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修改版_第1頁
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修改版_第2頁
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修改版_第3頁
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修改版_第4頁
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修改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美黑風暴智利大雪崩孟加拉特大洪災喀麥隆湖底毒氣尼奧斯河倫敦大煙霧百慕大神秘災難通古斯大爆炸智利大海嘯1.1自然災害的概念與特點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災害:是指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現象和過程,它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類。一、自然災害的概念

自然災害: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自然變異現象和過程。具有

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人為災害:由人類的各種活動所引發的事故災害。災害

純人為災害:如火災及爆炸、交通事故、企業工傷事故、城市生命線系統事故、衛生類災害、環境公害、高技術事故等。人為型自然災害:如水庫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引發的地面沉降或地陷、人為森林火災、人為地質災害等。

人為災害一、自然災害的概念災害:是指危及人類生命財產與生存條件的現象和過程,它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類。

下面的四個事件中,哪些屬于自然災害,哪些不屬于自然災害?說一說你判斷的理由。

【活動】圖1-1無人區的火山噴發圖1-22003年SARS病毒流行圖1-3某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圖1-4某村莊遭遇暴雪答案:具有災害屬性的是圖1-2、圖l-3、圖l-4。圖l-1是自然現象,沒有給人類生存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災害的社會屬性。【隨堂練習】

判斷下列現象哪些屬于自然災害?

A.2005年1月13日17時30分左右,位于長沙市岳麓區三叉磯地區的岳麓化工廠一車間突然發生爆炸。爆炸摧毀了車間的廠房,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B.2005年1月8日13時45分左右,312國道陜西成陽段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兩客車相撞造成40人受傷,其中現場死亡l人,重傷l3人。C.2004年l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面海域26日發生強烈地震引發海嘯,席卷南亞、東南亞多個國家。D.公元79年8月,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市東南l0千米的維蘇威火山大爆發.把龐培、赫爾庫納姆、斯塔比奧三座城市全部淹沒。答案:CD①自然災害具有廣泛性與區域性。②自然災害具有頻繁性和不確定性。③自然災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復性。④自然災害具有聯系性。⑤各種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嚴重性。⑥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二、自然災害的特點

【閱讀探究】

閱讀課本第4頁材料“日本:地震頻繁的國家”,并分析為什么日本多地質災害?

日本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因而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多山地,頻繁的地震使山石破碎,再加上日本降水較多,因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

【探究活動】圖1-6孟加拉國水災中的災民孟加拉國水災嚴重,請分析并歸納孟加拉國水災嚴重的自然原因。地形、氣候、水文、海潮孟加拉國水災嚴重的自然原因:地形: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l0米以下,地勢低洼容易積水。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達到2000—3000毫米,東北部地處山地迎風坡,年降水量高達5000—6000毫米。每年6—9月為雨季,降水豐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當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勢力強大時,降水強度增大、歷時時間增長,出現洪澇災害。水文:該國境內河流縱橫,大小河流有230多條,河湖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l0%。最大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當降水過于集中時,泄洪不暢,河道泛濫,水深可達1—4米,易加重孟加拉國的水災。海潮:孟加拉灣是世界上暴發風暴潮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潮和海水的頂托,阻礙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災災情。返回【讀圖分析】

讀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災害發生次數的增加趨勢圖,分析說明:(1)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的發生次數呈現什么趨勢?(2)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表現在哪些方面?答案:(1)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的發生次數還呈現出增加的趨勢。(2)自然災害的發生時間、地點和規模等具有不確定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們抵御自然災害的難度。返回【閱讀思考】課本第6頁材料,明確“百年一遇”災害的含義,并思考以下問題:

1.某一地震帶發生里氏6級以上地震的間隔時間為50年,是否意味著每隔50年就必定發生一次同樣震級的災害?為什么?2.查找資料,說一說1954年我國長江流域洪水是多少年一遇。答案:1.不是。一是災害具有不重復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內發生災害的概率是2%。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返回【探究活動】1.根據有關研究結果,l480--1980年的500年中,我國的氣候變化有兩個干旱期:第一干旱期為l479—1691年,第二干旱期為l891年以后;氣溫變化有4個寒冷期:即l470--1520年、l620--1720年、l840--1890年、l945--1980年。你認為我國的干旱期和寒冷期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存在聯系。水汽少將導致氣候變化激烈,吸收長波輻射的熱量減少導致寒冷。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災害鏈。你還能舉出災害鏈的例子嗎?

當一種災害發生后,時常會直接導致一連串的其他災害,這種情形稱之為災害鏈,也叫次生災害。如地震后導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線中斷、各種生命線系統損壞、火災爆發、傳染病等就是典型的災害鏈。再如海底大地震可造成海嘯。返回【探究活動】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它們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災害特征。

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災害的重災區位于環太平洋帶和阿爾卑斯一喜馬拉雅帶。這個地區的自然災害占全球自然災害的60%~70%。材料二:一次臺風登陸可引起近海區的風暴潮災害,深入內陸可轉化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區可引起洪澇,在山區可引起山洪暴發,誘發滑坡、泥石流而成災。------區域性

------聯系性

材料三:根據歷史資料分析,陜西地區從隋朝到北宋初年約400年間為大旱時期,從宋初到元朝末年的近400年為小旱時期,而從明初至清初的近300年又是一個大旱時期。材料四:由于人口的增長,城市的發展,人類的工農業活動增多,自然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從而導致自然災害加劇。------周期性

------不可避免性和嚴重性

【課堂訓練】

分析下列四則案例,分析它們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災害特點?

A.日本神戶在1955以前的幾十年中有記錄的赤潮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發生了44次,至1975年高達300多次。災害的影響范圍不斷地擴大,以往20年間,自然災害已造成大約300萬人死亡。自然災害具有廣泛性、頻繁性和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嚴重性B.英國科學家預測,如果1906年發生在舊金山那樣的大地震,再次在舊金山或洛杉礬發生,死亡人數將達l.1萬和l.4;經濟損失將達550億美元,綜合損失是1906年的數十倍。l995年1月17日發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約1000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的災害經濟損失之最。自然災害具有區域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嚴重性;C.我國素有“三歲一饑、六歲一衰、十二歲一荒”之說。據史料統計,自公元前206年至l949年的2155年中,共發生水災l029次,較大的旱災l056次,幾乎水旱災害年年有之,殘廢萬人以上的災害l0~20年出現一次。自然災害具有廣泛性、周期性和不確定性、聯系性和不可避免性;D.1975年2月4日19點36分,我國遼寧省海城、營口縣一帶(北緯40°41′,東經122°50′)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震級7.3級,震源深度l6~21千米,震中烈度為IV度強。4日10時30分,省政府向全省發出電話通知,并發布了臨震預報,省政府和震區各市、縣采取了一系列應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自然災害具有可減輕性。自然災害

概念屬性

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特點

【本節知識梳理】廣泛性、區域性頻繁性、不確定性周期性、不重復性聯系性、不可避免性嚴重性、可減輕性第二節自然災害的類型與分布P9頁活動:自然災害類型分類依據陸地災害、海洋災害全球性災害、區域性災害山地災害、平原災害、濱海災害原生災害、次生災害地史災害、歷史災害、當代災害、未來災害特大災害、大災害、中災害、小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波及范圍陸地地形類型出現時間的先后和災因出現時期造成的損失成因和特點一、氣象災害氣象災害是指因氣象異常而導致的災害。一般來說,干旱、洪澇和熱帶氣旋是最為重要的氣象災害。1、干旱:(1)概念(2)危害(3)分布范圍P11活動。旱災:指因氣候嚴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氣象災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農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壞而減產或歉收從而帶來糧食問題,甚至引發饑荒。同時,旱災亦可令人類及動物因缺乏足夠的飲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災后則容易發生蝗災,進而引發更嚴重的饑荒,導致社會動蕩。旱情和旱災的表現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滿足牧草等農作物生長的需要,造成較大的減產或絕產的災害。旱災是普遍性的自然災害,不僅農業受災,嚴重的還影響到工業生產、城市供水和生態環境。中國通常將農作物生長期內因缺水而影響正常生長稱為受旱,受旱減產三成以上稱為成災。經常發生旱災的地區稱為易旱地區

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

旱災與干旱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干旱都引起旱災,一般地,只有在正常氣候條件下水資源相對充足,較短時間內由于降水減少等原因造成水資源短缺,造成對生產生活的較大影響,才可以稱為旱災。例如華北地區屬于半濕潤區,其春季夏季的干旱對其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影響,可以稱作旱災。而我國西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其氣候特征是常年降水少,氣候干旱,人們已經習慣了其干旱的氣候,所以此地一般的干旱不能稱作旱災。我國旱災分布中國大部屬于亞洲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受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影響,在區域間、季節間和多年間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災發生的時期和程度有明顯的地區分布特點。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說。黃淮海地區經常出現春夏連旱,甚至春夏秋連旱,是全國受旱面積最大的區域。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伏旱和伏秋連旱,有的年份雖在梅雨季節,還會因梅雨期縮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區、東北地區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區春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四川東部則經常出現伏秋旱。華南地區旱災也時有發生

防旱與抗旱的措施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災害,受多種因素影響,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則取決于人為措施。世界范圍各國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事業;②改進耕作制度,改變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減少蒸發,降低干旱風的危害;④研究應用現代技術和節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噴滴灌、地膜覆蓋、保墑,以及暫時利用質量較差的水源,包括劣質地下水以至海水等。2、洪澇:(1)洪水災害(2)雨澇災害概念:危害:概念:危害:P13活動澇災按其發生的季節可以分為:

春澇和春夏澇:主要發生在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引起小麥、油菜爛根、早衰和病害。夏澇:主要發生在黃淮平原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影響夏收夏種,造成作物倒伏秕粒和棉花的蕾鈴脫落。秋澇和夏秋澇:在西南各省及陜西中南部發生較多,其次是華南、江淮和黃淮等地,對秋作物生長和產量有很大影響,也不利于秋收和秋種。此外還有凌汛導致的災害,主要發生在黃河中游、松花江等冬季封凍的河流流域自然原因:人為原因:天氣和氣候因素引發暴雨地形:高原山地區容易引發形成暴雨,平原地區由于其地勢平坦,面積遼闊,較少發生以沖擊性為主的山地災害,而以漫漬型的澇災為主。(1)破壞森林植被,引發水土流失。

(2)圍湖造田,影響蓄洪能力。(3)侵占河道,流水不暢。(4)防洪設施標準偏低。低。除黃河防洪標準為60年一遇外,其他大江大河大湖的堤防標準一般只有10~20年一遇,大部分城市防洪標準只有20~30年一遇。一旦遭遇歷史罕見洪水發生,則必然釀成大水災。

(5)大中城市過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加劇了城市洪澇險情。洪澇災害成因洪澇災害的防治:(1)疏通河道,加固大堤(2)做好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江河的水電工程建設進度,盡快發揮工程防洪調蓄的作用。(3)建設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農田。(4)重視生態環境,加強江河上游水土保持,減少泥沙入江河量。(5)退耕還湖。(6)增強水患意識,提高大江大河防洪除澇能力。(7)提高氣象、水庫的監測、預報水平,準確預報洪澇災害的發生和變化還需注意如下具體措施:(一)實行深溝、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積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澇發生時,雨水及時排出。(二)洪澇發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應組織力量及時搶收,以免洪澇損失。(三)洪澇災害發生過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積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時要扶正植株,讓其正常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盡快恢復生長。(四)洪澇災害過后,必須迅速疏通溝渠,盡快排澇去漬。還要及時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噴藥防蟲治病,加強田間管理。如農田中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則應根據當地農業氣候條件,特別是生長季節的熱量條件,及時改種其它適當的作物,以減少洪澇災害損失。(五)旱地怕澇作物要采取聯片種植,做到排灌分家,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1)概念——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渦旋。100810061010低陰雨2、熱帶氣旋(5)臺風:A、多發的季節——盛夏C、災害特征——狂風和特大暴雨、風暴潮D、臺風影響的地區B、臺風形成的源地——西北太平洋2、熱帶氣旋(1)概念:(2)危害:(3)級別劃分:(4)分布:世界熱帶氣旋主要路徑示意北半球:先向西北后偏向東北南半球:先向西南后偏向東南颶風和臺風其實是一回事,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為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稱。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發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為“颶風”。印度洋上則稱為“旋風”。統稱“熱帶強烈風暴”颶風與龍卷風不能混淆。后者的時間很短暫,屬于瞬間爆發,最長也不超過數小時。此外,龍卷風一般是伴隨著颶風而產生。龍卷風最大的特征還在于它的形狀。

臺風、颶風與龍卷風的區別?干旱洪澇熱帶氣旋成因長期降水偏少或無降水連續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引起低洼積水、水流沖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壩熱帶洋面的空氣漩渦,受低氣壓影響危害農作物干枯死亡,陸地水減少,造成人畜和工農業缺水,社會動蕩造成農作物減產或絕收,破壞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電力設施和造成人員傷亡強風、暴雨、風暴潮、洪澇、沖毀農田、房屋、建筑、中斷交通,造成海灘和人員傷亡分布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季風氣候區亞洲東部和南部、美國東部、歐洲西部等我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部海岸防御興修水利、節水、加強預報、綠化、防洪工程加強預報、營造防護林大風其他氣象災害冰雹低溫冷凍干熱風其他氣象災害雪災龍卷風龍卷風是由強對流運動發展而成的小尺度天氣系統,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小范圍強烈渦旋。連陰雨其他氣象災害雷暴沙塵暴凍雨其他氣象災害霧二、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是指由地質動力作用所導致的巖體或土體位移、地面變形以及地質環境惡化,并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和過程。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縫等。1、地震:(1)概念:(2)危害:P16-17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概念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發生整體順坡下滑的現象。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山區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成因修路、建房屋或其它工程建設;地面缺乏植被保護;山體坡度較陡;

地表缺乏植被,巖石松散破碎;

降水時間長,強度大,造成洪水?;潞湍嗍鳌絽^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危害破壞或掩埋房屋、農田、道路和其他工程設施,造成人員的傷亡。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和其他工程設施,造成人員的傷亡?;潞湍嗍鳌絽^世界泥石流多發地區分布示意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分布中國、美國、日本意大利、瑞士、奧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中國、日本、印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意大利、法國、奧地利、瑞士、美國、秘魯、智利滑坡和泥石流——山區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防御植樹造林;修護坡。植樹造林;修排水溝;加強監測和預報?;潞湍嗍鳌絽^活動 我國西南川、黔、滇接壤地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試分析原因。地處亞歐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地震頻發;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巖石松散;地勢起伏大、坡度陡;降水較多,暴雨集中。1、風暴潮(1)概念

——由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等大氣運動所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現象?!顕乐氐暮Q鬄暮釒эL暴潮溫帶風暴潮(2)分類孟加拉國、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家(3)分布(4)危害

——傾覆海上船只,破壞海上設施,而且嚴重侵襲沿岸地區,淹沒城鎮、村莊、耕地,破壞房屋與工程設施,甚至造成人員傷亡。三、海洋災害2、海嘯(1)概念

——指海底突然變動(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等)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2)危害

——導致船只顛覆,港口設施摧毀,給沿海地帶造成嚴重破壞。海嘯赤潮赤潮3、赤潮(1)概念 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生態異常現象。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變紅而得名,現在已成為各種赤潮的統稱。(2)成因

自然原因:海區封閉;水溫較高。

人為原因:生產、生活排放含氮、磷的污水,造成海洋水體富營養化。減少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加強監測預報,減少人工養殖的損失。(4)防御(3)危害破壞海洋生態平衡;嚴重影響海洋漁業生產和水產資源;危及人類健康。病害、蟲害、草害、鼠害爆發或流行的現象,我們常稱之為農林牧生物災害。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也屬廣義的生物火災。四、生物災害一般來說,由動植物的活動和變化所造成的災害,就是生物災害。新聞鏈接:澳大利亞深林大火。2009年2月6日在澳東南部發生的嚴重山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救援人員緊急為考拉熊解渴山林中的袋鼠也沒有逃脫大火的襲擊大火肆虐后的森林截至目前這場森林大火已導致至少230人喪生,750棟房屋被燒毀第三節人類活動與自然災害第一章自然災害概述案例:從砍樹人到種樹人

建國之初,作為一名伐木工人,馬永順創造了國內手工伐木的最高記錄,被授予全國特等勞動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他當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樹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長期讀報學習,他的生態意識不斷加強。他有感于森林資源過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嚴重,下決心向大山“還帳”。在16年時間里,他帶領全家共計種樹46500棵。85歲的馬永順在2000年6月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生態建設500佳的殊榮,他的事跡在全國各地普為傳頌。馬永順由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這說明了什么?一、生態破壞與自然災害

四大區域水土流失很嚴重

水利部26日發布的《2004年中國水土保持公報》顯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東北黑土區、青海三江源頭區和長江上游這四大區域水土流失狀況非常嚴重,亟須加快防治步伐。

公報顯示,青海三江源頭區共有水土流失面積9.50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31.1%。長江上游部分省市的43個縣,是山洪、滑坡等水土流失災害發生最多、最頻繁的地區,已查明直接威脅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溝303條。土壤侵蝕危害:p23侵蝕區:溝谷區:下游:土地荒漠化原因:影響:干旱和半干旱地區荒漠化主要原因:過度放牧和不適當的旱作農業土地生產力的下降和農牧業減產,及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二、環境污染與自然災害區域性全球性隆冬時節,珠穆朗瑪峰腳下絨布寺的僧尼拉來了滿滿一卡車羊糞。36歲的經師阿旺維色說:“天冷燃料充足,當然讓人高興,但我們更盼望下幾場雪,讓珠峰多一些雪山的味道?!?/p>

珠峰“頸部”“裙擺”不白了

冬日里的珠峰反倒沒有大雪滿山、冰川傾瀉的風采,強烈的高空風吹走了珠峰“頸部”的一圈白色“圍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巖石,尖尖的峰頂“雪帽”顯得單薄而孤獨,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擺”則呈現一片赭黃色?!埃保的昵埃榉宓亩焱笱┓馍?。這兩年夏天降水明顯減少,冬天也幾乎不下雪?!卑⑼S色說。從絨布寺南行8公里,來到離珠峰更近的登山大本營,也不見絲毫雪跡,反倒是一片片不長一根草的石丘沙坡橫亙在眼前?!埃玻澳昵拔覄倎斫q布寺出家時,厚厚的雪線一直從珠峰延伸到這里,現在大大退縮了?!卑⑼S色說。

下一代看不到雪山,該怎么辦?據阿旺維色回憶,20年前,來珠峰旅游的游客寥寥無幾?,F在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在絨布寺前??康脑揭败嚕惶熳疃噙_二三十輛。據統計,2001年至今年,進入珠峰核心區旅游的車輛由1362輛猛增至5840多輛,游客由9570人次增至2.3萬多人次?!叭祟惢顒蛹觿。紵絹碓蕉嗟氖秃兔禾浚隙ㄊ侨驓夂蜃兣闹匾蛑弧V榉宓沫h境承載力是有限的?!卑⑼S色說。在當地藏族的神話傳說中,珠峰之所以成為仙女居住的神山,就是因為其偉岸的身軀覆蓋著終年不化的冰雪。阿旺維色說:“在我們這一代,冬天盼著珠峰下雪。到了下一代或幾代,如果連雪山都看不到了,那該怎么辦?”

一、海平面上升二、影響世界農業三、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與供需矛盾四、對動植物的影響

五、颶風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P26)六、影響人類健康(1)低地被淹。(2)海岸被沖蝕。(3)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5)旅游業受到危害。(6)影響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響英國加高堤壩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風雨頻率增加,這使英國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壩。據英國官方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隨全球變暖而升高,當地政府機構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壩,以保障倫敦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二)影響世界農業(三)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與供需矛盾這是2006年1月8日,在肯尼亞東北部的瓦吉爾附近,一頭母牛倒斃在干旱的草原上。

干旱由于蒸發量加大,河水流量趨于減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會加重,特別是在枯水季節。這是2005年10月14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以北240公里處,一名男子抱著孩子在洪水中艱難跋涉。

洪澇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的某些物種消失,而有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增加,競爭對手和天敵也可能減少。(四)對動植物的影響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100年間,大西洋颶風每年發生的次數翻了一番,這部分應歸咎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水表面溫度上升。(五)颶風活動頻繁(六)影響人類健康熱浪增多或增強,很可能會增加心肺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酷熱致死的臨界溫度是34℃。在上海因酷熱致死的個案到2050年將會較現時增加3.6至7.1倍。氣溫上升會令蚊子更容易滋生,增加如瘧疾和登革熱等由蚊子傳播的疾病的風險。全球變暖會加速大氣中化學污染物的光化學反應率,因而令市區的氧化劑增加。高濃度的光化學氧化劑會引致眼睛過敏、嚴重呼吸道過敏、哮喘發病率增加和削弱肺功能等。全球氣候變暖令中國冬季氣溫偏高,春天提前到來全球氣候變暖是去年中國臺風等極端天氣策因之一全球氣候變暖易在我國引發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產生的影響(p26)

去年8月,中國遭受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風力最強的臺風,湖南、廣東、福建等省份的一些地方發生罕見的持續性強暴雨過程。對此,秦大河解釋說,從研究的結果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對極端天氣事件具有一定的影響,它會使一些極端天氣事件,比如高溫、干旱、颶風的頻數和強度都發生一些改變。全球變暖對河流的影響?資料1:專家預測,如果到21世紀末氣溫升高2.1℃至4℃,我國冰川面積將比現在縮小45%左右。青藏高原冰川減少將對亞洲的大江大河補給產生重要影響。全球變暖對河流的影響?資料2:海平面上升將使洪澇災害加重。如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約有1500平方千米的土地在珠江基面高程0.4米以下,主要靠堤圍防護。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淤積嚴重,若海平面上升,勢必會對洪水起頂托作用,從而加大洪水的威脅。同時,當全球氣溫升高1.5℃時,臺風發生頻率可能增加2倍左右。大氣“生氣”了臭氧層被破壞造成地球紫外線增加,紫外線會破壞包括DNA在內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的機率,而且和許多免疫系統疾病有關。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受破壞。農作物減產。加強溫室效應。

伙伴減少了世界已滅絕與瀕臨滅絕的動物:渡渡鳥(印度,1781),藍馬羚(南非,1799),馬里恩象龜(舌塞爾,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歐洲野馬(歐洲,1876),斑驢(亞洲,1883),白臀葉猴(中國,1893),旅鴿(北美,1914),佛羅里達猴(北美,1917),卡羅萊那鸚鵡(北美,1918),中國犀牛(中國,1922),高加索野牛(歐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紅鴨(印度,1942),普氏野馬(中國,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鴨(亞洲,19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