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第一講認知和社會性發展_第1頁
教育心理學第一講認知和社會性發展_第2頁
教育心理學第一講認知和社會性發展_第3頁
教育心理學第一講認知和社會性發展_第4頁
教育心理學第一講認知和社會性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講認知發展與社會和情感發展郝寧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nhao@1本講綱要

教育心理學的歷史和框架認知發展社會和情感發展21教育心理學的歷史和框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1806)??ㄆ战芰蟹虻摹督逃睦韺W》(1877)。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1903)。(1)人的本性;(2)學習心理;(3)工作疲勞以及個別差異。桑代克創建了以學習為中心的教育心理學體系,有內在邏輯關系,可區分于其它學科。標志教育心理的誕生。1.1西方教育心理學的發展3第一階段(20世紀初至1949年)

(1)1908年,房東岳澤,日本小原又一著《教育實用心理學》。

(2)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3)潘菽(1935年)、陳選善(1938年)、肖孝嶸(1940年)分別編著了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1.2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4第二階段(1949-文革開始)(1)建國初期,主要學習和介紹蘇聯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和研究成果。(2)1958年的“批判心理學資產階級方向”的運動,幾乎使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瀕臨夭折。(3)1963年潘菽主編的《教育心理學》討論稿內部印行使用。(4)文革期間,整個心理學,包括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斷。5第三階段(1978-今)(1)1970年代后期,教育心理學研究工作得到恢復,研究隊伍擴大,研究課題逐漸展開。(2)1980年出版了潘菽主編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該書反映了我國教育心理學界的一般觀點和我國的一些研究成果。(3)教育心理學研究迅速繁榮起來。61951年10月16日,華東師范大學成立,教育系下設心理學教研室。1979年5月7日,我校新建心理學系。2008年5月,成立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1979年后,我系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歷經三個階段。1.3我系教育心理學的發展7第一階段(1980-1989):奧蘇伯爾(AusubelDP)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第二階段(1990-1999):羅伯特·加涅(RobetGagne)的學習層級論與學習結果分類理論。第三階段(2000-今):埃倫·加涅(EllenD.Gagne)和安德森(J.R.Anderson)的理論,以及學習的社會歷史文化或情境主義觀,專長心理研究等。8吳慶麟教授(1949-)你應記住的四位前輩蕭孝嶸教授(1897-1963)邵瑞珍教授(1916-1998)皮連生教授(1938-)9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邵瑞珍、皮連生、吳慶麟,教育心理學:學與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

邵瑞珍、皮連生、吳慶麟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獲全國教育理論著作獎,1989.9,國家教委第二屆優秀教材獎,1992。10邵瑞珍、皮連生、崔柳舒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1991年。邵瑞珍、皮連生、吳慶麟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曾獲上海市教育理論著作一等獎??纯催@本書吧!11吳慶麟著,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003年獲“國家圖書獎”。吳慶麟編著,認知教學心理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年。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這兩本書都要看哦!12吳慶麟,胡誼,教育心理學——獻給教師的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這是你的教材,要仔細研讀哦!13出版的輔助著作1415161.4.1學生心理何謂能力?人的能力如何發展的(是階段性還是突變性)?教育與智慧發展的關系(教育先于發展或發展先于教育)?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5.人的個性如何發展?6.人的道德從何而來?7.人與人之間差異的表現及其原因。1.4內容框架171885年,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出版《論記憶》一書,標志學習心理學的誕生。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條件行為主義S-R的聯結獲得這些聯結外界不斷給予各種刺激或反饋認知主義個體能力或傾向上的變化獲得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者原有的基礎、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建構主義學習是一種具有社會特性的行為個體的建構活動,將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外界提供的學習情境與個體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1.4.2學習心理1820世紀60年代起,隨認知心理學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的不斷深入,教學心理學應運而生。主要內容:

1,對學與教的干預條件及干預活動做出探索。

2,總結教學理論。

3,提出有效教學方法。

4,提出有效教學技術。1.4.3教學心理19主要內容包括:1.新教師的特征;

2.教師的專業成長;

3.專家型教師;

4.教學專長;

5.教師的心理健康。1.4.4教師心理202認知發展2.1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2.1.1發生認識論認識是如何發生或起源的,是如何逐漸發展的;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反駁;人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是積極理性的學習者;認識來自于主體對客體的動作,即來自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21皮亞杰關于兒童如何獲得新知識的觀點,通常被稱為認知建構主義。兒童是在自身經驗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知識。為何兒童會自己去發現知識呢?

--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達爾文生物適應環境的觀點相一致。想一想:認知建構主義的教學隱意?2.1.2建構知識222.1.3認知發展認知發展認知結構認知機能圖式組織適應同化順應232.1.4影響認知發展的因素成熟: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物理環境:物理經驗與數理-邏輯經驗。社會環境:教育必須適應兒童認知結構。平衡化:具有自我調節作用,動力性。242.1.5認知發展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語言和表象尚未出現,靠感知動作的手段來適應外部環境,建構感知動作圖式。兩大成就:(1)主體和客體的分化;(2)因果關系的初步形成。25前運算階段(2-7歲):語言開始出現和發展,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逐漸用表象符號代替外界事物,開始出現表象或形象圖式。具體可分為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維階段(2-4歲)和直覺性思維階段(4-7歲)。自我中心的年齡段。26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具有了抽象概念,可進行邏輯推理,但他們的邏輯推理是具體的,而不是形式的。與前運算階段的區別:(1)分類:能按照抽象特征分類。(2)排序:能按照邏輯關系排序。(3)推理:能進行遞推性思維。(4)守恒觀念:形成了守恒的觀念。27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以上):從依賴于具體內容的抽象思維中擺脫出來,逐漸進行脫離具體內容的抽象思維。282.1.5基于皮亞杰理論的教學方法活動法自我發現法認知沖突法同伴影響法29創建社會文化歷史學派,被公認為當今學習理論中社會建構主義和情境學習理論的先驅。核心觀點:在兒童認知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白罱l展區”理論。教育先于認知發展。2.2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30解釋個性發展的理論,認為個性的發展受生物、心理和社會等三方面因素的影響。1950年出版《兒童與社會》,提出心理社會發展8階段論。每一階段均需解決某有普遍性的心理與社會矛盾(危機),能否積極解決危機,影響個體的人格發展。3社會和情感發展3.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31323.2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意識的概念。自我意識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與自我控制構成。自我認識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認知與評價,有正確錯誤之分。33自我體驗是個體對自己所具有的情緒體驗與態度,如自尊、自信、自負、自我滿足、自我貶低等。自尊是自我體驗最重要的方面;羞恥心是自尊的基礎。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身行為和心理活動自覺而有目的的調整和控制,具有激發作用和抑止作用。自我意識有積極和消極之分。34“三水平六階段”理論水平階段第一水平:前習俗水平階段一:懲罰與服從的道德定向階段階段二:天真的利己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第二水平:習俗水平階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階段四:維護權利和社會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第三水平:原則性水平階段五:社會契約或功用的道德定向階段階段六:普遍的倫理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3.3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35社會化的含義。社會化的過程。父母教養與同伴影響的共同作用。3.4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36控制容許接受權威型放縱型拒絕專斷型忽視型3.4.1父母教養方式及其影響37對兒童的影響:(1)對學業成績的影響;(2)對自我價值感的影響;(3)對心理健康的影響。38滿足兒童的多種心理需要,如安全感、愛與歸屬感、成就感。為社會能力的發展提供背景。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有一些不利的影響。服從、拒絕、同伴群體的錯誤。3.4.2同伴關系的影響39學業成績個體的行為特征教師的評價個體的身體特征3.4.3制約同伴關系形成的條件40本講擴充閱讀資源1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編.教育心理學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