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陶瓷生產技術及設備-6_第1頁
有關陶瓷生產技術及設備-6_第2頁
有關陶瓷生產技術及設備-6_第3頁
有關陶瓷生產技術及設備-6_第4頁
有關陶瓷生產技術及設備-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陶瓷裝飾7.1裝飾方法的分類陶瓷制品的裝飾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至今,已產生了幾十種方法。一、根據裝飾技法分類根據主要裝飾技法可進行以下分類:坯體著色裝飾雕飾彩飾(圖案裝飾)施釉裝飾——白釉、色釉、藝術釉等綜合裝飾陶瓷裝飾

7.1裝飾方法的分類一、根據裝飾技法分類(一)雕飾浮雕凹雕模雕坯雕嵌填凹壓鏤雕堆雕(堆貼)捏雕刻花雕飾一、根據裝飾技法分類(二)彩飾釉上彩飾貼花噴彩(花)印花(包括戳印、絲網印)蝕刻彩飾釉中彩飾釉下彩飾釉上綜合裝飾貼花、印花、手繪、絲網印、噴彩(花)手繪、描金素坯釉下彩生坯釉下彩貼花噴彩(花)印花(包括戳印、絲網印)色釉裝飾手繪一、根據裝飾技法分類(三)施釉裝飾干法施釉裝飾高溫熱噴涂施釉或高溫撒干粉施釉、鹽釉施釉裝飾濕法施釉裝飾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特殊效果釉,如砂金釉、碎紋釉…熔塊粉熔塊粒熔塊片熔塊大顆粒造粒干釉粉干壓施釉流化床施釉靜電干法施釉撒干釉一、根據裝飾技法分類(四)綜合裝飾色釉+彩(釉上彩、釉下彩)綜合裝飾多色顏色釉裝飾色釉+刻花色釉+堆花斗彩——釉下彩與釉上彩相結合其他裝飾技法的綜合運用二、建筑衛生陶瓷制品的裝飾技法分類●施釉裝飾透明釉顏色釉特殊效果釉,如虹彩釉、金花釉等●圖案裝飾乳濁釉釉上裝飾無釉坯體圖案裝飾:斑點顆粒色料裝飾、滲花裝飾等絲網印花、貼花、手繪等濕法施釉裝飾高溫熱噴涂施釉或高溫撒干粉施釉干法施釉裝飾坯釉一次壓(干壓施釉)流化床施釉靜電干法施釉撒干釉釉中裝飾釉下裝飾●無釉瓷質磚鏡面拋光裝飾建筑衛生陶瓷制品裝飾7.1裝飾方法的分類三、幾個重要概念1.釉上彩——在已燒成的制品釉面上彩飾,然后經低溫(700~900℃)彩燒,使畫面牢固附著于釉面的裝飾方法。特點:發色穩定,呈色鮮亮;(低溫色劑)色彩品種多;但畫面易被磨損,易被酸堿腐蝕;重金屬(Pb、Cd)溶出量大。2.釉下彩——直接在生坯或素坯上彩飾,再施透明釉高溫燒成的裝飾方法。特點:畫面立體感較強,經久耐用,不會被磨損;且重金屬(Pb、Cd)溶出量小。但色彩品種較少;生產工藝難度較大,有些呈色穩定性差。7.1裝飾方法的分類三、幾個重要概念3.釉中彩——有兩種——①

先在生坯釉面上按釉上彩方法裝飾,然后經高溫(1100~1260℃)一次燒成,使彩料滲入釉面之下一定深度,從而產生釉中彩的實際效果。特點:與釉上彩比較,它的畫面立體感強,不易被磨損,重金屬(Pb、Cd)溶出量較小。與釉下彩比較,它呈色穩定、色彩均勻,但重金屬(Pb、Cd)溶出量較大。——②

先將施釉生坯進行一次低溫煅燒(~800℃),再在這種半成品釉面上進行彩繪裝飾,然后罩施一層薄透明釉,最后經高溫焙燒而成真正的“釉中彩”。7.1裝飾方法的分類三、幾個重要概念4.斗彩——一種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裝飾方法。先用釉下青花彩料在生坯上繪出圖案輪廓線,再施透明釉高溫燒成,然后再用釉上彩料填涂成完整的圖案,最后經低溫彩燒而成。特點:綜合了釉上彩與釉下彩的優點。7.2陶瓷色劑一、陶瓷色劑的命名與分類1.陶瓷色劑的命名(1)按色劑燒后的呈色命名——最常用命名法,如桃紅、海碧、赤茶、橘黃、瑪瑙紅等。(2)按發色元素及色劑燒后呈色命名——如錳紅、鐠黃、釩藍、銻黃、鉻綠、鉻紅等。(3)按發色元素及其載體(溶劑晶體)的主要金屬元素命名——如釩鋯黃、釩鋯藍、鉻鋁紅、鉻錫紅等(4)按發色元素、載體(溶劑晶體)主要金屬元素并冠以色劑的礦物結構名稱來命名——如斜鋯石型釩鋯黃、鋯英石型釩鋯藍、剛玉型鉻鋁紅、榍石型鉻錫紅等陶瓷色劑,亦稱色料,是用于配制陶瓷彩繪顏料及色釉的關鍵原料。一、陶瓷色劑的命名與分類2.陶瓷色劑的分類——分類方法頗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按色劑的礦物結構類型分類礦物結構類型典型色劑品種舉例主要用途剛玉型1.錳紅、鉻紅——固溶了Mn、Cr的α-Al2O32.鐵紅——Fe2O3、鉻綠——Cr2O33.釉上紅——固溶了Fe2O3的α-Al2O3釉上彩、釉下彩、坯體著色金紅石型1.鉻鈦黃——固溶了Sb、Cr的TiO22.鉻錫紫、釩錫黃、銻錫灰——固溶了Cr、V、Sb的SnO2釉下彩、色釉、坯體著色螢石型鋯釩黃——固溶了V的斜鋯石ZrO2釉下彩、色釉尖晶石型1.鈷藍、海碧——CoO·Al2O32.孔雀藍——(Co,Zn)O·(Cr,Al)2O33.鉻鋁紅——ZnO·(Cr,Al)2O3釉上(下)彩、色釉榍石型1.鉻錫紅——固溶了少量Cr的錫榍石CaO·SnO2·SiO22.鉻鈦棕——固溶了少量Cr的鈦榍石CaO·TiO2·SiO2釉上(下)彩、色釉鋯英石型鋯釩藍、鋯鐠黃、鋯鐵紅、鋯鉻綠——分別固溶了V、Pr、Fe、Cr的鋯英石ZrO2·SiO2釉上(下)彩、色釉石榴石型維多利亞綠——3CaO·Cr2O3·3SiO2釉上(下)彩、色釉一、陶瓷色劑的命名與分類2.陶瓷色劑的分類——分類方法頗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2)按色劑的化學組成分類色劑類型典型色劑舉例簡單化合物型Fe2O3、Cr2O3、CuO、CoCO3、MnCO3、CdS、CdSe.....復合氧化物(固溶體)鈷藍、海碧CoO·Al2O3;孔雀藍

(Co,Zn)O·(Cr,Al)2O3;鉻鋁紅ZnO·(Cr,Al)2O3.....硅酸鹽型鉻錫紅CaO·SnO2·SiO2;鉻鈦棕CaO·TiO2·SiO2;維多利亞綠3CaO·Cr2O3·3SiO2;鋯釩藍V2O5·ZrO2·SiO2;鋯鐠黃Pr2O3·ZrO2·SiO2......硼酸鹽型鎂鈷紅藍Co-Mg-B磷酸鹽型鈷紫Co-P;鈷鋰紫Co-Li-P一、陶瓷色劑的命名與分類2.陶瓷色劑的分類——分類方法頗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3)按色劑的呈色機理分類離子著色型晶體著色型膠體著色型陶瓷色劑(4)按色劑的燒成溫度高低分類低溫色劑:使用溫度<1000℃。一般在700~850℃,常用于日用陶瓷的烤花、彩繪裝飾。高溫色劑:使用溫度>1000℃。一般在1000~1300℃,常用于日用陶瓷、建衛陶瓷的釉下彩、釉中彩裝飾,以及建筑陶瓷的滲花裝飾。陶瓷色劑二、陶瓷色劑的質量表征1.呈色強度——亦稱著色強度或著色力。是指某種色劑與其他色劑等量混合后,該色劑所呈顏色的強弱。如與白色物質調和后其顏色已被淡化者,謂之著色力弱或著色強度低。反之,謂之著色力強或著色強度高。2.呈色穩定性與均勻性(1)影響色劑呈色穩定性的因素色劑的細度基礎釉的組成(配方)燒成溫度燒成氣氛(2)影響色劑呈色均勻性的因素色劑的細度及粒度均勻性色劑的純度色劑在基礎釉中分布的均勻性窯內溫度均勻性二、陶瓷色劑的質量表征3.呈色敏感性——有的色劑對基礎釉的組成、燒成溫度與燒成氣氛非常敏感,這增加了其使用難度。4.顏色的耐久性(1)化學穩定性——著色化合物抵抗酸堿侵蝕的能力。(2)耐光性——著色化合物在強光的長期照射作用下,保持顏色及色度不變的能力。由于紫光和紫外光的長期作用,某些著色化合物內部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其組成或結構發生變化。——顏色的耐久性取決于燒后形成的著色化合物的兩方面性質:7.2陶瓷色劑三、陶瓷色劑的制造(一)色劑制造中的常用原料色劑制造用原料構成色基(著色原料)載體原料(溶劑晶體)礦化劑——化工原料●載體原料通常是無色氧化物或鹽類化合物。●礦化劑原料通常是堿金屬的氧化物、碳酸鹽、硝酸鹽、氫氧化物;硼酸、硼酸鹽;氟化物等低熔點化合物。●著色原料(色基)通常是過渡金屬化合物,以及某些稀土金屬化合物。這些金屬元素具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點,即擁有豐富的能級結構。天然原料化工原料三、陶瓷色劑的制造(一)色劑制造中的常用原料●常用的著色原料(色基)有以下一些:1.鐵的化合物——可配制出紅、黃、棕、青黑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Fe2O3、FeSO4·7H2O、Fe(NO3)2·9H2O、FeCl3·6H2O等。此外,還有許多含鐵量高的天然粘土。2.鈷的化合物——可配制出藍、綠、黑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CoO、Co2O3、Co3O4、CoSO4·7H2O、Co(NO2)2·6H2O等。3.銅的化合物——可配制出紅、綠、青、藍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Cu2O、CuO、CuCl2、CuCl、堿式碳酸銅[CuCO3·Cu(OH)2]等。三、陶瓷色劑的制造(一)色劑制造中的常用原料●常用的著色原料(色基)有以下一些:4.錳的化合物——可配制出桃紅、紫、褐色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MnO2、Mn3(PO4)4、Mn(CO3)2等。此外,還有一些含錳量高的天然礦物,如軟、硬錳礦;褐錳礦、黑錳礦等。5.鉻的化合物——可配制出綠、黃、紅、褐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Cr2O3、PbCrO4、BaCrO4、重鉻酸鉀、堿式鉻酸鉛

[2Pb(OH)2·PbCrO4]

等。6.銻的化合物——可配制出黃、橙、灰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SbO、SbO2、K2SbO3

等。三、陶瓷色劑的制造(一)色劑制造中的常用原料●常用的著色原料(色基)有以下一些:7.鎳的化合物——可配制出黃、綠、褐、青灰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NiO、NiCO3、NiSO4·7H2O等。8.鈦的化合物——TiO2可配制出黃、褐等顏色9.硒、鎘的化合物——可配制出紅、黃等顏色。10.稀土氧合物——可配制出黃、橙、褐、黑、粉紅等顏色常用化工原料有:氧化鐠(Pr6O11)、氧化鈰(CeO2)、氧化釹(Nd2O3)、氧化鉺(Er2O3)等。常用化工原料有:CdCl2、CdS、CdCO3、SeS等。(二)色劑制備的一般工藝流程原料處理配料混合均勻裝缽、煅燒粉碎酸洗水洗過篩濕法細磨烘干色劑三、陶瓷色劑的制造●色劑制備工藝要點1.嚴格控制和保證原料的純度及細度。原料加工處理時,切忌使用鐵質器械,同時要注意避免各種原料相互混雜污染。另外,為保證配料以后混合的均勻性,通常要求著色原料的細度控制為全部過180目篩;載體原料和礦化劑的細度控制在120~160目篩。●色劑制備工藝要點2.嚴格保證配料的準確性,以及混合的均勻性。3.嚴格控制煅燒工序的工藝參數,如煅燒溫度、時間、氣氛等。4.煅燒好的色劑要先進行酸洗,爾后進行多次的水洗,直至洗液變清或呈中性時方可。5.洗凈后的色劑要充分磨細,以保證其呈色均勻、穩定。一般采取濕法球磨,介質為水或酒精。粉磨后的細度一般要求全過300目篩。三、陶瓷色劑的制造●物體呈色的本質:對入射光產生選擇性吸收和選擇性反射所致。例如,V3+、Fe2+

可以吸收除綠光以外的其他色光、強烈反射綠光而顯綠色,V4+

可以吸收除藍光以外的其他色光、強烈反射藍光而顯藍色;Fe3+可以吸收除黃光以外的其他色光、強烈反射黃光而顯黃色。

四、陶瓷色劑的發色機理●能使陶瓷坯釉對可見光產生選擇性吸收和選擇性反射的物質主要有兩大類:

——一些過渡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合物(主要是氧化物);

——少數過渡金屬和貴金屬。(一)過渡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呈色機理(1)特殊的離子電子結構過渡金屬離子:4S1~23dx稀土金屬離子:6S25d0~14fx(1)特殊的離子電子結構過渡金屬離子:4S1~23dx——最外層(4S)和次外層(3d)存在未成對電子(電子軌道未填滿)。稀土金屬離子:6S25d0~14fx——次外層(5d)和次次外層(4f)存在未成對電子(電子軌道未填滿)。(2)價電子的躍遷與光波的選擇性吸收◆軌道上的未成對電子很不穩定。◆不穩定的電子一旦受到入射光波的輻照(激發),很容易吸收一定的能量而躍遷到更高的能級,即發生所謂的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一)過渡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呈色機理四、陶瓷色劑的發色機理(一)過渡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呈色機理(2)價電子的躍遷與光波的選擇性吸收◆因此,只要基態與激發態之間的能量差(△E=hν)處于可見光波的能量范圍之內,即波長λ(=c/ν

)介于380~760nm時,相應波長λ

的單色光即被吸收而顯現補色顏色。

PumpschemeofEr3+ionasthree-levelsystem

△E=(3)激發態電子的自發輻射躍遷(發光)◆另一方面,處于激發態的電子也是不穩定的,它們總是有釋放一定能量而躍遷回到低能量狀態的趨勢。這種過程所釋放的能量也將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或者說,這種過程也是以一種“發光”的形式完成的,因此謂之為“自發輻射躍遷”【spontaneousradiativetransition(emission)】。不過,這種過程有時發出的是非可見光——紅外光。(一)過渡金屬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呈色機理(二)貴金屬元素的呈色機理貴金屬Au/Ag及由它們制成的色劑都屬于膠體著色劑,它們在釉中形成懸浮的膠粒并對入射光產生選擇性吸收而顯色。膠粒對入射光的選擇性吸收取決于膠粒本身的性質、濃度及尺寸大小等因素。例如,由Au制成的色釉料,隨著釉中Au膠粒大小及濃度的變化,其呈色也不同:直徑:4~1010~7575~110110~170(nm)顏色:鮮紅色藍色帶紫色的紅色寶石紅另外,也有一些膠體著色劑的顯色與膠粒的尺寸大小無關。例如CdSe、CdS也是常用的著色劑,它們的顯色就與膠粒大小無關。四、陶瓷色劑的發色機理(三)關于化合物呈色的三種情況(1)著色離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往往也顯色。而且,該化合物所顯之色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其著色離子顯示的顏色。

Fe2+(3d6):綠色;FeO:赤綠色

Fe3+(3d5):黃色;Fe2O3:紅色

Cu2+(3d9):藍色;CuO:黑色(2)無色離子可能形成有色化合物。

V5+(3d0):無色;V2O5:黃橙色

Cr6+(3d0):無色;K2CrO4:黃色

Cu+(3d10):無色;Cu2O:紅色

Cd2+(4d0):無色;CdS:黃色(3)化合物的顏色一般隨著色離子化合價的升高而加深。

TiO2V2O5CrO3Mn2O7

白色;橙色暗紫色紫色五、影響陶瓷色劑呈色的因素1.著色離子的性質(離子半徑、化合價等)●化合物中正負離子的相互極化作用,會對其呈色產生重要影響。在對稱性高的晶體中,各能級間的能量差△E大于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受可見光照射時不易發生躍遷,白光可全部通過,故表現為無色。當正負離子相互極化時,晶體對稱性降低,各電子亞層間的能量差△E有可能降到相當于可見光區域某色光的光子能量,因而發生選擇性吸收而呈色。化合價高或半徑小的陽離子,荷電多,電子云密度大,因此對于同一種陰離子而言,相互極化能力強,各電子亞層間的能量差△E較小,故只要吸收能量較低的長波長的光子能量,就可能發生躍遷,從而顯現短波長光的顏色。光子能量E=h·ν=h/λ同理,同一陽離子也可能由于陰離子性質的不同,而使化合物呈現不同顏色。如:AgCl(無色);AgI(黃色)。四、影響陶瓷色劑呈色的因素1.著色離子的性質(離子半徑、化合價等)除了所呈現的顏色與離子的性質有關外,著色化合物的呈色性質(色調、色度、呈色穩定性等)也與離子性質有關。稀土元素處于第六周期,即原子核外有6個主電子層,半徑較大。但發生躍遷的電子在4f亞層上,最外層的6s電子和次外層的5d電子對其具有屏蔽作用,因而躍遷電子不易受到臨近離子的影響,故稀土元素呈色較穩定、色調較柔和;但是鮮亮度較差。而具有著色能力的過渡元素多處于第四周期,少數在第五周期,半徑較小。發生躍遷的電子在3d亞層上,處于最外層或次外層,容易受到臨近離子的影響,故過渡元素呈色的穩定性較差、鮮亮度較好。2.著色離子的配位數——價數相同的同一元素離子,也可能因配位數不同而顯現不同顏色。四、影響陶瓷色劑呈色的因素如果著色陽離子與氧離子形成八面體配位(Z=6),各能級的能量差△E較大,因此電子躍遷時將吸收能量較高的短波長的光子能量,從而顯現長波長光的顏色。2.著色離子的配位數——價數相同的同一元素離子,也可能因配位數不同而顯現不同顏色。如果著色陽離子與氧離子形成四面體配位(Z=4),則情況相反——各能級的能量差△E較小,因此電子躍遷時將吸收能量較低的長波長的光子能量,從而顯現短波長光的顏色。例如:CoO·SiO2:紫藍色;CoO·Al2O3:純藍色。顏色:紫藍青綠黃橙紅波長:410455480535589620660(nm)四、影響陶瓷色劑呈色的因素3.基礎釉和(或)熔劑的組成同一種色劑,如果和不同組成的基礎釉或熔劑配合使用,則由于在高溫下相互作用產生的極化程度不同、形成的配位數不同,從而使顯現的顏色,以及所顯顏色的色調飽和度、鮮亮度、穩定性等,都有可能不同。例如:用Cu使釉著色時,由于釉組成不同,顯色也不同。釉中Cu2+一般為6配位,可能出現Cu—O—Na(Ca)和Cu—O—K(Ba)兩種結合形式。由于離子半徑K+>Na+、Ba2+

>Ca2+,故K+、Ba2+對O2-

的靜電引力較之Na+、Ca2+要弱。因此,在Cu—O—K(Ba)組成體系中,Cu2+中的各電子能級之間的能量差△E較大;而在Cu—O—Na(Ca)

組成體系中,Cu2+中的各電子能級之間能量差△E較小;這樣,發生電子躍遷時就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波能量,從而顯現不同的顏色。四、影響陶瓷色劑呈色的因素4.燒成制度——燒成溫度與燒成氣氛的影響同一種色釉(色劑+基礎釉)或顏料(色劑+熔劑),如果燒成溫度不同,則由于在高溫下相互作用反應的程度不同、形成的化合物不同,從而使之顯現的顏色,以及所顯顏色的色調飽和度、鮮亮度、穩定性等,都有可能不同。燒成氣氛的影響在于:色劑中的著色元素有時會因燒成氣氛的改變而發生離子價態的變化,從而改變顯色。例如,Cu釉在氧化焰下燒成時為綠色,還原焰下燒成時則為紅色;而Fe釉則相反,氧化焰下燒成時為紅色,還原焰下燒成時呈青色。7.3墻地磚絲網印花裝飾工藝一、絲網印花裝飾法的特點及分類1.特點:圖案花紋清晰,線條粗細均勻;裝飾手法多樣,即可單色印刷,也可套色印刷;生產效率高,裝飾效果好。2.分類:根據施彩方法不同可分為三種。(1)釉上印彩。——在釉燒后的成品釉面上印彩,再經低溫(800~900℃)彩烤而成。(2)釉下印彩。——在素坯或生坯上印彩,再施一層透明釉后高溫燒成。(3)釉面印彩。——先在素坯或生坯上施釉,然后在釉面上印花,再經高溫燒成。目前,采用最多的是釉下印彩,其次是釉面印彩。釉上印彩由于工序較多,且圖案花紋易磨損,故采用較少。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絲網印花生產圖案墻地磚的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圖案設計、制版、制備色漿、印刷、干燥、燒成等工序。(一)圖案設計1.圖案由用戶提供或自己設計。設計圖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要考慮成品的整體裝飾效果,講究色彩及花紋的協調,為減少印花次數及保證圖案清晰,用色不宜過多、線條不宜過細。此外,應力求圖案簡潔明快、線條流暢。(2)為保證圖案印刷的完整性,設計時應留出足夠的邊沿空余。2.工作步驟設計草圖——加工提煉完善成彩色稿(即定稿)——(按色彩的多少用描圖紙)分版描繪成黑白稿——照相制版——(制網版用的)感光底片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二)制版1.絲網選擇選擇絲網——制作網框——選擇感光劑——處理網版——制備感光液——涂抹感光液——底片曝光——網版再處理——絲網印花網版的制作是將一定篩目的篩網緊繃在框架上,涂以感光液,然后在圖案底片下曝光,再洗去未感光的膠液即成。網版制作過程如下:材質:墻地磚印花一般選擇錦綸網、尼龍網或滌綸網。其優點是彈性好,套色印刷準確度較高,使用壽命較長,價格便宜。粗細:要根據圖案花紋的繁簡、色釉性質、色層厚薄等選擇。一般在80~160目之間選擇。太細易粘彩、易損壞;太粗則會使色層太厚,不好控制,印出的花紋不夠清晰。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二)制版2.網框制作

——將篩網按框架大小四邊放寬(多出)4~5cm固定于框架上,邊沿加上壓條。選擇絲網——制作網框——選擇感光劑——處理網版——制備感光液——涂抹感光液——底片曝光——網版再處理框架材質:鋁合金制作要求:四邊平整,尺寸合適。四邊張力大小適當且一致,網面平整無皺褶。●圖案有幾種色彩,就需制作幾個網框;且各網框的規格尺寸須一致,并在網框上標好基準線,以便套印時作為調整基準。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二)制版3.感光劑選擇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聚乙烯醇和重鉻酸鉀,外加適量的輔助劑(主要有乙醚、氨水、酒精等)。選擇絲網——制作網框——選擇感光劑——處理網版——制備感光液——涂抹感光液——底片曝光——網版再處理主要是清除網版上的油污和塵土,可采用酒精或氫氧化鈉稀溶液處理網面,然后用清水洗干凈,并烘干或晾干。4.網版處理5.配制感光液配方有許多,如:甲液【聚乙烯醇50克+酒精50克+溫水50克】+乙液【重鉻酸鉀6克+清水50克】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二)制版選擇絲網——制作網框——選擇感光劑——處理網版——制備感光液——涂抹感光液——底片曝光——網版再處理6.涂抹感光液要求:網面感光層應薄而均勻,不能有遺漏。方法:在暗室紅燈下進行。工具采用平直的塑料刮刀;待第一次涂層干燥后再進行二次涂刷。涂刷好的網版應平放干燥;如烘干則溫度不能高于50℃.7.底片曝光方法:在暗室紅燈下進行。將黑白圖案稿底片平放于玻璃板上并固定,然后將網版緊貼黑白稿底片上,再用柔軟物(如海綿塊)緊緊貼壓于絲網上,最后開燈曝光。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二)制版7.底片曝光要求:掌握好曝光時間,此為關鍵。曝光時間要依據光線的強弱和圖案花紋的疏密程度而定,一般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之間。曝光時盡量采用直射光線,以免花紋邊沿形成虛影毛邊。8.網版再處理曝光后的網版應立即浸入40~50℃的溫水中清洗。輕輕抖動網框,未被曝光的感光液涂層(花紋部分)會迅速溶解,而經過曝光的部分則將保留。將洗凈后的網版晾干或烘干即可。對個別被堵塞的網眼,可用細針刺穿之。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三)制備色釉漿——根據產品裝飾設計的要求,調制適合絲網印刷用的糊狀色釉漿。注意三方面的問題:色劑、熔劑、調和劑。1.色劑根據印彩方法的不同選用燒成溫度適宜的色劑。釉上印彩選用低溫色劑,釉下印彩和釉面印彩所用色劑為高溫色劑。2.熔劑采用高溫色劑制備色釉漿時,要配入適當的熔劑,以降低色劑的熔融溫度,使之與坯釉料的燒成溫度相適應,保證制品燒成后使坯體、色劑、釉層三者牢固結合為一體。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采用釉料作為色記得助熔劑的。另外,玻璃粉也是釉下彩料的理想熔劑。二、絲網印花裝飾工藝過程(三)制備色釉漿3.調和劑

(1)調和劑的作用

i)將固體粉末色劑及熔劑調和成糊狀的粘稠漿體。

ii)兼起粘結劑的作用,使印到磚坯表面上的色釉料干燥后不脫落。

(2)對調和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