定制作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時,匯交人應完成以下工作:1、按項目工作要求和《格式要求》的規定制作所有的成果地質資料源電子文件;2、生成存檔電文文件(文本部分文件格式為“.pdf”,圖像文件格式為“.jpg、.tiff、.eps、.pdf、.gif”);3、如果電子文件中有插圖、插照、圖版等,創建“插圖文件”文件夾,用于存放這些文件插入前的源圖形文件(是圖像格式文件);4、提交地質成果資料目錄數據庫(電子文件)或著錄表;5、提交地質成果資料涉密登記系統庫(電子文件)或涉密登記表;三、匯交人的工作內容6、數據庫、軟件類項目及其文件按照《格式要求》編輯制作;7、完整地著錄《電子文件登記表》;制作載體外標簽;8、除報告正常附件外,原本檔案明細賬、實物資料目錄也放在附件類;9、檢查所有電子文件其完整性,按《格式要求》組織電子文件,保證能正常使用且和紙介質一致后進行錄制;10、向地質資料主管部門匯交制作好的,包括源電子文件、存檔電子文件和附加文件在內的完整的電子文檔,且保證與紙介質一致。11、提交印刷或打印的紙介質資料,一律加蓋單位法定公章。其中原檔目錄可蓋資料室專用章,涉密登記表要蓋保密委員會公章。四、注意事項1、封面不宜用壓膜和滑面紙;

2、附件類:除了報告附帶的附件外,還包括原本檔案登記簿,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清單。3、審批類:必須提交的文件是審查意見書和終審意見書,其他評審意見隨意。所有驗收意見電子文件的編排順序是按照時間由新到老,裝訂亦是。4、其他類:包括各年度任務書(順序由新到老,裝訂亦是),著錄表和涉密登記表;以及電子文件登記表和載體外標簽。5、加蓋公章(涉及三種章):除了附圖外,其他文本均需加蓋公章,涉密登記表還要蓋單位保密委員會章;原本檔案登記簿加蓋單位資料室章。四、注意事項6、《電子文件登記表》中注意題名項的填寫: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以“順序號-圖號、圖名(區調報告為圖幅名和圖幅號)、比例尺”作為文件題名,比例尺符號用半角字符“/”表示,小于或等于1比100的比例尺,用中文“百”、“千”、“萬”表示數字單位;附圖類源電子文件的文件題名可以省略不填。此外,對于附圖類的JPEG和CCITTtiffg4兩種格式的存檔電子文件,還要在備注中,注明圖件的實際尺寸和形成存檔電子文件時所采用的分辨率。7、匯交前必須填寫資料匯交三聯單(公章),各項內容填寫完整;(樣式)說明:以上是個人的驗收歸納,如有遺漏或差異,一律以《電檔格式》為準。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

(一)紙介質的檢查(查全率)1、檢驗地質資料是否屬于接收范圍?

2、清點數量核對資料名稱(按照三聯單);3、檢驗資料制印質量:排版、印刷、裝訂(橫頁:按照表頭等一律從左至右裝訂)是否合乎要求?4、是檢驗資料的信息內容是否齊全完整?5、檢查資料目錄是否正確完整?6、匯交單位標識(公章);檢查制印質量:成果地質資料的制印質量是關系到地質資料的利用效果及能否長期保存。1、地質資料的制印質量應符合長期保存的要求,紙質應良好、印制清晰、著墨牢固、整齊美觀。不能提交藍曬圖、復印圖等不利于長期保存的圖件資料。2、單獨成冊的附表、附件其厚度一般不超過2cm。過厚的資料在利用時極不方便,尤其在復印及數字化掃描時,資料裝訂線附近容易丟失信息,使用時也容易損壞。3、不能用易銹蝕的金屬物進行裝訂。根據調查,訂書釘裝訂的資料在15-20年后即大部分銹蝕斷裂,致使資料散落,而線裝訂的古書在百年以上仍保存完好。另外,鐵釘銹蝕后,銹蝕斑痕會逐漸擴散,有可能影響到附近的數據信息。有些文件材料使用塑料件裝訂,除工程塑料外,一般塑料也極易老化,不符合長期保管的要求。

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檢查資料是否齊全完整1、地質資料數據信息齊全,載體形式齊全。即無缺失文件,各文件無丟頁、錯頁,主要數據信息清晰易辨。工作完成時所形成的一套完整資料,包括(報告編制規范要求的)正文、附圖、附表、附件及其他文件材料必須齊全。在載體形式上,除提交紙質載體外,新資料必須交電子文檔。2、法律憑據齊全。即接收的地質資料應依照有關規定附有相應的審批文據,包括工業指標、審批文件及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復印件等。匯交的地質資料正文、審批文件封面應蓋有提交單位或審批單位具法人資格的印章。在正文中已合訂有審批文件的,不必再另附內容完全相同的審批文件。3、相關的管理文件及數據資料。包括電子文件登記表、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地質資料涉密情況登記表(要有紙質表、電子表,電子表放在電子文檔中)、原始地質資料及實物地質資料目錄等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二)電子文檔的檢查:查準率(不帶病毒,保證光盤打開)1、匯交地質資料是否齊全完整,文件組織方式和命名是否正確?根據項目任務書及最終評審意見,結合電子文件登記表,進一步細查電檔內容是否齊全?2、文本部分:包括正文、附表和附件等。檢查標題定義、排版、插圖插表的橫頁、續表是否有表名和表頭?是否有“續表”字樣?3、附圖部分:首先按照附圖的規范要求制作,圖簽內容清晰完整。矢量文件和柵格文件是否一致,是否與紙介質一致(有無色差)?對于大部分是用MapGis制作的附圖,是否帶上制作的系統庫和字庫?是否按照比例尺等比輸出?等等。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五、驗收人工作流程(檢查重點)

注意:附圖的點、線、面文件可不合并,若合并一定要保證附圖正常使用,不丟失信息。4、審批類和任務書:文件是否齊全?是否公章處標注漢字標識?專家簽名處是否標注特殊字體?5、著錄單和涉密登記表:按照軟件及著錄定密等要求檢查填寫是否正確?其中涉密表中要填寫成果資料所有的類別,且不涉密的也要填寫。最好提交系統軟件生成的報表。6、數據庫和軟件類:是否按照“數據庫”、“安裝程序”、“源代碼”、“技術文檔”、“測試數據”等類別分類建立文件夾存放?(針對純數據庫類項目)。含數據庫的項目可參照制作。注意:如果數據庫和軟件帶有密鑰或加密狗,應一并匯交,對密碼、用戶名等內容應在電子文件登記表的“電子文檔說明”中進行詳細說明。六、匯交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地質工作得到較快發展,成果地質資料匯交量增長較快,但由于各種原因成果地質資料從印刷質量到內容質量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成果地質資料質量下降主要表現在:1.資料的裝訂、印刷質量差;2.電子文檔與紙質資料在內容信息上不一致;3.在匯交過程中出現同一份資料的不同版本;4.地質圖的制作不符合地礦行業的制圖標準;5.匯交的成果地質資料不齊全、信息不完整等方面。據2002年沈陽地質資料館統計數據顯示,共接收的200余種成果地質資料中,電子文檔一次合格通過率不足1%,問題主要集中于2-5方面。成果地質資料質量的下降,降低了社會對成果地質資料的信任度,嚴重影響了成果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七、制作電子文檔參考文件規范

相關文件及規范:1.中地調發【2003】186號,“關于印發《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資料管理辦法》的通知”2.中地調發【2005】167號,“關于印發《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3.國土資發【2006】210號,關于印發《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通知附件1《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附件2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使用說明4.國土資發【2006】314號關于開展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的通知七、制作電子文檔參考文件規范5.國土資發【2008】69號,關于印發《涉密地質資料管理細則》的通知6.《成果地質調查資料著錄表及著錄要求》7.國土資廳發【2008】98號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