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2023學案第3課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_第1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2023學案第3課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_第2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2023學案第3課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_第3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2023學案第3課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考試大綱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知識梳理知識點1:漢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1.背景:漢初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后,王國問題仍未徹底解決,依然成為對西漢朝廷的威脅。2.目的:強化皇權,鞏固統治。3.措施:(1)在中央推行內朝、外朝制度,削弱相權,加強皇權。(2)推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3)監察制度:在中央,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和彈劾百官。在地方,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加強對地方的控制。(4)選官制度:實行察舉制和征辟制,充實官僚統治階層。(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4.影響:①積極影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②消極影響:權力過于集中帶來一些弊端,如宦官專權、外戚篡權等。知識點2:唐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1.三省六部制:(1)形成與演變: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步形成三省體制;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2)特點與影響:①三省之間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③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標志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2.科舉制:隋朝出現科舉制。唐朝完善科舉制,成為由中央統一舉行的考試選官制度。作用:擴大了統治基礎,提高了官僚隊伍的素質,成為此后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制度保障。知識點3:宋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1.背景:陳橋兵變后北宋建立。北宋面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時期封建割據的局面。2.措施:(1)收精兵。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剝奪朝中大將的兵權;將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三衙”),都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央設立樞密院,擁有調兵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統領軍隊的將帥(“三衙”)無調兵權,二者牽制;將各地方軍的精壯之士選人禁軍;禁軍的半數拱衛京師,另一半駐守各地(強干弱枝)。(2)削實權。將相權一分為三:樞密院掌軍政權,三司(度支、鹽鐵、戶部),即“計相“掌財政權;宰相保留行政權,便于皇帝總攬;削弱或剝奪地方節度使、州郡和官和武將的權力;削弱地方藩鎮的行政權,規定州郡真屬中央;通判監督知州,可直接上報皇帝;派文臣任知州。(3)制錢谷。在各路設立轉運使,規定地方賦稅留下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由轉運使全部運送中央或指定地點,消除了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3.影響:(1)積極影響: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2)消極影響:①權力過分集中,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突出;②“冗官”:官僚機構臃腫;③“冗兵”:軍制紊亂,戰斗力衰退;④“冗費”:出現財政危機。知識點4:元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元朝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中央只設中書省,六部歸入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ㄐ惺。?。作用:(1)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相權過大,威脅皇權,導致后來政局動蕩?!鲋攸c突破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兩對矛盾。(《3+2》,P2)2、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是怎樣變化的?呈現出怎樣的趨勢?變化史實:(1)戰國以前:世卿世祿制,貴族世襲。(2)戰國時期:軍功授爵,世卿世祿被打破。(3)秦朝:兩種方式,一是由中央委派專職官員進行監督、視察,并將結果呈報皇帝;一是年終由官員自行匯報當年政績。官吏考核實行“殿”“最”制,“最”者受獎賞,“殿”者要受罰。(4)漢朝:漢武帝時實行察舉制和征辟制,選官的標準是品行(孝廉)(5)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根據門第出身選拔官史。(6)隋唐時期:實行科舉制,根據才學選拔官員。(7)明清時期:八股取仕,科舉制度走向僵化。趨勢: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展到公開考試;人才選拔逐漸制度化,形式更加嚴密,日益公開、公平、客觀?!緦n}訓練】一、選擇題1.中國歷史悠久,憑著相當完整的官僚體系,才能維持整個國家的運作,其運作模式基本上是專斷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運作是通過協商,而具有“集體領導”的性質()A.秦漢三公制B.隋唐三省制C.宋代三司制D.元代的中書省制2.公元前127年,漢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規定諸侯王死后,嫡長子可繼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弟。這項措施的影響是()A.宗法制得以恢復 B.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C.分封制被徹底取消D.地方取得較大自主權3.17世紀西方人認為:“(中國)這一制度提供了這樣一種保障,即政府以個人的才能為基礎,而非歐洲那樣---------為世襲權力所支配,故該制度不失為一種民主和平等的制度?!痹撝贫仁牵ǎ〢.軍功爵制B.郡縣制C.察舉制D.科舉制4.“它排除了丞相個人專斷、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增強了決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的內閣制度5.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書》說:“自去歲前五年,執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選,宜與寒士,凡為子弟,議不可進。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執,堅如金石,為子弟者,魚潛鼠遁,無入仕路?!辈牧戏从沉水敃r的選官制度()A.層層推薦B.注重門第C.唯才是舉D.打擊貴族6.秦統一嶺南后,設置了南??ぁ⒐鹆挚?、象郡,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趙佗任南??たの荆螄倘锡埓h縣令。趙佗、任囂()A.定期朝覲秦始皇B.負責將地方財政運送中央C.按受秦始皇任命D.協助秦始皇處理中央政務7.《元史·張雄飛傳》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問政于漢臣張雄飛,張雄飛答道:“古有御史臺,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間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貪穢不職者,即糾劾之。為此,則紀綱舉,天下治矣?!痹雷嫠煸O立御史臺,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臺的主要職能是()A.監察官吏B.征收賦稅C.行政管理D.筆錄政事8.“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區劃方面的重大創新是()A.實行郡縣制B.建立宗法制C.推行行省制度 D.設立刺史9.“(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統以來……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之以行中書省??たh又遠于省,若有邊徼之事者,則置宣慰司以達之。”對此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轄邊疆的唯一機構B.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機關,擁有軍政大權D.行省轄區廣闊,發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10.唐中宗不經中書省和門下省封拜官職,因心怯,故他裝置詔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發,而改用斜封,所書“敕”字也不敢用朱筆,而改用墨筆,當時稱為“斜封墨敕”,這表明()A.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高于皇權 B.國家制度對皇權具有一定的約束力C.唐中宗時期皇權有所弱化 D.唐朝中樞機構的行政決策具有民主性質11.選官用人乃國之大事,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統治者不斷探索和完善選官制度。其中魏晉南北朝時期采用的主要選官制度是()A.察舉制B.九品中正制C.科舉制D.恩蔭制12.歷史學家錢穆說:“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毕铝惺穼嶓w現這一觀點的是()①西漢設立中朝②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設立樞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共52分)13.(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表5察舉制科舉制品德、學問、議政能力“以文取士”長官舉薦自由報考“人、門兼美”“取士不問家世”——據張帆《中國古代簡史》制表材料二自甲午以后,詔設學堂諭屢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則以利祿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詩賦、八股、小楷之慣技,棄舉人、進士之榮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數也。是故變法必自設學堂始,設學堂必自廢科目始?!獌蓮V總督陶模《圖存四策折》(1901年)(1)根據所學知識,用一句話概括“察舉制”的內涵。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相比于察舉制,科舉制有哪些變化?(10分)(2)結合所學知識概述科舉制的積極作用。(8分)(3)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觀點提出的原因。(8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閱讀下列材料(26分)材料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薄⑽纠钏棺h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質問“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元史》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統以來,始采取故老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輔相者曰中書省……夫外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之以行中書省……——《經世大典敘錄·官制》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秦統一后在如何管轄地方的過程中存在著哪兩種意見?這兩種意見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最終秦朝實行了什么制度?(10分)(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國家問題上存在著怎樣的爭執?其實質是什么?(6分)(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設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意義?(8分)(4)以上材料說明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么?(3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