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最終課件_第1頁
心肺復蘇最終課件_第2頁
心肺復蘇最終課件_第3頁
心肺復蘇最終課件_第4頁
心肺復蘇最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心肺復蘇2010指南確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董宏偉12各臟器對無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大腦-----4-6分鐘小腦-----10-15分鐘延髓-----20-25分鐘心肌和腎小管細胞----30分鐘肝細胞-----1-2小時肺組織-----大于2小時3概述心肺復蘇簡稱為CPR(CardialPulmonaryResuscitation)也稱為初級復蘇BLS(BasicLifeSupport)是指在沒有任何條件下的徒手復蘇操作技術。4成人生存鏈要求四早早期識別和求救;早期CPR,心跳驟停后立即進行CPR,生存的機會可提高2-3倍;早期電除顫,如果心跳驟停后3-5分鐘內開展CPR加除顫,生存率可高達49-75%(VFSCA)早期高級生命支持5時間就是生命早期復蘇的目的:減少有害物質產生的時間67心跳驟停的原因--“6H5T”78復蘇程序--三階段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

指心搏驟停發生后就地進行的搶救多在無任何設備情況下進行,即所謂徒手心肺復蘇進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由專業醫務人員在現場,或向醫療機構轉送途中進行的搶救已有可能借助一些儀器設備和藥品實施搶救,例如行電擊除顫、建立人工氣道和實施人工通氣、開通靜脈通路和應用復蘇藥物等復蘇后處理(post-resuscitationcare)指自主循環恢復后,在ICU等場所實施的進一步綜合治療措施主要內容是以腦復蘇或腦保護為中心的全身支持療法8高聲呼救

如意識喪失,應立即呼救“來人吶!救命啊!!”讓來人準備急救藥品器械撥打“120”:啟動救護體系9啟動急救醫療服務系統(EMSS)電話中國120美國911法國15西班牙31110體位要求

擺放為仰臥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傷整體翻轉頭、頸身體同軸轉動無意識,有循環體征:側臥位11擺放仰臥體位

整體翻轉12基本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BLS)徒手心肺復蘇的步驟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斷胸外按壓(C,compression)開放氣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131、≥95%的人不愿口對口呼吸2、為了通氣延誤胸外按壓時機3、人工呼吸致胸外按壓的中斷

根據救助對象、救助人員、

救助環境的不同特點使CPR

程序個體化(ABC→CAB)。

傳統程序遇“難”14救助對象的狀況成人兒童機制CA、VF窒息血氧PaO2PaO2程序CABABC.15救助人員的能力專業非專業評估脈搏和循環癥狀局限氣管插管口對口呼吸程序胸外按壓ABC/CAB16救助環境的設施院內院外方法器械除顫儀電擊除顫心前叩擊程序ABDCDCAB17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斷判斷患者有無反應拍搖患者并大聲呼喚判斷有無呼吸眼睛觀察胸廓有無隆起的同時,施救者將耳面部靠近患者口鼻,感覺和傾聽有無氣息。判斷有無心跳方法是觸頸總動脈搏動三步驟完成判斷時間應10秒鐘內完成。18

判斷意識輕拍或搖動雙肩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無反應:指壓人中穴仍無反應19判斷有無呼吸

20判斷有無心跳

21胸外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按壓形成人工循環是心搏驟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22心泵機制按壓時壓迫心臟排血

主動脈瓣開放二、三尖瓣關閉放松時心腔舒張復原主動脈瓣關閉二、三尖瓣開放靜脈血被動吸回心臟23胸泵機制按壓使胸內壓上升主動瓣開放排血靜脈壁壓陷、靜脈瓣關閉放松時、胸內壓降為零主動脈瓣關閉靜脈血回流心臟24胸外心臟按壓要領有力、連續、快速按壓部位按壓深度按壓頻率按壓姿勢按壓方式25胸外按壓(C,compression)按壓部位:胸骨下1/3,胸廓正中,乳頭線之間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cm,胸廓恢復到原來位置后進行下一次按壓按壓與放松時間基本相等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30:226按壓姿勢

地上采用跪姿,雙膝平病人肩部床旁應站立于踏腳板,雙膝平病人軀干雙臂繃直,與胸部垂直不得彎曲以髖關節為支點,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壓(杠桿原理)27按壓姿勢示意圖

5cm28錯誤1 肘部彎曲

29錯誤2 手掌交叉

30部位31按壓部位

胸骨下部1/2處右手沿肋弓向中線滑動左手掌根緊靠手指貼胸骨下半部右手掌與左手背重疊交叉停放在肋骨與胸骨連接處手掌根與胸骨長軸一致32按壓定位

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緣下33按壓定位

兩乳頭間34按壓定位

沿肋骨緣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劍突處),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35手法一只手掌根置于此另一只手指于此交叉相扣翹起36深度

至少5cm37按壓頻率至少100次/min(18秒完成30次按壓)按壓和放松時間各占50%數數掌握節奏,個位數加重復尾音需勤加練習38頻率

至少100次/分3930:240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成人按壓幅度至少5cm;嬰兒和兒童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1/3(兒童約5cm,嬰兒約4cm);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41過程在CPR中,有效的胸外按壓是提供血流的基礎如2人進行心肺復蘇,按壓和人工呼吸角色,最好每2分鐘互換;如多人進行心肺復蘇,按壓人員每2分鐘換一次,更換時間少于5秒鐘CPR中,如需檢查心律和脈搏等,應在充分的按壓和人工呼吸后進行(約2分鐘),每次檢查時間不超過10秒鐘42閉胸心臟按壓的注意事項及常見錯誤胸外心臟按壓如操作不標準,常會導致并發癥的發生。按壓部位不正確。搶救者按壓時肘部彎曲,導致用力不垂直,按壓力量不足,按壓深度達不到4-5公分。沖擊式按壓、猛壓、按壓放松時抬手離開胸骨定位點,導致下次按壓部位錯誤等情況,均可由此引起骨折。43開放氣道:頭偏向一側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內異物壓頭抬頦開放氣道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墜微弱或喘息樣呼吸得到改善確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環有效44

開放氣道:壓頭抬頦法

徒手開放氣道安全有效方法一手掌壓前額,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頜,兩手合力頭后仰,牙齒對合頭后仰程度為:下頜、耳廓的聯線與地面垂直抬頦時,防止用力過大壓迫氣道45開放氣道(A,airway)基本手法:仰頭抬頦法仰頭抬頦法施救者一手置于患者額頭,輕輕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置于其頦下,輕輕抬起使頸部前伸托頜法施救者食指及其他手指置于下頜角后方,向上和向前用力托起,拇指向前推動頦部使口張開適用于懷疑存在頸椎損傷患者

壓額抬下巴46人工呼吸(B,breathing)口對口通氣一手捏緊患者鼻子,另一手推起其頦部平靜吸氣(不必深吸氣)后,用口包住患者口唇吹氣吹氣時間約1秒鐘左右,見胸部隆起即可口對鼻通氣適用于口面部創傷而不能張口、無法行口對口通氣或水中對溺水者在施救47人工呼吸(B,breathing)

實施救生呼吸方法;口對口法,口對鼻法及口對氣管呼吸孔法等首次吹氣2口吹氣法:持續約1秒,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500-600ml,6-7ml/kg),以胸廓上抬為原則;避免大潮氣量和用強力,避免過度通氣,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30:2;呼吸頻率8-10次/分, 不強調與按壓同步,盡量減少對按壓的干擾48口對口呼吸要點開放氣道、口張開、捏鼻翼吹氣方法:深吸氣、口包口密閉緩慢吹氣吹氣時間:2秒(默讀1001、1002)

49吹入氣量:700-1000ml有效標準:胸部抬起吹氣后、松鼻、離唇、眼視胸部、深吸氣吹氣/按壓比例2:30緩慢吹氣,擴張蔞縮的肺,減小胃膨脹:膈上升、防止食物反流誤吸50球囊—面罩通氣:有氧—球囊擠壓1/2無氧—球囊擠壓2/3擠壓時間1~2秒有心跳時:8-10次/分鐘(5~6秒鐘)51D——除顫

除顫作為公眾普及常規技術室顫是心跳驟停前必由之路只有除顫才能轉復心律AED是心搏驟停“滅火器”52電除顫提倡使用自動體外除顫(AED)53電除顫胸骨右緣第2肋間左側第5肋間腋前線54電除顫(電擊能量)單相波除顫:初始及后續電擊均采用360J低能雙相波除顫各產品不同,在120J~200J范圍多數除顫器均在顯著位置標明有效除顫電能不了解所使用設備的有效劑量時,直接用200J,其后選相同或更大劑量若電擊成功除顫后復發,再次電擊時采用先前成功除顫的電能進行55體表電除顫電擊次數對所有室顫/無脈搏的室速電除顫治療時,均采用單次電擊策略單次電除顫完畢,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完成5個30:2周期(約2分鐘)的CPR后,再停止CPR檢查是否恢復自主心律及脈搏56除顫成功隨時間延誤而降低每延誤一分鐘,存活率降低7~10%心室顫動常在幾分鐘內轉為心跳停止早期除顫(1分鐘內)成功率97%強調做一次除顫,立即CPR多次除顫延誤CPR先按壓后除顫57

BLS成功標志—自主循環恢復復蘇成功轉入第二階段58CPR第二階段——第二個ABCD

(加強階段ALS)A:氣管內插管:可靠、吸痰、給藥、省人力B:確認氣管位置、正壓通氣插管后按壓/通氣不同步10次/分C:繼續胸外心臟按壓D:靜脈通道、藥物應用給氧、心臟監護59有關心肺復蘇的藥物應用

腎上腺素1mg靜注,每3分鐘重復一次仍是首選60抗心律失常藥利多卡因:減少控制心律失常非首選胺碘酮首選抗心律失常藥(房性、室性)阿托品增加心搏驟停自主循環恢復和生存率1.0mg靜注,3~5min/次,總量3.0mg61復蘇其它措施

補液低血溶量時增加排血量堿性藥物NaHCO3血氣分析臨護、評估6263復蘇后處理

(postresuscitationcare)心肺復蘇的最終目標:恢復健康的大腦及其功能基本內容:以腦為導向的加強治療

(Brain-orientedintensivecare)63復蘇后處理

要點:循環支持呼吸支持控制抽搐/肌陣攣血糖管理體溫控制

腦灌注壓:平均動脈壓-顱內壓目標:平均動脈壓80-100mmHg64復蘇后處理

要點:循環支持呼吸支持控制抽搐/肌陣攣血糖管理體溫控制

保障充分氧供維持正常PaCO2(避免過度通氣)65復蘇后處理

要點:循環支持呼吸支持控制抽搐/肌陣攣血糖管理體溫控制

用苯二氮卓類、苯妥英、異丙酚或巴比妥類近年較多用異丙酚持續靜脈輸注不主張常規使用肌肉松弛劑66CPR動態評估首次評估給予兩次有效呼吸初始做完5個按壓/通氣(30:2)輪回除顫一次繼續五個輪回CPR立即評估以后每3~5分鐘評估一次

67何時停止CPR(院前)恢復有效自主循環及通氣病人轉移到其他醫護人員或醫院環境安全危及到施救者判定死亡無救(心電圖、致死性傷害、疾病終末期、死亡已久)原則上院前不停止CPR68何時停止CPR(院內)經高級生命支持后仍無循環、呼吸致死性損傷或疾病、經各種救治措施無效終末性疾病:癌癥晚期、重要器官慢性功能衰竭、高齡生命終結有不做CPR醫囑、家庭成員同意69時間就是生命——早CPR心肺復蘇成功率與開始CPR的時間密切相關,每延誤一分鐘搶救成功率降低10%心搏驟停1分鐘內實施——CPR成功率>90%心搏驟停4分鐘內實施——CPR成功率約60%心搏驟停6分鐘內實施——CPR成功率約40%心搏驟停8分鐘內實施——CPR成功率約20%且僥幸存活者可能已“腦死亡”心搏驟停10分鐘內實施——CPR成功率幾乎為0701名醫生培訓5名家人200萬醫生培訓1~2千萬家人8.271

是患者見上帝時的最后一道關!CPR

愿共同把好這道關72

有人說:“心肺復蘇正處于嗷嗷待哺的嬰兒期”,吾欲說:“既使有一天其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人們仍是窺見一斑而未見全貌,我們永遠行進在路上”!

~悟語~73謝謝!74心臟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心臟原因引起的、短時間內發生的(一般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以突發性意識喪失為前驅癥狀的意外性自然死亡。SCD常發生于院外或急診室,由于死亡發生的時間和方式不可預知,故又被定義為發生于院外、急診室或到達急診室時已經發生的任何心臟性死亡。流行病學SCD的確切發生率尚不清楚。據估計,在美國每年有大約15萬~40萬人發生SCD,幾乎占據了心血管病死亡的近半數。在30歲以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