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制時代晚期的政_第1頁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_第2頁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_第3頁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_第4頁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覺。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據史料記載,從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內,內外諸司送到皇宮的奏章共1160件。這些奏章有講一件事的,也有講兩三件事的,共計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處理411件事。朱元璋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朱元璋當政31年,先后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污吏15萬人。洪武四年(1373年)李善長病退。洪武六年,胡惟庸拜右丞相,后晉左丞相,汪廣洋為右相。由于胡惟庸的性格一向積極、勇于任事,但因此容易與權力欲極大又好猜忌、急躁難安的明太祖產生政見與取賢上的分歧.。洪武十三年(1380年),兩者的恩怨日積月累,太祖在盛怒之下,以謀逆罪,處死胡惟庸,同時藉辭窮追其友好,深挖長達十年,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勛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余人,史稱“胡惟庸案”。明太祖對文武功臣、官員大開殺戒時,為免去君權被相權架空的可能性,亦一并廢除了中書省和相職,此舉造成日后明朝君主的權力達到顛峰,甚至在萬歷年間造成“斷頭政治”。朱元璋利用“剝皮揎草”的殘酷刑法處置貪官,采取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剝皮揎草”刑法,就是把那些貪官拉到每個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后在皮囊內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統”就是他的下場。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政治地位上升情況時期侍從顧問參與機密事務決策票擬權“六部權盡歸內閣”明內閣政治地位演變圖在這漫長的48年里,萬歷帝大部分時間不上班,史學家孟森稱這一時期為“醉夢之期”,說萬歷帝的特點是“怠于臨朝,勇于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所長閻崇年在孟森所說的不郊、不廟、不朝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不見、不批、不講三個“不”。臺灣學者柏楊先生則更干脆,稱萬歷的統治是一種“斷頭政治”。張居正生于1525年,自幼聰穎。十三歲考舉人時又頗受鄉試主考官湖廣巡撫顧璘賞識,二人成了忘年交,顧稱其為“小友”;然顧恐其過于順利得意忘形而終無為,有意磨礪之,強制其落榜。十六歲中舉。1547年中進士。1573,張居正實行考成法,加強對官員的考評,他要求全國各個衙門分置賬簿,記載一切發文、收文、章程、計劃,是為底冊。底冊一式三份,一份本衙門留存,一份送各科備注,實行一件注銷一件,逾期未辦理的,該科上奏候旨,一份送內閣考察,作為官員升降任免的依據。此前,內閣無法控制的言官(監察系統),也歸到了內閣的管理。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各衙門的辦事效率;中央到地方的政令暢通;裁減了大量的庸官冗員。最重要的是內閣通過此舉牢牢把握行政、監察大權。1578年,張居正下令清丈土地,清查大地主隱瞞的莊田,三年后在全國內推行了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把條項稅役合并,按畝征銀,使政府的財政情況有所改善。

萬歷七年(1579年)明神宗因夜與宦官張鯨游玩時行為不檢,遭到李太后訓斥,張居正為皇帝寫了罪己詔,由此埋下日后的禍根。一次神宗在讀《論語》時,誤將“色勃如也”之“勃”字讀作“背”音,張居正厲聲糾正:“當作勃字!”聲音太大,嚇得明神宗驚惶失措,在朝的大臣無不大驚。晚年張居正的權勢之大,連皇帝都有所忌憚,其父病逝,他奉旨歸葬,坐著32人抬的豪華大轎,內附有清洗排泄等設備,吃飯時菜肴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對于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責其驕奢、專權,兩個兒子分別中狀元、榜眼,為世人非議。萬歷皇帝下令籍其家,一些老弱婦孺因為來不及退出被封閉于張府,餓死十七口,其中有三名嬰兒。識者感慨其“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丞相制與內閣制比較丞相制內閣制相似點不同點地位職權對皇權作用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法定,制度賦權,能統帥百官非法定;咨詢內侍機構,不能統帥百官參與決策無決策權制約皇權不能制約皇權:自憲宗成化以后,到熹宗天啟,前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都沒有召見過大臣。皇帝有事交付與太監,再由太監交給內閣。內閣有事,也同樣送太監,再由太監呈與皇帝。這樣,太監就慢慢地弄了權。甚至皇帝嫌麻煩,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監批。批紅的實權,落到太監手里,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決定權。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議政王大臣會議1615年,努爾哈赤設立了議政五大臣與八旗旗主共同商議軍國大政,每五日集朝一次,協議國政,處理軍務。議政王大臣會議又稱國議,它的成員皆由滿洲諸王和總理旗務大臣組成,漢人不得參預。其權勢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是清代軍機處建立之前的實際決策機構,它體現了滿族貴族在政權中的特權地位。它分散了皇帝的權力,不適應滿族入主中原建立全國統治對廣大漢族地區統治權力集中的需要。南書房南書房在故宮乾清門內東側南屋,是清代皇子的讀書之處。康熙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選調一些翰林等官到南書房值班,人數不固定,他們陪皇帝作詩寫字之外,也秉承皇帝的意旨擬寫諭旨、發布命令,成為以皇帝為中心的真正的決策機構。作為一種重用、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的手段。軍機處軍機處職官有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軍機大臣無固定名額,初為三人,最多至十一人。軍機章京后定為滿漢各十六人。軍機處無專官,以原官兼職,無品級,無俸祿。皇帝

內閣

軍機處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中樞機構直接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根本原因:加強君主專制攤丁入畝中國清朝雍正帝統治時的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并入土地稅。中國自秦漢以來即有人頭稅的傳統,對于一個家庭中的人口,尤其是丁男加以課稅,此外,丁男多必須服行差役。明代后期實行的一條鞭法是攤丁入畝的最初階段,規定免行差役,以現金代替,并與田賦一起征收,使稅賦征收更為簡便,同時也減少了無田地者的負擔。張居正是神宗的師傅,而且又是內閣大學士。然而先生見不到學生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