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從圈層作用看地理環境內在規律(A)(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分,共50分)古代詩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識。結合相關知識,回答1~2題。1.下列古詩與所對應的地理現象正確的是()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喀斯特地貌B.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山地垂直地帶性C.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江南的梅雨天氣D.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冬冷夏熱,全年多雨2.下列體現陸地環境整體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火山噴發噴出的塵埃會影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和當地氣溫B.我國東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內陸干旱C.在熱帶草原中生活著善跑便于遷徙的長頸鹿、羚羊等動物D.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和“M地區氣候資料圖”,圖中山地M一側的山坡為西側,據此回答3~5題。3.關于圖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海域洋流對沿岸有增溫增濕的作用B.該山地是由斷層作用形成的塊狀山C.M地區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D.1月份M地受來自海洋氣流的影響4.M側同一自然帶的高度比另一側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側是陽坡,熱量條件好B.M側是陰坡,熱量相對較低C.M側是背風坡,降水較少D.M側是迎風坡,降水豐富5.圖中非地帶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B.洋流C.海陸分布D.降水讀下圖,完成6~8題。6.此圖反映了地理環境的()A.整體性B.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C.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D.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7.反映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制約、息息相關的有()A.abcB.defC.aceD.bdf8.下列各聯系的舉例,不正確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形成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質堵塞江河,破壞森林、農田C.e—三峽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劇了土壤鹽堿化2010年4月24日19時09分民勤縣發生大風沙塵暴天氣,最大風速達18.4m/s(8級),瞬間極大風速28m/s(達10級),最小能見度0米,頓時伸手不見五指。歷史上美國20世紀30年代也曾因為對草原過度開墾而頻繁出現沙塵暴天氣。9.沙塵暴天氣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A.地域性B.整體性C.地帶性D.非地帶性10.上述現象對我國北方農業發展的啟示是()A.深翻擴耕B.施用綠肥C.退耕還林還牧D.大力發展農業讀下圖,回答11~12題。11.此圖可以簡單看作是“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正確表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是()A.①動物②綠色植物③氧氣④二氧化碳B.①動物②綠色植物③二氧化碳④氧氣C.①綠色植物②動物③二氧化碳④氧氣D.①綠色植物②動物③氧氣④二氧化碳12.此圖可以說明()①人類活動可以改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②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③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④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整體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下表是兩個城市的氣候資料,據此回答13~14題。城市①②平均氣溫(℃)1月5117月2927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7月150513.城市②所屬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A.大陸西岸B.大陸東岸C.大陸內部D.赤道地區14.城市①所處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是()A.熱帶雨林B.亞寒帶針葉林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讀“北半球部分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5~17題。15.由圖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帶最多的位于()A.aB.bC.cD.d16.除南極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帶是()A.bB.cC.dD.a17.e帶一直延伸到大洋邊緣,是因為()A.氣候的影響B.洋流的影響C.人類的破壞D.巖石的性質由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全票通過,成功躋身世界自然遺產之列。下圖為該地區一處地貌,讀圖回答18.圖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B.巖漿作用C.流水溶蝕作用D.變質作用19.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①巖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典型②氣候越濕潤,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程度就越好③氣溫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發育④喀斯特地貌與生物活動沒有關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與平面圖中自X至Y地勢最符合的剖面圖是()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綜合題(共50分)21.下圖是珠穆朗瑪峰地區的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1)把下列各自然帶的代號填入圖中A、B、C、D對應的位置上。①高山草甸帶②高寒荒漠帶③常綠闊葉林帶④高山針葉林帶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此圖自然帶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環境的________地域分異規律,此規律同____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有些相似。(3)南坡自然帶比北坡完整,其原因是什么?(4)南坡雪線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什么?22.讀“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此圖反映出地理環境具有________的特點。常常被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面鏡子的要素是________。(2)圖中A、B、C、D箭頭中,表示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質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溫度帶生長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綠地對城市空氣凈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壞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3)結合“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圖”,簡要說明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23.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1)綠色植物可以通過__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可通過________作用將CO2釋放到大氣中。(2)自然界碳的循環體現了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寫出碳在各個圈層中的存在形式(各舉一例)。大氣圈________________;巖石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圈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林山水的形成參與了自然界碳循環,用化學式表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中碳的運動?用化學式表示石筍、石柱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成中碳的運動?24.在南方抗擊低溫冰凍災害中,云貴高原復雜的地形氣候對貴州電網的重建制約很大。下圖是“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的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5分)(1)圖中陡崖M處崖頂的海拔高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頂B的氣溫比村落P處的氣溫約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兩山的相對高差約是________________。(3)為保護環境,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圖中甲、乙兩處相比,優先退耕還林的是________處,原因是什么?(4)圖中甲處一直是P村落的傳統耕作區,梯田種植水稻是其農業生產特點,試分析該處修建梯田的條件(從地形、氣候方面考慮)。答案1.C[A項對應的應是由地形引起的非地帶性現象,B項表示晝夜溫差大,D項表示喀斯特地貌。]2.B[陸地環境的整體性,說明各個地理要素形成了一個相對一致的整體,B選項表明的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3.C[M地區雨熱不同期為地中海氣候,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4.D[從圖示得出,M側是迎風坡,降水豐富,自然帶豐富且海拔高。]5.A[受地形影響,圖中山脈東側氣流下沉高溫干燥,形成非地帶性沙漠。]6.A[此圖反映了氣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和人類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土壤鹽堿化一般發生在相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江淮地區位于南方,其年降水量>800毫米,為濕潤地區,況且將旱地改造成水田,土壤更不會因為濕潤積累鹽分,成為鹽堿地。]9.B[出現沙塵暴現象是人們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的破壞引起的,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要想遏制這一勢頭,必須要恢復原有的植被,即退耕還林還牧。]11.A[該題組主要考查四大圈層間的物質交換以及由此引起的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變化。第11題,仔細審圖可知,②可以變為泥炭、煤等,確定其為綠色植物,其他幾個便可推論得出。第12題,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把各圈層聯系起來,使各環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3.A[由上表數據可知,①地氣溫高的夏季降水較多,是夏季炎熱多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在其控制下所形成的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②地氣溫低的冬季降水較多,為冬雨型氣候,即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在其控制下所形成的陸地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15.A[垂直自然帶帶譜的多少取決于緯度和海拔高度,a處緯度低,海拔較高,可出現從熱帶到寒帶的垂直帶譜。]16.A[地中海氣候區所對應的b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除了南極洲以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17.B[e為熱帶荒漠帶,受寒流影響,直達海岸分布。]18.C[第18題,我國西南地區有大量的石灰巖分布,長期受流水的溶蝕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氣候和植被也影響喀斯特地貌形成。第19題,水的溶蝕作用不僅取決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且與水中有機酸與無機酸的濃度有關,而水中酸性物質含量與生物的活動密切相關。]20.C[沿XY方向可以看出,該平面圖反映出來的地勢狀況是X、Y兩地地勢高,沿線有三處溝谷。]21.(1)③④①②(2)垂直從赤道到兩極(3)南坡山麓的海拔比北坡低(4)南坡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22.(1)整體性生物(植被)(2)CABD(3)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加上暴雨的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將泥沙大量帶入河水中。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作為一個整體,體現為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征協調一致。還表現為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即“牽一發而動全身”。23.(1)光合呼吸(2)氣態CO2碳酸鹽類巖石溶解的CO2生物體內的碳(3)CO2+H2O+CaCO3=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解析自然界中碳的循環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綠色植物參與了碳循環是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氣圈中氣體CO2,巖石圈中煤、石油以及碳酸鹽的存在,水圈中水中溶解的CO2,生物圈中生物體內的碳,都是碳循環中的環節。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也參與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揚帆起航夢想啟程
- 2023四年級數學下冊 七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第4課時 三角形按角分類教學設計 蘇教版
- 認證體系業務培訓
- 《8 包餃子》(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皖教版
- 七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5 Shopping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第2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節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
- 過敏性休克的護理措施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六課 語言的藝術 2 第二節 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
- Unit7 Integrated Skills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2 Friends and Colours Lesson 10 Red,Yellow,Blue,Green教學設計 冀教版(三起)
- 生產建設項目土壤流失量測算導則計算程序
- 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全冊課件【完整版】
- 5G共址基站電磁輻射投訴監測實例分析與討論
- 16-第六章-污染事故應急GIS-資源環境信息系統課件
- 水輪發電機組盤車過程(方仲超)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試題
- 分戶驗收最大偏差、極差自動計算表
- CPK-數據自動生成器
- 《管理會計》全套教案
- 河南師范大學通用模板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