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通論_第1頁
中國文明通論_第2頁
中國文明通論_第3頁
中國文明通論_第4頁
中國文明通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明通論

文學院歷史系課程內容及教師安排導論中華文明的的形成與傳播呂建昌教授第一章從考古發現看中華文明的產生曹峻副教授第二章先秦典籍與中國文化寧鎮疆教授第三章秦漢一統與中國歷史李福長副教授第四章隋唐政治與文化陳勇教授第五章游牧民族與中國歷史舒健博士第六章地理與古代中國郭紅副教授第七章宗教與中國社會肖清和副教授第八章傳統與近代轉型楊雄威博士第九章革命與近現代中國嚴泉副教授參考書目基本教材顧偉烈《中國文化通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閱讀書目趙洪恩《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姜義華主編《中華文化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張岱年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王炯華等編《中國傳統文化十二講》華中科技大學出版張應杭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鐘明善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義》西安交大出版社2001年馮天瑜等編《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導論一文明的概念二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三中國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四中國古代文明的傳播導論一文明的概念1文明與文化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文化的結構(三層說、四層說)2文明的概念《古代社會》《文明的沖突》3文明社會的標志:國家、城市、文字、金屬冶煉等導論1文明與文化古代中國語境中的文化“文”的本義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引伸義:文物典籍、禮樂制度;人為修養等。“化”的本義為改易、生成、變化。“文化”:與自然對舉,與無教化的“質樸”、“野蠻”對舉,有“文治教化”之意。導論1文明與文化西方語境中的文化拉丁語Cultura原形為動詞,有耕種、居住、練習之意,英、法文也用Culture表示栽培、種植等意,引申為對人的品德教育、情操陶冶等意,從物質生產領域引申到精神活動領域,內蘊比古代中國“文化”更為寬廣。導論現代的文化概念:自然的人化人類一切超越本能的、有意識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文化的結構(三層說、四層說)物質層、制度層、(風俗行為層)精神層導論2文明的概念中國古文《尚書》:“睿智文明”唐孔穎達疏:“經緯天地曰文,照臨(耀)四方曰明”。“文明”兼容物質創造與精神創造的雙重意義。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lis(城市)civis(公民)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界定為“文化實體”摩爾根《古代社會》:蒙昧、野蠻、文明三個時代《辭海》:“文明,猶言文化,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現在的翻譯詞匯“文明”等同于廣義的文化:即指人們有目的的活動方式及其一切成果的總和。導論3文明社會的標志國家(政治組織)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文字(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金屬冶煉等(生產力水平體現)導論二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1“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滿天星斗”說3“六大文化區域”4史前中國的人種與民族導論二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1古國(良渚神木石峁遺址)2方國(商西周東周諸國)3帝國(秦帝國)導論二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1古代“中國”的概念2中國古代文明的政治經濟基礎(農業社會、宗法制結構、政治性倫理)導論

三中國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

四大發明

中醫藥青銅鑄造(陶范法、失蠟法)絲綢瓷器(秦——CHINA)

書法、繪畫

茶葉(陸羽《茶經》)儒、道之學(入世與出世)

科舉制天文、數學、農學中醫醫與巫、神農氏戰國:《黃帝內經》、扁鵲漢代:華佗《麻沸散》、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魏晉南北朝:葛洪《抱樸子》、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方》、《新修本草》(《唐本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瀕湖脈學》中醫的五大核心理論陰陽五行學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形神學說天人學說導論四中國古代文明的傳播世界四大古文明與四大文化圈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儒教)1東亞文化圈2東南亞文化圈(東南亞諸國的漢文化)3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文化圈)導論三中國古代文明的傳播1東亞文化圈(日本,朝韓,越南的漢文化)日本徐福東瀛;日本遣唐使團、朝鮮遣唐留學生漢醫(方)文字宗教文化習俗(茶道)(端午祭)官僚制度建筑、繪畫、書法藝術(浮世繪)導論三中國古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