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交通與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1頁
第二課交通與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2頁
第二課交通與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3頁
第二課交通與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4頁
第二課交通與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通

通訊工具的進步四單元第二課交通工具中國第一家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1871上海)歷程:晚清國民政府新中國20世紀90年代后汽車在20世紀初出現在上海歷程:清末民初新中國中國的第一架自制飛機馮如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中國的第一條飛機航線北京---天津中國民航業拉開序幕航運航空公路鐵路中國鐵路誕生的標志唐山---胥各莊鐵路(1881年)中國近代鐵路網基本格局奠定辛亥革命前夕,多條鐵路的修建歷程:民國新中國“九五”期末

通訊工具的變遷

通訊工具發展的特點

解放前:普及率低解放后: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通訊網絡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均躍居世界第二(2000年末)互聯網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臺灣有線電報電訊網絡的形成時間及用途甲午戰爭前軍事目的無線電報的出現時間及用途20世紀初官商通報電報電話中國第一個電話局20世紀初南京近代以來交通和通訊工具的發展,對人們的社會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

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提高了生活質量加快了信息傳遞提高了效率深刻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推動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一、近代以來中國交通的變化輪船運輸19世紀70年代初,輪船招商局;新中國成立后,發展較快;20世紀90年代,萎縮。有的轉向旅游服務業鐵路交通19世紀70年代,外國商人修筑從吳淞口到上海的滬淞鐵路

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莊鐵路——中國鐵路誕生的標志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京張鐵路)民國以后,進展緩慢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寶成、蘭新鐵路九五期末,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鐵路)公路交通20世紀初,上海開始出現汽車民國時期,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后,發展較快(公路網、公路大橋)航空1909年馮如制成第一架飛機1920年,中國民航業拉開了序幕1949年有52條民航線改革開放后,發展迅速,中國成為民航大國二、通訊工具的變遷電報——電話——互聯網電報在中國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中國第一條電報線20世紀初,上海崇明裝置無線電臺,并設無線電報局。無線電報陸續開設,但主要用于軍事目的和商業目的,民間百姓使用很少。電話在中國19世紀80年代,外國開始在上海設電話局。1900年,我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以來,電訊事業快速發展。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傳呼機、電話傳真、互聯網的Email已經被人們廣泛的利用,目前國內Internet用戶已超過6000萬戶,而寬帶用戶占到10%以上,數量十分可觀,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快。探究:看第69頁“學思之窗”思考:為了解決交通運輸堵塞,有哪些辦法?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軌設計,實現地面交通壓力最小化2.發展城市環線,實現市區的客流量的最小化3.實行單向行駛的道路交通,實現車輛行駛障礙最小化4.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實現車流數量最小化1、小明的爺爺生活在近代中國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輪船公司打工,后他到與之相鄰的第一家中國江海運輸業的輪船公司工作,那么他應生活在A、廣州B、天津C、上海D、福州2、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他家計劃從西北地區乘火車到達江蘇,這主要得益于A、寶成鐵路B、蘭新鐵路C、成昆鐵路D、京九鐵路3、中國以汽車代步的歷史最早開始于A、19世紀70年代B、19世紀末C、20世紀初D、20世紀30年代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體驗電話的生活,你家應該搬到A、上海B、南京C、北京D、天津5、張謇為激勵自己的愛國熱情,發誓一定要親自乘坐一次在中國政府自己修筑的鐵路上奔馳的火車,他的愿望最早可實現于A、19世紀70年代B、19世紀80年代C、19世紀末D、20世紀初6、小明準備寫一篇關于“新中國鐵路事業”的小論文,他寫出了下列寫作提綱,請你指出其中正確的是A、新中國成立之初,大力發展沿海鐵路B、八五、九五期間,國家相應減少了鐵路資金投入C、20世紀末,中國鐵路營運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位D、機車、鐵路技術改造成為鐵路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7.下列對中國輪船招商局的敘述,錯誤的是A.輪船招商局的成立,首次打破了列強壟斷中國江海運輸業的局面B.中華民國建立后,將輪船招商局改為官辦C.抗日戰爭后,輪船招商局壟斷全國的輪船運輸業D.輪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8.下列關于我國近代交通變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開平至胥各莊鐵路于188年建成通車B.甲午戰后,列強激烈爭奪在華鐵路修筑權,其實質是為其商品輸出創造條件C.詹天佑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D.到1911年,我國鐵路總長9600公里,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外國修筑并控制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黃包車,1874年自日本引進中國,最初時是用鐵皮包著木頭輪子,后改為充氣膠輪。由于車身漆成黃色,于是便叫成黃包車。

我國最早的鐵路--滬淞鐵路是從今天的河南北路通向吳淞的。光緒二年(1876)滬淞鐵路通車,中國人就是在這兒,第一次聽到了火車的汽笛聲。

交通工具的進步中國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是“南方舟楫,北方馬車”。隨著近代化的輪船、火車、汽車和電車的引進,中國的交通運輸方式開始發生質的變革。

火車機車演變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高速列車磁懸浮列車圖說歷史最早傳入中國的汽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