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1元素周期表的應用(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以第三周期元素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并能運用原子結構的理論解釋這些遞變規律。2、了解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強弱的判據,并能應用這些判據判斷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強弱。3、培養觀察、分析、推理、歸納能力和設計實驗、完成實驗的探究性學習方法。【重點難點】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知識儲備】原子序數11121314151617元素符號NaMgAlSiPSCl原子結構示意圖所屬族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氣態氫化物---SiH4PH3H2SHCl最高價氧化物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猜想預測】第三周期金屬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金屬性)強弱順序是:【方法導引】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的強弱可以采用下列方法間接地判斷:比較元素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置換反應越容易發生,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越強。比較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一般說來,堿性越強,元素原子失電子的能力越強。【實驗探究】根據P21實驗探究給定的儀器和藥品,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來驗證你的預測。實驗方案設計:(每種方案限50字以內)方案一:方案二:其他方案:選取其中至少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方案實驗內容實驗現象相關化學方程式結論方案實驗內容實驗現象相關化學方程式結論【結論】第三周期金屬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金屬性)強弱順序是:。【猜想預測】第三周期非金屬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非金屬性)強弱順序是:【方法導引】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的強弱可以采用下列方法間接的判斷:比較元素的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以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一般說來,反應越容易進行,生成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越強。比較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一般說來,酸性越強,元素原子得電子的能力越強。【自主學習】P21-22,從中獲取證據,驗證你的預測。【交流研討】SiPSCl與氫氣化合的條件生成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SiH4PH3H2SHCl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H4SiO4H3PO4H2SO4HClO4結論預測,得電子能力:SiPSCl【結論】第三周期非金屬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非金屬性)強弱順序是:【交流研討】1.你能從原子結構理論上解釋上述兩個結論嗎?2.其他周期元素的性質是否呈現同樣的變化規律呢?如果是,請以第二或第四周期為例,講一講它的變化規律。3.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相對強弱的比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如有,請舉例說明。【跟蹤訓練】1、下列單質中,最容易跟氫氣發生反應的是()A.O2B.N2C.F2D.C2、下述事實能夠說明硫原子得電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A.硫酸比鹽酸穩定
B.氯化氫比硫化氫穩定C.鹽酸酸性比氫硫酸強
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3、電子層數相同的三種元素X、Y、Z,它們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順序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X>Y>Z
B.氣態氫化物穩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X>Y>Z
D.單質與氫氣反應難易X>Y>Z4、按C、N、O、F的順序,下列遞變規律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B.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C.最高化合價逐漸升高
D.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5、比較下列酸或堿的強弱。LiOHBe(OH)2NaOHAl(OH)3HNO3H2CO36、第3周期中,置換氫能力最強的元素為(填寫元素符號或化學式,下同),化學性質最穩定的是,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物質的化學式是,堿性最強的物質的化學式為,顯兩性的氫氧化物的化學式是。7、有同周期的A、B、C三種元素,其原子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大,原子序數之和為41。且C原子比B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多4個。回答下面有關問題:(1)寫出A、B、C三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并按酸性依次減弱、堿性依次增強的順序排列。(2)已知A、B、C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溶液中可兩兩發生反應,試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參考答案【知識儲備】原子序數11121314151617元素符號NaMgAlSiPSCl原子結構示意圖所屬族IAIIAIIIAIVAVAVIAVIIA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1+2+3+4-4+5-3+6-2+7-1氣態氫化物---SiH4PH3H2SHCl最高價氧化物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猜想預測】Na>Mg>Al【實驗探究】(此處僅給一例,其它合理答案也對)方案一:鈉、鎂、鋁分別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方案二:鈉、鎂、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比較其它方案:鈉、鎂、鋁分別與同濃度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方案一:實驗內容實驗現象相關化學方程式結論鈉與水反應鈉與水劇烈反應浮、熔、游、響2Na+2H2O=2NaOH+H2↑鈉、鎂、鋁與水反應越來越困難,劇烈程度依次減弱鎂與水反應鎂與冷水反應緩慢,加熱到沸騰后反應較劇烈Mg+2H2OMg(OH)2+H2↑鋁與水反應鋁與冷水幾乎不反應,加熱到沸騰后反應較緩慢2Al+6H2O2Al(OH)3+3H2↑方案二:實驗內容實驗現象相關化學方程式結論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將得到的沉淀兩等分,分別加入鹽酸與NaOH溶液滴加鹽酸后沉淀逐漸溶解滴加NaOH溶液后沉淀無變化MgCl2+2NaOH=Mg(OH)2↓+2NaClMg(OH)2+2HCl=MgCl2+2H2O鈉、鎂、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逐漸減弱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將得到的沉淀兩等分,分別加入鹽酸與NaOH溶液滴加鹽酸后沉淀逐漸溶解滴加NaOH溶液后沉淀也逐漸溶解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H)4]【結論】Na>Mg>Al【猜想預測】Cl>S>P>Si【交流研討】SiPSCl與氫氣化合的條件高溫,很難反應P蒸氣和H2反應,但相當困難加熱和H2緩慢反應光照或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結論正確<<<【結論】Cl>S>P>Si【交流研討】同一周期,從左到右,核電荷數依次增大,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增強,故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是。第二周期,從Li到F,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第四周期,從K到Br,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3.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比較:①金屬活動順序表,越向后,失電子能力越弱。②金屬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如:Fe+CuSO4=Cu+FeSO4③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對應金屬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弱。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比較:金屬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如:Cl2+H2S=2HCl+S陰離子還原性越強,對應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弱。根據兩單質化合時的價態判斷如:S+O2SO2根據兩分金屬單質與變價金屬反應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母素甲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兒童主題樂園行業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2025-2030保險箱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 2025-2030人造板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互聯網廣告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乙烯基地板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老年保健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鳥嘌呤市場現狀調查及前景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高鐵零部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潛力與投資研究報告
- 管道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合同
- 防菌材料創新-深度研究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題及答案
- 技術經紀人(初級)考試試題(附答案)
- 農莊合作協議書范本
- 2025年職教高考《機械制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5年中共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字詞積累 練習題(含答案)
- 大學美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長春工業大學
- 《大型商務酒店網絡規劃與設計》8800字
- DB51T 1511-2022建設項目對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自然生態
- 全勤獎管理制度(多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