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_第1頁
第四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_第2頁
第四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_第3頁
第四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_第4頁
第四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3、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4、其他原因(加速爆發)英、法、美等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2、歷史原因:德、日對“凡---華”體系的仇視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1939、9——1945、9第一階段:爆發和初期(第4課)

第二階段:戰爭的擴大(第5課)

第三階段;大戰的轉折(第6課)

第四階段;大戰的結束(第7課)

第三帝國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輝的宣傳海報

“我要讓全世界記住我一千年!”第4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希特勒的野心二戰全面爆發前的歐洲如果你是當時的希特勒,面對這塊歐洲蛋糕,你打算先吃掉哪一塊呢?我的野心是。。。一、德國突襲波蘭永遠滅亡波蘭!1939.9.3概況:(時間、影響)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標志“二戰”全面爆發★波蘭為什么迅速覆滅?9月底波蘭覆滅進攻中的的德國空軍和坦克迎擊德軍的波蘭軍隊裝備和戰術思想落后;(原因一)波蘭:

概念:集中大量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隊,發動閃電般的突然襲擊的一種戰爭樣式。戰術:先用空軍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和通訊中心,奪取戰場制空權,同時集中使用裝甲部隊,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在敵人后方實施合圍,快速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古德里安閃電戰創始人實行“閃電戰”的德國坦克閃電戰(原因二)德國:準備充分,軍事力量強大,戰術先進(閃電戰)特點:突然襲擊、速戰速決

德國在西線只有25個師防守,而英法擁有lOO余個師,上百萬兵力,具有壓倒的優勢。德國將領凱特爾:“假使英法發動進攻,他們所遇到的將是越過的一道軍事紙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綏靖政策的繼續)“奇怪戰爭”“靜坐戰”(原因三)英法:在前線法國衛生官員仍照常履行條例,逐一檢查炊事兵的手指甲是否合乎要求。

法國士兵在西線靜坐“站崗”宣戰后的法軍趁火打劫,占領波蘭東部(東方戰線)(原因四)蘇聯:★波蘭為什么迅速覆滅?⑵德國:準備充分,軍事力量強大,戰術先進(閃電戰)⑶英法:⑷蘇聯:趁火打劫,占領東部(東方戰線)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綏靖政策的繼續)裝備和戰術思想落后.⑴波蘭:確保側翼安全二、法國的淪陷(1940.5—6.22)1940.4敦刻爾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吸引聯軍北上馬奇諾防線40萬英法聯軍意趁火打劫

法國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但在遭受進攻后6周內即遭敗亡,原因何在?巴黎⊙阿登山區我的野心是。。。阿登山區德軍占領巴黎思考材料一:法軍指揮部透過1918年的舊眼光看坦克,把坦克當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隊以補步兵不足…始終把坦克當作小撮小撮使用…同時,高級將領的自我陶醉也達到致命程度,馬其諾防線的固若金湯培養了他們的驕氣,而其他國家也一致推崇他們的軍事知識……———《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分析原因一:軍事理論落后。對大規模使用裝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戰術的“閃擊戰”認識不足,消極防守迷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主攻方向判斷失誤。材料二:法國被認為是西方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迅速崩潰自然是一個最令人痛苦的打擊。有人指責說,叛國和怯懦是造成這一巨大災難的原因。原因二: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的惡果。使法國備戰不足,國內民心渙散,士氣低落,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材料三:它(法國)的迅速崩潰自然是一個最令人痛苦的打擊。……一個因素是蘇—德條約的影響,這一條約使希特勒能將軍隊集中在一條戰線上。1914年,法國曾得到在東線作戰的沙俄軍隊相當大的援助;現在,法國必須單獨與德國對抗,僅得到英國比較微薄的支持。外部原因:《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定,使德國無后顧之憂,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線;

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蘇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原因(目的):第一、英、法、蘇企圖建立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落空,蘇聯為避戰自保,以贏得備戰時間第二、德國為避免在未來的戰爭中兩線作戰,需要蘇聯保持中立2、影響:①對蘇聯:②對德國:③對英法:④對世界:暫時避免了兩線作戰不利局面;加速了備戰計劃贏得了備戰時間,但無法遏制對蘇聯的侵略使“禍水東引”的企圖破產,自食其惡果加速了二戰的爆發“荒唐的伴侶”★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內部原因:⑴軍事理論落后;消極防守⑵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的惡果外部原因:⑶《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定⑷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波蘭迅速覆滅的原因⑴波蘭:裝備和戰術思想落后⑵德國:準備充分,軍事力量強大,戰術先進(閃電戰)⑶英法:在西線對德國“宣而不戰”,“奇怪戰爭”“靜坐戰”

(綏靖政策的繼續)⑷蘇聯:趁火打劫,占領東部(東方戰線)★比較法波兩國迅速滅亡的相似原因,你能得出什么教訓呢?★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大國應承擔更多的和平與安全責任法國投降1940.6.22

1940年6月16日84歲的老元帥貝當接任總理,提出停戰協定的簽署儀式于6月22日上午11時在貢比涅的雷通車站舉行。戴高樂-“自由法國”1940.4巴黎⊙我的野心是。。。三、不列顛之戰(1940.7—9)PK德軍共出動飛機416萬多架次,向英國投擲6萬噸炸彈,炸死炸傷英國居民8.6萬余人,炸毀100多萬棟建筑物…英軍以915架飛機和414名飛行員的代價摧毀了1733架德機,擊斃和俘獲6000名德國飛行員…一、概況(1940.7—9)“海獅計劃”不得不無限期推遲…結果:“海獅計劃”思考從英、德(領導人的決心、民心士氣、軍事戰術)來分析原因:希特勒對著月亮高喊:郁悶啊!想想我已經占領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為什么對小小英倫三島就久久攻不下來呢?英國斗牛犬的身子,丘吉爾的頭,人們眼中,丘吉爾是忠誠和勇氣的象征。以丘吉爾為代表的政府抵抗決心堅定領導人的決心(原因一):無畏首相---丘吉爾■

我要向下院說:“我沒什么可以奉獻,有的只是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我們決心要消滅希特勒,肅清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什么也不能使我們改變這個決心。什么也不能!我們決不談判!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館的門上,“照常營業”的招牌依然在誘惑著顧客。英國婦女們響應丘吉爾的號召,積極參加各行各業的勞動。英國本土作戰,民心士氣高漲民心士氣(原因二):戰爭史上,還從來不曾有如此多的人(英國人民)從如此少的人(飛行員)那里得到如此大的好處。

——丘吉爾在國會講話德國轟炸機和BF109戰斗機英國的雷達系統和“噴火式”戰斗機PK軍事設施先進(雷達等)軍事戰術(原因三):德國作戰目標隨意,未堅持襲擊軍事設施德國(原因):軍事設施(機場)→倫敦等城市(1)原因英國:①政府抵抗決心堅定;②本土作戰,民心士氣高漲;③軍事設施先進(雷達等)。德國:作戰目標隨意,未堅持襲擊軍事設施(2)影響(1)致使在以后的戰爭中德軍一直處于兩線作戰的困境;(2)為后來第二戰場的開辟、盟軍的反攻提供了根據地;三、不列顛之戰(1940.7—9)希特勒入侵英國的計劃未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產生了什么影響?思考第一次粉碎了德國的侵略計劃(3)打擊了德國等法西斯國家的囂張氣焰,也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爭。四、北非戰場的激戰(1940—1945)(自讀內容)德國蘇聯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盧森堡1939、9、1突襲波蘭擴張疆域建立東方陣線英國法

國1939、9、3對德宣戰1940年4、5月間1940年5、6月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第一階段:二戰的全面爆發和初期階段1939、8-1941、6到蘇德戰爭爆發前(1941、6),德國已控制了歐洲14個國家和地區,占有了強大的軍事資源★二戰全面爆發★敦刻爾克撤退★波蘭、法國速亡的原因★不列顛之戰及影響課堂小結波蘭◆一戰后期至二戰初期,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政策有哪些變化?帶來的結果是什么?①一戰后初期

政策:干涉蘇俄;巴黎和會上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推行大陸均勢政策結果:干涉蘇俄的活動失敗;為德國保存了元氣,有利于德國的恢復和發展。政策:對法西斯采取綏靖政策,妄圖禍水東引;

結果: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政策:放棄綏靖政策,采取對法西斯的強硬政策;結果:不列顛之戰中粉碎了德國的侵略計劃,取勝;思考②20世紀30年代政策:

③二戰期間政策:◆二戰初期,法西斯德國頻頻得手的原因?(1)德國:蓄謀已久,準備充分;軍事力量強大,采用新戰術,如閃電戰,能迅速地摧毀對方的抵抗能力;《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使其無西進的后顧之憂。(2)歐洲國家:力量弱小,軍事理論和軍事裝備落后;長期受綏靖政策的影響,疏于防備,對英法依賴性強。(3)英法西方國家:繼續推行綏靖政策,宣而不戰,坐失良機。

材料一:我要向下院說:“我沒什么可以奉獻,有的只是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我們決心要消滅希特勒,肅清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什么也不能使我們改變這個決心。什么也不能!我們決不談判!(2)分析上述變化的原因?德國法西斯侵略危及英國根本利益;丘吉爾上臺(3)為了爭取勝利,丘吉爾領導英國軍民首先進行什么重大的活動?頑強抵抗德國對英國的進攻,取得不列顛之戰勝利。(4)希特勒發動不列顛之戰的目的是什么?其特點?結果?迫使英國屈服。第一次大規模的空襲戰。

德國放棄海獅計劃,未達到戰略意圖,陷入兩線作戰困境。三、不列顛之戰(1940.7—10)(5)根據材料分析希特勒入侵英國的計劃未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產生了什么影響?思考(1)材料一表明當時英國對德政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由綏靖政策轉為對德堅決斗爭德國

意大利匈牙利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敦刻爾爾克第一階段:二戰的全面爆發和初期階段1939、8-1941、6

到蘇德戰爭爆發前(1941、6),德國已控制了歐洲14個國家和地區,占有了強大的軍事資源。德國波蘭1939、9閃擊法1939、9宣戰英繞過馬奇諾防線盧荷比挪丹西線攻勢德國

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之戰意大利1940.6不宣而戰英國北非戰場第一階段:二戰的全面爆發和初期階段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